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年級各種名目的「實驗班」、「重點班」、「尖刀班」、「火箭班」多年來廣受詬病。去年,太原市教育局首次向「擇班熱」開刀,採取按摸底成績均衡分配班級的辦法。至此,這些「名噪一時,卻也是備受爭議」的班級將不復存在,但按成績分班的方式,是否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廣泛的支持論調之下,是否真的沒有反對的聲音?記者對此作了一番調查。
直擊省城初中分班現場
8月28日上午,全市236所學校對4.8萬餘名初中新生進行了電腦均衡編班,記者現場目睹了太原十二中初中部的此次分班過程。
據十二中初中部欒素瓊校長介紹,今年初一共設10個班,有500多名新生參與到此次均衡分班之中。從去年實行均衡分班來看,效果非常好,學生的成績得到了有效保障,希望這樣的政策能夠繼續下去。
工作人員從電腦上打開 「太原市初一年級新生均衡編班系統」的界面後,將該校初一新生的性別、入學摸底成績、畢業學校等信息輸入該系統。 「任耀星」、「楊文瀚」、「高鵬飛」……屏幕上每秒滾動一個名字,同時顯示其成績和隨機分到的班級。現場的家長代表說:「看到電腦這樣公平分班,我們做家長的也可以放心了!」
一位武警基地的家長代表佟瀾告訴記者,這裡面並沒有她的孩子,她是代表基地的孩子家長來的,他們基地所有的孩子都被分到十二中來上學,她看到幾個孩子都被分到不同的班別,覺得很好。如果在一個班裡,說不定會結成小團體,不利於和班集體的融合。這下也不用擔心孩子被分配到師資相對薄弱的差班了。
接著,10個班的「新生編班花名冊」列印了出來。記者看到,每個班都有幾個零分的學生,工作人員說:「他們沒有參加考試,但是電腦依然會把他們隨機編進來。」
接著,10位班主任依次上臺抓鬮,決定帶哪個班。各班任課老師事先已經按照業務差別均勻分配到了各班。老師們都認為,這樣做所有老師的機會相當、起點一致。
從擇班熱轉向擇校熱
記者還了解到,很多家長都在暑假期間給孩子報了小升初輔導班,希望孩子能入名校。
「像按以前的分班方式,沒有必要選擇最好的初中,去一些普通學校的重點班,還能讓孩子感受到重點待遇。」一位李姓家長說道。
「我肯定想去重點中學,雖然只有平行班,但師資和生源肯定也是最好的,誰也不想輸在起跑線上。」今年一位山大附中的初一新生向記者談到。
還是分開快慢班好
記者走訪了多位學生和家長,發現很多家長對這一分班政策並不看好。
一位郝姓家長表示,她的孩子今年考了183分,要是前幾年,絕對能進重點班。重點班的講課速度與師資程度是平行班所不能比的,自己的孩子更適合於快班教學。現在這樣的分班方式,可能會影響自己孩子的學習熱情。
一位馮姓家長也表示,他的孩子學習比較差,按這種方式分班,一眼就可看到排名,令孩子更缺乏自信。首尾分數懸殊太大,也很容易形成兩個陣營,還不如分快慢班的好。
採訪中,記者也發現很多家長對按摸底成績的分班方式存有疑慮,甚至一些家長還誤解為是分快慢班的摸底考試,並不知道是均衡分班。
可以只按姓名性別分班嗎?
一位徐姓家長告訴記者,如果能和小學的均衡分班一樣,只看姓名和性別,那樣的分班才是最公平的,看不到學生入學前的情況,大家才是真正站到同一起點上,一些學習稍差的學生也能夠更好地重新投入新一階段的學習當中。
一位考試不大理想的學生說,最後考試成績要公開張貼。她覺得很丟人,感覺壓力很大,也很擔心老師不會重視她,給老師留下一個先入為主的差生印象。
專家觀點:有利於公平競爭環境的形成
太原師範學院教育系副教授吳麗萍,研究教育理論20餘年。她認為均衡編班為孩子營造了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均衡編班保證每個班級都有合理的人群分布,這是最自然的生態環境,有益於良性競爭,也有益於形成『好幫差』的良好學習氛圍。均衡編班弱化淡化了人為對教育生態的幹預,教育就會變得簡單起來,教學過程更多是對教育本身的關注,這對學校、教師、家長、學生來說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