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2020屆畢業生最新就業政策:適當延長擇業時間

2020-12-20 北晚新視覺網

①啟動「24365校園招聘服務」活動;②3月份計劃舉辦各類網上招聘活動2萬餘場;③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採用電子形式訂立書面勞動合同;④反對任何形式就業歧視;⑤適當延長畢業生擇業時間…最新畢業生就業政策↓↓

延伸閱讀

多地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補貼,這些人畢業就領3000元補貼!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關鍵階段,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也進入黃金期和高峰期。目前,多地發布通知,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創業補貼。

安徽:這類畢業生獲3000元補貼

據安徽省教育廳等五部門消息,根據《安徽省教育廳等五部門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將加大高校畢業生線上招聘力度。

通知指出:今年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34.7萬人,數量繼續處於高位。從2月下旬到4月底,將組織開展系列化、專場性春季線上大型招聘活動,並從校園招聘會補貼資金中予以重點支持。

高校畢業生與小微企業籤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我省將從就業補助資金給予畢業生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貼。

高校畢業生創業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5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為3年,按規定財政給予貼息;

畢業生到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學費補償政策將被進一步落實;

大學生徵兵的入學資格保留、學籍管理、復學、專業調整、升學、學費補償代償等政策將得到統籌實施。

安徽省還將引導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時間、推遲籤約錄取。

甘肅:支持1萬名畢業生到企業就業

3月3日,甘肅省人社廳解讀《2020年支持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就業項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明確,採取省財政適當補貼、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支持1萬名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甘肅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幹企業、十大綠色生態產業企業和市縣所屬的其他企業以及經營管理規範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就業,鼓勵用人單位積極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

省財政對通過本項目招聘的畢業生給予每人每月1500元的生活補貼,補貼期限為3年。

招聘企業與畢業生依法訂立勞動合同、繳納各項社會保險並按時足額發放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報酬。

招聘企業可按有關規定申請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和職業培訓補貼。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招聘畢業生訂立勞務合同,畢業生按照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關勞動報酬、社保繳費問題按有關法律法規和雙方約定履行。

廣東:基層就業可享3000元補貼

2月28日,廣東省人社廳對《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下稱2.0版「促進就業九條」)再解讀,明確將引導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其中包括擴大國有企業崗位供給。

據統計,2020年廣東省應屆畢業生總量超過60萬人,比去年增加3萬人,加上外省入粵就業高校畢業生,今年在粵求職的高校畢業生總量將超過80萬人。

擴大國有企業崗位供給

一方面,擴大國有企業崗位供給,明確國有企業招收大專以上應屆高校畢業生比上年要實現一定比例的增長,為高校畢業生提供高質量就業崗位。

另一方面,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磨礪成長,繼續實施教師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開展基層醫療衛生等機構急需緊缺人才專項招聘,開發1000個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崗位,並對畢業兩年內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可享受3000元基層就業補貼(粵東粵西粵北為5000元)。

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給予兩年社保補貼

2.0版「促進就業九條」明確,就業見習補貼標準由最低工資標準的50%提高至不高於最低工資標準。同時,將困難畢業生的求職創業補貼標準自2021屆起由每人2000元提高到3000元。

小微企業吸納畢業兩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給予2年社保補貼。聚焦退役1年內軍人,對吸納其就業的用人單位(機關事業單位除外),給予1萬元補貼。

此外,加大就業扶貧支持力度,將用人單位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的補貼標準由3000元提高至5000元。在繼續落實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的基礎上,2020年底前對補貼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再延長一年。

碩士研究生擴招18.9萬,學歷會貶值嗎?

近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明確,將擴大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較去年同比或增加18.9萬人。面對招生規模擴圍,「考研族」們既欣喜也擔憂。他們欣喜:「上岸」的機會或許更大了;他們擔憂:未來的就業市場上,學歷是否會貶值?

對考研一族來說,擴招到底意味著什麼?

考研族福利!碩士研究生擴招18.9萬

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三天之後,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透露,今年研究生招生規模同比去年增加18.9萬。

按照教育部的介紹,全國現有44萬左右的研究生導師、1.2萬個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點,尤其是近年來新增了2000多個碩士點的培養能力和承載能力。

按照翁鐵慧的說法,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就業工作原本壓力就不小,加之突發疫情影響,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教育部將與有關部門一起盡最大努力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升學機會、開展精準指導服務。

對於今年研招擴大規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擴招原因基於兩點考慮:一是以往報考人數連年遞增,相比之下錄取人數不足,報錄競爭過大;二是就業問題,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響,畢業生就業環境不容樂觀。

按照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萬人。就此推算,擴招之後,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規模或將達110萬人。

擴招有側重,國家急需這些專業的人才

當然,擴招也有所側重。按照教育部的介紹,擴招必須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同時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高校傾斜。

據介紹,研究生計劃增量,將重點投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等專業,而且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以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專業學位為主。

翁鐵慧此前解釋,投放到什麼專業為主,要看社會需求,主要投放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的領域,現在這些領域非常缺人才。

對於這些擴招政策,儲朝暉也認為,擴招沒有採用大水漫灌,而是精準投放,招生在一些重點領域,特別是公共衛生領域增加了名額,這跟此次疫情有直接相關性。

「擴招的傾向反映了當前國家經濟發展在醫療健康、基礎科研、人工智慧方面的人才需求偏向。」海天教育考試研究中心專家吳睿解釋,經濟穩步發展和結構轉型,對高層次人才培養提出了迫切需求,同時也對考生提升自我競爭力提出高要求。

擴招,讓考研變得更容易嗎?

