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的十八般武藝

2020-12-22 小饕校友
掛著琥珀光澤的滷豬腳、豬肘子,散出香氣,立刻就能撫慰一個思鄉的人

豬肉,中國做菜用的最多的一種肉類食材,連雞肉都避之而不及。

豬的全身都是寶也是人盡皆知,今天就來看看豬肉的十八般武藝。

杭幫菜中其中一道名菜即是「東坡肉」,此東坡肉與他打油詩裡寫的豬肉做法,用現代烹飪觀點去理解,基本就是一回事。都是小火慢燉,多加調料少加水,剩下的交給時間。

東坡肉自然就與蘇東坡有關。蘇東坡與杭州又淵源頗深,兩次在杭州當地方官。他與豬肉的關係有打油詩作證:「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宋朝稱得上吃豬肉的一個高峰期,「價賤如泥土」的另一方面,佐證的也是其畜養量大。記錄北宋首都開封城風土人情的《東京夢華錄》,講過一個場景,說民間要宰殺的豬,得從南薰門入城,「每日至晚,每群萬數」,而且還說豬群在街上行進時,沒有亂跑的。即便有誇張的可能性,也依舊是盛況。

往宋朝以前追溯。江南素來被稱為「魚米之鄉」,並不包括豬,率先吃豬肉的是北方。考古界追溯到的最早豬骨距今9000年,當時已經是馴養過的家豬,不過它是在黃河流域,也就是北方地區。而相應地,長江流域就少得多,唯一例外就是5000年前的浙江,良渚文化出土的動物遺存中以家豬為多數。此後幾千年間,世情變幻,朝代更替,中國農耕社會的本質不變,養豬吃豬,用豬祭祀的總體習慣是一致的。到了秦漢時期,政府倡導大傢伙兒養點豬,也養點雞,是謂「一豬,雌雞四頭」。

先秦時期有「炮豚」做法,看上去是「叫花雞+汽鍋雞」的組合:乳豬挖空,內填棗,外裹泥,拿去烤。烤熟之後,塗上米漿,再拿去煎炸,這煎炸用的油,自然也是豬油。這還不算完,煎炸的這隻小鼎要再放到更大的鍋裡去隔水蒸,直蒸他個三天三夜。終於可以吃了,那也要「與梅子肉醬同食」。《禮記》記載的這種吃法,當然是貴族階級才能享用到,比現在也講究得多。

之後,遊牧民族侵入中原地區,中國人的飲食結構曾因此改變,北魏《洛陽伽藍記》說「羊是陸產者之最」,羊肉曾取代過豬肉的位置。唐宋以後,隨著人口增長,耕地被更多地開發,圈養而高產的豬,才重新奪回它「天下畜之」的地位。

江南人開始大量吃豬,又與中原動亂、居民南遷有關,包括「五胡亂華」「大槐樹移民」等歷史事件。移民遷徙,人們都要趕著豬一起,然而又不可能一步到位,於是一路走一路停留。在這個過程當中,豬的特性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比如有一種南方豬會吃的一種水草叫水花生,北方的豬從來不吃,北方的豬不會遊泳,南方的豬,發大水都可以活下來」。

縱觀整隻豬頭,又數豬鼻子這一小塊味道最好,因為它一生永遠在「哼哼唧唧」,鼻孔翕張,從不停息。從前做完年福,醃豬頭一隻拿去切,率先就切這個鼻子,一共切不到一盤,一桌人,每人分得一兩塊而已。

裡脊這個部位可能是一個肉鋪老闆最省心的部位,賣得最快。它最有名的菜當然是糖醋裡脊,不過我不大愛吃,我愛的是五花肉。據豬肉檔口的老闆說,五花肉要分上下,不過「下五花」其實就是豬肚腩,也叫它「五花」只是因為跟正經五花「接壤」,其實肥膘多肉質軟塌塌,要說做紅燒肉肯定不行,還是拿去煉豬油的好。

豬頭和身體之間還有一塊頸肉,上頸和下頸簡直「妍媸自別」。下頸項當然不好,但是頸背那塊卻是「黃金六兩」,它自己還有個名字叫「松板肉」,廣州那邊也叫它梅花肉,因為它肥瘦相錯,很像我們常見的雪花牛肉,常有用這一塊來做叉燒的。

烤梅花肉

豬的整條腿當然可以拿來醃製火腿,但這是後腿,前腿倘若讓浙江金華人拿去醃製,只配叫「風腿」,醃製開啟時節相同,都是入冬以後,但來年春天就可以吃了。

再往細了說就是豬內臟了。豬雜與湯水的組合常見於沿海地區。潮汕一帶吃稀飯吃湯,要跟豬血或豬肚搭在一起,益母草、珍珠草等再加進去,又兼有藥膳意義。從前沿海勞工起大早出工,既要補水,又需要足夠的蛋白質維持體力,豬雜湯粥,吃得飽又便宜,是一天的好開始。

