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寧波大學一對"雙學位小販"在雙橋擺攤創業的心路歷程
在臥室兼倉庫的出租房裡,兩人在整理貨品。
李溢希從寧波大學畢業已經有幾年了,他現在住的地方就在寧大對面的雙橋社區,17樓四居室中的一間。這個10多平方米出租屋看起來更像一個倉庫,成堆的紙盒子、襪子和短褲,比他更像這裡的主人,它們盤踞在架子上、桌上、地上,以及所有能放東西的地方,甚至堂而皇之地擠佔了大半張床。
每天傍晚,這個1987年出生的大男孩和女朋友茹妍就開始「理貨」:5雙襪子裝一盒,5條內褲裝一盒,漂亮的商標貼在牛皮紙盒子外面,蛇皮袋一裝,騎上電動車駝到雙橋商業街去擺地攤。
「寧大畢業擺攤,日入2000」。3個月前,他在寧波本地一論壇裡寫下了這段擺地攤的經歷。這篇標題有點譁眾取寵的帖子,博得了6萬多點擊率,跟貼就有6頁,感慨和鼓勵佔了大多數。
通過論壇裡留下的QQ,我們聯繫到了這對年輕人,坐在堆成小山的襪子和內褲中間,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回憶這段創業經歷。
這或許算不上一個成功的創業樣本,但我們覺得,在大學生「就業難」的背景下,他們的故事也許可以給許多糾結彷徨的畢業生一些啟發:這樣的奮鬥經歷,會不會讓終將逝去的青春更值得回憶?
1.
李溢希:我是雙學位的小販,和一般的小販不一樣
2010年,我本科畢業,管理學和經濟學雙學位,別人還在人才市場彷徨的時候,我已經目標明確地去創業了。當時做夢也沒想到,兩年後會回到母校旁邊擺地攤。
主意是女朋友小妍出的,那會兒我開了兩年的公司解散了,入不敷出,還欠著房租,剛剛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試用期第一個月的薪水一發下來,小妍就拿走了。她先斬後奏,一半付了房租,一半去進了300雙襪子。
去年10月一個悶熱的下午,她滿頭大汗地把襪子拖回來,滿臉惡作劇得逞的招牌微笑:「親,我們的生活費全變成襪子了,如果你不去把它們賣掉,我們就要喝西北風了。」
兩箱襪子佔了半張床,我差點瘋掉了。她的想法是去雙橋擺地攤。
我家是衢州農村的,條件不好,靠父母省下的每一分錢,加上助學貸款和做家教的收入才完成了學業。面對這樣的情況,我爸媽肯定不能接受:不上大學照樣能擺攤,何必這麼多年起早貪黑地供你讀書?
而且,新找的那份工作是人力資源管理,月薪三四千,輕鬆體面,也符合我父母的理想:既然當不了老闆,那麼安安穩穩做下去,等著升職加薪也是不錯的。
這些理由,都抵不過小妍的一句話:「這樣下去,猴年馬月才買得起房子,沒有房子拿什麼結婚?」
瞧瞧,多現實的女人。當時她還沒畢業呢,想得真夠遠。
可近在眼前的現實是,襪子不賣掉,我們吃什麼?我不好意思再去借錢了。
她坐下來,把襪子一雙雙拆開給我看,鮮豔的顏色,柔軟的質地,上面是胖乎乎的小熊,兩顆並列的心,完全是女孩家的心思。
「我是一雙一雙挑的,挑了好久,人家都不耐煩罵我了。你相信我,是女孩子都會喜歡的。」
我心軟了。好吧,就當包容一次她的任性。
她一起帶回來的,還有幾十個牛皮紙盒,我看著和無印良品的盒子挺像,頓時有了靈感:5雙不同顏色襪子裝一盒,再把粉紅色的標籤插在盒子外面,看起來高檔多了。別人當快銷品一雙雙賣,我們當中高端禮品一盒盒來賣,叫做「星期系列」,價格可以貴一點。因為這個想法,我興奮了很久,覺得自己和一般小販不一樣。
