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寶寶沒有做這些動作的能力,家長就需要注意,越早幹涉越好

2020-12-19 孕嬰護理說

嬰兒的成長總是很快,一轉眼嗷嗷待哺的嬰孩已經八個月了,對於父母們來說,又進入了另外一個階段。關乎寶寶發育的問題,想必是每位父母關心的話題。一個月寶寶會什麼,兩個月寶寶會什麼等等。寶寶會什麼其實就看出了寶寶的發育狀況。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八個月的寶寶發育狀況是怎樣的。

一、大運動

首先我們來說大運動,這是能直接看出寶寶發育好壞的一個指標。我們都知道三個月寶寶會翻身,6個月寶寶會坐。那八個月的寶寶呢?會翻身穩定抬頭這是肯定要具備的,除了這些我們再來看看一些比較關鍵的動作。

1、坐穩

發育好的八個月寶寶,大運動絕對不會落後,比如說坐。6個月會坐,八個月坐穩,這是一個發育的過程。一般來說,不是早產寶寶、高危兒、缺氧史的寶寶,八個月都是可以穩穩地坐,輕鬆地變換體位。寶寶這個月會用手撐地,不再是沒有支撐的隨便就倒地,他具備一定的支撐能力,這是八個月寶寶坐的狀況。

如果發育不好,寶寶這個月他是坐不穩得,發育慢點的可能胳膊撐地,身子前傾,這也就是4、5個月寶寶坐的水平。但也有些寶寶能穩穩地坐起來,卻總是用手撐得不直身子,這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並不是寶寶發育遲緩。所以我們說要看寶寶具不具備這些動作的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會不會這些動作。

2、爬

爬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對於正常發育寶寶來說,他很輕鬆的就滿地爬了,有些寶寶7個月甚至6個月就開始爬,那也有一些寶寶八個月不會爬。對於一些發育遲緩寶寶來說,能爬起來需要具備手眼協調能力、四肢撐地能力、一定的平衡能力與肢體力量。這樣說起來是不是很難?對於正常發育的寶寶來說,這些統統不是問題,八個月時間的發育,已經讓他們具備了這些能力。

而對於發育遲緩的寶寶來說,爬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在兒童康復科,寶寶是否會爬是寶寶發育特別關鍵的衡量標準。因為會爬需要具備太多的條件,寶寶哪方面發育不好,通過是否會爬、爬的姿勢等都可以看出來。這點也需要父母在家裡多多觀察。

二、精細動作

八個月寶寶精細動作發育得比較明顯了,可以輕鬆地抓到玩具,兩隻手相互傳遞,輕鬆的抓到細小物品,並且準確地送到嘴裡。通過寶寶這樣的動作,我們可以看出寶寶手眼協調能力是否合格,抓到東西需要眼睛和手的配合,送到嘴裡同樣需要。如果寶寶這個月抓東西不會換手,抓不到細小的動作,手伸出去的時候顫顫巍巍的不靈活,那就需要家長注意了,最好帶寶寶就近體檢。

總結:八個月寶寶通常是具備以上這些動作能力的,但有些正常發育寶寶,不會爬而是直接到1歲會走路,這就不能說明寶寶發育遲緩,也就是說,寶寶是否發育遲緩不僅是一個爬能看出來的,關鍵是寶寶具不具備爬的能力,比如說八個月寶寶前身撐不起來,像小月齡寶寶軟趴趴的,那就要十分注意了。反過來說,寶寶四點支撐好,具備平衡能力但就是不爬,這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也許是寶寶不喜歡爬,也許是不會爬,注意不會爬不是沒有爬的能力哦!這點家長一定要區分開。

總之,寶寶的發育需要家長的細心觀察,發現和其它寶寶不一樣,有落後的地方就要及時的給寶寶做體檢,讓醫生給出答案,而不是家長在家裡左猜右想。當然了,家長在帶寶寶體檢時,出現了發育遲緩的情況也不要認準一個醫生,可以多去兩個醫院,以防誤診。如果寶寶發育遲緩家長也不要過分擔憂,一歲前都是治療的黃金時期,憑藉現在的醫療水平完全可以康復的哦!

