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的「十大名校」和中國化學的「十大名校」你都了解嗎?更有中科院四大王牌院為你揭秘

2021-02-19 開洋聊化工

天津大學:化學工程中的的「麻省理工大學」

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

天津大學化工學科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由當時的北洋大學、南開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河北工學院、唐山鐵道學院等高校的化工系合併組成,1997年,在原化工系的基礎上成立了天津大學化工學院。長期以來,化工學院秉承「堅持一流標準,培養一流人才,爭創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貢獻」的發展目標,「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獲得學科評估「四連冠」,「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全國首批1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之一。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中的「卡耐基梅隆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下設化學工程系、產品工程系、石油加工系、聯合化學反應工程研究所、化學工程研究所、石油加工研究所,現有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綠色能源化工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上海市多相結構材料化學工程重點實驗室、大型工業反應器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基地,以及化學反應工程科學與技術教育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專業要遠遠強於北大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始建於1946年。經過六十餘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學科布局合理、師資隊伍和研究實力雄厚的工程科學系。設有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兩個專業。在研究生培養方面,1998年首批獲「化學工程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率先入選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招收「化學工程」、「生物化工」、「化工工藝」、「應用化學」、「材料學」等二級學科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浙江大學:老牌綜合大學,化學工程專業成果驚人

浙江大學

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簡稱化工學院)的前身是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系,是1927年由化工教育先驅李壽恆教授創立的我國第一個化工系。成立90餘年以來,化工學院人才輩出,久負盛名。化工學院建有化學工程與技術1個一級學科,是我國第一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化工學科和第一批國家重點學科。建有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4個國家級的研究平臺,1個浙江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省部級實驗室。

北京化工大學:化工中的「黃埔軍校」

北京化工大學

化學工程學院是北京化工大學核心學院之一,其前身涵蓋基本有機合成和無機化工等專業,始建於1958年,與學校同步創建。1978年院系調整後成立化學工程系,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設立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96年由化學工程系、製藥與生物工程系、環境工程系和化工研究所組建成立了化學工程學院。2000年,化學工程與技術獲得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化學工程成為國家重點學科。2005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流動站。2006年,在教育部評估中心組織的學科評估中,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在全國同類學科中排名第5。2007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成為首批國家一級重點學科。2014年設立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工程學院是我國化工高等科技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已位居於全國著名大學同類院系一流水平行列。

大連理工大學:看看該校化學工程專業畢業的大師就知道他有多厲害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學院成立於2010年11月,其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系。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學科為遼寧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學院擁有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涵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五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並建有化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為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是教育部立項建設的國家工科化學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化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為首批國家級教學團隊。學院所開設的包括無機化學及實驗、有機化學及實驗、分析化學及實驗、物理化學及實驗和普通化學及實驗在內的五門核心課程均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華南理工大學:中國東南部化工人才「沃土」

華南理工大學

化學與化工學院於2008年1月成立,由原化工與能源學院與化學科學學院合併組建。學院的前身是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由中南地區幾所大學的化工系合併組建的華南工學院化工系。1960年創辦化學系,20世紀80年代初,化學系更名為應用化學系。1994年由化學工程研究所、化工系、應用化學系、環境研究所合併成立化工學院。2002年,應用化學系併入理學院,2004年獨立建制為化學科學學院。2004年化工學院調整學科規劃和布局,擴展為化工與能源學院。2008年,學校學科調整,將化工與能源學院和化學科學學院合併,更名為化學與化工學院。

合肥工業大學:化學化工專業業界馳名,教風學風一流

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於1958年成立化工系,開始招收化工專業本科生,1985年開始招收化工學科碩士研究生,2000年開始招收材料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010年開始招收材料化學工程、生物質化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60年來,學院是安徽省最大的化工人才培養基地,為國家輸送化學、化工和材料等領域各類人才1.2萬餘名,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國家傑青9人等大批傑出學者專家和企業家,為國家化工產業發展、化工教育事業和國防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川大學:西南一塊實力響噹噹的牌子,化工專業人才輩出

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創建於1952年,時名「四川化學工業學院」,由中國化工教育先驅張洪沅先生、張銓先生和徐僖先生等一批知名專家教授整合當時的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華西大學、川南工專、重華學院、西南農學院、樂山技專、川北大學、西南工專、西昌技專等十所高校的化工系科所組建而成,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兩所化工高等院校之一。學院先後經歷了四川化學工業學院、成都工學院時期、成都科技大學時期、四川聯合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等發展階段。半個多世紀以來,學院作為國家布局在西部的化工高等教育基地,為我國化工科技人才培養、化工科技進步和化學工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一流化工學院。

