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孩子的,到底是什麼

2020-09-05 花小樣與年小華

相信這幾天每個家庭都在忙著為自己寶寶精心安排上學的事情了吧,有的託人找關係想把子女弄到更好的學校,有的再給寶寶找學習配套服務產品,有的在給寶寶添置隨身物件.......總之很忙!


生命是一場自行自悟的獨特體驗旅程,父母不能一輩子為子女肩負,也不太可能為孩子的人生做選擇!

作為父母,只有在家庭相處中、生活點滴裡與孩子的溝通和尊重讓孩子萌發懂得生活的幸福,薰陶孩子健康的人格,這樣的家庭孩子長大後才是幸福的!

最近熱播《以家人之名》其實大家有空應該看看,雖然是劇中情景但是也反應原生家庭中父母的不同教育、文化、價值觀不同而影響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


中國近幾十年快速發展,對於不同背景的家庭和不同「成份」的成員組合成新的家庭,在面對小孩兒教育問題上難免是存在諸多的不同意見和看法,到底是婆婆遷就兒媳還是晚輩應該遵從父母的教誨,其實都不然,畢竟每個人來自不同家庭可能觀念不同,那也不能拿孩子的未來作為分歧的測試點,所以孩子 的成長家庭教育是一個很嚴肅卻有很有愛的過程。


然而很多父母以愛之名卻慢慢孵化了孩子很多成長路上的障礙,比如嬌慣,很多大姑娘了卻從來不知道什麼是青菜什麼是牛肉,比如很多男孩子卻柔弱的像個小女生,是什麼讓孩子們如此不自立呢,所到底就是家庭教育的溺愛和計劃生育後孩子的稀缺。

傳承居家育樂文化、培養寶寶自信之美

我們無法一概而論怎麼教育孩子會更好,但我們可以通過日常行為引導薰陶孩子的行為,比如少在孩子面前爆粗口、少在孩子面前齜牙戳嘴、少在孩子面前爭執............說到底,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愛孩子沒錯這是本能,但孩子也應該得到合理的尊重!別讓自己的蠻橫獨斷阻礙了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價值認同,很多家庭處於各種安全考慮孩子很大了還不懂得與人相處,很多孩子處於家庭潔癖的影響卻不能與其他孩子玩一起............

人永遠是相互的,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只有孩子的意志也得到認同和尊重,孩子才會感受到那麼慢慢的幸福,凡是留多一點選擇,給他人一點偏移的空間和餘地,這樣孩子才會感受到有愛的歸屬,才會感受到什麼是別人充分理解了他,才會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幸福感。


孩子天性就是好奇、叛逆這是成長規律,可很多獨斷父母就是教條式的管教孩子'這也不能那也不行」,「必須這樣」完全替孩子做決定,最後把孩子本該經過大腦思考的問題統統都無需考慮的被接受父母的「關愛」,久而久之,乾脆就不需思考。很多有能力的家長總以為把子女的生活安排的處處完美,然很多孩子卻過得很不幸福,甚至鬱悶自殺都有,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父母已經認為他已經安排的很完美,可.......

一個好的家庭教養影響幾代人的幸福,作為智慧父母應該明白:孩子成長很重要,而孩子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無邪的童年真的很重要。物質條件優越加上良好的家庭教育薰陶相輔相成才會培養出健康豁達睿智的下一代!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是最簡單的,也是孩子幸福根源,在生活中給與正確的薰陶和引導,溝通而不浮躁、協商而不武斷,孩子在這種家庭氛圍裡成長身體、心理才會豐盈飽滿,幸福快樂。

