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學生眼中的韓國教育制度

2021-02-19 韓國留學免費申請平臺

幾年前的春天,跟很多懷揣著夢想的年輕人一樣,放棄了很穩定的工作,我背起行囊毅然地選擇了去韓國求學的道路。雖然曾在電視中無數次地看到過這個國度,雖然與中國也是舉步之遙,但這個鄰國的文化和教育卻仍然給了我很多衝擊和碰撞。在不斷地感受著這種變化並逐漸適應的同時,也讓我不斷地在比較著兩國教育制度和觀念的差異,但孰優孰劣,卻很難說得清楚。

  韓國從小學到高中的教育體制跟中國基本是一樣的。我沒有機會去接觸他們的這些基礎教育,所以所知甚少。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高中之前課本內容的難度要比中國低很多。但從另一方面,我卻可以看到他們教育的靈活性。剛來韓國不久的時候,有一次跟同學去市裡很大的超市購物。在超市門口的椅子上,坐了幾個應該還是初中學生的小女生。她們不停地在向路過的行人用漢語說著:請問,你是中國人麼?我和同學很驚訝,就停下來跟她們攀談起來。她們知道我們是中國人,非常的興奮,用很不流利的漢語努力地跟我們交談著。原來她們學校開設了漢語課程。而老師留給她們的假期作業是,跟真正的中國人對話。於是她們就想出到鬧市區來碰碰運氣,但沒想到真的遇上了。為了證明跟我們聊過天,最後我們合影留念,我跟同學還籤下了名字。其實老師給剛剛開始學漢語的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題目,顯然有點難為她們。但幾個小女生的想法和勇氣,卻讓我們刮目相看。整個聊天過程,敢說敢秀,沒有害羞和扭捏。她們不停地在笑,有著屬於她們這個年齡的童真,同時也有著屬於她們的自信和真誠。

  事後,我每次跟同學聊起這件事,都不禁感概,對於獨生子女滿天下的中國來說,如何教育現在的小孩子去跟陌生人打交道,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對於那些上學人接人送,回家電視作業的孩子來說,課業固然重要,但如果不提早地認知一下這個世界,不提早地了解一下如何去跟人打交道,那他們將來要怎樣去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人畢竟還是群居動物。

  我來韓國先是攻讀的碩士學位。很多事物,對於我來說不光是新鮮和陌生,更多的是一種思考,一種教育模式的思考。

沒有系主任

  在韓國大學裡,沒有所謂的院主任,系主任。教授們基本都是搞科研的,搞行政的教授也大部分是兼職。每個系只有一個學科長,而這個學科長也是輪流制的,任期一年。所以在這裡就少了很多的勾心鬥角,少了很多的利益競爭。教授之間比的就是科研成果。是一個相對純淨一點的做事的地方。但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會有摩擦,有利益衝突。韓國的教授裡邊,幫派或者小團體也分得很清楚,也會有排擠之說。但正是因為少了行政管理的這個環節,這種小團體之類的,多半也只是人與人的距離遠近。不會造成很大的利益問題。

前輩與後輩

  韓國跟日本一樣,等級制度很嚴格,前輩和後輩分的很清楚。因為他們是按著年齡來劃分前後輩,所以說,如果在西方歐美國家,年齡是個忌諱問題,那麼在韓國反倒是個必須弄清楚的問題。也因此,韓國人初次見面最喜歡問得就是年齡問題。對於後輩來說,前輩在的場合,是要處處小心和注意禮儀的。所以偶爾會在學校裡看到一個前輩教訓一大幫後輩的場面。但因人而異,有的前輩就很隨和,有的可能就倚老賣老。有前後輩這種制度的存在,使得很多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都比較順暢。也使得學校裡的很多活動組織起來比較容易。但韓國人還是比較公平公正的,在公司裡,即使是前輩,犯了錯誤也一樣不會顧惜。

