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孩子趣味學語文,越學越有趣(成語篇)

2020-12-25 教育望遠鏡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如何引導孩子學好語文,不妨換一種方法,帶著孩子趣味學語文,讓他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在不知不覺間就能充分學習到語文知識,孩子會越學越有趣,覺得學語文可以這麼好玩。

第一篇章:走進成語大世界

在漢語的廣闊天地裡,有一個奇妙的成語世界。那裡有青山綠水、萬紫千紅,有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它會令人目不暇接、耳目一新,歡迎來到成語大世界!

一、成語植物園

來到了成語植物園,瞧,這裡花紅柳綠,鳥語花香,碩果纍纍,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請盡情欣賞吧!

1.說出含「花」的成語

春暖花開 鳥語花香 繁花似錦

錦上添花 花容月貌 柳暗花明

花枝招展 花團錦簇 百花爭豔

2.請把以下成語填完整(所填必是有關的植物)

成( )在胸 望( )止渴

寸( )不生 雨後春( )

百步穿( ) 出水( )( )

( )斷絲連 ( )( )滿天下

二、成語動物園

1.成語十二生肖。家喻戶曉的十二生肖,歷史悠久。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曾為它題詩作畫,它們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請你在下面的括號裡分別填上一個屬相,組成成語

膽小如( ) 對( )彈琴 

如狼似( ) 守株( )兔

葉公好( ) 畫( )添足  

人仰( )翻 順手牽( )

殺雞嚇( )呆若木( ) 

( )急跳牆 人怕出名( )怕壯

2.動物大逃亡

動物園的動物在一個暴風雨之夜,趁管理員疏忽,進行了集體逃亡。請你幫助管理員找回這些動物,並把它們重新放回各自的住所裡。

賊眉( )眼 力大如( )

狡( )三窟 ( )首是瞻

打草驚( ) 殺雞嚇( )

( )雀無聲 驚弓之( )

照( )畫虎 ( )尾續( )

三、成語數字園

1.以數字開頭的成語

( )波三折 ( )面三刀

( )頭六臂 ( )體不勤

( )谷不豐 ( )神無主

( )嘴八舌 ( )面威風

( )宵雲外 ( )拿九穩

2.數字猜成語

12345609(七零八落) 1256789(丟三落四) 1+2+3(接二連三) 333 555(三五成群) 3.5(不三不四) 7/8 (七上八下)

3.成語之最

最短的季節(一日三秋)

落差最大的瀑布(一落千丈)

最貴的稿酬(一字千金)

最賺錢的生意(一本萬利)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最吝嗇的人(一毛不拔)

最長的腳(一步登天)

跑得最快的馬(一日千裡)

最乾淨的地方(一塵不染)

最浪費的行為(一擲千金)

四、成語趣味園

1.根據謎面猜成語

古代主要的交通事故——人仰馬翻

呼口號——異口同聲

一出門就碰見一出山——開門山見

兔子不吃窩邊草——捨近求遠

先坐飛機,再搭地鐵——上天入地

廣東人唱京劇——南腔北調

夜半鐘聲——一鳴驚人

世界上最少的軍隊——單槍匹馬

站在北極說話——冷言冷語

把項羽和劉邦過磅——稱王稱霸

園丁——移花接木

軍事論文——紙上談兵

封神榜——聚精會神

化妝表演——粉墨登場

2.根據諺語寫成語

天下烏鴉一般黑——一丘之貉

這山望著那山高——見異思遷

喝水不忘挖井人——飲水思源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暴十寒

打開天窗說亮話——直言不諱

橫挑鼻子豎挑眼——吹毛求疵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作自受

3.根據漢字猜成語

斌——文武雙全

炭——頭重腳輕

明——日積月累

泵——水落石出

五、成語大觀園

根據書籍中的故事說出有關成語《三國演義》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諸葛亮放孟獲——欲擒故縱

