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園林的繁盛出現於明清,城裡有一部分園林,更多地分布於郊外

2020-12-22 趙姐愛唱歌

嶺南園林的繁盛出現於明清,城裡有一部分園林,更多地分布於郊外

嶺南私家園林的繁盛出現於明清。廣州明清時名園就有五六十處之多,且規模相當,宅第園林除城中心的一部分世家大宅和園林外,更多地分布於遠離城市中心的郊外,如城北越秀山麓、城東的東門附近、城西荔枝灣水洲一帶、城南珠江之濱的太平煙滸,河南漱珠崗以及郊外花埭等處。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城北諸園多集中在越秀山東南一帶。越秀山為廣州城的穗坦主峰,秀巒撐翠,故「石渠古洞,大樹仙園,環列於其麓」,城北的園林有小雲林、繼園、野水閒鷗館、挹秀園、夢香園、碧琳琅館等。

位于越秀山南麓的小雲林,為明代詩人李時行所闢,始建於嘉靖戊申年(1548年)。內有湛虛亭、招鶴亭、馭風亭、水雲居、元同軒、青霞精舍、影山樓、月波橋、釣月臺等。園裡「畜二仙鶴,客至招之,飛舞翩躚,久之乃去」。樓亭圍著池水而建,池約五畝,四周種植槐柳,芙蓉桃李,湛虛亭後「疊石為山,花竹輝蔽」,還有「古榕一株,蔭可數十人」,通往影山樓的曲徑旁植有名菊,香色宜人。李時行自記曰:「當春池水浸,斜陽西度,明蟾東起。則與三五同志泛舟中,流觸互勸,命童子吹洞簫,予乃長歌甲和之,聲振林木」。

繼園曾是廣州著名的私家園林,規模不大,卻以設計精巧,縮地成寸取勝,把亭、臺、樓、閣、假山、碧水盡納於方寸之間。園內有祖祠明德堂、讀書處退思軒、藏書處經緯樓、兒孫讀書處養翎館及枕棉閣、佳士亭、香雪亭和得月臺諸勝,園內時花綠樹相互輝映,既有被譽為「歲寒之友」的松、竹、梅,又有田園風光的荷花塘、「寒菜畦」和「蔬笱堂」。繼園園主史澄,番禺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進士後,一直從事教育,曾在肇慶端溪書院和廣州粵秀書院掌教。其學問淵博,誨人不倦,桃李遍南粵,深受人們尊敬。

他還致力於地方史志的編纂出版工作,同治年間,他主編了《番禺縣誌》;光緒年間,又總纂了《廣州府志》。史澄在晚年時,選擇風景幽美的越秀山南麓營建了園林住宅。史澄立意仿效前賢,取孟子「為可繼也」意,而命名為繼園。繼園建於光緒四年(1878年)。當時史澄已近古稀,但仍筆耕不輟,先後在繼園著有《繼園隨筆》、《七十老翁詩一百首》、《退思軒詩存》等書。史澄曾以詩言「廿年竭力全殘局,忍使窮嫠注白頭。」

野水閒鷗館在繼園西面,園主倪鴻,字雲癯,廣西桂林人,在粵任官,長期寓居廣州,園林後倚越秀山,前臨「將軍大魚塘」,魚塘蘆葦叢生,藻荇交橫,山上的臺閣林木,倒影在塘中,一望澄碧,頗有野趣。挹秀園建在野水閒鷗館旁,園中多種梅樹,園主陳巢民,原籍山陰。夢香園位於將軍大魚塘之南,園主鄭績,字紀常,為廣東新會人,畫家。碧琳琅館的園主方功惠,字柳橋,湖南巴陵人,任官廣東,在粵三十年,藏書二十萬卷,多秘本孤本,為著名的藏書家,園有池館亭臺,碧琳琅館是主人藏書之所。

城東明代有洛墅、東皋等別業園林,均在大東門外。洛墅為明大學士陳子壯宅園,園內有池十餘畝,塘三口。池湖中斜跨弓橋,置畫舫於中,畫舫名「此花身」,是取唐詩「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之句。東皋別業是陳子壯的堂兄御史陳子履於崇禎四年(1631年)所建,為廣州明代名園,園內池亭樓閣山林隴畝應有盡有,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描述:「有一湖曰蔬葉,嘗有蔬葉自羅浮流至。湖中有樓,環以芙蓉楊柳,三白石峰矗其前,高可數丈,湖上榕堤竹塢,步步縈迥,小漢穿橋,若連若斷。

