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狀元朋友圈被曝光:人生的結局,10年前就有了答案

2020-08-27 編程貓專業少兒編程

「中國高考有萬種毛病,但卻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種方式。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白巖松

每一年的高考放榜季,都備受矚目。

那些拔得頭籌,被高考狀元光環籠罩的孩子,少年得志,一夜之間成為「國民孩子」。

很多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所謂的神仙孩子,都不是一鳴驚人的奇蹟,他們的成長有跡可循。

高考,成為無數家長驗收成果的同時,也成了大型教育經驗交流現場。

有媒體採訪了全國68個高考狀元,發現這個時代的教育,家庭教育才是上限,學校教育只是底限。

好孩子的因,在家庭。根,在父母。


01

「好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今年湖北的高考理科狀元很傳奇。

一個叫唐楚玥的姑娘,一躍成為家長朋友圈的明星人物。她高中就讀於湖北最頂尖的中學,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在不久前放榜的2020年高考中,以725分的優秀成績摘得了湖北理科「狀元」。

從任何一科來說,都接近滿分,優秀到無可挑剔。尤其是她語文成績逆天拿到了146分,成為十年難得一遇的語文高分狀元。

如此優秀的孩子,真如同上天送給父母的禮物。

據唐楚玥的父親說,孩子之所以取得佳績,與從小良好的習慣目標感有關係,教育一定要從娃娃抓起。

其實,早在11年前唐楚玥就立下豪言壯語:「我以後最高可能會考720,最低600分,不,最低590分。」

當時小姑娘才7歲,母親帶著她去武漢大學玩,她問旁邊的媽媽考武漢大學要多少分。

母親告訴她至少要600分的時候,於是她打小立下了這個高分目標。

不過這個flag可不是白立的,從小唐楚玥就一路火花帶閃電,開啟了學霸標配之路。

「歸納整理、發現問題、不懂要問、勞逸結合、保持心態、樹立目標」這24字的學習備考方法,成為唐楚玥的學霸筆記,她一路靠它攻克難關。

而父母,也配合著唐楚玥的目標,精心培養女兒。

唐爸爸是大學教師,他從小注重培養女兒不計得失的心態,不要太計較每次考試的分數。好心態,才能自我調節。

(唐爸爸寫給女兒的家書)

並且,特別注重對孩子邏輯思維的培養。比如,他會帶唐楚玥玩一些自創的邏輯小遊戲,因為思維邏輯才是日後學習的小馬達。

他們十幾年如一日的身體力行,用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去有意識地引導著孩子。

所以,這個7歲小女孩的夢想,在11年後的今天,竟然成了真,像劇本一樣。

同樣,同是狀元的另一位重慶女孩謝欣穎,高考理科考入了726分的高分。

被問到學習秘訣的時候,女孩爸爸的答案出乎意料:根本沒有培養過,但和這個「沒有培養」,並不是兩手一攤撒手放養,而是家長從源頭開始未雨綢繆。

為了培養孩子閱讀能力,謝爸爸從女兒一歲時,家裡就訂各種幼兒畫報、繪本。孩子看不懂,家長就給她口述。

女兒因此愛上閱讀,鍛鍊了她高效的閱讀和理解能力。

為了培養孩子專注力,父母5歲起就帶她學鋼琴、樂高,最終鋼琴通過了十級考試。

孩子成為學霸,需要養成的能力是方方面面的,邏輯能力、鑽研能力、認真細緻的習慣...這些都是需要父母,從小抓起的。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不要一開始就去焦慮地給孩子找起跑線,找競跑捷徑,先看看孩子成為好運動員的基本素養訓練好了沒有。