豬雜粥

基於以形補形的原理,人們又對豬肚另眼相看。汕頭潮菜研究會會長張新民告訴我,古代人多有胃病,因此儘管豬大腸明明更肥美,地位卻不如豬肚。在胡椒身為貴重調料的年代,大腸這類下水是不配使用胡椒的,只能與鹹菜配對調味。

所以今天在潮汕,豬肚湯的吃法要加大量胡椒。而福建一帶,同樣吃豬肚,則多用醬油調味。

豬肚湯

五花肉自然是大眾眼裡的王子;有人愛肥腸愛之入骨髓,甘願為它「永葆肥胖」;廣東還有一味白果豬肺湯,有人認為豬肺才是豬全身上下最美味之處……如此不勝枚舉,對豬的各個部位有嚴重偏好的吃貨大有人在。關於豬,我們大可以按其部位分門別類地、暢快淋漓地享用它。

爆炒豬肚

豬胰、豬皮、豬肚、豬脂膏、豬腎、豬脾、豬膽、豬肝、豬心、豬蹄、豬骨、豬髓、豬膀胱、豬血、豬毛、豬腦等都是餐桌上易見的有藥效的寶貝,屬於血肉有情之品。

但是豬身上的這些部位有的是藥食同源的,有的是只能藥用的,有的是食用價值大於藥用價值的。但是,籠統點說,這些寶貝大都滿足中國那句老話:「吃啥補啥」。

像豬胰、豬膽、豬膀胱、豬脾等豬的部位,藥用價值都很高。

豬蹄:口感筋道

國人愛吃豬蹄首要原因可能就是其口感好、很筋道,再加上豬蹄美容的神話經久流傳,有些人也深信豬蹄筋能壯骨,因此豬蹄一直深受大家歡迎。

事實上,豬蹄美不了容,更別說能壯骨,營養價值也沒有什麼特別可取之處。豬蹄中含有大量結構緻密的結締組織,不易被我們的消化酶侵入並進行消化,消化率較低。再說豬蹄雖然蛋白質含量為22%左右,比肥瘦相間的豬肉(13%)還高,但豬蹄中的蛋白質跟豬肉中的不是一回事。豬蹄、雞爪中的膠原蛋白是一種典型的不完全蛋白,即與機體的需要很不吻合,單獨吃吸收利用率低,更別指望它經過消化吸收後能轉化為美化皮膚的膠原蛋白。

不過,如果您喜歡它美妙的口感,偶爾吃一下也未嘗不可,說不定還能為心情加分。

豬蹄中的脂肪含量較高,用豬蹄熬湯時表面有一層浮油,可把油放冰箱冷藏一會兒然後撇掉再吃。不太建議用豬蹄湯開奶,尤其是平時就吃肉較多的人,不僅開不了奶甚至還可能把奶堵住。

豬蹄中的脂肪含量比較高,因此用豬蹄熬湯時,表面都有一層浮油,可以把油放冰箱冷藏一會兒然後撇掉再吃。對於想用豬蹄湯來開奶的人來說,不太建議,尤其是平時就吃肉較多的人,不僅開不了奶甚至還可能把奶堵住。

豬肝:補鐵

動物肝臟是很好的補鐵食物,中國哺乳期婦女膳食寶塔中提到,每周吃1~2次動物肝臟,總量達到85g豬肝或者40g雞肝。

首先,豬肝含有豐富的鐵,特別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膳食平衡的原則下,一周吃一次動物肝臟,能有效避免貧血的發生。豬肝中的鐵是血紅素鐵,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哺乳期的媽媽們來說非常適宜。其次,豬肝中維生素A含量很高,是非常好的維生素A來源。當然,還能夠用它來補充蛋白質,是性價比非常高的食物。

豬肝最好的吃法是煮熟後倒點醋蒜汁涼拌著吃。此外還可熱炒和做湯,芹菜炒豬肝、豬肝菠菜湯都是不錯的吃法。

涼拌豬肝

豬肝屬於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之一,但與此同時它的膽固醇含量也比較高,吃恰到好處的數量尤為重要,一周吃1~2次即可。

豬血:低脂

豬血和豬肝類似,也是鐵比較豐富,雖然和鴨血相比要遜色一點,但也很高。吃了豬血後,便便很容易變黑,這是因為人體只能吸收部分鐵元素,沒有被吸收的鐵元素與腸道中的硫化物結合,形成了黑色的硫化亞鐵所致。而且,豬血的熱量很低,除了補鐵之外,豬血還含有鈣、磷、鉀、鋅等豐富的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

