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7月21日,浙江金華,大雨來襲,金華高鐵站附近環城北路公鐵立交橋橋洞浸水,彭先生背老婆孩子穿過橋洞。趕著坐高鐵回江西鷹潭老家的彭先生,為了不讓老婆,背著老婆遊過去。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趕著坐高鐵回家的彭先生一家,怎麼也不會想到坐趟高鐵會何等艱難,一場傾盆大雨讓金華市區不少地方可以看海,位於金華高鐵站附近的環城北路公鐵立交橋橋洞半小時內水位漲到了成年人的胸部。從火車金華站南廣場到北廣場之間,穿過這個立交橋隧道是最短的距離,要不是立交橋隧道被水淹沒,本來走路也就10分鐘的路程,可讓彭先生一家沒想到的是,大水已將立交橋隧道徹底淹沒。眼看回家高鐵列車開車時間臨近,彭先生心一橫,背老婆孩子哪怕遊也遊過去。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淌水過橋的彭先生。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環城北路的公鐵立交橋橋洞,半小時左右已一片汪洋。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出了橋洞彭先生無奈地說:「遊水趕火車,這輩子還是頭一次。」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溼漉漉的一家人,通過積水的橋洞後趕往高鐵站。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愛情天梯:「小夥子」和「老媽子」的姐弟戀
上世紀50年代,20歲的重慶農家青年劉國江愛上了大他10歲的「俏寡婦」徐朝清。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們攜手私奔至深山老林。為讓徐朝清出行安全,遠離一切現代文明,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二人互稱「小夥子」和「老媽子」,雖然老媽子一輩子也沒下過幾次山,但為讓愛人出行安全,小夥子一輩子都在忙於搭建溝通峭壁與外界的石梯,一鑿就是50年。小夥子鑿成老頭子,鑿出6000多級「愛情天梯」。他們還靠野菜和雙手養大7個孩子。懸崖峭壁上生鑿的石梯,如今已有6000多級,被稱為「愛情天梯」。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相戀28年南極完婚北極求婚張昕宇梁紅的浪漫愛情
新郎張昕宇曾在北半球的寒極奧伊米亞康向相戀28年的女友梁紅求婚。2013年7月6日,張昕宇帶著梁紅及4個小夥伴駕乘「北京號」帆船從上海啟程,開始了前往南極結婚的環球航海。在經過234個日夜的艱苦航行後,終於抵達中國南極長城站,完成了一場「冷浪漫」。
歲月流淌,人世滄桑,總有一些動人故事,可歌可泣,可圈可點,讓我們還能對愛情永存希望。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照顧癱瘓老伴 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2003年春節,相濡以沫的老伴突患老年痴呆症,近八旬的張英璽老人細心照料。為了撫慰老伴的精神,每天帶她下樓散心。為了妻子坐輪椅下樓方便,家住二樓的張英璽就琢磨著自造一部電梯。他設計了草圖,大兒子幫他買來了電機,二兒子請來了「懂機械」的幫手,用了兩天時間就把電梯造好了,張英璽的心願實現了。「不管春夏秋冬,只要不是下雨下雪,我每天都用這個電梯帶她下樓散散心。」現在,張英璽每天給老伴梳頭、洗臉、換洗尿布。一日六餐、四杯水、一次藥,都要用小勺來喂,一天600多勺。近十年來每天如此,照顧老伴成了張英璽的全部工作。在他細心照顧下,老伴從來沒有患過一次感冒,常年臥床也沒有褥瘡,兒女們放心,鄰居們稱讚。在老人臥室的床頭前,掛著他倆的結婚照,下面寫著一行字格外醒目:相伴到永遠。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訂婚後失散40年得重逢 他未娶,她未嫁
1947年春節,餘琦、劉自平按照傳統習俗,舉行了隆重的訂婚儀式。由於戰爭和劉自平在政治上蒙冤,兩人1987年才正式結婚。更讓人感懷的是,餘琦於2006年10月1日去世,葬在她和劉自平最初相見的地方。
