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總是抱怨孩子的體質太差了,動不動就生病。每次去醫院花錢不說,兒科的人永遠是最多的。看一次病下來,忙得家長身心疲憊,直呼傷不起。可是,孩子生病,固然有季節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家長身上。
老一輩的父母基本上不怎麼管孩子,屬於「放養式」養娃。一群小夥伴放了學天天在外面瘋玩,就算生病了,稍微吃點藥就好了。
而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圈養」,大部分家庭就一個孩子,加上外面安全問題,一般很少讓孩子單獨去玩。孩子還沒放學,家長早已在校門口等著孩子,更別提和小夥伴一起去玩了。
此外,現在孩子一有病,一些父母不管是什麼病,喜歡給孩子吃抗生素。認為這樣見效快,自己也省心。而濫用抗生素的直接後果,就是不斷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1)沒精神
體質差的孩子往往身體素質比同齡人差。他們一般能不動則不動,感覺提不起勁,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就喜歡一個人安靜地呆著。
2)久病不愈
體質差的孩子一般免疫力和抵抗力較弱。只要溫差大或天氣突變,往往不能很好地適應這種變化,導致經常出現感冒、發燒、腹瀉等症狀出現。
生病後,就算打針吃藥,也需要比常人更長的時間才能痊癒。而在這個過程中,稍不注意,病情隨時會加重。
1)喝水
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水分子,兒童運動量比較大,水分流失速度快,比成人更需要補充水分。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多喝水,水分充足,才能促進新陳代謝,孩子的免疫力自然會提高。
2)營養均衡
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最重要的是營養充足和營養平衡,所以在給孩子準備食物時,要以營養豐富為主,素食搭配為輔。通過這樣的飲食搭配,豐富的營養能很好地補充孩子身體所需,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3)良好衛生習慣
孩子每天都要和同學在校園活動中玩遊戲,如果有孩子生病,必然會交叉感染,這就要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注意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孩子的免疫力,防止交叉感染,降低孩子生病的機率。
4)鍛鍊身體
提高兒童體質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鍛鍊身體,讓孩子多參加體育活動。家長應盡最大努力讓體質弱的孩子多運動。晚飯後,全家可以一起去散步。
每逢周末,全家可以去郊遊。這樣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強烈的運動氛圍。鍛鍊時,家長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安全,採取防護措施,儘量為孩子穿上柔軟的運動服,以免妨礙自由活動。飯後不要立即運動,鍛鍊的時間也不要過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