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在隆回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辦公室響起,這是2020年12月7日中午,一個寒冷的冬日。
「你好,我們是縣城某某醫院婦產科,我們這邊有個孕28+3周因『前置胎盤』導致早產的新生兒,現在呼吸困難,需要接到你們科室搶救……」
人命關天、刻不容緩,醫院新生兒科接到兄弟單位的求援電話後,馬上派新生兒科聶海珍醫師和護士陳燕隨120急救車前去接診。
剛剛出生的患兒是住在隆回縣的葉女士(化名)來之不易的3胎寶寶:原來葉女士好不容易懷上的第3胎因「前置胎盤」12月4日導致出血,至縣城某某醫院婦產科住院,於12月7日中午提早娩出,早產的新生兒出生體重僅僅1.25千克,娩出後患兒口吐白沫、呼吸困難,故向隆回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緊急求援!
微創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過程圖片
患兒屬極低體重出生兒,目前呼吸窘迫病情十分緊急,醫院大兒科彭玉華主任、新生兒科黃萍主任,護士長劉小軍馬上組織科室大會診後認為——
患兒早產出生,聽診呼吸音低伴呼吸費力、口吐白沫,有使用肺泡活性物質指徵!與家屬談話、充分溝通後,決定啟用新生兒科新技術,在無創通氣模式下徹底清理呼吸道後,採用微創方法,使用不會對氣道產生損傷的、只有6號吸痰管大小的麻醉套管,經聲門插入氣管、分次注入2毫升豬肺表面活性物質,術中患兒無發紺,術後呼吸明顯好轉,治療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患兒28+3周因「前置胎盤」早產,出生體重僅1.25千克,因此需要靜脈補充營養時間長,早產的毛毛穿刺困難,科室的新技術——臍靜脈置管又派上了用場。當天下午,黃萍主任、陳媚豔醫師、劉小軍護士長、護士梁舟舟、方娟嚴密配合,成功為患兒進行了臍靜脈置管術。手術順利,患兒基本生命體徵平穩、無不良反應。
臍靜脈置管過程及置管成功圖片
12月10日,在隆回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見到了病情好轉的葉女士毛毛,小小的嬰兒呼吸平穩,睡得香甜。
據縣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彭玉華介紹:近年來,微創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避免了傳統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中需氣管插管及正壓通氣,可引起呼吸道損傷和加重早產兒未成熟肺組織的損傷的缺點,我院新生兒科開展該項新技術後,將為更多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極低體重出生兒帶來福音。
12月4日科室第一例接受臍靜脈置管術後病情好轉、在高端二合一暖箱之中接受治療的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