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不斷變暖,越來越多的植物發芽,或先開花或先長葉,你是否還記得那些上海的冬季依舊生機勃勃的綠葉植物呢?
近日拍了不少常見卻一直被我忽略的喬木,那些喬木在冬日裡為我們美化環境、防塵減噪,吸收有害氣體。
1、松科雪松,樹冠尖塔形,針葉,主色灰綠色,正株處在那,氣場槓槓的!
2、樟科香樟,樹葉偏黃綠,嫩葉黃綠,老葉葉片變紅,色彩豐富,點綴綠樹,很漂亮。圓錐花序腋生,黃色小花清香,果實圓潤黑亮,揉碎時聞到特殊氣味。感覺上海街道公園校園哪都有,香樟有可能是被種植得最多到喬木。
3、木犀科女貞,葉片偏墨綠,圓錐花序頂生,花白色濃香,果實紫黑色,成串聚於枝頭,很多街道都能看到。
4、木蘭科廣玉蘭,又名荷花玉蘭,夏天開如荷花似的大白花,葉片厚大,葉面光亮,很好認。
5、薔薇科枇杷,初冬開花,春末果熟。
特意將枇杷放在廣玉蘭後面,就是怕有像妞爸一樣傻傻分不清二者的人,二者葉片都比較大,但枇杷小枝有繡色絨毛比較明顯,葉邊緣有鋸齒,葉芽發白。
5、薔薇科石楠,春末夏初開花,復傘房花序頂生,白色小花,秋末果實成熟,掛果期長,現在枝條上還果實纍纍。
6、羅漢松科羅漢松。以前認識羅漢松多是盆景,配上假山,造型被修剪得也很美,價格不便宜,來到上海發現原來羅漢松可以長得那麼高大,而且很常見,前兩年還拍到過它形態特別的種子。
羅漢松是裸子植物,種子裸露,卵圓形,紫紅色肉質圓柱是種託,二者結合看起來萌噠噠,感興趣的朋友9月份可以找找看,因為不是每株都結種。
7、芸香科柚子,葉花果的氣味都很好聞。花清美、果酸甜。葉子嘛,記得小時候媽媽經常摘它煮水洗澡。連翼葉是辯識它的特徵之一。
8、杜英科杜英屬,極少拍它,每次遇到它都是在離我家較遠的地方。
9、金縷梅蚊母樹,我只有看到其花果才能想起它的名字來。近日拍蚊母樹還留有已張嘴的果殼。
附上以前拍的花果。
10、棕櫚科棕櫚,每次看到它就會起童年時家裡用的蒲扇,一直以為是拿它來做的,不過查到的結果是用棕櫚科蒲葵做的。
不少棕櫚樹上掛著果子。
11、夾竹桃科夾竹桃,童年時每每到了花期都會摘一兩枝插在啤酒瓶中裝飾客廳,小時候不知道它有毒,只記得我受不了湊近聞它的氣味,到也不是因為它臭,只是個人不喜而已。常見的夾竹桃開粉色或白色花朵。
12、柏科圓柏,可能是因為我年少時多是在烈士紀念園見到它們,所以一看到它腦子裡就蹦出「莊嚴」這個詞。
13、楊梅科楊梅,第一次認識它在大寧靈石公園,後來在普陀的一些綠地也能看到,在楊浦這邊見得少,用了之前拍的照片。
14、木樨科桂花,銀桂、四季桂在上海都很常見,丹桂也有,比前二者種得少。四季桂花朵小,花朵沒有銀桂和丹桂的飽滿漂亮,但勝在經常開花飄香。
如果你注意觀察,可以在一些桂花樹上正掛著像小芒果一樣的果子。
還有一些四季桂的枝頭也掛著小花。
15、木蘭科含笑深山,正值花期,花朵氣味清香。和白玉蘭一樣吸引眼球,但白玉蘭是冬天樹葉掉光,先開花後長葉。黃興公園的深山含笑還比較低矮,以前見到的都得仰望。
16、禾本科竹屬各種竹,草本,不是喬木,我在這裡安排了它是因為它長得高且常綠,都說竹子是高大「喬木狀」禾草類植物,綠化帶種得較多的是剛竹和鳳尾竹,公園裡的竹園品種會很一些,比如小琴絲竹、龜甲竹、大佛肚竹、紫竹等。
能想起來的暫時就這些,可能還有些我沒遇到或者沒被我注意到的,以後再補充,也歡迎大家多多提醒我,先謝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