「生命早期1000天」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為一個人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是兒童早期發育的第一個關鍵階段,關係到兒童體格發育和腦的發育,以及成年後的健康。
嬰幼兒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6個月時腦重量約為出生時的2倍,2歲時達3倍,7歲時已接近成人。這一時期是腦發育的關鍵期,充足、均衡的營養攝入尤為重要,缺乏將會影響兒童智力發育,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WHO數據顯示,對一個群體而言,血紅蛋白(Hb)每下降10g/L,會導致智商(IQ)下降1.73。一般人的平均智商為100,當群體的IQ平均值下降5,會導致智障兒童數量增加57%,天才兒童數量減少60%。因此,即使是平均IQ的小範圍偏移,也會對整個人群的未來產生巨大影響。
圖1
參與兒童腦發育的營養素主要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B6、維生素D、維生素B12、葉酸、膽鹼、鐵、鋅、碘、長鏈多不飽和脂肪、蛋白質。根據嬰幼兒時期營養攝入水平及營養素膳食來源綜合來看,嬰幼兒期應密切關注維生素A和鐵的營養情況。
1
維生素A與智力發育
維生素A在體內主要代謝產物為視黃酸,是腦發育必不可少的營養素。視黃酸參與大腦皮層的成熟、神經細胞的形成、海馬突觸的可塑性等過程,當維生素A缺乏(VAD)時會導致記憶力、認知能力和智力的降低。有研究顯示,維生素A營養幹預對於遠期學習和記憶功能的恢復存在有效「窗口期",而且維生素A對胚胎晚期以及出生早期腦發育的影響更為明顯。
安林勇調查了40對雙胞胎的智力水平和維生素A營養的關係,採用量子共振檢測儀檢測(參考值-9∽0),結果顯示雙胞胎中智力水平相對較高者其體內維生素A的含量更高。
表1
Am J Clin Nutr.上報導了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給孕婦和新生兒持續補充維生素A能夠提高兒童8歲時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同時補充組兒童在閱讀、拼寫和數學幾項能力的評分更高,較孕期和新生兒期未補充者更為優異。
表2
2
鐵與智力發育
腦組織中含鐵豐富,但分布並不均勻,黑質、紅核、蒼白球等部位含有較高濃度的鐵。其中,鐵在基底神經節的濃度最高。若鐵元素缺乏,會引起腦發育障礙。鐵還是多種酶的重要組成成分,參與DNA合成、呼吸鏈、神經遞質(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合成與脂質代謝。此外,鐵也參與少突膠質細胞的形成,缺鐵則會影響神經髓鞘的發育,導致髓鞘發育不良,神經傳導功能受損。
圖2
WHO對全球健康風險的主要因素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血紅蛋白每下降10g/L,IQ下降1.73。
表3
依據上述數據進行推算,如果血紅蛋白從120g/L下降到90g/L,IQ會下降5,導致整個群體智力水平的偏移,智障兒童的數量增加57%,天才兒童的數量減少60%。即使是輕到中度貧血,也會造成難以逆轉的智力損害。
由於不同年齡採用的智力發育評價的方法不同,目前評價6歲以下兒童智力發育通常採用丹佛發育篩查量表(DDST)。有研究結果顯示,缺鐵性貧血兒童在DDST的四個能區,14 個項目的及格率均低於正常組,其中10 個項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4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腦發育速度逐漸變緩,但是在6~12歲兒童群體中,依然存在IQ值隨著血紅蛋白水平升高的現象。缺鐵性貧血(IDA)和地中海貧血(Thalassemia)都會導致IQ值降低,其中缺鐵性貧血對IQ的影響更大。
圖3
缺鐵性貧血是鐵缺乏發展的最後階段,與缺鐵性貧血相比,鐵缺乏往往較為隱匿,被稱為「隱性貧血」,而即使是鐵缺乏(ID)也會對智力發育造成影響。
以青春期兒童為例,組別從上往下依次為:IDA組、ID組、正常組。可見隨著鐵缺乏越來越嚴重,智商的分值越來越低,數學成績也越來越差。
表5
表6
研究結果表明,治療性補鐵和預防性補鐵都會明顯提高兒童智商,改善缺鐵兒童在校成績。柳葉刀上曾發表一篇文章,明確補鐵可以使12~18個月齡的貧血患兒貝利智力量表和運動發展量表均表現出明顯的改善。
給予6~12歲IDA兒童補鐵治療4~6個月,補充劑量為5mg/kg/d,可以改善IDA兒童語言能力、表現能力和總體智商,且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補鐵對智力發育的作用與很多因素相關,Sachdev H總結補鐵影響智力發育效果的因素包括:補鐵方式;持續補充時間;兒童年齡;補鐵前Hb;鐵缺乏的嚴重程度。
