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電視到來之前,顯示器和電視之間的差別還是顯而易見的。想把電腦連到普通電視上幾乎不大可能,即便是成功了,畫質也非常差,並且電視上都有天線或同軸接口,連的是衛星信號或有線電視,而大部分顯示器都使用了VGA接口,連的是電腦。
現如今電視和顯示器,都是帶HDMI接口的輕薄平板設備。第一眼能看到的不同,也估計就是大小了。為什麼不把機頂盒連接到你高大上的顯示器上呢?或者說為什麼不把客廳裡面70寸的巨大屏幕連接到你的電腦上呢?這樣玩絕地求生絕對是自帶四倍鏡!其實說起來,它們之間除了大小之外,還是有一些重要的區別的。
因為電腦顯示器在設計時更要顧及一些具體的應用,例如遊戲、視覺設計或者辦公,這使得它們的製作標準和電視有所差別。比如,現如今絕大多數值得購買的電競系列的電腦顯示器,從你按下鍵盤的那一刻,到屏幕上所反饋的反應,之間的延遲相當的低,一般都在10ms之內。反觀電視,一般的延遲都比較高,甚至某些高端電視延遲也是顯示器的十倍之大。
高刷新率顯示器,比如120赫茲、144赫茲、甚至240赫茲,在顯示器中也特別容易找到。再反觀電視,大部分宣傳等三位數刷新率,往往是指通過軟體插入的「假」幀,從而使運動看起來更流暢。這一解決方案和真正的高刷頻率的顯示器比起來就差遠了。
當然也有很多人會在電視上玩遊戲,但是競技玩家卻不會放過任何一點優勢,僅憑這一點,他們就更傾向於選擇顯示器。更別說防止畫面撕裂的可變刷新率技術,比如英偉達的G-Sync和AMD的FreeSync在顯示器上很普遍,但在電視上就很難見到了。
即便你不是遊戲玩家,顯示器相比電視也有一些優勢,很多高端顯示器能更準確地顯示顏色,支持多種色彩空間,針對於攝影師、視頻編輯及圖像設計者來說很重要。反觀電視屏幕,它側重於動人且有影院感的色彩,這樣的色彩看起來可能會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不一定展現了畫面原本的色彩。
有一些電視需要手動選擇輸入方式,比如TV、AV1、AV2、HDMI和PC。有連接電腦的選項,這樣才能顯示電腦輸出的色彩。所以僅僅讓電視好好顯示電腦畫面有時也沒那麼簡單,再加上電腦顯示器有時會有一些很酷的功能,例如帶魚屏或者無線充電,所以是不是只買個大號的顯示器就行了?這樣我能剩下好多錢!
別,別這樣,電視相比於顯示器還是有些技術優勢的。就目前技術而言,如果你想感受一下OLED或者量子點,這類有趣的新面板技術,選用電視的話,選擇範圍就更廣。因為屏幕生產商們意識到了大眾更願意為大電視付大價錢,而且大多UI部件都不會改位置,這樣使得顯示器更容易受到OLED燒屏問題的困擾,所以使用OLED面板的電腦顯示器非常少見。
OLED相比於傳統背光顯示器的優勢是,它的黑色更深,並且顏色更生動。但即便你沒花大價錢買OLED電視,像「帶分區調光的全陣列式背光」這類功能,在電視上也很常見,這項技術帶來了更高的對比度,並且能防止畫面泛白。很多顯示器都在這方面表現的一般,因為大部分電腦顯示器背光都是側光式,而不是直下式。
總結下,雖然有些變態的例外電視或者顯示器,一般而言,如果你想要快速響應和準確的顏色,那就考慮買個顯示器吧。如果你追求大尺寸、高對比度、畫質效果、以及影院般的更強體驗,那就買個大點的電視,日常使用也沒什麼毛病。但是需要提醒你的是,千萬別在你15平米的小臥室裡面安上70寸的大電視!會很傷眼的
好了文章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分享、收藏和關注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