只有小時候定型,後面的路才好走。


02

教育這條路,就是拼爹媽


如果說,高考狀元身上只能看到個體優異,那北京的這組數據,讓家長們看到群體拔尖的可能性。

天才雖不可複製,但優秀可以。

前幾天,北京教育考試院公布了2020北京高考成績一分一段的排名,整個北京700分以上的考生80人,光海澱區足足57人。

今年的北京市高考狀元王淇穎,裸分722分,就來自海澱名校6小強之首,人大附中。

海澱家長,被稱之為教育圈的「扛把子」,是像符號一樣的存在。同一個城市,不是孩子有什麼差別,而是我們根本做不到像海澱家長那樣的付出。

如果把每個家庭比作一隻船,在教育這片海中,海澱家長是最早明確自己燈塔的那群人。

他們在孩子一出生,就開始思考家庭的教育目標預期去發掘孩子的特點、分析自己家庭可以投入的各種資源,預想有可能遇到的各種不確定。


隨著狀元王淇穎被曝光,王爸爸曾經家長會的一篇文章《如何做一名人分的家長》也被家長們拿出來。

文章中強調,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中,除了要上心,還要會上心。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計劃,要求對孩子做到「精準」培養。

當很多家長還在美滋滋曬孩子學會的英語單詞,王爸爸早就給孩子規劃好了KET的考試時間;

當很多家長還在糾結割捨哪個興趣班的時候,王爸爸在一開始只選擇孩子能堅持的特長。

王淇穎從小愛好文學和旅遊,王爸爸就組織人文遊覽,陪孩子閱讀各種中外文學作品。

最厲害的是,王爸爸竟然從小給王淇穎做分數量統表,大大小小的考試,用電子圖標畫出來,能夠精準地看到成績的跌漲。


用王爸爸的話說,重視教育不代表一定要提供學區房,而是儘自己家庭的最大努力,去創造符合孩子優勢的教育條件。

同樣,像王淇穎這樣的海澱孩子的英語水平和國際視野絕對名列前茅。他們從小被培養成了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這群孩子無論將來走到哪裡,都具有優秀的習慣和基礎。

所以,海澱家長培養的是優秀的教育領跑者,而不是跟隨者。

他們早就看明白了一點:家長在這一代孩子教育裡能發揮的作用被放大了無數倍,甚至很多家庭付出,成為了孩子被選拔的一個重要標準。

所有的教育都是寂寞的,孩子學習路上要經歷九九81難,做父母的也要修煉72變。

沒幾個家庭能給孩子的未來兜底,在教育中,家長的付出才是起點,拼的不一定是金錢,而是思想、格局和用心栽培。

好的教育,真的要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些。


03

未來競爭,廣度和深度缺一不可


好學生除了愛學習,我們從大多數狀元孩子身上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們都多才多藝。

和上一個時代的父母相比,超前學習、只注重課業成績、拼奧數比賽,這一屆的父母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們在與時俱進地踐行著新時代的教育:拓寬孩子的認知廣度。

教育的目的,變得越來越無法定義,因為孩子成長中收穫的幸福感是一門藝術,不是科學。分數不能代表一切。

拿湖北狀元唐楚玥來說,她的班主任範老師不吝評價:「這孩子太全面了,綜合素質優秀,心理強大,學習能力強。」

唐楚玥並非只是會學習的「書呆子」,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是班級的文體骨幹。她會書法,喜歡文學,甚至學校的話劇社也能看見她的身影。

(唐楚玥,右一,在話劇舞臺中,扮演莊姬)

而同樣,山東省高考狀元孟令昊,喜歡拉大提琴,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學習,早早就拿下了大提琴十級證書。更令人驚訝的是,孟令昊竟然是個藝術生。

高中三年,他在班上都「特立獨行」,每天的晚自習時間他都要回家練琴,雷打不動,基本上每天最少兩個小時,高三的時候甚至每天練三個小時。

很多家長看來,孩子的愛好是「無用功」,陶冶性情還可以,但必須讓位給學習。才藝、學習,看起來是兩件事,但本質上是一氣相通的。

對孟令昊來說,練琴帶給他的不僅是一手才藝,更是日積月累之下的堅持與恆心,是寒冬烈暑之下在琴凳上修煉的自律從容


就像心理學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練習》中說:

我們留給孩子最重要的禮物,是幫助他們發展出本來認為自己不可能具備的能力,從而挖掘出自身潛能

況且,在這個新的時代,未來孩子孩子所面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將遠超我們所能預見。這時候單一的專業能力和線性思維,顯然不再能勝任。

只有那些思維「多元」、「涉獵廣泛」的孩子,才善於趁勢前行,他們甚至能從中找到天賦和熱愛一生的東西


04

好好讀書,真的重要嗎?