休學制度

  在韓國的大學裡,休學是非常普遍和普通的事情。因為韓國男性青年必須要服兵役。所以很多的韓國大學生,都選擇在大學期間休學兩年到三年,然後報名服兵役。另外在韓國,出國留學也很盛行。但大部分的韓國學生出國的目的都是去學習語言,像英語、漢語或者日語。所以我們也稱他們這種叫「遊學」,因為沒有學歷,沒有文憑。在我身邊,很多韓國人都會在大學期間休學半年或一年,出國遊學。每逢寒假暑假,各種遊學的廣告也都紛紛張貼在學校的布告欄上。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以及馬來西亞是韓國人經常遊學的國家。這種休學制度的健全,也從側面反映出韓國大學教育的一種靈活性和自由性。學生有權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學習時間,同時目的性很強。所以在韓國大學裡見到27、8歲的本科生不是稀奇的事情。跟一直在象牙塔裡的中國學生不同的是,韓國學生的社會經驗要多得多。因此,對於韓國學生來說,什麼時候跨入社會不是關鍵,關鍵是自己有沒有足夠的本事進入社會,而且不被社會所淘汰。


研究室

  韓國教授的研究室跟中國大學裡的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唯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韓國的本科生是可以申請進入研究室的。很多韓國學生在大二的時候,就選擇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後找到相應的導師,申請進入研究室。這在中國似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很多中國教授可能會覺得本科生的基礎知識還不牢固,應該更專心在打基礎上面。其實這也是個很矛盾的問題。據韓國留學專家了解,韓國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相對來說很差。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可能都需要教授解釋很長時間。但他們認知新事物的能力卻很強。韓國的研究室的研究方向大部分都跟時代和社會貼的很近。一旦有什麼新的技術或者新的理論出現,他們都會加以研究和學習。所以在研究室裡可以接觸到很多先進的理論和知識。韓國學生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累積經驗和技能。所以相比較而言,中國大部分研究室的理論知識可能很強,但韓國的研究室裡動手能力更突出一些。

知恩圖報

  在韓國,學生即使從某大學的研究室裡畢業了,也是要常回來看望導師的。所以很多韓國的畢業生放假後,可能不是先回家,而是一定要回到原來學校的研究室坐坐。這點讓我很欽佩。有很多學生甚至是大老遠開四、五個小時的車過來,只是為了來看看教授,看看後輩。所以像教師節、中秋節以及新年,韓國的學生是一定要回來團聚的。而且韓國的前輩不是只用來尊敬的,他們還有義務要照顧好後輩。所以前輩回來,常常請客吃飯。而且還源源不斷地介紹同一實驗室畢業的後輩,到自己或者其他的公司工作。所以韓國的公司裡邊,同事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韓國人看來,幫後輩介紹工作也算是對導師的一種圖報,對研究室的一點貢獻。在他們看來,研究室的名氣越大,知名度越高,對於他們自己將來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也因此,很多公司如果有外包的項目,韓國人都會先想到自己以前大學裡的研究室。所以韓國很多研究室的項目,都是畢業後在公司裡的學生介紹和聯繫的。這種人脈關係網在韓國很重要。

  以上這些,只是我很多體會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想真正的體會兩國的教育差異,我想,只有親身體驗過,可能才會了解得更清楚。出國這幾年來,一直很想念家鄉。雖然長了見識,學了本領。但深深眷戀的,還是家鄉的那片土地。畢業後,我想我會選擇回國,我希望能給祖國的教育事業出一份力,做一點貢獻。雖然可能微不足道,但勢在必行。