表7
3
維生素A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
維生素A和鐵與兒童腦發育既單獨發揮作用,同時又有相關性,大量醫學研究證實了維生素A在鐵吸收、轉運過程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項關於全國14 省、市、自治區的8699名兒童的維生素A營養狀況和貧血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隨著貧血嚴重程度增加,維生素A缺乏率顯著增加,嚴重貧血組維生素A缺乏率為正常組的3.97倍;隨著維生素A水平的降低,貧血患病率顯著增加,VAD組貧血患病率為正常組的2.8倍。大量研究證實,補充維生素A能夠提高補鐵的效果。
有學者對維生素A和鐵劑同補的效果做了Meta分析,結果顯示聯合使用維生素A可以增強鐵劑的臨床療效,無論血紅蛋白和血清鐵的指標均優於單純補鐵組。
圖4
圖5
維生素A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的主要機制包括:
維生素A參與運鐵蛋白的合成;
維生素A促進紅細胞生成素的合成;
維生素A促進膳食非血紅素鐵在腸道的吸收;
維生素A提高免疫功能,減少鐵的丟失。
綜上所述,維生素A和鐵在兒童腦和智力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維生素A和鐵營養的健康應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和家長的重視,積極開展針對適齡人群的預防性補充措施,保障兒童維生素A和鐵營養的充足,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和健康。有效的預防措施包括:
新生兒出生後及時補充維生素AD製劑(如伊可新),並持續補充到3歲或以上,以保證嬰幼兒期攝入充足的維生素A。
6個月以上合理添加輔食,尤其是富含鐵的營養輔食,及時篩查鐵營養水平,鐵缺乏應及時補充鐵劑,嬰幼兒應首選口味好、易吸收的兒童專用鐵劑。
奶粉必須分段嗎?
有不少家長諮詢,寶寶吃著1段奶粉挺好的,可以不轉2段奶粉嗎?
有些家長覺得1段奶粉有營養,0~6個月的寶寶都能喝,大寶寶喝了肯定更好。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奶粉分段的那些問題。
奶粉分段標準
根據國家奶粉配方註冊管理辦法的要求,將配方奶粉分為:
1段奶粉適合0~6個月的寶寶;
2段奶粉適合6~12個月的寶寶;
3段奶粉適合1~3歲寶寶;
4段奶粉適合3~6歲的寶寶。
一般來講,寶寶到1歲以後,如果生長發育指標均正常,飲食營養均衡,可用牛奶、酸奶、奶酪代替奶粉。
為什麼要分段?
不同生長時期的寶寶,對於營養的需求會有所不同,在奶粉成分的添加上側重也就不同。
1段奶粉是專門針對0~6個月寶寶設計的,適合小寶寶的生長發育以及消化能力,在營養成分上,蛋白質低、鈣低、脂肪高、能量高,易吸收,味道也會比較淡些。因此,你會發現6月齡以前吃奶粉的寶寶長得會比較快,也胖。
2段奶粉是針對6~12個月的寶寶設計的,脂肪能量適量降低,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增加,並強化了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含量。
給寶寶添加奶粉必須嚴格分段嗎?
既然1段這麼好,寶寶可以一直喝,不轉奶嗎?
如上所述,1段奶粉中脂肪含量高,更好消化吸收,6個月以上寶寶消化吸收不好,生長不理想,可以繼續喝1段奶粉的。當然,輔食是一定要正常添加。
不過,正如前文所述,不同階段寶寶營養需求不同,奶粉的營養成分也隨之不同,如果寶寶發育一切正常,建議最好選擇與寶寶月齡相符段位的奶粉。
當然,並非那麼嚴格,一到6月齡就必須完全喝2段奶粉。
轉奶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否則寶寶胃腸道一下子受不了。
轉奶注意事項
通常轉奶時間需要2周。爸爸媽媽可根據寶寶的情況,選擇以下其中一種轉奶方法:
隔次轉奶法
假如寶寶每天喝5次奶,可以這樣來轉奶:
第1~3天,5次中插1次喝新的奶粉;
第4~6天,插2次喝新的奶粉;
第7~9天,插3次喝新的奶粉;
按次下去正式轉為喝新的奶粉。
混合轉奶法
以衝調180ml的奶量為例,這種轉奶方法是:
第1~3天,1段奶粉120ml,2段奶粉60毫升,混合一起吃,如果寶寶狀況良好,可繼續轉;
第4~6天,原來的奶粉和新的奶粉各衝調一半,混著吃2~3天左右;
第7~9天,原來的奶粉60ml,新的奶粉120ml,混著吃上2~3天左右。
如果沒有問題,隨後可以全部換為新的奶粉。
總結:轉奶並非那麼嚴格,如果寶寶生長發育均正常,按照月齡正常轉奶即可。如果寶寶消化吸收差,體重增長差,醫院排除病理性因素,可繼續食用1段奶粉。
12類特殊兒童如何接種疫苗
1
早產兒可以接種疫苗嗎?