相關焦點

  • 6個月寶寶坐不穩,有些是需要注意的,可能越早幹預越好
    2、抬頭、翻身特別好有些寶寶六個月坐不穩,但是翻身和抬頭卻非常好,完全符合六個月寶寶的正常發育水平,這種情況家長同樣不需要擔心,寶寶可能只是坐穩的時候稍微晚點,也許是7個月,也許要更晚一些。當然這也需要家長多加注意,對寶寶發育狀況可不能馬馬虎虎的。
  • 孩子才8個月大,閱讀啟蒙會不會太早了點?真相是越早越好
    翻看朋友圈,看到有個朋友發了一張圖片, 一個8、9個月大的寶寶,胖嘟嘟的十分可愛,手裡拿著一本洞洞書在啃,配圖的文字是:給孩子買的第一套書,感覺好像早了點(笑哭)。雖然是一個很日常的話題,但是還是想深入談一談孩子的早期閱讀啟蒙。
  • 寶寶喜歡舞蹈,什麼時候開始學合適?家長注意了,可不是越早越好
    會跳舞的女孩就是總讓人感覺更加有氣質一些,而不少寶寶小時候也表現出了小環舞蹈的特質,所以有的家長就在考慮送孩子去舞蹈班系統地學一下。但是各位家長可要注意了,由於孩子年齡比較小,還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所以簡單、自然的的身體舞蹈動才比較適合,而規律性、專業性的舞蹈訓練對於三歲以前的孩子是不適合的。
  • 寶寶這個動作出現的越早,代表寶寶身體越好,也越聰明
    寶寶從降生開始,就會啼哭不止,如果剛剛生出來沒有哭,醫生反而會拍打寶寶幾下,讓寶寶啼哭,因為要確定寶寶是否處於危險中,幫助排除隱患。而小嬰兒在很小的時候,也只會哭,通過哭來表示自己的需求,隨著慢慢的長大,才會有更多的表情,更多的動作。
  • 寶寶有三種能力,掌握越早暗示大腦發育越好,全佔的恭喜了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我們都知道在寶寶出生後弱小到吃喝拉撒都需要媽媽來照顧,每掌握一種能力,都代表著發育到一個新階段,成長過程中會「解鎖」一項又一項技能。但是有一些能力,寶寶卻是掌握得越早越好。
  • 3歲寶寶即將讀幼兒園,父母需要培養孩子這些能力,越早準備越好
    有沒有寶媽和我一樣的心情呢?最近小書蟲媽媽後臺收到很多家長的諮詢,很多家長想知道,寶寶多大送幼兒園比較合適?需要提前教寶寶學會什麼技能,才能順利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那我們下面就聊聊這些問題。有些寶寶雖然年齡小一些,但是已經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和表達能力,那麼稍微早一點去幼兒園也沒有問題。現在很多育兒專家建議,孩子的入園年齡不要低於3歲,甚至對於一些男孩子而言,延遲到4歲入園都是可以的。我個人認為還是根據自己寶寶的情況及家裡情況,選合適的時間送去。
  • 寶寶的大小便訓練並不是越早越好!家長需要了解這些
    隨著寶寶的漸漸長大,家長們便開始考慮:是不是該訓練獨立大小便了呢?相信這也是不少家長的小小心願了,畢竟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寶寶養到現在,如果寶寶可以獨立大小便,那也是不小地解脫呢。但到底寶寶多大的時候訓練比較好?又該如何訓練呢?在回答這些問題前,讓我們先來對寶寶的大小便有個正確認識吧。
  • 還在問寶寶遊泳是越早越好嗎?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去遊泳時發現,有的孩子未滿月就參與其中、有的孩子三四歲才開始參與,孩子多大參與遊泳更好?越早參與越好嗎?首先,家長們需要了解的一點是,孩子一出生就擁有本能的遊泳反射,將新生兒放在水裡,他就會不自覺的用四肢做出協調很好且類似遊泳的動作,若不加以鍛鍊,大多數孩子在6-8個月左右,這種無條件的反射就會逐漸消失。
  •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寶媽陳女士最近有些小焦慮,和自家寶寶一樣大的一個小寶寶,剛滿1歲,已經自己慢慢學著走路了,而自家寶寶還只是會爬,「爬得可快了,就是不會邁步子。」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採訪中,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珍明確表示,寶寶走路越早不利於成長,反而還有一系列的危害。
  • 孩子開始學說話,是越早學會越好嗎?幾個方法教出「小喇叭寶寶」
    一旦碰到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比別的孩子晚,寶媽們定會非常著急,那麼孩子開口說話,真的是越早就越好嗎?孩子是越早會說話越好嗎?正常情況下,多數孩子會在一歲左右會說話,一歲多的時候,可以說20個單詞。如果孩子在6個月左右開始說話,不排除是他們真正開口說話,或者只是他們無意識發出的聲音。