呂布拜董卓——認賊作父

張飛耍槓子——輕而易舉

《紅樓夢》賈寶玉看西廂——戲中有戲

林黛玉的身子——弱不禁風

王熙鳳的為人——兩面三刀

劉姥姥進大觀園——少見多怪

《西遊記》唐三藏取經——好事多磨

孫悟空七十二變——神通廣大

豬八戒扮新娘——其貌不揚

沙河僧挑膽子——忠心耿耿

白骨精遇上孫悟空——原形畢露

《水滸》宋江的眼淚——虛情假義

李逵穿針——粗中有細

孫二娘開店——謀財害命

潘金蓮給武松敬酒——別有用心

2.根據成語說說相關的故事

寓言故事類拔苗助長 坐井觀天 刻舟求劍

掩耳盜鈴 買櫝還珠 邯鄲學步

濫竽充數 鄭人買履 畫蛇添足

歷史故事類完璧歸趙 三顧茅廬 負荊請罪

指鹿為馬 入木三分 鑿壁借光

破釜沉舟 樂不思蜀 精忠報國

神話故事類精衛填海 火眼金睛 盤古開天

牛郎織女 夸父追日 八仙過海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雞犬升天

3.詩詞中還藏著不少的成語

此時無聲勝有聲——弦外之音

相逢何必曾相識——一見如故

粒粒皆辛苦——來之不易

有心栽花花不開——事與願違

不識廬山真面目——當局者迷

此曲只應天上有——不同凡響

學習成語是不是很有趣?成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學起來又會妙趣橫生、出神入化,希望孩子們在成語的世界裡,能披荊斬棘、學無止境、力爭上遊、一帆風順!