近期,一些地區紛紛將今年的考研筆試成績放榜,拿到初試成績的考生,正等待國家線的出爐。對於「考研族」來說,突如其來的擴招政策,讓今年的競爭變得更小了嗎?

「擴招意味著總體報錄比提高,在報考人數固定的情況下,今年會有更多考生因擴招『上岸』成功。如壓線第一志願複試線的考生,可能會因此進入複試。」吳睿分析。

但這並不意味著考生競爭就更小了。吳睿解釋,當更多人進入複試,且滿足調劑資格的人越來越多,調劑就會異常激烈。此外,擴招具有地區及專業類別的傾向,並非所有考生都受益。

儲朝暉也表示:「今年擴招,在一定程度上會緩解考研的錄取競爭壓力,但這並不意味著考研難度就大幅度降低。」他分析,儘管錄取比例有所提高,但從340多萬的報考人數來看,擴招不到20萬,報錄比仍然較低。

事實的確如此,近年來,考研報名人數持續走高,近兩年更是增幅較大。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今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高達341萬人,這一數字較上一年度的290萬人增加了51萬人,刷新了歷史新高。

在專家看來,在近年來大幅提升的報名規模面前,此次擴招無法讓考研競爭明顯降低。

「對考生來說,擴招雖是好消息,但在最終結果還沒有出來之前,眼下要做的就是全力準備複試。」吳睿說。

當考研熱遇到擴招,學歷會貶值嗎?

擴招18.9萬,還讓不少學生擔心:未來,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社會認可度是否會「縮水」?

「中國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國,研究生人數看起來數量龐大,但從全國人口數量來看,其實佔比很小。」在吳睿看來,在當前中國就業市場上,研究生依然有較高競爭力,研究生教育的含金量毋庸置疑。

此外,專家也認為,研究生擴招對就業會有一定影響,但這個影響不能過於誇大。

儲朝暉舉例,目前研究生招生規模每年接近90萬,擴招後約為110萬,這個數跟本科生招生水平相比,大約是1:7的比例,從結構來看比較適合。

「不過,要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關鍵還靠落實。例如,所有新開專業或者擴招專業,招生選拔、教學管理、畢業評價等各個環節都要從嚴把關。」儲朝暉說。

儲朝暉還提醒,擴充研究生招錄,能對學生就業起到一個延緩作用,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要謹防擴招後帶來的過度教育問題,這不僅會增加學生的讀書成本,也會增加企業的用工成本。