即便努力了,也不一定能成為狀元。但讀書與不讀書背後,相差的卻是整個人生。

白巖松曾經在他的一個採訪中說,他就是靠高考改變命運的。

「高考是人生中唯一一次不計後果、拼盡全力、最純粹的逐夢之旅。它讓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有成為富一代的可能,有改變一個家庭的可能。


同樣,在今年的高考中,我們看到了很多奇蹟。

安徽的盲人考生昂子喻,用盲文考出了635分的成績,超出安徽理科一本線120分。

另一個安徽19歲的腦癱少年姚俊鵬,高考分數623分,超出理科一本線108分。

據昂爸爸說,昂子喻3歲被診斷眼疾,視力逐漸衰退直至失明。從盲校轉到普通高中,昂子喻的成績排在全年級七八百名,高三後期,躍進了年級前50名。

6點半回家後,昂子喻開始學習,一直到晚上12點後才睡覺,每天如此。

為了提高效率,昂子喻的爸爸會在一旁陪著他,幫他讀題。三年高中下來,爸爸幫他讀過的試卷,摞起來有一米多高。

而為了適應盲文高考,昂子喻把僅有的兩套盲文模擬試卷,摸了不下一百遍。


昂子喻希望以後能成為特殊學校的老師,只有讀書,才能實現他的夢想。

公平從來就是個偽命題,玩命努力才是真命題。

這群孩子生來就比別人不幸,但拼命努力,會讓他們變得幸運一點。

2019年,一張照片流傳網上,被戲稱為「烏鎮局」,網際網路巨頭齊聚於此,讓人不禁感嘆,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一定都有好的學歷在支撐。