趣味學語文,下期還有精彩內容。關注「教育望遠鏡」將自動回復得到一份《成語闖關試卷》,列印給孩子們練一練。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趣味成語100例,孩子在玩中輕鬆學成語,積累寫作素材
    你家孩子是怎麼學成語的呢?我身邊家長們的招數那是五花八門:有讓孩子多抄幾遍成語背的,有拿著成語詞典背的,還有搜集成語故事資源讓孩子背的。總之,都是靠背。孩子要背古詩、背課文、背單詞、背公式,要是連成語都要靠背的,那也太慘了吧!還記得小時候咱們玩的腦筋急轉彎嗎?是不是每一條都十分有趣又讓人印象深刻?其實有些成語也可以這麼來記。
  • 有趣的看圖猜成語,看的是樂趣學的是知識,還能秀出你的才華
    相信多數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口成章,下筆千言,但是想要做到這些都是需要自身有非常高的文化底蘊,然而學習成語不失輔助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行為。學習成語能夠更好理解文言文意思,更好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成語也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寫作水平。
  • 為什麼你的語文成績越學越差?
    感覺自己的語文越學越差了是怎麼回事?很多同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和以前一樣的努力,為何語文成績越來越差呢?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疑惑,孩子和以前一樣學習,為何語文成績越來越差呢?穆老師認為,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因素造成的,請大家接著往下看:一、方法的不適應性小學是只要課堂聽講,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就可以了,至於閱讀及技巧性訓練則鮮有涉及,考試很少有所考查,所以難以體現在語文成績上。 而到了初中、高中,隨著科目增多,倘若孩子還是按照以前的方式去學習,成績怎能不下降?
  • 原來學認字也這麼好玩:孩子有趣的識字從這套書開始!
    《寫給孩子看的趣味漢字》全6冊每本書一個主題,共包含人物、動物、植物、自然現象、器具、飲食6大主題,228篇漢字解讀▽它的適讀人群是學前兒童和小學生,一共包含6冊,選取了228與那些簡單的卡片玩具不同,這套書內容非常豐富,每一個字都通過8大板塊呈現,介紹了每個漢字的筆畫順序、字形演變、相關成語、名家童謠、趣味字謎等。全書知識點豐富,音頻、遊戲和故事可以讓孩子邊學邊玩邊聽,228個漢字,保證讓孩子學過便不再忘!
  • 偽勤奮,越學越累,越累越學,越學越累......
    很難統計,有多少孩子,一年365天,基本無休。家長們希望通過參加各種培訓,能夠為孩子帶來脫胎換骨的變化。事實上,這種無縫的「學習+培訓」,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危害,或許事倍功半。看似勤奮的學習模式,只會讓孩子疲於學習-補習-學習-補習......的循環之中。
  • 贈書 | 學成語「玩」比「學」更高效!這套書帶給家長啟發
    目前,孩子學成語的方法主要是看故事學成語,了解成語的典故和背後的歷史故事。這樣學的優點是能通曉成語的由來,缺點是面對幾百個成語典故,孩子很有可能沒耐心全部讀完。而且看故事只是學成語的一個方法,如果家長能給孩子提供一個有趣、靈活、富有挑戰性的遊戲方式學成語,是不是會事半功倍呢?
  • 越學越吃力?幫孩子突破英語學習瓶頸!
    孩子瞎學了幾句荒腔走板的詭異發音。為什麼有的孩子越學越輕鬆,我的孩子越學越吃力?很多孩子每天看原版書,並非孩子天分過人,而是老師已經帶著孩子們認認真真讀過幾本原版書了。近些年,北京很多重點小學都在強調英語閱讀,每年的寒暑假期間,老師都會根據91reading的分級體系給孩子們推薦一份原版書的書單。 越來越多的學校、家庭營造了雙語學習氛圍,孩子在課餘紛紛捧起原版英文書。從小進行英語啟蒙,從繪本、橋梁書、初章書循序漸進,很快就能讀一些簡單的章節書了!
  • 每周一書丨《婷婷講成語故事》:教孩子趣味成語
    本周薦書(第13期):《婷婷講成語故事》:教孩子趣味成語《婷婷講成語故事(全四冊)》。紅網時刻記者 魏瑋 整理報導孩子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有一個技能常常被忽略:就是中華文化沉澱下來的語言瑰寶——成語。成語跟一般的詞彙不同,它是從5000年中華民族的歷史中沉澱下來的,短短的幾個字,往往就包含了一段歷史,一個典故,一種智慧。
  • 一張地圖串起180首古詩、1600個成語,讓孩子學語文不再犯難
    換句話說,「大語文」時代就是孩子所學的內容更多了,不僅要學習語文的基礎知識以及閱讀、寫作,還要學習歷史、各類典故、常識、百科知識等。同「大語文」一詞提及頻率同樣高的還有一句話——得語文者得天下。為什麼語文會如此重要呢?
  • 1500幅成語圖畫,600多個趣味成語故事,對接語文新課標新課本,為孩子量身定製!
    500幅成語圖畫,200多個趣味成語故事,量身定製還原真實情景,打造語文學習的高速通道。讓孩子從一開始就愛上傳統文化,讓小學生更好懂、更愛學。不熟悉教材要求和課程標準的家長,面對知識量快速變化的孩子,如何選擇當下適合孩子的內容就成了一個問題。這套《畫說成語》與語文新課標、新課本對接,把成語落實到課本中的每一課、每一頁。並將小學成語學習分為三個階段,共三冊,收錄了新課標要求掌握及語文課本中出現的1500個成語。
