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或將進軍第三方支付市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該何去何從?

2020-12-25 財經先聲

第三方支付目前已經成為了消費者最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據益普索Ipsoso2018Q4第三方行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顯示,財付通(包含微信支付和QQ支付)的用戶滲透率為86.4%,支付寶的滲透率為70.9%,其中有64.0%的人兩者均有使用。與此同時,行動支付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了9.9億,由此可見支付寶和財付通支付幾乎囊括了行動支付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但近日有消息稱,國內頂尖的手機生產廠商華為或將攜手銀聯,正式啟動手機POS產品首批應用試點合作。該消息的曝光無疑如一顆深水炸彈,引發了眾多議論。一方面除去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大第三方支付巨頭外,市面上還有諸如京東錢包、翼支付、Apple pay、三星Pay、百度錢包等第三方支付,但相較於支付寶和財付通,用戶滲透率都相對較低。而另一方面,華為作為智慧型手機廠商,此前毫無進軍第三方支付市場的任何徵兆,所以此次華為和銀聯的聯手是否可以改變當前第三方支付的局面還是一個問號。

據悉,在此次華為和銀聯的試點合作中,用戶只需要將手機和手機之間"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或收款,這種支付方式完全打破了現在傳統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同時由試點城市或地區開始,這種支付方式將會推廣至全國,也就是說從使用華為手機的用戶開始,智慧型手機將會兼備POS機功能。而從2018年的數據顯示,華為在2018年的全球出貨量已經突破了兩億臺,其中國內市場的總銷量為6490萬臺,華為旗下獨立品牌榮耀的國內總銷量為5247萬臺,也就是說在國內市場中至少有一億臺設備可能成為潛在的POS機,其數量之大不僅令人唏噓。

接下來先帶大家看看手機與手機的"碰一碰支付",跟傳統的支付寶或微信的掃碼支付相比有哪些優勢。

碰一碰支付主要採用的是NFC技術,NFC即進場通信,它可以利用非接觸式射頻識別和互連互通技術,使得攜帶NFC技術的智能設備終端在彼此靠近時進行數據的交換。目前NFC技術,已經運用在了使用智慧型手機乘坐交通工具等領域。而在碰一碰支付時,就無需我們再打開APP調取出付款碼等操作,只需要我們打開NFC功能和碰一碰功能,然後輸入付款金額即可完成支付。所以相較於傳統的第三方支付來說,碰一碰支付或許會更便捷。

說到行動支付,安全性自然是我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據了解,碰一碰支付技術是由華為自主研發製造的麒麟960晶片提供的技術支持,該晶片除了在技術上有著莫大的優勢和安全性,還通過了銀聯行動支付和中金國盛的雙重認證,所以其安全性可想而知。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說便捷和高級別的安全性,就一定會讓"碰一碰"這種支付方式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嗎?支付寶和微信的支付地位沒有這麼容易撼動吧?

我們都知道作為用戶,在使用第三方行動支付時需要調取出付款碼或者掃描商家的收款碼,而作為商家則需要購買POS機、掃碼槍或者張貼收款二維碼。而使用"碰一碰"支付,這些操作或者說設備都可以被省去,商家只需要開通在線收單功能即可實現收款。也就是說在將來POS機、掃碼槍或者收款二維碼等都或將在市場上逐漸消失,一種全新的或者說顛覆性的支付方式就此誕生。

一旦碰一碰方式在全國普及開來,首先第三方支付的兩大巨頭地位不保,其次POS機廠商也將面臨著危機。並且華為作為直接與銀聯聯手的新型行動支付廠商,或許還會打破支付限額或體現限額的限制,使得用戶的支付方式變得更便捷、智能、高效且人性化。

華為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智慧型手機廠商,不僅引發了國產手機銷售熱潮,使得消費者重新審視國產手機的價值,讓國產手機的地位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一再提高,此次與銀聯的跨界合作一旦成功,更是會將改變人們的支付方式。而作為現今第三方支付的兩個寵兒:支付寶和微信,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應對,或者說穩固自己的地位呢?