擺攤的地點設在雙橋商業街「香辣軒」門口,店老闆是我們的老鄉。5點半下班,6點多到那兒趕夜市,去之前我一直在打腹稿,萬一遇到同學怎麼說。
結果生意卻好得出乎意料,第一天就淨掙200元,第二天還沒來得急補貨,襪子就賣光了,淨賺400元。
後來我就天天下班後出去擺攤,回頭客頗多,並且有單位團購,上海有家公司通過寧波朋友介紹到我這邊,下了5000元的訂單作為年會禮品,這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數目。逢年過節賣得更好些,最好的一天,銷售額達到了2000多元。
我現在覺得擺地攤是件挺好的事兒,不耽誤上班,每天從傍晚6點擺到8點多,這段時間別人吃個飯、上上網也就過去了。後來,我覺得自己不能和一般的小販那樣安於現狀,小軒也覺得每晚守著攤時間成本太大。走上正軌以後,我們在網上招了4個兼職的女大學生來擺攤,時間省下來,再學一點東西。
很多人覺得奇怪,這麼小一個攤,為什麼要招4個人?哈哈,雙學位的小販想法和一般人是不一樣的:一來,我是打算找個正經店面,二來也算「密集營銷」,如果一個人晚上能賣掉100雙襪子,那麼4個人一起張羅吆喝,賣掉的可不止400雙了。她們在雙橋一度知名度很高的,被稱為「四大美女」。
對買的襪子進行重新包裝。
生意上了正軌後,他們請了4名女大學生幫他們擺攤。
2.
茹妍:一個一眼可以看到頭的人生,為什麼卻人人趨之若鶩
我讓小希賣襪子,可不是頭腦發熱。去年暑假,他在找工作的時候,我在雙橋泡著,轉了一圈又一圈,和許多經營戶聊過天,包括外面公交車站旁邊賣飯糰的安徽阿姨。
她每天在明晃晃的太陽下面站著,馬不停蹄,從一攤花花綠綠的菜裡挑選一些,揉進米飯裡,平均40秒就能做一個,有的3元,有的4元,下午就收工。我問她一天200元能不能賺到,她反問:「如果200元都賺不到,我還來幹什麼?」
200元,多可觀的一個數字!我當時就想,一個農村婦女都能賺到,我們為什麼不可以?當然,我不是歧視她,而是覺得自己有能力比她做得更好。
我研究過學校附近的生意,無非小吃、服裝、小飾品和快銷品幾種。做吃的應該最賺錢,但是我們沒有這個精力,小希也不會去做大廚;服裝附加值低,賣貴了,學生不買帳;讓一個大男生去賣小飾品,好像也不合適,他不會審美和搭配,想來想去,只有襪子這樣的快銷品最適合。
選擇學校附近的雙橋商業街,是因為我們對那裡的環境很熟悉,離我們住的地方也近,最重要的是附近有好幾所大學,人流可以保證。
我從小就喜歡研究這些,讀初中的時候,班上女生都在看言情小說,我覺得沒意思,我喜歡看商業書刊,商場上那些鬥智鬥勇的故事更帶勁兒。
我是揚州人,都說江蘇的孩子會讀書。在我們那個小縣城裡,公認的好出路就是「學而優則仕」,大學畢業考個公務員或者找個事業單位上班,安穩度日。
人一輩子不就是為了經歷麼?可為了一個一眼可以看到頭的人生,為什麼卻人人趨之若鶩———一輩子生活在一個地方,上個街都能碰到幾個熟人,每天吃吃睡睡周而復始,把家收拾乾淨就是為了再弄髒,這樣的生活多無聊乏味呀。於是我考了寧波大學,學「國際貿易」,因為這個專業聽起來很高端,可以「和全世界的人做生意」。