當代著名作家丁玲的親表妹餘琦,出身於一個世代書香之家,戀人劉自平是北京大學才子,溫文儒雅,一表人材,滿懷抗戰的激情。因戰事、肅反運動、文化大革命等運動,兩人定婚後卻離散。在苦苦尋覓彼此的40年後,他們在家鄉得以重逢。當時,他未娶,她未嫁。
20年前,74歲的劉自平老人和66歲的餘琦老人舉辦婚禮的時候,湖南文理學院中文系的周尚義教授和其愛人黃菊珍作為他們愛情故事的見證人,送上了一幅新婚對聯,藉助秦觀詞作《鵲橋仙》(纖雲弄巧)的意境,化用娥皇女英千裡尋夫淚灑斑竹、牛郎織女被天河阻隔和《紅樓夢》林黛玉《題帕詩》的典故,敘寫出了二人40年悽苦相思的經歷,表達了眾人對二位有情人在訂婚40多年後,終於成為眷屬的衷心祝福。劉自平老人在婚禮上曾興奮而鄭重地對餘琦老人許諾:「我至少還要陪伴你十年!」
2006年10月1日,餘琦女士告別了人間,告別了她和愛人廝守近20年的「三間陋室」和「半庭花木」,平靜而安詳地離開了,永遠地離開了。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稻香村之戀:詩人伉儷相濡以沫60春秋
艾砂、馬乙亞這對瀋陽的詩人伉儷,60年的戰爭風雲和政治風波都未能把他們分開。
艾砂、馬乙亞是一對穿越了半個多世紀風雨的詩壇伉儷。60年前,他們都是黨的地下工作者,由於工作的頻繁接觸和對詩歌的共同愛好,兩人開始沉默而熱烈的地下戀情。瀋陽解放後,這對戀人從「地下」走出來深情地擁抱,有情人終成眷屬。幸福是短暫的,在接下來的一系列政治風暴中,這對愛人經歷了難以想像的艱難苦楚,但堅貞的愛情讓他們活下來了。陽光總在風雨後,1980年春天,夫婦倆獲得了徹底平反,重新走上工作崗位。離休後,兩位老人回到北京市海澱區蘇家坨鎮後沙澗村,在老屋的宅基地上蓋起了農家小院,艾砂取名為「夢園」。冰鋒雪劍並未磨掉他們對詩的痴情。過了幾年清靜日子,艾砂這個倔強的老頭,就在心裡琢磨著辦一本詩刊。1999年早春二月,在艾砂夫婦的辛勤努力下,《稻香湖》詩刊在「夢園」創刊。
如今,他們一起相濡以沫地走過了漫長的60個春秋,正如他們在《河岸》一詩中寫的那樣,「你頭枕著我,我胸貼著你,天天互相撫摸握手,一萬年也要合枕共眠。」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寫在雲端裡的愛:胡錦濤贊她「很了不起」
同是飛行員的劉文力夫婦經常由於飛行任務不能見面,而劉文力是國內惟一的女飛行大隊長。33歲的劉文力突遭乳腺癌的侵襲,11個月後在丈夫的關愛和積極治療中浴火重生,重新翱翔藍天。胡錦濤總書記稱讚她「很了不起」!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臺灣殘疾畫家謝坤山和妻子不同尋常的愛情
謝坤山是臺灣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從12歲起在工地上打工,16歲誤觸高壓電而失去雙臂和一條腿;23歲時,又因意外事故失去一隻眼睛。為了不連累貧困的家庭,在第二年離開了家,帶著一身殘疾,獨自一人展開了頑強的生活拼爭。就在他人生最困頓的時刻,有一個名叫也真的漂亮女孩走進了他的生活。
每當他們並肩走在街上,也真發現人們的眼光常驚奇停留在肢體殘缺的謝坤山身上,而更多的是停留在自己身上。有時也真覺得難以忍受,不覺放慢了腳步。而當她看到毫不在意、勇往直前的謝坤山的背影時,她覺得有殘缺人是自己,而不是謝坤山。從那時起,也真開始調整自己的心理。她反覆比較:自己的長處怎麼也沒有謝坤山多,僅是多幾隻健全的手腳而已,而這手腳並沒做出什麼驚人之舉。也真堅定了與謝坤山在一起的決心,但她的這份感情卻難以讓人理解,尤其是在她自己父母那裡,也真與謝坤山的感情遭遇了嚴重的考驗。
也真父母對也真採取了嚴厲措施:禁止也真出門與謝坤山見面。時間長了,也真自然會忘掉謝坤山。
不能見到也真的謝坤山,想要用行動來向也真的父母證明自己的能力,他更加努力地作畫、開畫展,不斷地在一些畫畫比賽中獲獎。即使如此,謝坤山也沒能說服也真的父母,讓他們真正認識自己。
此後的兩三年,謝坤山和也真的愛情就像在父母監視下的地下工作。但時間沒有衝淡他們的感情,反而更讓他們感到不可分開。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兩人都知道他們共同面臨的問題,就是有沒有經濟能力來維持家庭的生存?他們覺得有足夠的心智和能力去承受生活的負荷。於是,在他們認識的第8年,也就是在1987年,謝坤山和也真做出了彼此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決定: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