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期貨圈很多投資者開始在微信、微博上發聲,悼念一位付姓的期貨投資者。根據來自多位期貨投資者的消息,該人士因投資橡膠爆倉,9月28日凌晨跳樓身亡,生前或因投資橡膠期貨10天虧損1.45億。
今日話題概覽|2017-09-30
9月28日,網傳一位做了20多年的老期貨人因橡膠(13495,-530.00,-3.78%)爆倉跳樓身亡,據傳,逝者名叫付曉軍,是橡膠圈的資深人士。期貨圈、投資圈、金融圈裡都沉浸在一片哀傷中,一時之間,商品期貨成為眾矢之的,大家紛紛抨擊期貨是條不歸路,微信公眾號資管網更甚,說橡膠是屠殺大戶的大殺器。
微博大V都市夜歸人凱西認為這是放大和杜撰,他微博轉發劉巖文字稱,市場的一個消息,被無數次的故意誇張和放大,商品期貨變成了洪水猛獸,且不說消息杜撰的成分有多少,期貨品種培育不易,我國現代期貨市場起步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實踐發展至今,凝聚著幾代人的心血和努力,作為金融工具,是服務實體經濟、對衝價格風險的工具。
今日之功、來之不易。而因為一個偶然事件就把整個期貨市場全盤否定是不可取的,把一個人的悲劇演繹成一次行情或一個品種的悲劇,那才真是無知的悲劇,沒有哪個行業比期貨市場更敬畏市場、更懂風險管理。
今年以來橡膠期貨價格經歷了兩波衝高回落,一次在年初2月,橡膠主力合約衝上24085元/噸的高峰,隨後持續回落。第二波行情始於6月,從14335元/噸漲至17840元/噸,漲幅達到24%。然而進入9月,橡膠的價格急轉直下,一瀉千裡,9月22日呈現企穩之勢,但4個交易日後再度開啟急跌模式,短短一個月跌去了過去三個月的漲幅。
9月27日夜盤,橡膠品種走勢動蕩,9月28日開盤不到半個小時,橡膠期貨多個合約出現跌停,9月29日再度跳空低開,主力合約跌幅一度超過5%,目前報13390元/噸,距離高點17840元/噸,跌去了4450元。
卓創資訊橡膠行業分析員指出,橡膠期貨的連續大跌透露了資金對化工品種炒作的全面退潮。國慶長假前,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交易所提保擴板(提高保證金比例和漲跌停板限制),空頭在27日晚集中大幅增倉,而多頭紛紛斬倉,使得下跌動能提前釋放,上演了砸盤跌停。
高寧表示,橡膠自身基本面也展開了對遠月價差的「擠泡沫」行情,套利空頭釋放現貨庫存兌現利潤,使得基本面整體轉弱,期現價差回歸是大勢所趨。
除了資金炒作退潮影響,環保限產大環境之下,輪胎產業鏈上下遊均受限,而供過於求加劇了橡膠行情走弱。一方面,每年第四季度天然橡膠將迎來割膠旺季,原本主產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預計減產10%-15%,然而這一計劃未能如期。另一方面,橡膠庫存壓力仍存,根據Wind資訊統計,今年前八個月,中國累計進口天然橡膠179萬噸,累計同比19.8%,累計增速連續八個月為正。
期貨方面,根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9月28日,上期所天然橡膠註冊倉單量達37.511萬噸,繼續刷新歷史新高。東證期貨最新發布的研報稱,預計11月合約到期後會有大量倉單轉成現貨流入市場,在今年需求暫時看不到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到期倉單無法得到很好地消化,預計會對現貨市場構成壓力。
兩日暴跌1775點,橡膠跌至一年來新低。9月28日橡膠合約悉數跌停,主力合約1801跌幅7%,跌停價13605,跌至一年來新低。28日夜盤繼續暴跌至12905,自2017年9月6日高點17840至28日夜盤的低點12905,16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28%。周四周五兩日最高價與最低價價差達1775。
其實,從9月8日起,從技術面來講,滬膠已經步入回調走勢。但是,讓市場投資者為之震驚的是,滬膠會突破14000元/噸整數關口,直接於9月29日創出12905元/噸的新低。當行情發生突變之際,從基本面上看,橡膠市場也已經發生變化。