相關焦點

  • 國際巨頭控股國付寶,進軍行動支付,支付寶微信迎來新的挑戰
    國付寶、美銀寶、Paypal是什麼關係,怎麼突然要來我國了美銀寶全額控股國付寶,而Paypal則是美銀寶的靠山,Paypal是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與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支付服務的關係,Paypal做得最好的就是跨境支付。
  • 國家電網闢謠:沒有關閉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渠道
    國家電網(下稱國網)為了推廣自有支付平臺「電e寶」,打算逐漸關閉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繳費接口?
  • 銀行即將關閉第三方支付,微信和支付寶的錢該如何提現?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尤其是今天的行動支付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人們出門購物錢包可以忘記帶,但是手機卻是機不離身,因為大家都通過無現金的微信或者支付寶來進行付款。不過,近日,我們都知道關於第三方支付的市場又出臺了新的政策,即6月30號前銀行將關閉第三方支付直連銀行的代扣通道,並督促第三方支付平臺儘快接入網聯清算系統。那這個政策的出臺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銀行關閉的是第三方支付平臺裡的自動代扣業務,而不是直接關閉第三方支付平臺。
  • 首家外資支付機構PayPal正式進軍中國 支付寶和微信勁敵來了
    這也意味著,這家海外支付機構巨頭PayPal通過收購股權方式正式拿下了國內第三方支付的牌照,並進軍國內市場。不過,當下的第三方支付市場格局固若金湯,支付寶、微信兩大巨頭鏖戰激烈,此時這樣一條新「鯰魚」進場,會否改變這樣的現狀?
  • 華為支付的中場戰事
    儘管支付寶、財付通已穩居第三方支付龍頭,但兩者仍在挖掘新的增量市場,試圖以結構性增長取代絕對增長。第二梯隊的支付企業亦在各自的細分領域發力,京東支付針對大型商超零售場景推出「自助收銀+人臉支付」的智能收銀解決方案,易寶支付在航旅領域加大營銷力度。
  • 第三方支付醞釀新變局?支付寶、微信支付最強對手來了
    來源:小白讀財經作者: 熊大 最近可能對於微信和支付寶來說不是什麼好日子,國付寶開始大踏步進入中國市場。據天眼查APP顯示,美銀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成為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增股東。起初因為沒有境內支付牌照,受到多方限制。2019年,PayPal通過旗下美銀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收購國付寶70%的股權,成為國付寶實際控制人並進入中國支付服務市場。而國付寶是第三批獲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此次PayPal正式完成收購國付寶100%股權,正是為PayPal在中國市場的競爭打下基礎。國付寶是誰?它才是今天的主角。
  • 第三方支付代扣即將關閉!微信和支付寶裡的錢咋辦?
    >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連都將被切斷!銀行不再單獨直接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代扣通道。也就是說從2018年6月30日起,所有的銀行都不再直接對接第三方支付了,銀行也不再直接對接我們平時經常用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等。
  • 我們常說微信支付、支付寶屬於第三方支付,那麼還有什麼支付呢?
    小知識~~ 關於支付,我們常看到說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屬於第三方支付,那麼還有什麼支付呢?第一方支付:指現金支付,也是最古老和曾經最普遍的支付方式。但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這種支付方式正在逐漸退隱,如果有一天完全被淘汰,也不要太驚訝。相信不少正在看文的朋友,也已經很久沒有使用過現金了吧。第二方支付:指依託銀行的支付方式,包括借記卡、信用卡刷卡消費等。通過銀行卡進行商業支付,目前看還是主流的交易方式,尤其是在國外。
  • 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將不能向他人銀行卡轉帳
    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將不能向他人銀行卡轉帳TechWeb 8月2日報導 文/王鑫央行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引發了廣泛爭議。該文件不僅對第三方帳戶間的轉帳額度和收帳方銀行卡帳戶進行限制,還提高了第三方支付帳戶的開戶門檻。
  • 銀行6月底將關閉第三方支付,我們支付寶的錢會受什麼影響
    文件中聲明,自2018年6月30日起,關閉了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直連,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微信和支付寶將何去何從,我們餘額寶和微信的錢怎麼辦?也就是說從2018年6月30日起,所有的銀行都不再直接對接第三方支付了,銀行也不再直接對接我們平時經常用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等。