相關焦點

  • 全球教育制度排名第一?!令人生畏的韓國教育
    亞洲教育制度一向被認為遜於西方社會,然而這一觀念在2014年被韓國徹底改寫。全球教育制度排名韓國第一。
  • 國際教育 全球教育制度排名第一?!令人生畏的韓國教育
    Introduction亞洲教育制度一向被認為遜於西方社會,然而這一觀念在2014年被韓國徹底改寫。全球教育制度排名韓國第一。幾乎每個韓國人都認為韓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美、最有創造力的文化,他們認為:一個民族要自信地生存,必須有自己的底氣,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尊重自己的祖先。一個國家的現代化,絕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進步,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豐富和滿足。
  • [留英]請關注韓國留學:優勢的教育制度介紹
    韓國留學優勢的教育制度介紹。由於韓國是經濟強國,所以韓國留學就是亞洲留學熱門國家,現在很多學生打算申請韓國留學,但是對於韓國的教育制度還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韓國留學的教育制度。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韓國,建制跟中國古代相仿,譬如道、郡等。
  • 韓國高考,考生壓力超過中國學生
    ,依然有很多同學覺得中國的高考制度是極其的不完善的,經常會羨慕別的國家的所謂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高考制度,會羨慕歐美那些發達國家所謂完善的高考制度。「對於一個韓國韓國學生來說,一天睡4個小時的考生不一定會當選,但是一天睡5個小時的考生,一定會落榜。」這是韓國學生中一直流傳的四當五落的說法。在韓國相當於中國高考的文化考試的是韓國的大學修業能力考試,是一天考5科。所有你參加高考的考生要帶著便當去奔赴這個決定命運的考場。高考當天全民戒備,股市順延一個小時開盤。
  • 一個中國媽媽眼中的「德國託管教育」
    一個中國媽媽眼中的「德國託管教育」 作者:張洪偉 發布時間:
  • 【關注】一起來扒一扒韓國的教育制度
    本文徵得原作者同意轉載,小編也結合自己的相關經歷添加了一些細節,結合起來也算是了解韓國教育情況的深度好文了嘻嘻(一點都不自謙這樣好麼~)。同時也歡迎在韓小夥伴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編輯成文,記錄在案,活潑犀利也好,吐槽臥槽也好,一概接受。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韓國的教育制度。乃們可以把這篇文章當成背景介紹,方便了解韓國學校或學生等相關方面。
  • 2014全球教育制度排名:韓國教育世界第一
    全球教育制度報告評估準則,是根據各地高等教育的整體質素,例如識字率和大學畢業率,以及學生在國際考試的成績而得出,參考數據有學生能力國際評估(PISA)、國際數學及科學趨勢研究(TIMSS)及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
  • 韓國的「前輩論」,等級制度堪比中國古代,網友:禮儀還是霸凌
    我們都知道日本韓國的很多文化都是從中國傳承過去的,這其中包括很多生活習俗和禮儀文化,在中國人眼中,後輩尊重前輩,前輩愛戴後輩,這是最基本的禮節,而且我們也一直都在弘揚這樣的文化傳統,這一點在日本和韓國也很常見。
  • 教育特權如何打破?文在寅要求檢查韓國入學考試制度
    中新網10月25日電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報導(KBS)報導,韓國總統文在寅25日首次主持教育改革有關部門部長級會議,要求重新檢查整體入學考試制度。文在寅表示,韓國教育面臨信任危機,教育已經淪落為繼承父母地位和特權的手段,加大了人們的失落感,必須全面進行教育制度改革。文在寅強調,推行公正的教育制度、恢復國民對教育的信任是目前最重要的教育改革課題。
  • 韓國穩步推進平準化教育:改革升學制度 促進教育公平
    為解決這一難題,韓國政府在取消初中入學考試錄取制度的基礎上,從1974年開始推廣高中「平準化教育」改革,以消除學校間、區域間教育和設施的差異,提高高中教育質量,完善中等教育制度。  「平準化教育」,是指平衡、標準化的教育,是指中小學教育質量在達到標準、均衡的基礎上實現統一和公平。這一改革的實現形式是,高中通過推薦、書面材料、區域配置等方式招收學生。
  • 最新全球教育制度排名公布 韓國教育世界第一