大三那年冬天我遇到小希,他和我室友的哥哥開了一家人力資源公司,其實就是中介。他們工作的那間屋子很冷,可他卻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西裝,看起來特別酷。後來才知道,他冬天只有這麼一件外套,連羽絨服都沒有。
那時,他的助學貸款沒有還完,還欠著房租,和別人搭夥吃飯,就數他買菜最少。但這有什麼關係?他樂觀、寬厚,愛闖愛嘗試,我覺得他和我骨子裡是一樣的人。
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就是不喜歡他甘心做個朝九晚五小職員的樣子。這才自作主張拿走他第一個月的薪水,逼他做出改變。
我做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樣子,其實是留了後路的。當時爸媽剛給了我3萬元,讓我去讀個雅思培訓,以便畢業後出國。我想,萬一全賠了,這筆錢也夠我們生活一陣子的,還能再幹點別的,反正我也不打算出國。當然沒有這3萬元我也會這麼做的,年輕嘛,沒有什麼輸不起。
都覺得擺攤很簡單,沒有技術含量,就像看到那個賣飯糰的阿姨,許多人會嗤之以鼻:「不就是賺個辛苦錢,如果我來做,可以開個連鎖。」
是的,許多人說起來的時候,先進理念一大堆,可是在有第一桶金之前,我們未必放得下這個身段,吃得了這個苦。
3.李溢希:所謂「彎路」,只是成長必須交的學費
去年年底我才知道小妍當初的努力和那3萬元的事兒,當時心裡挺難受的。我在最落魄的時候遇到小妍,她的家境比我好多了,從小生活優越衣食無憂,跟著我吃苦,為我做了那麼多,她卻什麼都不說。
我和她從小生活的環境不一樣,認識她之前,我已經走了不少彎路。我從小家境不好,背著債讀書,壓力挺大。
大三的那年暑假,我到一家貿易公司應聘做銷售,公司在南站附近一個很舊的寫字樓裡,我們的工作就是跑出去推銷玩具。
我分到的區域是老外灘和馬園路,我敲過每戶居民和企業的門,進過每個小賣部、美容店、餐館甚至停車場,沒有目標客戶,就是挨家挨戶地去說,遭白眼、被罵、被轟出來。
只有一家企業的經理很客氣地把我迎了進去,倒了一杯水,買了我一套玩具。後來才知道,這位經理有過我類似的經歷,很理解這樣創業的年輕人。
那個時候真是不怕打擊的,就是這麼一次鼓勵,又有勇氣義無反顧地去敲門。
後來公司把我們送到金華去進行「生存訓練」,就是不給錢,光給貨,賣掉才有錢在異鄉過下去。每天住最差的小旅館,東西賣出去前只敢喝水。不過業績還是不錯的,我估摸著,怎麼著也得有一筆豐厚的提成吧。
可是到開學的時候,老闆只給了我700元,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厚厚一疊,面額全是5元、10元的。沒辦法,誰讓我們是沒有保障的實習工呢。我當時就想,我怎麼這麼背,如果做一個暑假的家教,至少能掙3000元。
從大四開始,我和同學們合辦了一個專為大學生找家教的中介,賺了點錢,所以畢業後合夥創業,開了人力資源公司。沒資本、沒人脈、沒技術含量,說到底還是個中介,連勞務派遣都做不了,更別提高端的獵頭了。一年贏利不過10萬元,每個人分到手3萬元左右,生活費都不夠,撐了兩年還是散了。
那個時候,很多大學同學的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了,我心裡挫敗感特別強。不是天道酬勤嗎,為什麼我所有的努力都打了水漂?