  • 國學|大熱的「國學」,孩子要不要學,要怎麼學?
    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教學大綱》均提出了背誦古詩詞的要求,並列出了具體篇目。 部編版教材落地之後,要求語文學習需要回歸人文性、加強閱讀量、增加傳統文化學習。僅古詩文一項,小學6個年級12冊教材共有古詩文132篇,平均每個年級約20篇,佔課文總數的30%左右。
  • 《畫說成語》:學成語、懂歷史、知文化,在圖畫與故事間愛上成語
    本書以《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為編撰原則,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學語文課本,並參照「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針對5~6年級學生量身定製,500個「新課標」要求識記的成語進行全面解析,每一個成語都配有精美插圖,方便學生理解記憶成語,同時培養孩子的形象思維能力。在旁標註其釋義、典故、近義詞、反義詞、例句等,並對照語文教材內容,成功識記成語的方方面面。
  • 國學 | 大熱的「國學」,孩子要不要學,要怎麼學?
    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教學大綱部編版教材落地之後,要求語文學習需要回歸人文性、加強閱讀量、增加傳統文化學習。僅古詩文一項,小學6個年級12冊教材共有古詩文132篇,平均每個年級約20篇,佔課文總數的30%左右。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國學大語文對孩子今後學習的重要性。面對浩海如煙的傳統知識,該學哪些?怎麼學?
  • 成語串起中國史,文史打通大語文!讀透這套成語書,孩子再也不怕成語考試啦!
    還穿插趣味漫畫和成語小遊戲,拉近和孩子的距離,怎麼學都學不厭,鞏固了成語知識。孩子一邊看有趣生動的故事、漫畫,一邊知曉虛心、明白事理等道理,而這正是這個成語要教給孩子的精髓。怎麼讓孩子既能學到精髓,真的吃透整個成語,又能越學越過癮?不妨就一起看看這套書的講解方式:每個成語,都包含了「成語有出處」、「成語有歷史」、「歷史串串燒」、「學而時習之」四大板塊,多角度吃透成語。
  • 每日學成語 越人阱鼠
    名師領你學語文 語文不用愁越人阱鼠鼠好夜竊粟,越人置粟於盎①,恣鼠齧,不顧。「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十二章》)。③到。如「其劍自舟中墜於水」(《刻舟求劍》)。④與「至」連用,常用於句首,表示兩段之間的過渡,提起另一件事,可譯為「到了」或不譯如:「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三峽》)。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成語?
    成語,是古人對事物的高度總結和概括,正所謂:「眾人皆說,故成之於語者,謂之成語也。」成語,多出自古聖先賢之口,如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孟子曰:「捨生而取義者」;莊子曰:「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每一則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每一個成語故事中,都蘊含著引人深思的道理。孩子越早學習成語,就可以越早體會古人的智慧,懂得人生的哲理。
  • 女孩高考語文148分,用文言文寫出滿分作文,她學語文注重三方面
    在父母引導下,深深愛上語文這個女孩名叫孫婧妍,來自北京,她對語文的喜愛由來已久。在童年時代,她的父母在教育她時沒有參考一些常見的做法,比如讓孩子學認字、學背詩等等。父母會用富有感情的聲音把好聽的童話故事朗讀給孩子聽,一邊朗讀還會一邊加上有趣的表情、動作,這樣的做法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越聽越愛聽。
  • 這樣玩,英語才會越學越有勁,適合低年級的家庭小遊戲-英語篇
    70、80後的我們已長大成人,在社會上因為啞巴英語吃的虧,絕不想再在我們的孩子身上重現。所以,隨著英語低齡化理念的不斷提出,推崇越小越容易學習英語的家長們逐漸增多。甚至因為社會的壓力和周圍家長的對比,使得更多的家長從孩子剛開始說話,就對其進行雙語教學培養。
  • 原來《語文可以這樣學》臺灣「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暑期收心團 !
    今天,修爸又給學齡孩子們帶來了一套學習語文的「全能書」,可以幫助孩子全面提高語文綜合能力,也能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還能大大緩解家長們面對新教材改革的焦慮。它就是——《語文可以這樣學》。可以說,這套書不僅是孩子語文學習的優秀啟蒙讀物,更是家長啟發性家庭輔導的有效工具和老師備課的得力助手。得語文者得天下!莫負好時光,小學階段學習語文正當時!給孩子選擇正確、有趣、實用的語文讀物,恰似餵養孩子語文素養的第一口奶,選對了,將受益終身。這套書的來頭可不小,它是由多位專家,經過20年的精心打磨出來的一套語文學習體系。
  • 孩子學成語,只會死記硬背?不如從找「好成語」開始!
    記得在孩子兩歲的時候,帶她去草原玩,她看見幾個人在賽馬,突然冒出了一句:「媽媽,你看萬馬奔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