據了解,8月中國天膠進口46.23萬噸,同環比雙雙大增,均逾24%;加之天膠自身套利庫存高企、ITRC未達成限制出口決議以及產膠國進入產膠旺季,市場供應壓力較大。9月27日夜盤暴跌,此前期貨的高升水已明顯收窄,巨量交割壓力下的期現回歸成為市場主旋律。而從技術面上看,滬膠已破前期低位,不排除繼續下跌的可能。
1、滬膠:四季度主產國產量或延續前期高增速
據了解,四季度主產國整體處於割膠旺季,在目前的價格環境下,橡膠主產國的膠農並未出現大面積棄割現象。與此同時,今年的5、6月份是泰國南部主產區雨水偏多,有利於目前旺季橡膠樹產膠。另外,今年橡膠主產國開割面積仍然在增長。因此,從目前的基本面情況來看,在沒有極端氣候出現的情況下,四季度主產國的天膠產量或將延續前期的較高增速。
在資金環境持續偏緊疊加環保因素仍然在發酵的情況下,今年下半年後續輪胎廠的開工率的提升空間有限。另外,從下遊輪胎零售情況看,雖然此前輪胎廠家普遍漲價,但是本輪漲價主要原因是成本抬升以及輪胎產能受限導致的供需失衡,當前零售市場的銷售情況實際一般。因此,從輪胎產業鏈的角度也可以看出,四季度國內輪胎銷售狀況難有起色。
2、天膠期現庫存壓力不容忽視
截至2017年9月19日,青島保稅區庫存繼續下降至18.72萬噸,較9月初下滑1.61萬噸,整體下滑幅度約7.92%,本期庫存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於天然橡膠庫存明顯下降。其中天然橡膠13.02萬噸,較9月初下降1.94萬噸,降幅12.97%;合成橡膠5.3萬噸,較9月初增加0.33萬噸,較9月初增幅6.64%(其中丁苯、順丁減少7600噸至2萬噸,混合膠增長1.09萬噸至3.3萬噸);複合膠持穩於0.4萬噸。
據卓創了解,部分保稅區人士反映因8-9月天然橡膠到港量較大,且當前庫存維持較低水位,未來可下跌空間已然不大,因此預計10月份保稅區庫存有望反轉。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保稅區天膠庫存的下降時點比往年來得晚,區外的混合較庫存也有12-13萬噸,現貨庫存壓力仍然比較大。上期所天膠註冊倉單已經突破37萬噸,預計11月份合約到期後會有大量倉單轉成現貨流入市場,在今年需求暫時看不到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到期倉單無法得到很好的消化,預計會對現貨市場構成壓力。
3、天然橡膠主產國縮減出口配額計劃難達共識
本月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的主產國例行會議並未達成縮減10%-15%的出口配額共識,疊加未來天膠產量的高增長趨勢以及遠期合約較現貨價格的長期高升水,導致了本月滬膠的斷崖式下跌。
「金九銀十」常被認為是大宗商品期貨的黃金時期,然而目前來看,「金九」風光已不再,「銀十」行情是否可期備受市場關注。混沌天成研究院宏觀金融部經理孫永剛日前表示,預計大宗商品在9月下跌之後會有所反彈,高度則取決於市場對於房地產投資的預期。
孫永剛表示,9月大宗商品下跌是製造業投資回落引發的,但製造業投資只是本輪大宗商品上漲的助推變量,並不是周期變量。因此,9月大宗商品下跌只是回調不是轉勢,現在需要分析目前的跌幅是否已反映製造業投資下滑的情緒。
此外,還需要關注製造業下滑是否具有持續性,更為重要的是周期變量,房地產投資是會維持高位還是出現大幅下滑,這也成為後期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或者波動的關鍵因素。因此,9月的宏觀經濟數據就會成為關鍵的因素和時間點。
目前來看,房地產市場短期最大的矛盾點依然是庫存偏低,如果市場不存在房地產長期悲觀的預期,那麼房地產投資大幅下滑的概率就較小。與此同時,從房地產企業資產來源看,按揭貸款確實大幅回落,但訂金和預付款依舊維持高位,那麼說明市場需求依舊存在。因此,對於大宗商品在9月下跌之後,預計會有一定的反彈上漲,高度則取決於市場對於房地產投資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