相關焦點

  • 父母與孩子到底應該是什麼關係?胡適的一封信令人深思
    筆者認為,胡適想表達的最根本的意思是,父母不應該成為孩子的羈絆,更不應該挾恩圖報,控制孩子。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應該有自己的自由,作為父母的不應該利用自己的身份去影響孩子控制孩子,把自己的思想灌輸給孩子。這樣的論點筆者絕對是贊同的,也希望能夠和自己的孩子結成這樣的關係。
  • 父母在孩子成長路上到底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父母在孩子成長路上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因為我父母對我從來都是只要我喜歡,我想要的,他們都會支持我,也願意相信我。所以我現在以來都是很幸運的,被正向鼓勵長大的。而我哥,因為從小在父母眼中比較頑皮,所以受到相對我而言多一些的束縛。而且我家人總是會盯著他的缺點,上學的生怕他跟別人打架闖禍,怕他不聽老師的話;到社會上除了生怕他會跟別人打,怕他掙不到錢,還怕他娶不到媳婦。
  • 是什麼讓孩子砍死自己的父母
    學校還沒開學,00後中學生卻砍傷了父母?是父母的溺愛還是道德的淪喪。孩子的教育是一個全社會的問題到底是那一環出了問題。讓自己的孩子砍死父母。父母的溺愛,學校的不作為。還是當今社會網際網路的發展,孩子吸取了不良信息。都應該值得我們每個人的思考。我們不一樣我們結婚生子,認為把自己最好的給了孩子。最後發生矛盾,讓孩子再次把我們父母砍死。學校應該多開設我們的傳統文學,讓仁義禮智信深入我們每一個學生,讓這種悲劇不在上演。多開設一些心裡方面的課程。多觀察他們的心裡健康問題?
  • 父母都是雙眼皮,寶寶卻是單眼皮!到底是什麼決定孩子的單雙眼皮
    父母都是雙眼皮,寶寶卻是單眼皮!到底是什麼決定孩子的單雙眼皮?寶媽小穎和老公都是雙眼皮大眼睛,沒想到寶寶的眼睛卻出乎他們的意料。因為寶寶卻是個單眼皮,寶媽小穎有時都懷孕,這到底是不是我親生的。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決定的呢?今日就為大家一一解析。一起來看看吧!寶寶單雙眼皮,確實是由父母基因決定的。一般情況下,如果父母都是單眼皮,那麼孩子通常也是單眼皮。反之,如果父母都是雙眼皮,那麼孩子也會是雙眼皮。但凡是沒有絕對的,偶爾也會出現例外,就像是寶媽小穎夫妻。這是為什麼呢?
  • 明明父母拼盡全力,為什麼最後孩子也很平庸,到底是什麼原因
    父母為了孩子,什麼早教班、暑期班、補習班、夏令營、冬令營……父母能夠做的都為孩子做了,都是衝著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去的,但是最終的結局還是很殘酷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缺乏夢想與勇氣,想要成功需要智商也要情商。
  • 孩子身份證最後一位是「X」,到底有什麼含義?作為父母應該了解
    導讀:孩子身份證最後一位是「X」,到底有什麼含義?作為父母應該了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身份證最後一位是「X」,到底有什麼含義?作為父母應該了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希望父母離婚的孩子,到底因為什麼原因?
    每當父母爭吵的時候,小風都很想勸他們離婚,也許他們離婚了,自己就不會這麼累、這麼恐懼了,也不用每天面對他們的戰爭,自己就能靜下心做自己的事情了,雖然他並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孩子對父母永遠都是最忠實的人,每當父母發生矛盾時,他們會將矛盾的原因好歸結於自己身上,為了不讓父母爭吵,他們會做很多事情來維護家庭的穩定,有時會猜測父母的願望,然後拋開自己的願望,以父母的願望為己任。
  • 同樣孩子語言能力差距大,父母到底做錯了什麼
    學會發音,積累詞彙等,可以看做是最基本的語言技巧,那什麼時候開始提升到「藝」的高度呢?有人認為這要取決於孩子大腦裡的語言思維豐富程度,也有的說是取決於理解和表達的同步與否。四五歲的兒童往往很願意跟別人講述一些書裡看到或親身經歷的故事,雖然表達能力有限,卻很主動,可是很多孩子到了小學,到了初中,作文卻成了非常頭疼的事,拋開學習本身給孩子帶來的壓力,似乎孩子的表達能力沒什麼提升,表達願望不升反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支離破碎的家庭,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支離破碎的家庭,到底給了孩子什麼支離破碎的家庭,到底給孩子的是什麼?是不是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孩子表面強大,內心充滿對愛的需求,他是一名一年級小學生,很小的時候父母離婚,自己跟著父親,孩子平時屬於特別調皮但又很機靈的孩子,老是闖禍,但他情商很高,闖禍後又花言巧語的去把對方哄好,人也大量。但是在要放寒假的時候他的脆弱也暴露了出來。
  • 厭學孩子到底在逃避什麼?父母苦心勸導卻被當耳邊風,試試這樣做
    其中「矛盾心理」包括以下三點:a.嘴上說要好好讀書,行動上卻做不到;b.擔心被學校勸退開除,卻又死性不改;c.呆在家裡真無聊,但是又不願去上學;而「逆反心理」則包括a.和父母對著幹;b.和老師對著幹;最後強調了深入了解孩子「逃避心理」的重要性——當孩子處於「逃避心理」狀態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勸導以及講道理,