湖南大學:和中南大學齊名,化工專業多項研究成果領先國外,學子備受青睞

湖南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有逾百年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8年嶽麓書院改制設湖南高等實業學堂所開設的分析化學課程,是湖南大學辦學歷史最長的學院之一。1926年,湖南大學正式定名即成立化學系,1946年成立化學工程系,1961年成立化學化工系,1996年成立化學化工學院。目前學院共設有4個系和1個中心:即化學系、化工系、應化系、化學生物學系、化學化工實驗中心。學院在3個專業招收本科學生:即化學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應用化學專業 。學院化學專業獲評為國家優勢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1、北京大學:頂級研究型

北京大學化學系肇始於1910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格致科化學門,是國立大學中最早設立的化學系,1994年更名為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化學學院)。北京大學化學學科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和「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在歷次教育部全國高校一級學科評估中均名列榜首;在全球高校化學院(系)的相關學科評估與排名中位列15名左右。化學學院始終以培養具有獨立思辨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傑出人才為使命;針對化學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研究;同時注重與生命和材料等學科的交叉融合。

2、南開大學:老牌名校

化學學院起源於1919年南開大學建校伊始的化學門,正式成立於1995年4月,是由原化學系、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化學研究所合併組建的實體化專業學院。其主體——化學系創建於1921年,是我國大學最早建立的化學系之一。

3、中國科學院大學:新起之秀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化學科學學院前身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化學系,始建於1978年,是國科大主要基礎學院之一。按照中國科學院的總體部署,現在的國科大化學科學學院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牽頭承辦,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國家納米中心、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理化技術研究所、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等與化學學科相關的京內外二十多個研究所以及校本部共同建設。下設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含化學生物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高分子科學與材料、化學實驗與綜合等6個教學研究室。

4、四川大學:中西領頭羊,名譽全國

四川大學化學學院的辦學可上溯至1907 年四川高等學堂化學門與應用化學門的開辦,逾百年來的辦學歷史形成了濃鬱的學術氛圍和優良的辦學傳統,已經成為國家布局西部的重要化學人才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基地。


化學學院是國家首批研究生培養單位,1999 年獲得化學博士授予權一級學科點,2000 年獲準博士後流動站。目前,學院的博、碩士點涵蓋了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綠色化學、化學生物學、放射化學等二級學科;有機化學為國家重點學科。2008年學院獲準「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2009年成為「國家拔尖人才培養」試點單位,2009 年學院獲準「綠色化學」國家級教學團隊,2009 年化學專業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2011年「放射化學專業」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的放射化學特殊學科點。2017年化學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5、武漢大學:與美麗的櫻花一樣齊名,芬芳美麗

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是我國建立最早的化學院、系之一。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3年(光緒十九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漢陽煉鐵廠建立的化學學堂。1896年化學學堂併入湖北自強學堂的格致門,後改為化學門。1913年國立武昌高等師範成立,設數學理化部。1928年國立武漢大學組建,正式定名為武漢大學理工學院化學系,王星拱教授擔任化學系首任系主任。1953年全國進行院校調整,湖南大學化學系和南昌大學化學系併入武漢大學化學系。


6、廈門大學:美麗、馳名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於1991年在化學系的基礎上建立。學院現設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共3個系。學院現有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醇醚酯化工清潔生產國家工程實驗室、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源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納米材料製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5個國家級平臺;譜學分析與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化學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理論與計算化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納米製備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電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關鍵材料工程實驗室、福建省高校化石能源化學與化工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高校無機化學與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電鍍及表面處理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福建省精細化工行業技術開發基地、廈門市分子納米技術與分析科學重點實驗室、廈門市合成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以及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類專業分委會、中國化學會《電化學》編輯部、中國空間學會生命起源與進化專業委員會、福建省化學會掛靠於學院。


