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每一個迎來新生命的家庭來說,小寶寶的降臨都是一件美好而難忘的事情。爸媽都希望寶寶是乖巧可愛的,長大了聽話懂事,學習也不用人操心。實際上,寶寶出生以後的帶娃生涯,才是「痛並快樂著」的漫長過程。
育兒專家通常把小寶寶分為三類,難帶型、好帶型,和混合型。顧名思義,有的寶寶就是「天使寶寶」,帶起來省心又省力,有的寶寶則是「惡魔寶寶」,不論誰帶都比較費勁,而混合型寶寶,就是時而是「天使」,時而是「魔鬼」。
寶寶天生就具有一定的性格特徵,這跟父母的遺傳有密切系。
一位美國遺傳學家通過觀察研究多個家族中的男性性格發現,同一個家族中的男性,往往性格脾氣有部分相似或相近之處,比如一個家庭中的多數成員都容易發怒,而另一個大家庭中的成員多是比較隨和,親和力強。
這一方面是後天家庭氛圍和教育的影響,一方面基因遺傳也佔很大的比重。家族成員中,大腦中的神經系統發育,和腦內神經遞質結構,有相同和相似處,所以心理活動和脾氣性格也會跟著受影響。
這都是跟孩子在胎兒時期,母親的行為分不開的。
1)熬夜
媽媽如果是作息時間不規律的「夜貓子」,胎寶寶也會在腹中隨著媽媽的習慣走,逐漸適應媽媽的作息時間。
寶寶在腹中的睡眠是呈周期性的,一般30—40分鐘睡醒一次,活動一段時間,再睡。媽媽熬夜,寶寶也能感知到媽媽的活動,神經也始終處於興奮狀態,難以進入深度睡眠。
寶寶出生以後,會繼續保持胎兒時期的習慣,同樣也是覺少,多夢,媽媽不注意哄睡習慣,反而會加強寶寶的這種反應,變成「睡眠困難戶」,影響生長激素正常分泌。
2)挑食
有些媽媽會奇怪,為什麼自己小時候不愛吃胡蘿蔔,而寶寶出生後也不愛吃。
這是因為,媽媽懷孕期間胃口差,形成挑食習慣,自己原本就不愛吃的食物,孕期更不願意碰,而這種營養素寶寶在腹中並沒有接觸過,出生後就會對這種食物產生本能的反抗,甚至出現過敏反應。只不過有的寶寶表現得比較明顯,有的寶寶並不明顯。
3)負面情緒過多
媽媽懷孕時,由於身體激素水平的起伏反應,再加上對寶寶的牽掛焦慮,負面情緒增多,有時會莫名生氣、易怒,緊張,委屈,這些都是正常的。
有醫學專家研究表明,人每生氣一次,會產生大量的皮質醇,相當於患一次肝炎。
如果負面情緒過多,又不知道如何排解,為自己減壓,長期積壓的心理問題,會使肝臟壓力升高,產生毒素,這些毒素通過血液進入進而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使寶寶也接受了毒素。出生後也必然是難帶的一類的寶寶。
作為直接影響腹中寶寶的媽媽,在懷孕期間就要以身作則,因為你的很多行為,會被寶寶偷偷學去。
寶寶的身體會遺傳你的基因,脾氣性格也會遺傳你的特點,所以,當你像老公抱怨:「這孩子隨你!」時,不妨想一想,是不是自己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呢?
正在懷孕的準媽媽,手中一定要必備一本《十月懷胎百科全書》,幫你清晰解讀孕期每一個月的寶寶變化,注意事項,從吃、穿、用、睡到運動、保健、調理,多方面孕期知識都為你一網打盡。
這套書幫你養成孕期好習慣,在飲食方面尤其值得好好看看,包括必須提前了解的分娩徵兆,準備工作,如何與醫生溝通等等,讓你做一個胸有成竹的好媽媽。
對已經有寶寶的媽媽,如果寶寶難以控制情緒,不會以正確的方式表達和發洩負面情緒,總是發脾氣,愛哭,愛鬧,不好帶,建議你給寶寶讀一讀這套《兒童情緒管理繪本》全10冊。
運用有趣好看的故事和動物形象,讓寶寶從故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知道正確的情緒管理應該怎麼做,對孩子的情商提高也有很大幫助。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