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求學君帶大家探的這所學校,雖然只開辦了6年,但卻可以說它背後有著30年的歷史。到底是怎麼回事?
因為今天要探的是廣州市天河區體育東路小學海明學校,又稱體育東路小學東校,是體育東教育集團三所核心校之一。體育東教育集團的歷史,最早可以回溯到1990年9月創辦的體育東路小學,它是廣東最早一批的省一級學校。
2014年9月開辦、2019年6月獨立辦學的體育東路小學海明學校,今年才剛剛輸送出第一批的畢業生,是體育東教育集團最年輕的核心校。
在辦學上,體育東路小學海明學校與體育東路小學一脈相承,同樣秉持「讓每個人做最好的自己」的辦學理念,並延續打造名師與教育信息化品牌。
體育東路小學海明學校位於天河區海明路上築街2號,妥妥的珠江新城居住核心區。目前海明學校共有18個教學班,約760人,2020年該校的招生地段為花城大道以南,臨江大道以北,馬場路以西,海風路以東,包括力迅上築、金碧華府、海濱花園。
體育東教育集團另外兩所核心校2020年招生地段範圍:
體育東路小學:天河南街(天河南二路六運五街、 天河南二路六運六街、 天河南二路六運七街、 體育東路體育東橫街、 體育東路尚雅街、黃埔大道西201號至275號的單號 、天河南二路8至42號的雙號 、天河東路17-61號的單號 、體育東路2至104號的雙號)。
體育東路小學興國學校:珠江新城黃埔大道以南,臨江大道以北,冼村路以東,獵德大道以西(冼村、獵德村除外):冼村街(冼村路朱美拉公寓)花城大道 (方圓月島 );興國路 (匯峰苑 、保利心語花園 、博雅御軒 、嶺峰苑 、尚東君御 、雋峰苑 );獵德大道 (中海璟暉華庭);興民路(利雅灣)花城大道(中海花城灣、嘉裕公館)冼村路(博雅首府);臨江大道(天鑾)。
走進草木茂盛的園林式校園內,可以感受到濃鬱的嶺南人文氣息。教學樓高5層,大致呈「q」字型,「口」型區域的是一圈班級課室,「q」字的「尾巴」上主要是專業課室,舞蹈室、科學實驗室、書畫室等一應俱全。不僅如此,學校操場旁還設有一個羽毛球館。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位特別的體育老師,待會我們會講到哦。
校園佔地不大,風格清新、精緻,在一些細節上非常花心思,充分利用空間。教學樓每一層都設置有書吧、棋吧,課餘時間孩子們可以三五成群享受閱讀和博弈的樂趣;走廊較一般學校寬闊,學生課間在課室外跳繩都不是問題,即使在陰雨天,也可以在走廊進行大課間活動,體育活動時間有保障。
課室內,講壇的設置並非在課室前方正中,而是偏於一隅,讓教師的講臺變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展示的平臺;除了操場上的主舞臺外,在一樓架空層一角還設有「閃亮小舞臺」,每周五都有孩子們的才藝表演,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收穫全校師生掌聲,藉此幫助他們挖掘自身的潛能,展現自己的獨特優勢,「做最好的自己」。
教育信息化:關注到每個學生個體
體育東路小學海明學校以「名師興校,信息化強校」作為發展思路,發展目標是建設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名牌學校。
學校有一支優良、有幹勁的教師隊伍,其中廣東省特級教師1名,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1名,廣州市教育系統名教師2名,天河區名教師1名,廣州市名師工作室2個,天河區名師工作室1個,此外還有廣州市百千萬名師培養對象1名、天河區骨幹教師3名。
老師們十分關注孩子的個體發展,通過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對於教育上的難題一個個地解決,幾年下來贏得了家長們的廣泛認可。在一次家長代表會議上,許多家長表達了對教師的愛心和辛勤付出的感動之情。
在大班額的情況下,如何關注到孩子的個體?這就要提到學校的信息化特色。學校每一個班級課室都配備有某品牌的一體機,老師們常態使用這些設備開展教學。有別於單純地播放PPT,這些設備互動性更強,運用開展遊戲、筆順示範、繪圖等方面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在一節英語課課堂上求學君看見,任課老師、學校教學主任曾思偉,通過教學軟體抽出兩個學生到設備前,同臺進行關於英語數詞的小遊戲比拼;課後,曾老師點開系統內的評價模塊,就可以給每個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表現等一一打分,而家長也可以在手機上看到自己孩子的積分情況。