7、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化學系始建於1926年。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原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滬江大學、大同大學、震旦大學與復旦大學七校的化學系合併,成為今日的復旦大學化學系。歷經九十餘年,化學系已成為我國培養一流化學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所培養的學生在各行各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一大批已成為學術造詣深厚、蜚聲於海內外的著名專家,其中在化學系工作或學習、進修過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有二十餘位。近年來通過「211」和「985」工程的建設,進一步為構建研究型大學化學學科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8、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是我國最早設立的化學院系之一,始建於1920年,後由原中央大學化學系和金陵大學化學系合併成立南京大學化學系,1993年成立化學化工學院,下設化學系、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和化工系。學院化學學科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2003、2009、2012年由教育部組織的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分列第二、第三、第二名。


9、中國科技大學:譽滿全球的高等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由化學物理系、應用化學系、化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和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六個單位組成。

1958年學校創立初時,共設有十三個系,其中與化學學科有關的系包括化學物理系、放射化學和輻射化學系、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系、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系、以及公共基礎課的化學教研室。九十年代學校開始建立學院體制,1996年學校將化學物理系、應用化學系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合併組建了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建院過程中,將化學物理系的有機化學教研室和應用化學系的無機化學教研室、分析化學教研室合併起來新設立成化學系;將化學物理系的感光化學教研室、計算化學教研室和普通化學教研室與應用化學系的輻射化學教研室、工化教研室合起來成為新的應用化學系;將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高分子化學教研室和高分子物理教研室劃出來,設立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這樣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共有五個系,即化學物理系、應用化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化學系、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

10、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化學系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的前身可追溯到創辦於1897年的求是書院和育英書院。幾經演變,求是書院1912年發展為浙江高等學校,並於1915年創建化學系,1928年發展為浙江大學化學系;育英書院1897年創建化學科,1914年育英書院發展為之江大學,化學科於1920年發展為化學系;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浙江大學化學系與之江大學化學系合併組建浙江師範學院化學系,1958年發展成為杭州大學化學系;1958年浙江大學恢復化學系。1998年四校合併後,由浙江大學化學系與杭州大學化學系、浙江醫科大學和浙江農業大學基礎部化學教研室合併組建成新的浙江大學化學系。

1、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始建於1948年12月,經過幾代應化人的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研究及產業化於一體,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譽和影響的綜合性化學研究所,成為我國化學界的重要力量和創新基地。

六十九年來,長春應化所高擎發展應用化學,貢獻國家人民的旗幟,堅持走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協調發展之路,共取得科技成果1200多項,其中包括鎳系順丁橡膠、火箭固體推進劑、稀土萃取分離、高分子熱縮材料等重大科技成果450多項,創造了百餘項「中國第一」,榮獲國家自然、發明、科技進步獎60多項,院省(部)級成果獎400餘項;申請國內和國際專利2100多項、授權1900多項;發表科技論文16000多篇,專利申請、授權數和論文被SCI收錄引用數持續位居全國科研機構前5位;培育了以中科院系統第一家境內上市公司—長春熱縮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科英華」),構建了吉林省化工新材料重大科技創新基地、浙江(杭州)材料與化工研究院、常州儲能材料與器件研究院、青島中科應化研究院等創新基地;建成了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分析測試中心、2個中科院重點實驗室和1個中科院工程化研發平臺;成批成建制地向30餘個新興科研機構和新興企業輸送專業人才1200多人,有28位在本所工作和學習過的優秀科學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被譽為「中國應用化學的搖籃」;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多種榮譽稱號,不斷為我國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創新貢獻。現已發展成為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研究及產業化於一體,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譽和影響的綜合性化學研究所,成為我國化學界的重要力量和創新基地。主要學科方向: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

2、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

創建於1950年6月,是中國科學院首批成立的15個研究所之一,前身是建立於1928年7月的前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從開展抗生素和高分子化學的研究起步,經過近60多年幾代人艱苦創業、奮力拼搏,在以有機化學研究為中心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高新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在我國「兩彈一星」研製、「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和「物理有機化學中的兩個基本問題:自由基化學中取代基離域參數和有機分子簇集概念」等一批攀登科技高峰的重要成果中做出重要貢獻。有機所在以有機化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導,圍繞人口與健康、資源與環境、新材料三大領域,重點突出健康和生命、環境和生態系統、資源利用與開發、新材料、能源開發應用和國家安全等領域中相關的基本有機化學課題等六大研究方向,帶動化學生物學、金屬有機化學、有機合成化學、元素有機化學、物理有機化學、化學信息學、有機材料化學和有機分析化學等八大學科發展。

