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一暴十寒
【拼音】
yī pù shí hán
【釋義】
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恆心。
【出處】
先秦·孟軻《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齊宣王昏庸無能,常被朝中的奸人利用。孟子遊歷到齊國時,對齊宣王也無能為力。他認為齊宣王並不是不聰明,而是沒有受到好的方面的薰陶,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春秋時期,各家學說齊放,百家爭鳴,各國經常出入一些遊說之士,宣傳自家的學說思想。那些遊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當時齊宣王昏庸無能,常被朝中的奸人利用。有一次孟子遊說到齊國,經過遊說後發現齊王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嗎?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他,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他,他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
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認為有大天鵝飛來,準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
· 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