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就是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正是因為中國人具有這一個良好的品質,所以我們才能在短時間內讓中國發展得如此迅猛,這絕對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而這種對社會的責任感其實就源自於一個人的家庭,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耕時代,因此家裡的人都要去農耕,因此在家族上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大多數人的願望都是希望家族能夠越來越好,發展起來,要是家裡祖先發展的不好,也希望到了自己這一輩能過得好一點,然後對得起祖宗,因此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都知道裡面的人物不管是平民出身還是家族沒落,都希望能光耀門楣,而能讓整個家族走向興旺,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注重的地方有很多,古人在這一方面就用自己的實踐經驗留下了不少的話來給後世做個參考 。一個人家裡要是出現三種現象,只要出現了一種,那也是家族要興旺的徵兆,我們下面就來說一下這三點。
第一:和睦。古人也總是說「家和萬事興」,家人和其他人唯一的區別就是有相同的血脈,這一點是沒辦法否認的,只不過呢在長時間相處下,一起生活,然後隨著後代的增多,難免會發生一些什麼小矛盾和小摩擦,要是這個時候矛盾沒有處理好反而更加誇大,這個時候就很容易積累下更多的仇恨,那麼家族當中氣場也就發生了變化,家人們會長時間覺得心情不好,這樣又怎麼能好好地去幹自己的事業呢?因此只有家庭和睦了,什麼事情都好解決了,生活當中也少了很多煩惱 。
第二:勤儉 。古人倒是一直都很注重勤儉節約,哪怕是身處皇宮當中,也有很多愛節約的人,而如今我們現在生活水平高了,人們都開始追求物質的前提卻忘了老祖宗的教誨,把勤儉兩個字拋擲腦後,其實,不管你的經濟條件如何,你都不能忘掉初心,要在消費上克制自己,不是說讓你摳門,而是能不花的儘量就不去花了,慢慢的會發現家裡有一大筆的財富,這樣何樂而不為呢?有個什麼急事發生你就會感謝當初勤儉的自己。
第三:勤學好問。前面兩點都做到了,那麼最後一點其實也很簡單,要是家中的子弟都能有著勤學好問這個精神,那麼這個家庭就一定會出現貴子,將來可以把家業發展得更好,走向進一步的高峰。
這三點,曾國藩先生就做得很好,他作為晚清的名臣,不管去了哪裡都記得問候家人,兄弟之前產生了什麼矛盾他也是第一時間趕緊去解決,然後還囑咐自己的後代一定要好好學習,不準浪費,所以曾國藩的家族發展到現在才能那麼好,可見一個家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