3、中國科學院北京化學所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是以開展基礎研究為主,有重點地開展國家急需的、有重大戰略目標的高新技術創新研究,並與高新技術應用和轉化工作協調發展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國際影響、高水平的研究機構。

化學所的主要學科方向為高分子科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無機化學。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化學所堅持科學技術的原始創新;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化學所不斷加強高技術創新和集成,高度重視化學與生命、材料、環境、能源等領域的交叉,在分子與納米科學前沿、有機高分子材料、化學生物學、能源與綠色化學領域取得新的突破,建設和完善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先進高分子材料基地。 

建所以來,化學所共獲得國家和省部級成果獎勵300餘項,原始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在發表SCI論文數、論文被引用篇數等方面,連續十多年名列全國科研機構前列,特別是高水平論文數不斷增長,顯示了化學所基礎研究的實力和創新能力。化學所專利申請和授權數在中國科學院研究機構中名列前茅,一批重要成果應用於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

4、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創建於1949年3月,當時定名為「大連大學科學研究所」,1961年底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化學物理研究所」,1970年正式定名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大連化物所是一個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應用研究和技術轉化相結合,以任務帶學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所。六十多年來,大連化物所通過不斷積累和調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1998年,大連化物所成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之一。2007年經國家批准籌建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2010年8月,大連化物所在「創新2020」發展戰略研討會中將所發展戰略修訂為「發揮學科綜合優勢,加強技術集成創新,以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研究為主導,堅持資源環境優化、生物技術和先進材料創新協調發展,在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創建世界一流研究所。」 