    上海2015年9月7日電 /美通社/ -- 國際教育機構Pearson委託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製作《學習曲線(The Learning Curve)報告》,比較40個國家及地區的認知技能和教育成就,發表《全球教育制度排名報告》。
  • 韓國教育改革的「中國式困境」
    「平均教育」與「精英教育」之辯  從基礎教育體制的弊病上來看,韓國與中國如出一轍:片面追求升學率,學生課務負擔過重,為了取得好成績,學生放學後還要去課外輔導班補課。補習班費用(在韓國稱作「私教育費」)很高,導致很多貧困家庭不堪重負。
  • 全球中學教育制度評比排名 韓國教育質素冠全球
    本報綜合報導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6日,發表首份全球工業化富裕國家教育制度及學習質素的排名報告,韓國及日本學生的綜合質素最高,包尾及倒數第二是葡萄牙及希臘,西方國家以芬蘭排第三最高,英國第七,最令人意外的,是被視為教育水平較高的美國及德國,只排十八和十九,法國排十二。
  • 韓國留學 | 留學生眼中的奇怪韓國
    雖然中韓兩國在地理位置上僅隔黃海相望,但韓國的某些風俗和習慣在留學的小夥伴看來,或多或少會讓人覺得有點奇怪,可能是飲食,也有可能是校園生活,還有可能是出行......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與風俗,我們需要做的是接受與適應,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留學生眼中的奇怪韓國。
  • 三個學生插班芬蘭、韓國、波蘭學校,暴露美國教育的短板
    美國的教育,一般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教育之一,中國留學生赴美讀高中、大學呈增長趨勢。但每三年一次的PISA測試中,美國學生表現中庸。出人意料的是,芬蘭教育猶如一匹黑馬,短短十幾年裡逆勢翻盤,多次高居榜首,韓國、波蘭等國家的學生表現也顛覆認知,成績突出。 阿曼達·裡普利是美國《時代》雜誌的撰稿人。
  • 韓國留學 韓語 韓國語教育 社會教育制度 -搜狐出國
    >>>進入搜狐出國頻道  韓國法務部8日表示,將從4月份開始試行「移民融入社會教育制度」。該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如果外國人接受指定的韓國語教育,在移居韓國時就不用考筆試。移民融入社會教育將由韓國語和對韓國社會的理解等內容構成。
  • 中國大學生羨慕韓國學生,這讓棒子們很是出乎意料
    有韓國網友爆料,自己在中國留學時,非常驚訝於與自己國家不同的學校風光。她還表示,由於文化差異,中國學生非常羨慕韓國大學生。讓我們找出這名網友爆料的原因。在中國,有一種強烈的氣氛,他們把大學視為高等教育的延伸,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甚至比同齡人落後一個等級。因此,羨慕自由選擇休假一兩年的韓國大學生,為語言培訓,實習和就業做準備。
  • 留學生眼中的奇怪韓國
    雖然中韓兩國在地理位置上僅隔黃海相望,但韓國的某些風俗和習慣在留學的小夥伴看來,或多或少會讓人覺得有點奇怪,可能是飲食,也有可能是校園生活,還有可能是出行......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與風俗,我們需要做的是接受與適應,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留學生眼中的奇怪韓國。
  • 韓國學生比中國學生更能拼命?
    [摘要]中國學生還不算全世界最苦的,因為有一個比我們更愛拼命、更能拼命的民族在我們旁邊。韓國不僅是中國的體育對手,也是教育的對手,他們讀書的拼勁,比中國學生有過之而無不及。日前,BBC播放的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強嗎?》
  • 韓國教育是發達還是落後?去了韓國才知道,緊張程度不亞於中國
    韓國是我國的鄰國,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韓國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傑出的成就,而且早已踏進了發達國家的行列中,作為我國的領國,韓國在教育方面也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從度赴韓留學生國籍來看,中國學生還是赴韓留學主力軍,佔據韓國海外留學生一半比例,其餘學生來自於日本、蒙古、美國和歐洲。作為儒家文化圈國家,韓國亦有高考制度,雖然叫法不同,但是性質是很相似的,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一下韓國的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