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一全科·交流學習】全科教學新理念、新思路與新方法,三新收穫!—參加香港全科醫學骨幹師資培訓有感

2021-02-22 浙大一院全科醫療科


2015年11月22日-28日,由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和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全科醫學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的「全科醫學骨幹(師資)培訓」在香港舉行,本次培訓由香港家庭醫學學院的著名培訓專家執教,以理論為基礎,以分組討論為特點,採用多種情景教學模式,拓寬了學員的全科臨床新思維。培訓內容涵蓋:家庭醫生與專科醫生的區別、預防醫學、SOAP/RICE的運用、醫患溝通、家庭醫生技能訓練、家庭醫生診療模式和教育培訓模式等多方面。來自10個省市的33名學員參加了此次培訓,其中杭州的5位學員:來自杭州醫學院的王靜教授、我科的任菁菁與劉娟娟醫師、江幹區凱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趙向陽與閻以彬老師,從高校、醫院到社區基地,有機銜接全科醫師培訓各階段,將合力深入開展全科醫師培訓。

自1995年開始,香港實施6年的家庭醫生專業培訓制度,其中包括4年基礎培訓和2年高級培訓。基礎培訓包括2年醫院培訓和2年社區培訓,保證培訓者有廣泛的醫學知識並具備紮實的臨床技能。完成初級培訓後,獲得家庭醫學高級資格,可報讀高級培訓,完成2年高級培訓後可有資格報考最終級別的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考試,通過者會授予香港家庭醫學專科學院認可的家庭醫生科專科醫生(FHKAM)。家庭醫學培訓應用LAP(LeicesterAssessment Package)工具,從問診/病史採集技巧、體格檢查、病人的疾病管理、鑑別診斷和解決問題、行為/和病人的關係、預防保健、病歷記錄七方面,有系統,有根據,客觀,全面的去評估。

香港的醫療服務體系構架屬於英式模式,推廣家庭醫生首診制,明確各級醫院出入院標準,實行分級醫療、就近轉診和無縫式管理的雙向轉診機制,為患者提供全面公平合理的醫療照顧,並控制醫療費用,有效利用資源。在港期間,先後參觀了觀塘社區健康中心和養和醫院,兩家醫院分別介紹了醫院的科室構成、醫療服務內容、家庭醫生培訓及醫院特色等,通過對兩家醫院的實地參觀,深入了解了香港的家庭醫學新理念、家庭醫生首診制度及雙向轉診機制。

香港家庭醫生需具備「WONCA樹」的六種核心能力,即基層保健管理能力、以病人為中心的照顧能力、解決具體臨床問題的技能、綜合性服務能力、社區為導向的服務能力及全面提供整體服務能力。香港家庭醫學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重要性,提出「病人也是專家」、「助患者自助」等新理念,並交流了促進醫患溝通的措施,此外,RICE問診模式、SOAP病程記錄模式、RAPRIOP治療與管理模式的情景學習,更好的鍛鍊了大家的全科臨床思維模式。

RICE問診模式—明確病人來就診的原因、想法、關注和期望

R(Reason)原因:患者今天為什麼來?

I(Ideas)想法:患者自己認為是出了什麼問題?

C(Concerns)關注:病人憂慮什麼?

E(Expectations)期望:患者認為醫生可以幫助他做些什麼?

強調持續探索和詢問的重要性!

RAPRIOP治療與管理模式

R:安慰與解釋(reassurance and explanation)

A:告誡或建議(advice)

P:藥物處方(prescription)

R:轉診(referral)

I:輔助檢查(investigation)

O:觀察(observation)或隨訪(follow up)