相關焦點

  • 漫遊中國十大名校,你可能只差這一步!
    2017年11月11日,芝麻學社Ahaschool舉辦的」十萬少年漫遊十大名校」網絡直播活動日前正式啟動,直播地點包括美國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在內十所國際超一流精英大學。「十萬少年漫遊十大名校」新穎的教育模式,讓遠在藏區和山區的孩子們不被思維和眼界所局限,讓更多的孩子擁有名校夢!讓有夢的孩子離夢想更近!
  • 中國十大名校是什麼?
    已經開學有一段時間了,有的學生非常的開心,因為他已經在十大名校之一的學校裡面學習了;而有的學生愁眉苦臉,因為他沒有進入所謂的十大名校,而是在普通大學裡面學習。我不禁想問,中國十大名校是什麼?也許好多人會說: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技術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先不論他們說的對不對?以上學校都是中國非常棒的大學,它們都是211、985,屬於雙一流大學,以上這些學校的硬體設施非常棒,軟實力也非常厲害,特別是教師力量這一塊。
  • 中國十大名校排名2020,有你的母校嗎?
    繼USNews發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之後,國際三大排行榜最新排名全部公布,下面我們看看中國十大頂尖名校有哪些?中國十大名校2020年排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分別佔據前三名,毫無爭議,卻又引來爭議。
  • 上大學學對專業最重要,中國化學專業十大名校排行榜!
    所以今天就為大家普及一下中國化學十大名校都有哪些學校?1、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的化學系也是一個非常久遠的專業了,他是在1910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格致科化學門,這個專業也是國立大學中最早設立的一個化學系,然後現在在教育部全國高校評估中,每次都是名列榜首的,然後在全球上也是有非常強大的競爭力,然後化學學院始終以培養,具有獨立思辨和國際競爭力的傑出人才為使命,然後對化學中的各種問題開展研究
  • 中國十大名校都有哪些?你的學校排名第幾?
    在2013年學姐考大學的時候,我在百度百科上搜過中國十大名校的排名的詞條,詞條對中國十大名校的排名如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
  • 「中國十大名校」的詞條發生這些之後 被封了!
    提到中國十大名校,你能想到的有哪些?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則話題「中國高校有哪些有趣的歷史?」其中這條引起了注意:作者譚清波說:十大名校13年6月份被創建的時候:最初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但是這一詞條經過時間與各大高校的考驗之後,明顯有點撐不住了......究竟發生了什麼?
  • 「中國十大名校」之爭,緣何讓百度氣急敗壞封貼?
    近日,有一篇帖子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帖子記錄了百度百科上「中國十大名校」這一次詞條的編輯之爭。
  • 中國十大名校數量上海首超北京:教育實力中國領先、全球一流
    一直以來北京都是中國教育的中心,長期擁有中國最多的十大名校和中國最多的211大學,但是今年一次國際高校排名中上海擁有3所中國十大名校,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首超北京,成為中國擁有最多全國十大名校的城市。
  • 當今中國大學四大名校,你知道是哪四所嗎
    中國的高校經過了多次的整合,有的越來越強,有的消逝不見。能堪稱中國名校的當然少之又少,能稱為中國當今四大名校的,那也是從歷史至今都比較輝煌,堪稱中國大學教育的典範。那麼那幾所高校可以堪稱是中國當今的四大名校呢?
  • 江浙滬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突破全國一半:成世界一流教育地區
    一直以來北京是中國教育中心,但是京津地區並不是中國教育實力最強地區,無論經濟、工業、教育京津都落後於江浙滬地區#紀念改革開放#今年6月人民日報報導了全球最新高校排名,中國前十大名校上海佔據3所、江蘇佔據一所、浙江佔據1所,江浙滬兩省一市佔據中國十大名校5所,佔據中國十大名校的半壁江山,儘管教育實力很強的京津地區也只有2所學校進入中國前十,中國第一大經濟大省、華南第一教育大省廣東沒有一所學校進入中國前十。
  • 中國十大名校數量上海首超北京:將成為世界領先的教育高地
    一直以來北京都是中國教育的中心,長期擁有中國最多的十大名校和中國最多的211大學,但是今年一次國際高校排名中上海擁有3所中國十大名校,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首超北京,成為中國擁有最多全國十大名校的城市。
  • 澳門十大名校,你了解多少?
    澳門十大名校,你了解多少?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其著名的輕工業、旅遊業、酒店業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成為全球最發達、富裕的地區之一。
  • 中國十大名校數量上海首超北京:將成為世界領先的教育高地
    一直以來北京都是中國教育的中心,長期擁有中國最多的十大名校和中國最多的211大學,但是今年一次國際高校排名中上海擁有3所中國十大名校,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首超北京,成為中國擁有最多全國十大名校的城市。說明上海的最頂尖大學(中國十強名校)數理已經超越北京,上海與北京並列中國教育中心。
  • 中國十大名校數量上海全國第一:醫學、海洋、航空製造世界一流
    一直以來北京都是中國教育的中心,長期擁有中國最多的十大名校和中國最多的211大學,但是今年一次國際高校排名中上海擁有3所中國十大名校,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首超北京,成為中國擁有最多全國十大名校的城市。
  • 中國「十大名校」是哪幾所?看了榜單後,你意外嗎?
    無論是什麼行業,總歸有一個排名,相信大家也都是熱衷於排名的。今天我們來說說中國的10大名校,排名一方面是對高校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給外界對一個行業領域的參考!那麼中國的10大名校都哪幾所高校組成呢?此外,有一點讓小編特別難受,清華北大每一年出國的留學生,回國率實在是太低了,正如清華副校長施一公教授說的,這些清華北大的學生在國外真正混的好能有幾個呢?為何不為報效祖國呢?
  • 中國十大頂級名校數量上海首超北京:未來將成為世界教育中心
    ,長期擁有中國最多的十大名校和中國最多的211大學,但是今年一次國際高校排名中上海擁有3所中國十大名校,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首超北京,成為中國擁有最多全國十大名校的城市。排名緊隨高金之後的是清華經濟管理學院和北京大學光華學院,他們分列全球第十五和全球第十七名。
  • 盤點國內化工類「十大名校」和化學類「十大名校」,來尋校友吧
    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學科為遼寧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學院擁有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涵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五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並建有化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為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是教育部立項建設的國家工科化學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化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為首批國家級教學團隊。
  • 2021年中國十大名校及其排名:同濟大學第九,你母校排第幾?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中國十大名校數量上海力壓北京:復旦上交醫學實力強悍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也是中國的重要教育中心,今年世界權威的高校排名QS中國十大名校上海的數量力壓北京,成為中國十大名校最多的城市。QS是全球四大高校排行榜,在全球高校排名擁有很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 上海金融地位超香港、中國十大名校數量超北京:金融、教育大崛起
    #一直以來北京都是中國教育的中心,長期擁有中國最多的十大名校和中國最多的211大學,但是今年一次國際高校排名中上海擁有3所中國十大名校,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首超北京,成為中國擁有最多全國十大名校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