「無論是企業,還是學生,都需要理性看待人才的定義和選拔,不可唯學歷論。」儲朝暉說。

來源:綜合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客戶端、中國青年報

流程編輯:tf019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適當延長高校畢業生擇業時間 檔案可留校兩年
    教育部:適當延長高校畢業生擇業時間 檔案可留校兩年 2020年03月05日1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闞楓 中新網客戶端
  • 2020屆畢業生可適當延長擇業時間 戶口檔案在校保留兩年
    2020屆畢業生可適當延長擇業時間 戶口檔案在校保留兩年 時間:2020- 2020屆畢業生可適當延長擇業時間 戶口檔案在校保留兩年 此外,對已經完成學位論文、尚未進行答辯的春季畢業研究生,可組織開展遠程視頻答辯。
  • 暫緩就業政策取消!今起畢業生將享受就業擇業期政策
    省教育廳副巡視員邱克楠介紹,就業擇業期政策免去畢業生辦理暫緩就業手續的環節,規定在擇業期限內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在廣東省就業、升學方面享有與應屆生同等的待遇,把原來暫緩就業政策惠及的畢業生受眾面擴大到所有的畢業生,讓廣大畢業生有更多時間和機會去就業、擇業和升學。
  • 2020屆畢業生太難了!還好國家出臺了這些政策
    已經畢業的你此刻一定非常的著急眼下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就業了受疫情影響各企業在2020年第一季度經營狀況不佳春招崗位有可能遭到縮減而對2020屆的畢業生來說困難不止如此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下最新的就業政策都有什麼吧~政策共從六個方面來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保障包括就業渠道、服務、幫扶、時間、權益和籤約(文末有最新校招信息表
  • 2020年畢業生就業政策:可以網上招聘籤電子合同,還有哪些好消息
    在眾多問題中,最讓畢業生們頭疼的就是面臨著一畢業就可能失業的風險。沒有了大學最後一個學期的實習經驗,怎麼找工作?別慌!教育部下發最新消息,「2020屆畢業生就業政策」已出臺。讓我們一起來看新政策裡都有那些內容吧!
  • 2019廣東取消暫緩就業政策 高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政策4月8日起實施
    政策原文:《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公安廳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實行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政策(試行)的通知》  實施時間:2019年4月8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  就業擇業期政策亮點:  把原來必須辦理了暫緩手續才能享受的政策優惠擴大至
  • 再見,暫緩就業!你好,擇業期!今起廣東取消高校暫緩就業政策
    擇業期政策實施前已畢業,且仍在擇業期內的畢業生也可享受擇業期的各項優惠政策。省教育廳副巡視員邱克楠介紹,往年廣東大約有1/10的畢業生辦理暫緩就業,新政不僅免去了畢業生辦理暫緩就業手續的環節,把原來暫緩就業政策惠及的畢業生受眾面擴大到所有的畢業生,讓廣大畢業生有更多時間和機會去就業、擇業和升學。
  • 教育部印發通知進一步部署做好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教育部印發通知進一步部署做好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2020-03-05 來源:教育部   3月4日,教育部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 多部門出臺政策「大禮包」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為助力2020屆畢業生成功、順利就業,多部門出臺就業政策「大禮包」,從兜底保障、提升能力、豐富選擇、寬限準入等方面助2020屆畢業生乘風破浪。兜底保障,掃除後顧之憂記者梳理發現,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穩」成為就業政策的重中之重。
  • 擇業時間延長、留校機會變多……北京給大學生發就業大禮包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形勢下畢業生就業工作,3月12日,北京市教委以視頻形式召開「北京高校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推進會」。現代教育報記者了解到,北京高校2020屆畢業生預計有24萬人,截至目前,畢業生就業整體落實率已達34.22%,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提高6個百分點。
  • 遼寧適當延遲2020屆高校畢業生錄用接收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遼寧省人民政府日前出臺的《關於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將高校畢業生列為重點群體,制定相關政策,精準推進就業。《實施意見》明確,統籌做好碩士研究生計劃管理,擴大2020年專升本招生規模。完善參軍入伍優待安置政策,持續提升高校畢業生入伍數量。
  • 2020廣西公務員面試熱點: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
    今年,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達到874萬,同比增長40萬;受疫情影響,讓就業形勢更加嚴峻。與此同時「要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高校和屬地政府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高校畢業生的求職壓力,給他們以更多的選擇空間。
  • 2020省考面試模擬題: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
    【熱點背景】  「就業」成為今年的高頻詞,既說明就業問題之嚴峻,又說明就業工作之重要。今年,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達到874萬,同比增長40萬;受疫情影響,讓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模擬試題】  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達到874萬,受疫情影響,很多應屆畢業生就業困難,高校和政府聯合提供不斷線服務,對此,你怎麼看?
  • 擇業期滿,報名2021軍隊文職招聘,算高校畢業生還是社會人才?
    歷年軍隊文職招考將報名人才來源劃分為社會人才和高校畢業生,不同崗位對人才來源有不同要求:①高校畢業生②社會人才③高校畢業生或社會人才那麼,過了擇業期還能以高校畢業生身份報名2021年軍隊文職招考嗎?按國家有關規定,高校畢業生從畢業之日起兩年內為擇業期,擇業期內未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可以享受應屆畢業生同等待遇。由2020年軍隊文職招考公告可知:在兩年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係仍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
  • 國家出臺暖心政策助力2020應屆畢業生就業
    加之省考、國考面試、事業單位聯考以及其他公職考試,均已被延遲,而求職季的金三銀四也轉瞬即逝,很多高校師生開始焦慮,老師為就業現狀擔心,學生為就業前景憂慮。其實,大家可以稍微放寬心,雖然今年的就業現狀不太樂觀,但國家也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來幫助大學生就業,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選擇。
  • 上海:建議高校畢業生先就業再擇業,研究生招生總量增15%
    受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上海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新的挑戰。一方面,就業群體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用人需求有所下降。特別是傳統線下招聘活動暫停,大學生赴用人單位實習和雙向選擇的渠道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 2020年廣東省集中招聘應屆生的擇業期時間延長至12月31日
    粵東西北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粵東西北事業單位信息:2020年廣東省集中招聘應屆生的擇業期時間延長至12月31日,更多關於廣東省集中招聘應屆生,廣東省事業單位統考,廣東事業單位的內容,請關注粵東西北事業單位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河南高校畢業生就業又有好政策
    8月18日記者獲悉,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日前聯合出臺《關於切實做好2020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實名登記、事業單位招聘崗位向高校畢業生傾斜、參加技能培訓能享補貼……「一打」利好政策確保今年年底,2020屆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與去年相當。
  • 面試熱點: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
    【熱點背景】「就業」成為今年的高頻詞,既說明就業問題之嚴峻,又說明就業工作之重要。今年,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達到874萬,同比增長40萬;受疫情影響,讓就業形勢更加嚴峻。與此同時「要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
  • 就業政策「大禮包」
    新華社記者 李夢馨/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為助力2020屆畢業生成功、順利就業,多部門出臺就業政策「大禮包」,從兜底保障、提升能力、豐富選擇、寬限準入等方面助2020屆畢業生乘風破浪。兜底保障,掃除後顧之憂記者梳理發現,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穩」成為就業政策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