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五眼聯盟」並不陌生,由五個英語圈國家所組成的情報聯盟,在英美協定下組成的國際情報分享團體,成員國包括英國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五眼聯盟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期間,五眼聯盟的監視系統用於監視蘇聯及其東歐盟友。
這五國擁有共同的歷史溯源,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是大英國協成員,美國,加拿大與英國都是北約成員。可以說,有多個共同的基因,讓這幾個國家變成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團體。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五眼聯盟有不同的針對對象。到了今天,這個組織在針對誰?
不用多說,中國是重點,中國成為他們在信息、經濟、科技等領域,封鎖和圍堵的對象。
英國《衛報》最新有一則報導,說「五眼聯盟」情報網有望擴張,加入第六個夥伴,就是基因和血統上和5國格格不入的日本,拉入日本的目的是強化戰略經濟夥伴關係,為凝聚稀土、醫療物資等戰略儲備資源,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程度,甚至建立「五眼自由貿易區」,大有同仇敵愾、休戚與共的姿態。
稀土是生產高科技和軍事國防用品的重要原料,是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的關鍵成分,在噴氣發動機、衛星、雷射和飛彈等領域也有廣泛應用。根據美方的說法,中國過去10年的稀土產量及供應量佔全球90%,美國進口的稀土有約8成來自中國,依賴度相當高。
在美國加速和中國脫鉤的過程中,五眼聯盟近期將宣布,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大幅增產稀土的計劃,以降低供應鏈方面對中國的依存程度。
所以,一個美中加速脫鉤時代的五眼聯盟,戰略很明確,就是要讓這個聯盟更緊密,深化彼此間的貿易關係、豐富聯盟的角色,同時加以改造,賦予聯盟更多的任務,除了情報信息以外,還計劃建立「五眼自貿區」,這種抱團取暖的邏輯是,各自看到供應鏈的弱點,就認識到彼此取長補短的必要性,盡一切可能去建立和完善這個網絡。
比如英國,在脫歐後,急於加強與歐盟以外國家的貿易關係,五眼聯盟這個圈層就成為一個突破口,希望能演變成一個自由貿易集團,凝聚政治與經濟共識,在封鎖和排斥中國的道路上,選擇和美國坐在同一個戰車上。
當然,這些都是傳統五眼聯盟的功能擴展,更值得關注的是擴容,也就是增加新成員。一個巴掌拍不響,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日前提出,讓日本成為五眼情報網第6個成員。
河野說,「必須密切關注」中國收購外國科技公司,推出數字人民幣,試圖獨立於美元經濟之外,和美元經濟脫離,建立「中國版」國際秩序。日本投懷送抱,「傳統五眼」也認為,日本有成為第六隻眼的價值,畢竟,日本與五眼聯盟在情報工作上一直有合作,在半島事務上,以及對於中國軍力上的情報刺探,日本搜集信息的能力,應該不會比5眼聯盟差,所以這種能力就是日本的「投名狀」。
川普一直在拉攏其他國家,讓他們站在反華立場,他的這種主張在聯合國內顯然走不通。就算在七國集團內部,也不太買他的帳,各打算盤。所以,他就打「五眼聯盟」的主意,成員少,凝聚力強,便於美國「操控和協調」,把這個情報共享的聯盟,升格為針對中國的「反華工具」。
憑藉美國與日本的關係,相信日本成為五眼擴容後的第一個新成員,沒有什麼太大意外。需要警惕的是,有了第六個,難免會有第七個,第八個。
傳統的五眼聯盟,離中國都比較遠,就算最近的澳大利亞,北京和坎培拉也有將近8000多公裡。相信擴容後的五眼聯盟,會出現在中國家門口的成員。
東北亞有日本為代表,南亞會不會是印度,還有東南亞,又會有哪個國家被物色和選中?
現在還有9眼聯盟只說,就是再加上丹麥、法國、荷蘭、挪威。
甚至14眼聯盟,德國、比利時、義大利、瑞典、西班牙。
以色列、新加坡和韓國也是候選成員。
不管是什麼樣的組合,可以想見的是,一個新版本,多功能的「多眼聯盟」正在成型,由美國牽頭加以改造,以傳統的5國為班底。
川普各種退群後,處心積慮組建新群,集政治、軍事、科技、經濟、貿易、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於一身的新群。
對於中國來說,這個新的「多眼聯盟」,來者不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