還有著名的清華系網際網路圈,他們互相依託,提供幫助,共享資源,成為各個行業的佼佼者,做大做精,直到把這塊蛋糕壟斷。

努力讀書的人,可怕的地方,不僅僅在於將來賺的錢有多少,而是他們擁有比普通人更長遠的目光,看到了未來和發展。

所以,如果有孩子問:「好好讀書,真的重要嗎?」

非常重要。

哪怕不能鯉躍龍門,但用功讀書,最起碼你將來有權利選擇喜歡做的事。


↓↓↓戳下方藍字【了解更多】,和68位高考狀元一樣,用思維領跑

相關焦點

  • 高考放榜3天後,高考狀元朋友圈曝光:人生結局,10年前就有答案
    那個曾經被清華「搶走」的高分考生,有聲有色地訴說著當年被清華和北大「瘋搶」的經歷,也在告訴他們——努力過的人生,真的比你想像的還要爽。昨天你看完後,隨口而問的那句嘮叨,直接讓媽媽愣住了——一個高考成績,至於嗎,北大出來的,都去賣豬肉了,他們還這麼開心......媽媽才發覺,原來有些話,是需要講給你聽的。
  • 高考放榜,狀元們的朋友圈曝光:人生的結局,10年前就有了答案
    30年前,陳東獲得了廣東文科狀元的稱號,如今的他,是中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同樣是出生在廣東貧困區的崔志佳,以900分的成績獲得了廣東省的狀元。,最後的結局又如何?孩子,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另一個身份,他是2016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狀元。
  • 高考放榜日,狀元們的朋友圈曝光:人生的結局,10年前就有了答案
    你知道多少人因為高考,改寫了自己的命運嗎?30年前,陳東獲得了廣東文科狀元的稱號,如今的他,是中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17年前,同樣是出生在廣東貧困區的譚志佳,以900分的成績獲得了廣東省的狀元。現在的他,早就褪去了農家子弟的模樣,成為了香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而那些蔑視高考的人,最後的結局又如何?
  • 31省高考放榜,狀元們的朋友圈曝光:人生的結局,10年前就有了答案
    昨天你看完後,隨口而問的那句嘮叨,直接讓媽媽愣住了——一個高考成績,至於嗎,北大出來的,都去賣豬肉了,他們還這麼開心.媽媽才發覺,原來有些話,是需要講給你聽的。接下來的三點,是媽媽經過深思熟慮,想要告知你的。它聽起來沒有那麼高雅,卻是人生在世,最現實的追求。
  • 高考放榜第1天,狀元朋友圈曝光:人生的結局,10年前就有了答案
    你知道多少人因為高考,改寫了自己的命運嗎?30年前,陳東獲得了廣東文科狀元的稱號,如今的他,是中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17年前,同樣是出生在廣東貧困區的崔志佳,以900分的成績獲得了廣東省的狀元。現在的他,早就褪去了農家子弟的模樣,成為了香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而那些蔑視高考的人,最後的結局又如何?
  • 高考放榜第1天狀元們的朋友圈曝光:人生的結局10年前就有了答案
    你知道多少人因為高考,改寫了自己的命運嗎?30年前,陳東獲得了廣東文科狀元的稱號,如今的他,是中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17年前,同樣是出生在廣東貧困區的譚志佳,以900分的成績獲得了廣東省的狀元而那些蔑視高考的人,最後的結局又如何?
  • 高考放榜第3天,狀元們的朋友圈曝光:人生的結局,10年前就有了答案
    你知道多少人因為高考,改寫了自己的命運嗎?30年前,陳東獲得了廣東文科狀元的稱號,如今的他,是中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17年前,同樣是出生在廣東貧困區的崔志佳,以900分的成績獲得了廣東省的狀元。現在的他,早就褪去了農家子弟的模樣,成為了香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 高考放榜第1天,狀元們的朋友圈曝光:人生的結局,10年前就有了答案
    你知道多少人因為高考,改寫了自己的命運嗎?30年前,陳東獲得了廣東文科狀元的稱號,如今的他,是中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17年前,同樣是出生在廣東貧困區的譚志佳,以900分的成績獲得了廣東省的狀元。現在的他,早就褪去了農家子弟的模樣,成為了香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 10年前的高考狀元,如今過的怎麼樣了?
    1991年,易車公司董事長、蔚來創始人李斌以太湖縣文科高考狀元的身份考入北大。但算一下時間,這些人也基本上是30年前的高考狀元。那麼,題主所問,10年前的高考狀元如今過得怎麼樣?那就限定了時間,那就是2010年。首先我們來定義高考狀元一詞,翻閱百度百科:「高考狀元」 一般指中國大陸地區「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各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的高考成績第一名。
