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每10個哺乳期女性,就有1~3個患有乳腺炎。這是在提倡母乳餵養的今天,所遇到較為尷尬的事。一方面,媽媽想要給孩子以最好的營養,但一方面,還要忍受難以承受的痛,難道,這個問題就不能有效避免嗎?#百裡挑一#
哺乳期乳腺炎是怎麼發生的,該如何避免?
說到哺乳期乳腺炎,顧名思義,就是和哺乳有關。在醫學上,哺乳期乳腺炎又被稱之為是急性乳腺炎。通常發生在產後6周內,一胎媽媽較為常見。哺乳期乳腺炎發生時,對於媽媽更是苦不堪言,除了要忍受刻骨銘心的痛,還要擔心小寶寶的營養是否跟得上。甚至還會因此發起高燒,又不能吃藥,只能硬抗。一些有過相關經歷的媽媽們表示,本以為生孩子的過程,已經將所有的痛承受完了,沒想到餵奶才是噩夢的開始……
難道就不能有效避免哺乳期乳腺炎嗎?要想有效規避,我們要先弄明白它的發生原因,這樣才能知己知彼。一般來說,發生哺乳期乳腺炎的原因除了產婦本身的原因,如先天乳房發育不良,導致病菌容易通過乳頭或輸乳管進入腺體導致炎症出現外,更多的由於產婦本身缺乏相關母乳餵養知識。
我們列舉兩種常見的原因:首先,出於各種原因不能經常給孩子餵奶(如背奶族),導致堵奶的發生,排乳不暢,就會淤積成塊。淤積的乳汁是細菌很好的培養基。還有一些產婦,在月子期間或者出了月子後,因為怕受涼而裹得過於嚴實,裹得多就容易出汗。乳房周圍潮溼的環境,也非常適合細菌的繁殖。還有餵奶姿勢不對,導致乳頭受損的,也較為常見。
雖然說哺乳期乳腺炎讓人聞之色變,但只要我們能多多的了解母乳餵養的相關知識,一般是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的。
最後,我們說一個同樣是大家頗為關心的話題:患上哺乳期乳腺炎還能繼續餵奶嗎?這要視情況而定,如果僅僅是輕微的,只是紅腫,就可以繼續餵奶。頻繁的餵奶,還能使輸乳管暢通而減輕病情。如果出現局部化膿,甚至是破潰,就不要再堅持了,一定要及時的停止哺乳,儘快到醫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不推薦自行按摩乳房,及不專業的催乳治療)
我是喬妹,哺乳期乳腺炎,除了自身先天原因及個人衛生沒有做好之外,其實大部分媽媽患上是因為不當的餵奶導致,包括姿勢、頻次、奶後排空等,這點請一定要注意。最後,若覺得文章有用,別忘了點讚並轉發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們吧,感謝您的支持(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