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靈雞湯界
曾流傳一個十足勵志的冷笑話
——
相傳在一百年前
一個名叫愛因斯坦的少年數學極渣
與朱自清、錢鍾書不相上下
但最終憑藉 主角光環 不懈努力
成為比肩牛頓的物理學宗師
然而,經驗告訴我們
煮雞湯的咕嚕聲往往伴隨著
被打臉的噼啪聲
近日,諾貝爾獎官宣了一份
愛因斯坦高中時的成績單
該成績單顯示
包括幾何、代數在內的5個學科
愛因斯坦均獲滿分
除了法語比較渣外
基本是一枚全學科無死角式學霸
不過,單就考試而言
愛因斯坦只能算是入門級別
真正的頂流學霸
還得數中國科舉史上的諸位大神
前方高能,學渣慎入
……
超級學霸:萬字論文不打草稿
入題之前,先敲黑板
自隋及清
科舉制度共持續1300多年
其間產生初級學霸——舉人
大約上百萬名
中級學霸——進士,約10萬多名
而作為高級學霸的狀元
只有500多名
這其中就包括
我們愛恨交加的「背誦天團」
王維、賀知章、文天祥……
不過
在科舉制度還比較隨意的唐朝
考生除了比考分以外
往往還得向社會名流求取推薦信
遞交給考官作為參考成績
唐以詩文取士,但也看社會上的名聲,所以士子入京應試,也須豫先幹謁名公,呈獻詩文,冀其稱譽,這詩文叫作行卷。——魯迅《且介亭雜文》
因此
唐朝部分狀元水分可能比較多
根據《太平廣記》等
不太靠譜的記載
大詩人王維就是一個科舉關係戶
據說
王維曾憑著與岐王過硬的關係
到太平公主府上演奏琵琶
「妙年潔白,風姿都美」
成功引起了這位政治女強人的注意
公主則召試官至第,遣宮婢傳教,維遂作解頭,而一舉登第矣。——《太平廣記》
由此,王維被推薦為鄉試第一
隨後又高中了狀元
雖然走了後門
但也是憑臉蛋 實力走的後門
王維的學霸屬性還是妥妥的
到了宋朝
科舉制度開啟了2.0版本
看臉走後門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於是就出現了
文天祥這樣的超級學霸
文天祥畫像/明·周順昌
在扛起抗元大旗血戰沙場前
文天祥曾在科舉界制霸一方
殿試時以「法天不息」為題
一口氣寫下一萬多字的哲學論文
連草稿都不打
天祥以法天不息為對,其言萬餘,不為稿,一揮而成,帝親拔為第一。——《宋史》
究極學霸:狀元中的狀元
看到這裡
先別急著獻出你寶貴的膝蓋
俗話說
強中自有強中手
學霸自有霸中霸
狀元,還僅僅是超級學霸
若想向學霸鏈的頂端晉級
就必須得「連中三元」
包攬鄉試、會試、殿試第一名
解元、會元、狀元一個不能少
歷史上
這樣的究極學霸比人造衛星還少
算上與南宋並立的金朝
總共也不過十幾名
其中還包括幾名體育特長生——武狀元
電影《武狀元蘇乞兒》劇照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
科舉制創立176年
歷史迎來了第一位「三元」級學霸
一個名叫崔元翰的中年書生
在隱居多年後一舉高中
33年後
史上第二位「三元」級學霸張又新
登上了人生巔峰
由於唐代「三元」又稱「三頭」
人們親切地稱他為 「張三頭」
然而
這位生卒年不詳的「張三頭」
畢生理想就是娶個靚妹
唯一的成就大概是
留下了一卷品茶心得《煎茶水記》
「我少年擅美名,意不欲仕宦,惟得美妻,平生足矣。」——張又新
相比於唐朝
宋朝的「三元」級學霸不僅有學問
而且有人品、有能力
比如推動真宗朝改革的名臣孫何
以及剛正不阿、文名遠播的宋庠
宋庠畫像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最後一名「三元」
外號「有貌大臣」的馮京
這位美男子「連中三元」以後
名相富弼、晏殊先後將女兒嫁給他
人稱「兩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
神級學霸:無敵是多麼寂寞
接下來
請各位隨時準備好獻出膝蓋
膜拜在科舉界
千年一遇的「狀元中的至尊王者」
傳說中的「六首狀元」
所謂「六首狀元」
並不是說有六個腦袋的狀元
而是指在「連中三元」之前
還取得了縣試、府試、院試三連冠
加上「三元」總共六次榜首
在1300年科舉史上
這樣的神人有且只有兩位——
明代的黃觀和清代的錢棨
這兩位就相當於
從小升初到考博全是第一
所謂「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
黃觀打破這項科舉記錄時
全民都驚為天人
而錢棨在繼黃觀第二次打破紀錄時
乾隆皇帝更是御製詩歌慶賀
不過
自古文無第一、考無第二
若論「狀元王中王」、「學霸皇上皇」
千年以來,卻唯有黃觀一人
這又是為神馬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同樣開掛的科舉之路上
錢棨曾經復讀數次
而一路綠燈的黃觀
卻是所向披靡,從無敗績
然而,不幸的是
黃觀在靖難之役中投江殉君
朱棣即位後將他列為奸臣
並把這位「考神」從科舉中一筆除名
給後人留下無盡唏噓……
參考資料
陸精康《「連中三元」的語源和典實》
周淑菊《小議「連中三元」》
餘秋雨《十萬進士》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金羊網
文本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謝楊柳
編輯 | 木言、艾心
校對 | 趙丹丹
審核 | 謝楊柳
【來源:羊城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