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 (見習記者 胡非非) 前日凌晨,荔灣區逢源路167號樓和寶源路3號樓、越秀區海珠北路雲路街24號樓三處的三隻信箱被小偷撬走,三幢樓近百戶住戶的報紙、信件也被捲走,損失慘重。今年以來,荔灣區和越秀區等老城區信箱頻頻遭竊,住戶和郵政部門深感頭痛。
昨日上午,荔灣區富力廣場郵政局配送站的投遞員老鄧和小張領著記者走訪了逢源路和寶源路信箱失竊現場。
一夜醒來信箱不翼而飛
逢源路167號樓下原本有一個中型信箱,共有30個信箱格,分屬該樓30戶住戶。但昨日只剩下一面空空的牆壁,上面還有螺絲被撬、牆壁被挖的醒目痕跡。據該樓302室的老伯介紹,28日晚上9時多還有人看見信箱完好無損地掛在牆上,但29日清晨住戶起來上班時就沒了,205室的住戶最先發現了這一情況,隨即報警。由於167號隔壁就是一個洗車場,每晚直到將近第二天的凌晨才下班,洗車場的工人都表示未看到有人動信箱,因此估計信箱是在29日凌晨被盜的。
寶源路3號樓下失竊的是一個小型信箱,內有10個信箱格,分屬40多戶住戶。而越秀區海珠北路雲路街24號失竊的信箱分屬20戶住戶。這三處的信箱幾乎同時被盜。
住戶反映,失竊的信箱中不但有報紙,而且有不少信件,其中一些信件裡還夾雜著一些很重要的資料、發票等物品,住戶感到又心痛又氣憤。
小偷行竊竟穿郵政制服
「現在的小偷太猖狂了,居然敢穿著投遞員的制服大搖大擺地行竊!」投遞員老鄧氣憤地告訴記者,兩幢樓信箱失竊事件發生後,住戶向他反映曾看見有人穿著投遞員的制服在拆信箱,這樣的情景在以前信箱被盜事件中也曾出現過。小偷之所以穿投遞員的制服,是為了麻痺和迷惑群眾,讓人以為是郵政局的工作人員要維修信箱,這樣就不會引起懷疑了,小偷也可以放心地把信箱拆下來,大搖大擺地弄走。
據介紹,目前居民小區的信箱基本上是不鏽鋼的,即使小型信箱重量也在40公斤至50公斤,大型信箱則在150公斤左右。即使賣廢品,不鏽鋼材料也比普通廢鐵要值錢得多,至於信箱中的報紙和信件,就當作廢紙賣了。由於重量太大,除了小型信箱自行車能拉動外,中型、大型信箱必須用三輪車甚至小貨車才能拉走。
郵政人員判斷,以上三隻信箱很可能是同一個團夥所為。
一年至少丟失6隻標準箱
據廣州市郵政局下屬穗郵公司有關人士介紹,郵政局統計信箱數量的方法按戶頭來計算的。一個標準信箱可容納40戶住戶信件。信箱由郵政局指定的廠家生產。投入使用後,每戶收取150元,一隻40戶的標準信箱需6000元,據稱這也是每隻標準信箱的成本價。為了方便投遞,標準箱主要是用鋼筋、螺絲釘在小區樓下的牆壁上,屬完全開放式。
據穗郵公司統計,廣州市信箱失竊最多的是荔灣和越秀兩個老城區。去年一年,廣州市丟失信箱200~300戶,相當於5~6隻標準箱,而這還不包括那些小信箱和未上報統計的。僅今年春節以來,全市就丟失信箱120戶,相當於標準箱3隻,29日凌晨荔灣和越秀兩區丟失的三隻信箱尚未上報到穗郵公司。如果加上這三隻信箱,那麼今年僅2個月的時間就丟掉了去年全年被竊信箱的總數。
廢品收購站難覓信箱
據穗郵公司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小偷將信箱偷去後,一般都是先將信箱上的「中國郵政」字樣抹掉,再砸爛了當廢鐵賣。據記者了解,近年來,由於能源的供給緊張,中國的煤炭、石油、廢鋼鐵等原材料價格均大幅度上漲,廢舊鋼鐵尤其搶手。這些砸爛的信箱,即使當廢鐵賣,也是很值錢的。
既然是當廢品賣,信箱的主要去處將是廢品收購站。但穗郵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去年,公司曾派人暗中到市區的一些廢品站調查,但都沒有發現砸碎的信箱材料。這位人士稱,也有可能小偷選擇了本地作案、外地銷贓,將在廣州盜竊的信箱轉運至外地出售或另行加工。
防被盜只能群防群治
據了解,針對荔灣區和越秀區兩個舊城區信箱丟失嚴重的現象,廣州市郵政局曾於去年3~5月派員工24小時值班,上街巡邏,但連續三個月滿大街跑也未找到小偷的影子。對於近幾天兩區信箱又頻繁被盜的情況,有關人士表示「很頭痛,找不到什麼好的防盜辦法」。這位人士表示,目前看來當然是郵政局和公安部門配合,聯合打擊盜竊。最好的辦法是小區住戶也要提高警惕,加強防盜意識,加強巡邏,與郵政、公安部門聯合出擊,群防群治,這樣才能更好地打擊盜竊現象。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