自挹清堂以往,一路皆奇石,起伏芊眠,陂陀巖洞之類,與花林相錯。其花不雜植,各為曹族,以五色區分,林中亭榭則以其花為名,器皿、几案、窗欞,各肖其花形象為之。」園林中築有舒嘯樓、開鏡堂、金慄館、懷新軒、柳浪亭、泛花亭、十丈亭、浸月臺、浴鶴池、玉帶橋九龍井等。明末時園內荒廢,康熙年間,清駐防鑲黃旗參領王之蛟修葺後作為別業。城南珠江北岸一帶,以中小宅園為多,昔日珠江邊有一江心洲,名曰太平沙,明代時陳恭尹題有「太平煙滸」。太平沙一帶曾建有袖海樓、嶽雪樓、柳堂、露波樓、佇月樓、風滿樓、煙滸樓、煙竹樓、水明樓、得珠樓、得月臺等亭臺樓閣和別館離苑。

袖海樓為進士許祥光的別業,許祥光字賓衢,番禺人,官至按察使。樓閣之名取自蘇東坡「袖中有東海」的詩意。園林復室連楹、造構奇巧當年詩人張維屏在《袖海樓詩》中有這樣的描述:「連雲第宅太平沙,別去心裁第一家。畫裡樓臺先得月,鏡中簾蟆巧藏花。錦屏八面圍金粉,繡闥三重護碧紗。要把南溟作襟帶,袖中東海不須誇。」嶽雪樓,是道光五年時園主人孔繼勳冒雪遊南嶽回來後築此樓,其藏書處名「三十三萬卷書堂」,讀書處名「濠上觀魚軒」。

柳堂臨水而建,船艇可泊於堂下,因江邊有柳,柳邊有堂,故曰柳堂,柳堂又稱深柳堂,堂上有閣,曰枕濠閣,可近枕袖海樓,遠眺得月臺,為觀景及宴飲之所。園主是詩人李長榮,字子黼,號柳堂,南海人氏,貢生,著有《柳堂詩錄》。露波樓雖地不盈畝,卻花木茂然,樓上設一鏡,江上帆檣遂出沒於鏡光簾影間。園主張耀杓,字鬥垣,番禺人,著有《露波樓詩鈔》。佇月樓與風滿樓相鄰,也是以鏡面取勝,樓上置有洋鏡兩面,互相映照,樓外景物皆入鏡中,端坐樓上,可以盡覽江景,園主葉應暘為南海人,字蔗田,著有《耕霞溪館詩》。

得月臺是在離太平沙不遠的海珠石上,除得月臺外、還有海珠寺、珠江閣、文昌閣等,海珠石是靠近珠江北岸的一個小島,「激浪特起,上有樓閣,甚雄麗」。看完文章後,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對內容感興趣的,記得關注小編。