  • 銀行將在6月底關閉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直連,用支付寶難了!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近日下發42號文,督促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網聯渠道,明確2018年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連都將被切斷,之後銀行不會再單獨直接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代扣通道。看到這個信息小編第一時間還以為支付寶和微信都不能用了,那簡直就是世界末日。
  • 繼支付寶微信之後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誕生-PayPal
    剛剛傳來大消息,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對手來了!首家國際巨頭100%控股第三方支付機構誕生美國PayPal,終於成為了第一家獲準,在我國進行支付業務的100%國際巨頭控股第三方支付機構。說起來,美國PayPal為了進入中國,也是煞費苦心,它是靠全資控股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曲線救國」,實現借殼上市。
  • 新支付方式來了,微信支付寶該何去何從?未來錢會變成什麼樣?
    行動支付領域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原先我們只在網上購物時使用網上銀行、支付寶等熟悉的支付工具;而現在我們出門完全可以不用帶錢包。如今支付快捷方便,走到哪裡直接掃碼支付,這成為了老少皆宜的新型支付方式。阿里的支付寶和騰訊的微信支付成為新時代的弄潮兒,上到大型商場,下到鄉鎮小店路邊小攤,均有微信和支付寶的身影。
  • 第三方支付宏觀支付體系模型解析
    能夠直觀感知的是銀行卡餘額的減少&話費增加這樣的信息,實際支付背後資金的流轉邏輯是:用戶浦發銀行帳戶裡面的錢,經過清結算系統支付給了微信所擁有的第三方銀行帳戶,暫存在該銀行帳戶裡,微信的銀行帳戶會按照一定的周期(T+1)自動結算到運營商的銀行帳戶,微信在以上整個支付邏輯中扮演了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的角色。
  • 首家外資支付機構PayPal來了!支付寶、微信的勁敵?
    這也意味著,這家海外支付機構巨頭PayPal通過收購股權方式正式拿下了國內第三方支付的牌照,並進軍國內市場。不過,當下的第三方支付市場格局固若金湯,支付寶、微信兩大巨頭鏖戰激烈,此時這樣一條新「鯰魚」進場,會否改變這樣的現狀?
  • paypal進入國內支付市場,能否撼動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地位呢?
    paypal進入國內是不可能撼動支付寶和微信的地位,因為人家的進來並不是取而代之,而是為了在最大的行動支付市場尋找自己的用武之地。那麼為什麼說paypal撼動不了支付寶和微信呢?在國內的市場上,支付寶和微信都有自己的「殺手鐧」,支付寶依託阿里巴巴這個電商巨頭,還有螞蟻金服這棵大樹,而微信支付藉助微信社交平臺,還有財付通為它撐腰。
  •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對手要來了?PayPal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完成對國付寶70%的股權收購, PayPal要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了。
  • 微信、支付寶再難眠!外資支付機構PayPal來了
    美國支付巨頭PayPal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已是競爭十分激烈的第三方支付領域,是否還能再分杯羹?支付寶、微信是否固好長城,做好迎敵準備?中國首家外資控股第三方支付該來的總會來的,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快!對於看監管臉色、靠牌照吃飯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國付寶是啥也不缺,五臟俱全,一切都是現成的。這也正是《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8〕第7號》發布後,收購國付寶這樣的機構就成了外資第三方支付進入中國最快的途徑。
  • 為開闢行動支付市場,蘋果和支付寶深入合作,聯手「狙擊」微信!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在國內大面積普及之後,行動支付也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畢竟相比於現金交易模式,行動支付的簡潔性要更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行動支付在我國普及率達到73%以上,其中微信和支付寶佔據國內行動支付89%以上的市場份額。
  • 信用卡、Apple Pay與支付寶等主流第三方支付產品的對標研究
    考慮到其出身源自網際網路購物平臺,微信支付、京東白條等產品與之類似,相對不同的產品是Apple Pay,其實質源自手機產品並結合了銀行信用卡的優勢,本質上不屬於非銀行支付或獨立支付服務,而是一種將近場通信技術(NFC)與銀行卡支付相結合的全新技術和服務,我們暫且稱之為「準第三方支付產品」或「類第三方支付產品」。基於服務範式與客戶需求的雙元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