可貴的是,動物血脂肪量極少,屬於低熱量高營養而且又物美價廉的食物,因此這動物血素有「血豆腐」的美譽。

青椒炒豬血、毛血旺等是我們最常採用的豬血吃法,但這樣的吃法通常重油烹調,而且豬血很容易碎,因此可以換個做法,比如做成豬血豆腐湯、菠菜豬血湯、豬血肉丸湯。

毛血旺

優質的豬血一般呈暗紅色,而且容易碎,有一些不規則的小孔,吃起來會有一點黏牙。

豬腦:補充礦物質

從中國食物成分表對比來看,豬腦中這幾種礦物質的含量的確比豬肉多一點,豬腦中鈣含量是30毫克/100克,豬肉是6毫克/100克;豬腦鐵是1.9毫克/100克,豬肉是1.6毫克/100克;豬腦磷是294毫克/100克,豬肉是162毫克/100克。

不過,從鈣和鐵來看,二者雖然有差距,但對於人體獲得營養來說,都沒有太大差異。首先看鈣含量。二者中鈣的含量都一般,真想補鈣,還不如喝一杯牛奶。其次,來看鐵含量。豬肉和豬腦中鐵的差異就非常微小了,補鐵補血的作用幾乎一樣。至於豬腦中的磷,的確比豬肉高很多,但是,磷這種元素人體一般不會缺乏,你也不需要額外去補充。而且,磷太多了也不好,還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所以,豬腦中的鈣磷鐵雖然比豬肉多一點,但是從整個飲食來看,對人體營養的影響很小。

腦花不就是涮著吃嗎?沒那麼單調!能冒、能燒、能滷、能烤,有各種菜式,清蒸豬腦花、豬腦蒸雞蛋、烤腦花、腦花面……

豬腦膽固醇多?適當吃點也不怕,如果喜歡吃,每月2~3次、每次吃50克左右的豬腦,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豬耳:口感爽脆

豬耳朵和豬肉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脂肪含量低,而且口感爽脆富含膠質,但它也有缺點,那就是鉀、鎂、鋅、硒等礦物質含量要比豬肉低一些。

