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的經濟條件不斷變好,生活質量有著明顯的提升,保養身體,預防疾病已經不再只是病人、老人關注的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自己身體健康與否,對於自身血糖是否正常人們也開始關注起來了。
大家都知道,血糖是人體內在的主要功能,它能為身體各組織器官進行活動時提供能量,而我們可以通過測量血糖,來了解自身的代謝調控機制運轉是否正常。家裡面有老人的都會控制他們的飲食,同時在飯前和飯後2小時來測量血糖,檢查血糖是否有變化,可有時候會檢測到兩次的血糖值一樣,這又是為什麼?
其實,身體正常的人在空腹的情況下,血糖一般是在3.3~5.5 mmol/L,反應出的是人體基礎胰島素分泌能力,而在就餐後2小時,血糖一般是在4.4~7.7 mmol/L之間。這兩個常用來判斷血糖是否正常。因為人在進食後,胃對食物進行消化研磨,但並沒有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這些物質一般是在就餐過15分鐘後才進入小腸被它吸收,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處理,雖然每個人吃的食物分量或許不同,小腸吸收的營養素量可能不同,但在2小時過後,胃已經消化趕緊,小腸也已經把營養物質吸收乾淨,食物基本被處理乾淨了,這就可以用來判斷血糖是否正常了,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把餐後2小時後的血糖作為一個標準參考值的原因。
在血糖過低時,我們的身體就會動用自我保護機制來讓脂肪或糖原轉化成血糖,用以維持血糖正常,而在血糖過高時,則會進行自我調節,把體內多餘的血糖存儲到肝臟內,用以保持血糖正常,在空腹、就餐2小時後檢測的血糖,一般兩者間的血糖差值不會超過2mmol/L,如果一樣可以在下次吃飯的時候在測一遍,如果還是有問題,那麼建議你最好去醫院做血糖檢測。
如果要去醫院進行血糖檢測,那麼我們最好保持八小時的空腹再來進行血糖檢測,因為這時候反映的血糖值最有效的,如果要去測量建議最好是早上九點左右進行。而在就餐2小時後再進行血糖檢測結果對比來判斷是否正常。
對於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飲食習慣對控制血糖還是有一定的用處,合理飲食、健康飲食是保持一個健康身體的重要條件,聽從醫生安排,按時吃藥,積極運動,心胸開闊,保持一個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