  • 重慶726分高考狀元學習方法曝光:不上補習班,3年前就是中考狀元
    自從23號高考成績陸續出來之後,各地的高考狀元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好奇這些學霸的成績是怎麼考出來的,尤其是家裡有孩子的,都想取取經,借鑑他們的學習方法。重慶的高考狀元這位高考狀元謝欣穎同學,簡直就是考神附體,「三元及第」說的就是她,不光今年以高考總分726分,奪得重慶市理科高考狀元。
  • 今年高考放榜後,又有多少高考狀元四年後被美國收割?答案很殘酷
    這兩天就是高考放榜的日子了,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的學子寒窗苦讀十餘年,一朝聞名天下知;有的學子則無緣心中夢寐以求的學府,傷心落淚無人問。在這萬千學子之中,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一定會第一時間成為坊間熱議和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畢竟高考狀元代表的是全國各地考試成績最優秀的那個人,理應得到這份榮譽。
  • 高考狀元,卻無緣清北,人生真的有很多選擇嗎?
    截止到今天,2020年高考放榜基本已塵埃落定,各地的高考狀元也一一被公布出來,據說分數剛出,各地的高考狀元就收到了清北大學招生辦的電話。但是有一位高考狀元卻無緣清北,甚至全國的985、211也去不了。今年江蘇的高考文科狀元 - 白湘菱,江蘇高考總分480分,她以430分的好成績取得江蘇高考文科狀元,但卻因為一門歷史選修拿的B+,無緣報考清華北大。
  • 2020年高考成績發榜:這屆狀元的高考「捷徑」你們不懂
    目前,多省高考成績已經出分,很多高考學子已經拿到了自己的成績。不知幾家歡喜幾家憂?此外,河北、內蒙古、遼寧、上海、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雲南、西藏、甘肅、寧夏已發布錄取分數線。隨之而來的便是各地狀元榜,目前,有幾個省份狀元已經出爐,我們可以一睹狀元的風採。
  • 看看龍江2020年高考狀元都來自哪個高中
    今天我們來給這些2020年普通家庭中的高考狀元點讚!今天黑龍江省2020年高考成績發布了,幾乎刷爆了朋友圈,下面今天我們也來看看今年全省高考中名列前茅的狀元都來自哪些高中。今天在這裡談的狀元話題,很多人會不以為然,覺得平均成績才是衡量一個高中的最重要指標。
  • 高考後,人生有更多正確答案
    高考,我們的青春,人生的儀式。而人生有很多正確答案,選擇近路也好,遠路也罷,只要你在前行,終究會抵達你要的彼岸。「一考定終生」,那只是自以為是的一廂情願。周國平說:「一個人有了堅實的自我,他在這個世界便有了精神坐標,無論走多遠都能夠找到回家的路。」
  • 2020年湖北高考女狀元,實現11年前誓言,她的學習方法值得借鑑
    2020年湖北高考女狀元,實現11年前誓言,她的學習方法值得借鑑都說不經歷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2020年的高考已拉下帷幕,7.23日公布了成績,大多數省都發布出了成績,跟各自的狀元,湖北省最高分來自於華師一附中的理科生唐楚玥,她以
  • 因高考移民取消一本報考資格,高考狀元被港大錄取,獲44萬獎學金
    不過在全國有18所985高校按規則可以錄取白湘菱,北京師範大學,蘭州大學,武漢大學等都向其伸出橄欖枝。但是,事件的最終結局是白湘菱被香港大學錄取,並獲得了一百多萬的獎學金。被網友戲稱最慘狀元有了圓滿的結局。其實在15年前,還有一個狀元,他的情況要比白湘菱慘的多。
  • 高考了,聊一聊高考狀元芮成鋼
    對於無數考生而言,高考就是意味著一個舊階段的結束,以及另一個新階段的開始。今天,我想發一篇與高考有關舊文。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1995年合肥市的高考狀元——芮成鋼。甚至當時還有一些高考狀元,在接受採訪時則直接說自己的偶像就是芮成鋼。
  • 他是10年前北京高考狀元,因為高分低能,慘遭美國11所高校拒絕
    來自中國的高考狀元曾美國報考11所名校,名校給出的都是拒絕的回覆。媒體稱該狀元是高分低能,10年後媒體統統都被打臉了。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會經歷一次高考,這場考試直接就影響了人的一生。考試有低分也就會有高分,每年高考都有不少的狀元。狀元們選擇的名校讓人好奇,他們未來的工作發展也得到了眾人的關注。
  • 2020高考狀元曝光,原來優秀的孩子後臺這麼「硬」
    每一年的高考出分季,最受矚目的,還是那些在考試中拔得頭籌,被頂尖大學錄取的狀元們。湖北省理科狀元唐楚玥,總分725分,其中數學差一分滿分。重慶理科狀元謝欣穎,總分726分,三年前,她還以727.5的成績,斬獲重慶中考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