  •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寶媽陳女士最近有些小焦慮,和自家寶寶一樣大的一個小寶寶,剛滿1歲,已經自己慢慢學著走路了,而自家寶寶還只是會爬,「爬得可快了,就是不會邁步子。」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採訪中,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珍明確表示,寶寶走路越早不利於成長,反而還有一系列的危害。
  • 寶寶越早戒紙尿褲越好?NO,有這7個信號才是最佳時機,父母要關注
    寶寶最開始需要使用紙尿褲,是因為嬰幼兒發育還不夠成熟,包括他們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生理髮育也都不成熟,這個時候寶寶無法自主控制排洩。所以屎尿屁無論是啥憋不住就都會不由自主地排出來。根據統計,一般情況下,寶寶1歲半到2歲半左右的時候,就能夠逐漸增強對身體排尿排便的控制,但是這個時候家長並不能完全放手不管,還需要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因為不同寶寶學習接受能力有所不同,以及家長訓練方式也有不同,寶寶完全戒掉紙尿褲的需要的時間也有長有短。
  • 寶寶越早戒紙尿褲越好?不,這7個信號才是最佳時機,父母要關注
    根據統計,一般情況下,寶寶1歲半到2歲半左右的時候,就能夠逐漸增強對身體排尿排便的控制,但是這個時候家長並不能完全放手不管,還需要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因為不同寶寶學習接受能力有所不同,以及家長訓練方式也有不同,寶寶完全戒掉紙尿褲的需要的時間也有長有短。
  • 兒童當中的「毒友誼」,危害程度遠超早戀,父母越早幹涉越好
    每個孩子的童年中都會有幾個好朋友,不過,有的父母會幹涉孩子小時候的社交,認為孩子所交的朋友並不是一個好孩子。一般碰到這種情況時,孩子都會大力的反對,甚至跟父母進行反駁,相信這樣的事情在很多人身上都發生過。
  • 寶寶走路並非越早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寶媽請收好
    導讀:寶寶走路並非越早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寶媽請收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走路並非越早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寶媽請收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越早訓練越好,是真的嗎?
    在這樣的引導下,孩子就會養成積極觀察、分析、推理、判斷的習慣,從而養成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不僅是學習理科必備的能力,也是解決日常生活中問題必須的能力。所以,對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但孩子的邏輯思維額能力並不是越早訓練越好,而是根據思維發展的不同時期,有針對性地練習。
  • 寶寶出生頭一年,這5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剛出生的寶寶,應該儘早接觸媽媽的乳房,母乳餵養的好處就不必多說了。越早哺乳,越有利於乳房產奶,寶寶的吮吸本能也會越早激發;另一方面哺乳會刺激宮縮,儘早排出惡露,減少產後出血的概率。剛出生的寶寶因為胃容量實在太小了,所以吃的也少,很容易餓,所以需要按需哺乳。
  • 孩子遊泳並非越早越好,這4點兒童遊泳注意事項,家長別大意
    ,明星往往注重孩子的才藝培養,孩子在遊泳的過程中,眼睛會在水裡睜開,這個狀態就很像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並不是小時候接受了遊泳培養就熱愛遊泳,咘咘小時候就進行了遊泳訓練,但是近日3歲的咘咘還是表現得有些怕水,由此可見寶寶學習遊泳並非越早越好。
  • 孩子學習能力差,家長該咋辦?專家建議,培養提升學習能力需有針對性且越早越好
    新學期開學已過去近兩個月了,孩子的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不高、不能自主學習、做作業拖拖拉拉馬虎應付等學習能力不強致使學習成績差,最讓家長焦慮煩惱。不少家長雖在孩子學習問題上煞費苦心使出渾身解數,但效果往往並不好。對此,專家提醒家長,學習能力不強的根源和表現各不相同,要理清原因對症下藥,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提升孩子學習能力,需有針對性且越早越好。
  • 育兒園丨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寶媽陳女士最近有些小焦慮,和自家寶寶一樣大的一個小寶寶,剛滿1歲,已經自己慢慢學著走路了,而自家寶寶還只是會爬,「爬得可快了,就是不會邁步子。」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