P:預防(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通過參加本次培訓,了解了香港家庭醫學的發展理念、教育培訓、全科臨床思維模式、醫患溝通等內容,開闊眼界、拓展思路,提高了全科臨床思維能力,並為我科開展全科規培、優化培訓模式及教學能力建設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對完善全科規培基地建設,培養高質量全科醫師具有重要價值。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全科醫學骨幹師資培訓班開班
    12月3日,由中山一院全科醫學科專業基地主辦的2020年廣東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全科骨幹師資培訓班開班。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技教育處副處長林海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匡銘教授致辭,中國醫師協會全科醫師分會會長杜雪平教授、廣東省醫師協會畢業後教育辦公室主任蘇慧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副院長李玉傑教授等領導出席,儀式由全科醫學科專業基地主任馬中富教授主持。
  • 2020年全國全科醫學研究生教學師資和管理人員培訓會召開
    2020年8月25日下午,全國全科醫學研究生教學師資和管理人員培訓會在線召開全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段麗萍,同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鄭加麟,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臨床醫學院)黨委書記季國忠,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路孝琴四位專家通過網絡直播為全國全科醫學研究生教學師資和管理人員帶來了精彩演講。6655人在線參加會議。
  • 分論壇報導|全科醫生培養與住培
    2018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9月2日上午,在全科醫師培養分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全科專家圍繞全科專業基地評估與政策解讀、基地教學管理經驗分享、全科醫生(家庭醫生)培養模式探討幾方面展開了精彩的專題講座,來自全國各地參會代表踴躍參加學習,現場反響熱烈。
  • 【浙一全科·師資培訓】 收藏版| 看-聽-學-思:赴港培訓之旅
    2018年9月9日-9月15日,作為教學助理的我與邱豔教學秘書如願結伴參加了由中國全科醫學雜誌社和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合辦的全科醫學骨幹師資培訓之旅!邱豔:很榮幸能夠參加為期一周的香港培訓,雖然時間短暫,收穫頗豐。
  • 喜報 | 浙一全科兩位GP獲得2018年度香港家庭醫學學院李國棟獎學金:全國僅三個名額!
    、以臨床為基礎的深入培訓,以鼓勵在全科醫學方面能取得更大進步,旨在進一步推動我國全科醫學的發展。邱豔醫師:感謝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和中國全科醫學雜誌社提供的學習平臺,感謝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各位老師的辛勤付出,讓我深入了解了全科理念的精髓,尤其是LAP的應用,同時熟悉了臨床審計這一名詞及其用於提高臨床能力的作用
  • 【關注】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與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院家庭醫學系聯合開展全科醫學混合式師資培訓
    為進一步提高全科醫生師資水平,為青海地區培養更多高水平的全科醫生,在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院領導的積極溝通和大力支持下,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與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院家庭醫學系籤訂友好合作協議,雙方締結為友好合作夥伴,共同開展全科醫學混合式師資培訓,開展遠程醫學教育。
  • 呂梁市人民醫院舉辦2020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全科醫學師資培訓班
    為進一步提高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師資水平,促進全科專業基地建設,12月5日,我院在多功能會議廳舉辦了2020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院級全科專業師資培訓班。會議特邀長治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鄭建中教授進行授課。
  • 促進全科醫學發展,白雲成立全科醫學分會
    近日,白雲區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成立大會暨學術報告會在鶴龍街舉行,目的是為構建以全科醫生為核心的基層醫療體系,促進全區全科醫學發展
  • 呂梁市人民醫院邀請山西白求恩醫院全科醫療科專家進行學術交流
    為加強我院全科醫學的建設和學術交流,提高相關專業人員的學術水平和技術能力,12月12日,我院邀請山西白求恩醫院全科醫療科副主任喬愛春進行現場指導及學術報告。上午,喬愛春副主任在我院全科醫療科現病區展開了現場教學指導,同時還帶來了全科醫學的新理念,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在場的醫師都領悟到了全科醫學專業教學的核心要點。隨後,喬愛春副主任還參觀了新建綜合門診樓全科醫療科門診和新病區,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 醫學部與CMB舉辦全科醫學發展戰略諮詢研討會