煮熟後直接涼拌吃最好,紅油耳片就是一道川菜中的傳統名菜,不想攝入太多油的話,可以用酸醋汁來代替紅油。再配一些黃瓜絲,則更加爽脆可口。

豬肉有什麼好吃的?怕是會吃過的都有自己的理由。

從紅遍大江南北的紅燒肉,再到不同地區對於豬肉的各種偏愛,無不印證著一個大家共同認可的熱愛理由:最解饞的肉類。

相關焦點

  • 一枚波羅蜜的十八般「武藝」
    原標題:一枚波羅蜜的十八般「武藝」   「我沒吃過這個味道,甜糯之外,還有些特別的香氣。確實好吃!」
  • 高校「十八般武藝」,它會選擇你?who怕who!
    高校「十八般武藝」,它會選擇你?who怕who!很多高中畢業的學生,歷經高考這一場生無可戀的「愛情」,相信準大學生已然放飛了自我。來到陌生的城市,遇到陌生的人和事,國內外各大高校將施展「十八般武藝」,這裡會不會有你?你花落誰家?
  • 昝輝(Zac):授權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十八般武藝"轉帖
    今天,Zac正式授權正式授權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十八般武藝」發表SEO每天一貼的帖子。  授權原文如下:  「網際網路十八般武藝」不是我的微信公眾號,但有我正式授權,發表SEO每天一貼上的帖子。這是唯一的授權,其它帳號在微信公眾號、百度百家號、頭條號等任何地方發的,都沒有授權。  在某種意義上說,我是個過時的人。歲數大了,想不過時都不行。
  • 今天,看他們「亮出」十八般武藝
    你還記得各科老師們的十八般武藝嗎?(點擊圖片看你猜對了嗎?)祝老師們節日快樂!
  • 荒野戈壁,看新兵如何展示「十八般武藝」
    本期推出「西陲觀演訓」系列報導之九:《荒野戈壁,看新兵如何展示「十八般武藝」》1 為進一步加強綜合戰鬥素質 提升實戰化意識 近日
  • 電梯偶遇老外,外賣小哥飆英文走紅 網友:十八般武藝
    電梯偶遇老外,外賣小哥飆英文走紅 網友:十八般武藝
  •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只是傳說?熟練使用一種兵器有多難
    而提到這個問題,在古典小說和傳統評話中,常說武藝高強的人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這十八般武藝一般是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 而「十八般兵器」也並不是真的只是十八種兵器,而是泛指多種技藝。但顯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比如運動員也是專精要比貪多嚼不爛更有優勢。那麼,為什麼古人還講究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呢?
  • 【法院動態】如何練就法院調研宣傳工作的「十八般武藝」——潛江...
    【法院動態】如何練就法院調研宣傳工作的「十八般武藝」——潛江法院舉辦調研宣傳信息寫作培訓會 2020-05-13 0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眾星耍盡十八般武藝 捧場央視群英匯力薦新劇-搜狐娛樂
    搜狐娛樂訊 21日,一年一度的CCTV電視劇群英匯在京舉行,吸引到了包括《人間正道是滄桑》、《大瓷商》、《我的兄弟叫順溜》在內的諸多09新劇劇組參會;陳建斌、陳寶國、陳好、唐國強、趙本山、張涵予、李冰冰等數十位影星紛紛到場助陣,為各自的新劇推介耍盡了十八般武藝。
  • 海外華文教師「十八般武藝」釋放漢語魅力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長沙1月9日電 題:海外華文教師「十八般武藝」釋放漢語魅力  作者 劉曼 文新庭  受疫情影響,泰國春府晚縣興華學校於2020年年末再次放假停課。在該校任教的青年華文教師章舒燕在不能出門的日子忙著備課,她的第二輪線上中文教學將於1月11日正式開啟。
  • 火車站客運值班員馬雪梅:「十八般武藝」傍身(圖)-廣西新聞網
    「十八般武藝」傍身 四處應急傳溫情——柳州火車站客運值班員馬雪梅的一天不一般的客運值班員馬雪梅看上去是那種嬌嬌柔柔的「軟妹子」,其實29歲的她有「十八般武藝」傍身,幹起活來一身能量。火車站裡的客運值班員,簡單地說就是對旅客乘降統籌調度指揮的人。
  • 教師節到了,一起盤點老師那些的十八般武藝
    每個人在成長道路上都有老師的指點,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老師的那些十八般武藝是如何帶領大家感受知識就是力量的。
  • RAP首席、火鍋首席 券商分析師玩轉「十八般武藝」
    圖片來源:天風證券為吸引更多投資者目光,越來越多券商近年來在紮實研究的同時,也在持續「解鎖」新技能,從推出花式研報到關注雙十一購物、全國幼升小政策等社會熱點話題,盡顯十八般武藝。RAP版研報都唱了啥?中證君梳理發現,這部時長不足160秒的小視頻信息密度實在是太高了!
  • 湖南各高校「花式」招生「十八般武藝」各顯神通
    今年,湖南各高校招生也是抬出「十八般武藝」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拼」得如何! 湖南大學「硬核天團」來襲!此外,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等高校也是針對自己的特色,推出最拿手的「武藝」,為考生們提供最全面的介紹與答疑。 眾多「花式」校招 你最pick誰呢?
  • 矛錘弓弩 刀劍拐斧——「十八般兵器」的由來
    「十八般兵器」之稱是從「十八般武藝」一詞演化而來。「十八般武藝」始見於南宋華嶽編的兵書《翠微北徵錄》,華嶽曾中過武狀元。此書編成於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他在書中自稱「臣聞」,可見「十八般武藝」的說法實際上還要早。可惜宋代的兵書多毀於兵燹,今傳者寥寥無幾,「十八般武藝」的原始出處和內涵今天已無從查考。
  • 《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2丨平安鄉的「點木成金」》引發熱烈反響 從...
    昨(7)日,上遊新聞聯動14個區縣融媒體中心聚焦脫貧攻堅大決戰推出第二篇——《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2:平安鄉的「點木成金」》。稿件以文圖、視頻形式,在上遊新聞、重慶晨報以及奉節縣新聞中心、奉節縣廣播電視臺推出,引發熱烈反響。
  • 十八般武藝「男」能可貴
    在孩子眼裡,男老師是和藹可親的大哥哥,是會翻筋鬥的孫悟空,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絕世高手
  • 專訪北京協和醫院護理專家:重症護理「十八般武藝」為患者護航
    (抗擊新冠肺炎)專訪北京協和醫院護理專家:重症護理「十八般武藝」為患者護航中新社武漢3月29日電 題:專訪北京協和醫院護理專家:重症護理「十八般武藝」為患者護航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他們是與新冠肺炎患者接觸最多、最危險的群體
  • 春天到了,老師不讓養蠶了,改孵小雞了,家長十八般武藝已用光了
    再後來,各種奇葩作業,這星期用廢舊物品做澆花器,下星期用五彩瓶蓋做動物,中秋節做花燈,元宵節做孔明燈,做手抄報,收集各種東西……再難的作業,咱都頂下來了,十八般武藝樣樣修煉,還怕拿不下幼兒園和小學的作業?但是,前幾天在網上看到別人家的作業——孵小雞!
  • 丸莊黑豆醬油十八般武藝精通,化身「中華小當家」幫手
    圖:丸莊黑豆醬油系列丸莊黑豆醬油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化身為「中華小當家」的幫手,為美味菜餚點綴一二,讓其色香味更佳,誘人於無形,一個字,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