  • 讀書是為了父母?這3點告訴孩子,辛苦學習到底為了什麼
    中國式教育,孩子是家長拿著鞭子催趕的「小毛驢」。機械的學習他們會認為讀書是為了父母,他們沒有明確的目的,甚至會因此討厭學習。告訴孩子下面的3點,讓孩子知道辛苦學習到底為了什麼!家長不妨用最現實的話和孩子聊聊,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的問題
  • 孩子到底要學什麼?
    父母課堂上,講師時常會問父母的一個問題是,你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有勇氣、有擔當、有毅力、孝順、成功、聰明、熱情……這些屬於道。我們到底要教孩子什麼呢?是床前明月光嗎?是1+1=2嗎?是ABCDE嗎?是藝術?這些我們統稱它為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
  • 孩子的壓歲錢到底該不該上交父母?
    每到春節,長輩給孩子壓歲錢已是一項傳統習俗,那麼問題來了,這筆錢到底由誰保管呢?這個問題其實是很爭議的。在調查中發現,不少家長都紛紛表示,現在的孩子和自己小時候不一樣了,以前自己小時候拿到壓歲錢都乖乖上交給家長,而現在不少孩子特別是6歲以上的孩子都有了經濟意識,而且還有了權利意識,孩子交壓歲錢給父母的時候也不那麼理所當然了,甚至會和家長強調:壓歲錢是自己的錢。對此,有7成家長表示,自己一定會幫忙「保管」這些壓歲錢,不會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拿著這麼多錢。
  • 孩子有狐臭父母到底該怎麼辦?
    孩子有狐臭,父母怎麼辦?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因為狐臭一般都發生在青春期,而這個時候,他們往往還都是個孩子,所以需要我們的家長特別的注意這個問題,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問題,看看孩子有狐臭,作為他們的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一直是家長們比較為們關心的,不管是從學習生活,還是各個方面.尤其是孩子的健康問題,都是家長不容忽視的。
  • 父母給予孩子最大的愛到底是什麼呢?
    王淑旭下崗後,我沒有和別的父母一樣遠出打拼事業,而是在家相夫教子。孩子小時,我就教他們讀書識字。孩子上學後,我就每天檢查孩子作業。有一次,兒子上一年級時,有個謎語,答案錯了,我說應是河馬。兒子說:「沒錯,是老師教的,你又不是老師。」兒子不相信我,我便耐心地給他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故事,又給他分析了河馬的特性,又讓他看了他讀過的看圖故事上就有河馬的知識。兒子這才相信了我。
  • 父母生養孩子到底值不值?對父母來說,在一起的日子就是海闊天空
    生養一個孩子,到底值不值?身為父母,在孩子誕生以後,付出的不僅僅是幾乎全部的時間、財富和情感,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說:為了孩子,你還需要放棄自己的事業和理想。在孩子年幼時,我們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當孩子走進幼兒園,我們希望他比其他孩子聰明、懂事和強壯;當孩子步入小學階段,我們希望他能夠聽懂老師的課堂授課,能夠理解自己的勸解開導。等孩子上了中學,進入青春叛逆期,我想所有的父母都會無比謹慎擔憂,生怕在性格情緒方面一下子變得敏感易怒的孩子,在極端的衝動和叛逆之下,做出什麼傻事來。
  • 生為人父母,孩子教會了我們什麼?
    我們總是以為身為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會孩子認識世界,學會說話,培養孩子的智商與情商,可是你知道嗎?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師,他們擁有成人沒有的單純和恬靜,用本質和純真教會我們如何做個更好的父母。年輕的媽媽在閨蜜面前吹噓自己的老公孩子多麼優秀,卻被孩子一把戳穿,一開始覺得尷尬,後來在孩子純真的面孔下感覺羞愧。到底是什麼時候我們為了所謂的面子,開始編制一個個謊言,自圓其說畫大餅描述自己夢想中的幸福?給我們帶來的並不會幸福,反而是虛偽的面孔。
  • 直升機父母到底是成就了孩子,還是毀了孩子?
    在父母教育中有這麼一個詞非常流行——直升機父母,他們對孩子無所不管,隨時在孩子上空盤旋,
  • 「上海名媛」啟示錄:父母與孩子,到底誰更愛慕虛榮?
    ,到底誰更愛慕虛榮?在這些名媛當中,很多都是年輕未婚的女孩子,當然也有已婚的少婦,甚至也有未成年孩子。我們不禁要問:如果說大人愛慕虛榮是常態,那麼為什麼如今年幼的孩子也學會自欺欺人,追求華麗的外表,父母與孩子,到底誰更愛慕虛榮?
  • 父母重男輕女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這依然是許多重男輕女的父母的核心理念。兒子起著傳宗接代的作用,他的孩子跟隨著父親的姓氏。兒子的本質是屬於家族的,是自己人,這個當然得維護。傳宗接代,是父母對於他們的祖先的忠誠。說到底,也是愛的流動。因為對祖先的忠誠與愛,他們希望香火在他手裡繼續延續下去,生生不息、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