相關焦點

  • 為何中國園林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從古代園林看文化內涵
    現如今所留存下來的皇家園林多是明清遺蹟,例如北京頤和園、北海公園和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北京頤和園保存最為完整,也最具特色,而北海公園始於遼金時代,歷代修繕。而承德避暑山莊始建於清朝,是清代皇帝夏天辦公避暑之地。
  • 嶺南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善行義舉 讓生活更美好
    今年6月30日,在2017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暨東莞慈善日」活動啟動儀式上,東莞知名的上市公司——嶺南園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嶺南園林)向東莞市慈善會捐贈100萬元。嶺南園林成立19年來,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積極致力於公益慈善事業,在助學、助殘、扶貧等多個領域進行愛心幫扶,累計捐贈530多萬元。
  • 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皇家園林與蘇州園林,在布局上有哪些講究?
    同樣的,中國古代石建築也非常有成就,唯一遺憾的是,建造時間太長,中國的朝代等不了這麼長時間。與此同時一些特別的園林也出現在世人面前。一:濃鬱的園林文化在中國的建築中,有一種建築,稱為園林,它是一種多元素組合的建築園林,裡面有各種花草與建築,造就了園林獨特的魅力。
  • 廣東一處園林,集嶺南園林藝術、嶺南古建築、珠三角水鄉特色於一體
    ,進而會較好的推動其園林的發展與進步,更是一個城市發展過程中比較突出的園林景點,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對於其園林的發展下看,它依然會有很高的觀賞魅力。廣東境內的園林風景區本身不是很多,但卻有一些園林景區的表現價值卻顯得很突出,例如說寶墨園就是其中的代表,它的位置在廣州番禺區沙灣鎮,它歷史不是很久遠,是始建於清代時期,但在後來卻毀過,如今的園林風貌是其重修之後才形成的,而且是集嶺南園林藝術、嶺南古建築、珠三角水鄉特色於一體的園林景區。
  • 遊廣東四大園林之清暉園,歷古色古韻嶺南文化
    清暉園與佛山梁園、番禺餘蔭山房、東莞可園並稱嶺南四大園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集明清文化、嶺南古園林建築、江南園林藝術、珠江三角水鄉特色於一體,清暉園是一個如詩如畫,如夢幻似仙境的迷人勝地,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 臺地園林中的軸線系統構成了園林布局的骨架
    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莊園多建在佛羅倫斯郊外風景秀麗的丘陵坡地上,地址選擇十分注重周圍的環境,一般要求有可以遠眺的前景。園地順山勢闢成多個臺層,但各個臺層相對獨立,沒有貫穿各臺層的中軸線。建築物往往位於最高層以借景園外,建築風格尚保留有一些中世紀的痕跡,如菲埃索羅的美第奇莊園。
  • 天津大直沽曾有兩座皇家園林
    在天津百味年華文化傳媒公司編輯部出品的《廟聯家對大直沽》一書中,作者楊炳炎先生詳細介紹了天津大直沽地區曾經有過的兩處皇家園林,即「直沽皇莊」和「柳墅行宮」。
  • 揚州園林中的美食與戲曲
    到了明清時期,流行於揚州官衙民間的烹飪方式逐漸定型,發展為淮揚菜系,與京菜、川菜、粵菜齊名,成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  清乾隆時期的揚州瘦西湖上,有各式各樣的畫舫和船隻,每天有兩百多艘歌船、花船、鳥船、燈船、酒船等。這酒船,自然是湖上經營酒宴的船。《揚州畫舫錄》記載:畫舫在前,酒船在後,……傳餐有聲,炊煙漸上。
  • 我國十大古典園林
    在筆者中學時代,每當聽起老師講起中國古典林園,心中會充滿神往,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喜歡古典園林這種建築風格和文化底蘊,而中國園林按地理分布可以分為江南園林和北方園林、嶺南園林;按所有者可以分為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
  • 廣東被忽視的園林景點,嶺南四大園林之一,本地人免費外地收15元
    很多旅遊資源在中國也很豐富,國內的旅遊景點有山水、古蹟、園林等等,老城的名勝,山水成了最受歡迎的景點,中國的三山五嶽也是很有名的,在國內的庭院也有很多是景點,在國內的庭院景點也有很多人在江蘇省的蘇州,蘇州的庭院在國內的知名度也很高,其實廣東省也有幾個很好的庭院景點,現在的東莞可園和嶺南四大園林現在也都是4 a級的中國旅遊景點。
  • 西藏林卡與漢地園林的比較研究
    除了對這些資料進行運用以外,本文還考察了漢地園林的思想淵源和西藏自然、宗教與社會的樣態,從園林的形式和功能上說明造成差異的原因,並進一步論證西藏林卡是中國園林的一部分。  一、漢地園林發展的基本特徵和思想淵源  人類同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