    、英國駐華大使館衛生與社會保障高級政策官Rachel Ainley、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副院長萬學紅以及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全科醫學領域的專家,北京大學醫學部相關師生30餘人參加了研討會。
  • 山西省全科住院醫師規培師資培訓班在長治市人民醫院舉行
    10月17日,山西省2020年全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師資培訓班在長治市人民醫院舉行,來自全省各住培基地管理人員、全科專業基地主任、教學主任、教學秘書和骨幹教師齊聚一堂共同學習全科住院醫師教學方法和培訓模式。山西省醫師協會全科專業分會會長馮玫,山西省住培管理中心主任李韶瑩,長治市衛健委調研員譚厚華,長治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李俊參加會議並講話。副院長陳錦華主持。
  • 河南近兩萬名全科醫生完成轉崗,全科醫學發展還有哪些挑戰?
    為了規範全科醫生培養,近年來,國家初步確立了「5+3」的全科醫學培養模式,即在5年的院校教育之後,再進行3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或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十三五」期間,河南省強化了全科醫生培養工作,確保到2020年,實現每萬名城鄉居民擁有2名—3名全科醫生。王留義教授表示,自此之後,全科醫生終於有了歸屬感。
  • 夯實基礎 提高能力|2020年楊浦區全科醫學學科骨幹培訓班圓滿完成
    近日,由區衛健委主辦、區衛教基地承辦的2020年楊浦區全科醫學學科骨幹培訓班順利結業。來自全區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30名全科骨幹醫生,通過為期三個月的培訓,進一步加強了全科醫學學科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拓展了全科醫學發展視野。
  • 中華全科醫學繼續教育學院介紹
    學院依託中華醫學會強大的專業背景、學術資源、專家資源、繼續醫學教育資源等,為各位全科同仁提供有效的學習和交流途徑,廣泛開展國內外全科醫學學術交流及合作,逐步建立針對全科醫學領域不同教育階段學員、不同崗位及層級專業人員、公立及民營機構等相關人員的培訓體系,開展全科醫療、護理、預防、康復、健康促進、全科醫學教育培訓、全科醫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培訓和項目。
  • 全科醫學,美國模式在中國的前途
    在全科醫生的培養方面,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也通過一系列舉措加強與加快對全科醫生的培養,其中包括1995年原人事部在天津開展「全科醫療職稱試點」,1999年原衛生部發布《發展全科醫學教育》與成立「全科醫學培訓中心」,2000年-2012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啟動「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並在各地的醫學院校設立了不同形式的全科醫學專業教育,包括培養全科碩士與博士學位研究生,目前包括北京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等在內的
  • 桂林醫學院全科醫學院部分骨幹赴廣西醫科大學全科醫學院考察學習
    為推動我校全科醫學教育教學改革,學習兄弟院校全科醫學專業的教育教學經驗,6月14日
  • 河南省省立醫院舉行2020級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開班儀式
    河南省衛健委科教處處長王金合、河南省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張進忠、醫療系主任楊紅梅、河南省省立醫院院長李常生、副院長周晗以及相關科室工作人員、教學主任、教學秘書、2020級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學員參加,儀式由周晗副院長主持。
  • 全科師資骨幹臺灣行有感
    首先,關於醫學教學方面,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臺灣的教學理念先進、手段多樣且現代化、考核嚴謹高效、標識清晰醒目。之後我們參觀了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其教學部領導給我們講述了該院的教學門診如何運作,既能保護病人隱私、使其預約專家號更加容易方便,又儘可能多地為醫學生提供更加專業且融洽的臨床學習氛圍;而給我印象更深刻的是該院關於師資的培育是分階進行的,比如,初級師資(新進人員)-每周四晨會、中級師資(教學資歷3年以內)-每周五晨會、高級師資(教學資歷3年以上)-研討會、工作坊,每位師資都要進行70小時的集訓和40小時臨床教學訓練成果
  • 我國亞專長全科醫師培養現狀
    我國部分地區GPwSI培養參考英國模式,在繼續教育階段探索其可行性,也有部分地區嘗試將其放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過程中或之後的階段進行。該培訓項目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國際交流合作中心與英國駐華使館中國繁榮基金主辦,在借鑑英國兒科培養經驗的基礎上,浙大一院全科醫學科與兒科合作,為社區全科醫師設計了為期1周的兒科培訓課程,具體培訓內容見表1。
  • 長三角背景下遠郊地區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師資能力培訓班順利召開
    區衛健委金貴元副主任,我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李鋒出席會議並致歡迎詞,來自浙江嘉善、江蘇吳江以及區內各醫療機構全科師資150餘人參會聆聽,並同步在騰訊視頻與釘釘直播,為未到場的全科師資提供學習機會。作為基礎醫療的全科醫學才是全民基礎醫療的基石,而全科醫學教研工作正是壘實這一基石的「打樁機」。這幾年不斷有政策出臺,對全科醫學發展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各個醫院也都加速建設全科醫學科,對於在場的各地全科師資們勝似於「強心劑」,更加激勵我們去大力發展全科醫師教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