早產兒可以接種各類疫苗(出生體重
B肝表面抗原(HBsAg)陰性或是否陽性不詳母親所生的早產兒,應在出生後24h內儘早接種第1劑B肝疫苗,接種之後1個月,再按0、1、6個月程序完成3劑次B肝疫苗接種。
HBsAg陽性母親所生早產兒,出生後接種第1劑B肝疫苗的同時,在不同(肢體)部位肌肉注射100IUB肝免疫球蛋白(HBIG)。
危重早產兒應在生命體徵平穩後儘早接種第1劑B肝疫苗。
■暫緩接種的情況:出生體重
2
哮喘的孩子可以接種疫苗嗎?
哮喘的緩解期(長期維持吸入哮喘藥物包括低劑量吸入型糖皮質激素)且健康情況較好時,應按免疫規劃程序進行預防接種。
以往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疫苗(MMR)來自於雞胚,對蛋類食物過敏的哮喘兒童,接種MMR、流感疫苗有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風險。目前MMR疫苗來自於雞胚成纖維細胞,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明顯降低。
如對蛋類嚴重過敏的哮喘兒童,可在有搶救設備的場所和醫務人員的監護下接種。
■ 暫緩接種的情況:在哮喘急性發作(出現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等症狀),尤其是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時(包括口服和靜脈給藥)應暫緩接種。根據美國免疫顧問委員會(ACIP)的建議,停止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1個月,可正常接種。
3
原發性免疫缺陷病(PID)的孩子,能不能接種疫苗?
PID患兒原則上可以接種滅活疫苗。PID患兒與免疫功能正常者通常具有相同的安全性。
然而,PID患兒的免疫保護強度和持久性會降低。
由於PID種類繁多,有9大類,300多種。需要根據不同的PID類型區別對待,具體的情況需要做進一步的專業諮詢。(詳見《特殊健康狀態兒童預防接種專家共識之三——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的預防接種》)
4
食物過敏的孩子能不能接種疫苗?
食物過敏的兒童可以按免疫程序正常接種;有蛋類嚴重全身過敏反應史的兒童,應在醫療機構監護下接種流感疫苗。
■暫緩接種的情況:食物過敏的急性反應期(如並發哮喘、蕁麻疹等)或接種部位皮膚異常(溼疹、特應性皮炎等),應暫緩接種。
■ 禁忌接種:對蛋類過敏者禁忌接種黃熱病疫苗。
5
有先天性心臟病(CHD)的孩子能不能接種疫苗?
生長發育良好、無臨床症狀,心功能無異常[如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60%];
CHD患兒介入治療術後,複查心功能無異常;
CHD患兒外科術後3個月,複查心功能無異常。
以上情況可以接種。
■暫緩接種的情況:伴有心功能不全、嚴重肺動脈高壓等併發症的CHD患兒;複雜發紺(紫紺)型CHD患兒,需要多次住院手術者;需要專科評估的其他情形,如免疫缺陷、感染、嚴重營養不良、免疫抑制劑使用等的CHD患者。
6
有溼疹的孩子,能不能接種疫苗?
可以接種各類疫苗。接種時要避開溼疹部位。
7
有熱性驚厥(FS)病史的孩子,能不能接種疫苗?
對於單純性FS,或非頻繁性發作的熱性驚厥(半年內發作
■暫緩接種情況:對於複雜性FS,或短期內頻繁驚厥發作(半年內發作≥3次,或1年內發作≥4次),建議專科門診就診。
8
有癲癇的孩子,能不能接種疫苗?
6個月及以上未發作的癲癇患者(癲癇已控制),無論是否服用抗癲癇藥物,可以接種所有疫苗。有癲癇家族史者也可以接種疫苗。
■暫緩接種情況:近6個月內有癲癇發作的患者。
9
腦癱的孩子,能否接種疫苗?
腦癱患兒可以按程序接種疫苗。
10
新生兒黃疸,能不能接種疫苗?
生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患兒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可按免疫程序接種疫苗。
病理性黃疸患兒生命體徵平穩,可正常接種B肝疫苗。
■暫緩接種情況:病理性黃疸患兒需及時查明病因,暫緩接種其他疫苗,建議前往專科門診就診。
11
患感染性疾病後,能否接種疫苗?
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痊癒後可接種各類疫苗。
輕症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熱退後可接種疫苗。
■暫緩接種的情況:
急性感染性腹瀉:對此類患兒暫緩接種口服減毒活疫苗。
中度和重度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腦炎、腦膜炎、心肌炎、嚴重腹腔感染、嚴重泌尿系統感染等,對此類疾病患兒在疾病好轉前暫緩接種疫苗。在疾病好轉期,如有疫苗接種需求,建議前往免疫接種諮詢門診評估情況,決定是否接種。疾病完全恢復後,可以接種疫苗。
12
有肛周膿腫,可否接種疫苗?
按免疫程序接種,脊灰疫苗基礎免疫使用滅活疫苗(IPV),痊癒後加強免疫可接種IPV或減毒活疫苗(O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