我沒想到的是,就是因為有了開人力資源公司的這段經歷,我才被現在這家公司的老闆看上,有了新工作。最困難的時候,生活開始露出微笑。
賣襪子以後,我發現自己原來幹過銷售的經歷也不是白給的,我知道怎麼說才能打動消費者。這是一門藝術活,需要真刀真槍的訓練和經驗的積累。
銷售讓我學會了怎麼和陌生人打交道,這個陌生人不僅包括來來往往的學生,還有並不友善的城管、保安和競爭者。多年前做銷售時,我要在每個客戶門口徘徊很久,才有勇氣敲門去面對一張不知是什麼表情的面孔;現在,知道對方來者不善,我也會胸有成竹地迎上去,微笑,打招呼,有時遞支煙,然後見招拆招。
回過頭來看我發現,沒有什麼事情是白白經歷的,那些所謂的「彎路」,只是成長路上必須要交的學費。也許誰的青春都不好過,只是每個人經歷得不一樣而已。
去年放寒假的時候,我看上了鎮海一套40多萬元的複式小公寓,用擺地攤和上班賺的三四萬元,加上小妍的「私房錢」,又向親戚朋友借了點,付了首付,今年年底交付。這麼著急買房,是因為我打算寒假去小妍家見她父母,有房,我會覺得心裡有點底氣。不是我世故,畢竟,在當下的現實環境下,誰也不放心把女兒嫁給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吧?
4.茹妍:只要努力,「吊絲」早晚會「逆襲」的
小希來我家前,媽媽天天打電話在我耳邊嘮叨,說什麼「以後要多奮鬥20年啦」、「『鳳凰男』問題多啦」之類的話,可是他來了沒幾天,就把我媽搞定了。
我家是開餐館的,春節前生意很忙,他就跟在我媽屁股後面,搶著幹活,晚上讓我先回去,他自己和我爸媽打理到凌晨兩三點。後來我媽感冒了,大冬天的他半夜跑出去買止咳糖漿,比我爸還細心,我媽就給感動了。
唉,女人都是很好哄的。
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和我媽說,「怎麼放心把女兒交給這麼個窮小子?」我媽說,她樂意。我媽還說,她願意多出點錢,幫我們換一套大一點的房子。但是我們拒絕了,只要我們在一起,住什麼不重要,而且,我們更願意依靠自己的力量。
小希在公司快升主管了,我今年剛畢業,我們現在最想要的,不是大房子,而是自己的事業。當然,擺地攤可不算數的,而且雙橋馬上就要拆遷了,我們也擺不了多久。
去年起我們參加了電子商務的培訓,接著轉戰到淘寶,除了襪子外,我們還增加了內褲,進行關連銷售,2個月就衝到了「2鑽」,對於新手說,應該是不錯的成績了。但後來因為關鍵詞侵權、產品被迫下架、惡意差評等風波,銷售量直接從波峰跌到了波谷,對電子商務的不熟悉讓我們吃了大虧。
但是沒有關係,我們可以接著學,重新開始。做淘寶非常累,拍照、設計、做推廣,所有的東西都要親力親為,「2鑽」是我們的心血,我不想就這麼沒了。
我們又研究了其他賣家同類產品的競爭優勢,對自己的店鋪、產品進行了SWOT分析,覺得還是非常有增長潛力的。
於是小希又對店鋪重新進行了設計、裝修,「寶貝描述」也進行了重新整改,他非常辛苦,有時從晚上一直研究到凌晨三四點,但是有收穫,每一次發現問題都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每解決了一個問題又讓我們進步了。
我挺欣賞他這一點,遇到問題,會積極面對,不抱怨,不訴苦,也不會把挫折歸咎於自己沒個好爹。一切世事打磨,非但沒有令他「磨損」,反而變成了「拋光」,讓他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光亮。
他常說自己是「吊絲」,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吊絲」早晚能成功「逆襲」。
我們已經找到了門面房,為結束擺地攤的歷史作準備。這裡將是我們的倉庫和實體店,接下來的主要精力,我們會放在淘寶上。
我們希望有自己的品牌,所以現在對產品更加精益求精,對供貨商的挑選也更加嚴格,每條短褲每雙襪子,他都會拆開仔細檢查過後再重新包裝。每次看這麼個大男人對著燈光看女士內褲的樣子,我都會笑他,心裡卻是說不出的感動和溫暖。
我現在在想,什麼時候我們有自己的車間就好了。
過兩天,我們打算去註冊商標,已經設計好了,名字是小希定的,叫做「知足良品」。他說,這就像他現在的狀態,事業起步,愛情美滿,有奔頭,他挺知足的。
我覺得這個名字真好。記者 樊卓婧 程鑫/文 記者 王鵬/攝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