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高校紛紛出拼菜、小份菜、半份菜等新招,還邀師生同曬「光碟」照,v讓節約成為校園新時尚
N海都記者 陳燕燕文/圖
近日,省委教育工委下發《關於全省教育系統厲行節約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通知》,連日來,福建各大高校紛紛出新招:0.2元米飯、拼菜、小份菜、半份菜……還邀師生們一起曬「光碟」照,讓節約成為一種新時尚。
福建師大食堂推出0.2元小份米飯,適合飯量較小的女生
新學期,福建師範大學、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食堂都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葷素搭配,且每日更新菜單。
福建師大食堂推出0.2元小份米飯,適合飯量較小的女生。師生還可選擇「自選稱重」窗口,自選分量和種類,按需取量。
福州大學食堂提供0.3元米飯,還嘗試「拼菜」,並將在玫瑰園二樓禾豐元餐廳推出「量販式自選快餐」,並逐步在各餐廳推廣,師生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菜品、稱重計價,
盤中左側是福建醫科大學推出的迷你饅頭、包子等
花差不多的價錢,卻可以吃多種菜。各餐廳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新的特色菜品,並根據師生的反饋更新菜品,有的菜品價格還精確到每一塊肉、一塊魚,讓師生儘可能不剩菜。
福建中醫藥大學也推出「量販式自選快餐」,均衡營養,合理配餐,米飯按學生所需量售賣,學生可按需取餐,按克結算,避免浪費。
福建醫科大學提倡按需、少量、多次取餐,鼓勵剩餘打包,進一步加強公務接待、會議等公務活動用餐管理,嚴格執行用餐標準。
福建各所高校都向師生發出「光碟」倡議,組建「文明就餐」督導隊,建立餐廳巡視檢查制度,引導師生適量取餐、合理打包、垃圾分類,將節糧行動落到實處。
福建師大統一集中採購,降低採購成本,對部分食材實行小包裝採購,避免因過期造成浪費;把好加工烹飪關,倡導一料多菜、一物多用;開展崗位技
能比賽,加強烹調技能培訓,培養食堂工作人員節約意識,減少烹調過程浪費。學校還組織學生體驗餐盤迴收、打菜等工作,了解食堂每日處理剩餘餐食情況,強化節約意識。師生們還在朋友圈曬「光碟」,參與「11天打卡」活動,挑戰成功者,可獲得文創獎品。
福大採用數據化手段,從採購、生產、供應端的源頭減少浪費,建立智慧校園餐飲服務平臺,利用校園一卡通大數據分析學生在餐廳各窗口的消費情況,在綜合各窗口反饋信息的基礎上,餐廳適時調整原材料的採購。
福建醫科大學將組織學生到農業生產或社會實踐基地勞動,認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養成愛糧惜糧的習慣。食堂按需採購食品,科學儲藏原
料,降低庫存損耗,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學校還將明察暗訪,曝光典型案例和工作推動不力的單位,對存在嚴重浪費現象的單位嚴肅處理。
福建中醫藥大學每天根據學生數量,報送食材採購計劃,食堂啟動「淨菜管理」,將當天所需食材洗淨放置於冰箱內,每餐按需取菜供應,從原料上杜絕浪費。
響應「光碟行動」師生紛紛打卡
昨晚,福建醫科大學的大三學生小陳約了兩個同學一起到食堂吃飯,她們徑直來到「半份菜」窗口,點了番茄炒蛋、炒花菜、荔枝肉、土豆燒肉,每份菜都只有小半盤,隨後,她們又分別點了小份米飯。三個女生圍坐在一起,吃得乾乾淨淨,不留殘羹。
福建中醫藥大學學生曬出了「光碟」照
「光碟行動,打卡第5天!」吃完後,她們打開朋友圈,曬出了自己的「光碟」照片,不浪費每一粒糧食。小陳說,以前,食堂的飯菜都比較大份,男生們吃得很過癮,但是,女生們經常吃不完,想打包回宿舍,又沒有冰箱,擔心飯菜會壞掉,只好忍痛倒掉。如今,打菜的阿姨常提醒大家合理點餐,點餐已達兩葷一素時,阿姨還會再提醒。
另一位女生小林說,她來自莆田的一個鄉鎮,從小,她就跟著父母下地種田,了解「汗滴禾下土」的艱辛,因此,她從小就養成了「光碟」的習慣。上了大學,她常勸閨蜜們「光碟」,無奈,飯菜太大份,不少女生吃不完。不過,女生們為了不浪費,每頓只點一兩個菜,花樣很少,很容易吃膩。如今,有了「小份菜」「半份菜」,以及迷你款饅頭等,女生們花差不多的價錢,就可以多點幾樣菜,葷素搭配,每樣都能吃完。
在場的多位老師也爭相打卡曬「光碟」。該校相關負責人說,新學期開學後,學校持續通過教育宣傳、現場督查、物質激勵等多種途徑,營造「珍惜糧食、節約為榮」的濃厚氛圍,還鼓勵師生們尋找身邊的「光碟使者」,記錄身邊的各種節約行為,曝光浪費現象。不少師生響應,他們希望節約能形成一種新時尚,成為伴隨終身的好習慣。
編輯:嫄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