從信息技術的使用到網際網路+教育的提出到人工智慧+教育的深化,海明學校在素質教育和智慧生態校園建設的教學創新上,進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實踐探索,創新地使用網際網路+5G環境下課例展示、智慧課例展示等,發揮教育信息化的引領作用。
廣州日報曾報導:
在體育東路小學海明學校,語文老師張惠平給孩子們上了一節統編版語文五年級課程《牛郎織女》,老師別出心裁地設計了「講述民間故事,傳承民間文化」的主題,讓孩子們學當民間故事的講述者。與以往對著課本朗讀課文不同,孩子們對著AI互動學習平臺錄製視頻,聲情並茂地創造性複述他們喜愛的民間故事。
有意思的是, 孩子每次提交視頻後,平臺便會即時進行AI分析,就音量、語速、手勢、眼神、表情、流暢等六個維度給出智能評價, 而老師則引導學生共擬主觀的評分標準以讓學生互動點評,課後孩子們可以根據標準自主學習、反覆操練和監督效果。
「我們班原來有一位孩子不怎麼發言,可沒想到他竟在這個平臺上反覆錄製了17次,讓我們觀察到孩子變化和應用的效果。」張老師說,「近年,小學語文教材已換成統編版,在教學方面不光強調語用,更強調思維。藉助AI教學的方式,我們不光可以讓孩子大輸入優輸出,提升演講和閱讀能力,更可以讓他們自我探究和發展思維,提升審美鑑賞和文化自信。」
繼承了體育東的「體育細胞」,體育東路小學海明學校特別注重體育運動,從校長到任課老師,對體育教育都是一條心。儘管校園是體育東集團三所核心校裡最小的一家,但海明學校想盡辦法讓孩子活動開。
雖然操場不大,總能看見學生在運動:低年級一周4節體育課,高年級一周3節體育課,每天半小時大課間時間,還有下午放學後「600課程」中的體育課程。每一年運動會都全員參與,競爭激烈,在學生中掀起熱愛體育、積極拼搏的氛圍。
在這裡,體育不僅僅是體育老師的事。班主任李寧,雖然是教語文,但特別注重體育育人,從接手一個班級起,每天早上帶領孩子在操場上跑步、打球,從中滲透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這裡,體育老師也不僅僅只管體育。體育老師劉英媚曾經是國家羽毛球二隊健將級運動員,是林丹的師妹,獲得過全國青年羽毛球錦標賽女子單打冠軍。除了上日常體育課,她也負責羽毛球校隊的訓練。她尤其關注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
對於頑皮好動、但對羽毛球有興趣的學生,她主動提出讓孩子加入羽毛球隊訓練,在體育運動中幫助孩子轉變;對於曾在國外居住、入學後對不同的教育方式有牴觸情緒的學生,她常常分享自己成長為一名專業運動員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用自己的成長激勵學生、幫助學生逐漸樹立規則意識。
每年的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書香語藝節這「四大節」是體育東路小學海明學校特色系列活動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展現著個性,逐漸樹立起優勢自信。學校堅持活動育人的先進理念,通過組織特色系列活動,給學生創設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空間。
午餐午休管理及下午課後託管方面,學校通過第三方配餐公司配送,中午留校的學生們吃到衛生營養的午餐。每天下午放學之後,除了有課後託管服務,學生們也可以根據自己自主選報的課程到不同的地點參加豐富的個性化「600課程」。
課程提供涵蓋體育、藝術、科學等幾十個個性化課程,500多個學位,如足球、籃球、羽毛球、舞蹈、合唱、語言藝術、書法、編程、機器人等。這既能豐富課餘,又能學有所長,助力學生成為獨特而優秀的自己。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伍仞
圖、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吳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