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大多數艱苦奮鬥去努力追求心中的理想,只有少數人在渾渾噩噩過日子,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拜託知識上的貧困,再到精神上富有,也許這並不是最終的目的,有可能會為了金錢、美色,所沉迷,直到終其一生也不明白活著究竟是了為什麼?與其痛苦地活著,不如瀟灑的過日子。當所有大學生都以為這樣就行了,而忘了自己的使命感,大學生的教育豈不是百搭,這樣還不如回家種田,起碼還能養活更多人。高等教育培養我們家與國的情懷,更突出當代大學生的使命感。
我們必須對自己的使命負責,這讓我想起書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段經典語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該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經歷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反之我們, 當代大學生多少抱怨環境不好,多少抱怨世間不平,哪怕他們多思考一點,改變一點,而不去碰到一點牆壁都怕得要命,不敢迎難而上。當一個站在家與國的立場上,不會因為蠅頭小利,出賣自己的靈魂。
家國情懷是高等教育所培養,當一個當代大學
生學會站在家與國的立場上,懂得什麼樣情操高貴,什麼的人生值得追求,什麼樣的值得崇拜,這些都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