  • 佛山又一公園走紅,人稱嶺南「頤和園」,門票15不輸蘇州園林
    說到我國境內的古典園林,雖然算不上是數不勝數,倒也是不在少數的,江南園林的典型代表是蘇州的園林,留園等,北方的皇家園林的代表則是頤和園了,其實除了這些著名的園林公園,在我國境內還是有不少的園林景觀的。佛山是一座文化深厚的城市,境內蘊含著深厚的文化,而園林建築景觀也是佛山市內不可或缺的一處景觀。
  • 成都為何有各種各樣特色的園林?
    而近年,通過國內及我市著名園林專家的研究,已被國內園林界普遍認可的以成都為代表的西蜀園林,以其文人山水園的特徵有別於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和嶺南園林,至今仍保存著始建於唐、宋、明、清和民國時期的歷史系列園林,這在國內城市中是僅有的,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中國古典園林寶庫中的又一瑰寶。
  • 嶺南特色園林體現在城市中的每個地方!
    走進廣州高普路一段小公園,樹蔭環繞,靜謐悠然,是一個夏日避暑的好地方,濃濃的嶺南園林設計,讓人流連忘返......沿著長滿青苔的矮牆,一直向著幽靜的路上先前行走......這邊瀕臨大海, 地區內丘陵河流眾多, 氣候溼熱, 多颱風等自然條件, 使得嶺南地域文化在千百年中, 逐步形成了自己特色,特色的大門,獨特的感受......這不是鄉間小路,這是通往園林的特色石階小路,兩邊具有濃厚嶺南特色的竹子是文人墨客喜歡的詩句題材!精心的空間的界面, 環境封而不閉、隔而不斷......林木茂密, 環境優雅,避暑好地方!
  • 北京:明清私家園林淪為雜院飯館 皇家園林成職工宿舍
    中國園林網9月5日消息:清代的蓮園早已淪為大雜院,皇家私園蔚秀園也成為民居,晚清才子那桐的故居已變成了餐廳……近日,北京晨報記者在對京城現存的近代私家園林調查時發現,一部分園林古建保存狀況堪憂。建築專家的調查數據也顯示,北京現存的44處私家園林中,保護基本完好的只有一半。市政協委員建議,本市應加快對近現代園林古建的文物普查,儘快將其納入文保名錄,同時對現存園林遺產群實行整體保護。
  • 嶺南最大的私家園林,古雅的建築彰顯孝道
    十月,出生重,第三次生命回報輕,在廣東中山,有一座詩情畫意的古典園林,花園的主人招募了數百名熟練的工匠為他的母親建造這座安靜的住宅,為了表示嚴格的愛和善良,主人以母親的姓氏為花園命名,於是嶺南最大的私家園林展園出現在世人的眼前,整個園林融合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強調嶺南水鄉的布局,其結構簡潔端莊
  •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技獎頒發,嶺南股份榮獲三大獎項
    近日,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20年會上頒發了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規劃設計獎和園林工程獎三個子獎項,堪稱中國風景園林技術領域最高榮譽。  嶺南股份三個項目從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業等數百家單位上千個項目中脫穎而出:  嶺南股份生態科學研究院報送的「華南地區特色植物資源開發與景觀營建技術研究」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嶺南設計集團報送的「阜陽市東區嶽家湖公園項目」榮獲規劃設計獎二等獎;  嶺南園林集團報送「聊城東昌湖景觀提升及遊路系統工程」榮獲園林工程獎銅獎。
  • 順德嶺南和園,集嶺南園林藝術之大成,還能欣賞中國傳統文化
    嶺南和園位於廣東順德北滘中心城區,北滘是順德重鎮,擁有美的和碧桂園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而和園正是美的創始人捐資興建。和園門口的屏風上,繪製著龍舟競渡的場景,屏風前擺放著一隻龍舟。六合亭,位於屏風後的水塘邊,對聯寫著:秋水一湖邀月住,春風兩岸任花開,非常有意境。
  • 欣賞中國十大園林,領略古典園林藝術之美!
    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山莊整體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勢,分區明確,景色豐富,與其它園林相比,有其獨特的風格。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山莊宮殿區布局嚴謹,建築樸素,苑景區自然野趣,宮殿與天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達到了回歸自然的境界。
  • 廣州番禺南村「餘蔭山房」:領略嶺南四大園林之一的靜謐
    園林佔地總面積約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瓏、布局精細的藝術特色著稱,充分表現了古代嶺南園林建築的獨特風格。但是目前可不止這麼小巧了,因為景區的擴建,加上一旁已經毀棄多年的海雲寺舊址,留給餘蔭山房景區,目前還在花園的一旁興建了一座現代園林,比原來的私宅面積更大,風景更盛。據悉,餘蔭山房與順德清暉園、東莞可園、佛山梁園一道合稱為嶺南四大園林,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