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一個家庭開始敗落的3個徵兆,你有嗎?

2020-12-20 蓮荷居士

《壇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學佛不能脫離生活,尤其是在家人,更不應該把家庭視作累贅,而是要把家庭當成修行的道場。這其中的道理也顯而易見,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假如連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六親眷屬都難以度化,還談何普度眾生呢?並且,家道的隆盛,也為我們提供修行的資糧,和睦興盛的家庭可以說是莫大的福報。

然而,佛說諸行無常,世間萬有無不是隨因緣聚合而生滅,都在經歷成、住、異、滅的過程,家庭當然也是如此。家庭開始敗落時,常常是由於下文的三個逆緣,它們也成為了家庭衰敗的徵兆。

其一、懈怠放逸,不知節儉。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學佛人居家處世,一定要恪守「勤儉」二字。所謂勤儉,就是正命求財,供給家庭日常用度,而且樸實、不虛華,更不與人攀比。也就是說,非但修行上要勇猛精進,不貪圖享樂,家庭生活更是如此。

《雜阿含經》中有言:「始學功巧業,方便集財物。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 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兩句經文,前半句教人勤勞,後半句則是教人節儉,勤儉是持家之本,離開這兩個字,一個家庭必然會敗落。

其二、薄情寡恩,尤好諍訟。

出家人萬緣放下,但是家庭卻是講「情」的地方,以佛理來講,眾生無緣不聚,親屬之間因「情執」而成為家人。曾聽師父講過,在家人不要過問出家事,我們在家的佛弟子,就要和睦家庭,親愛家人,不能以出家人的規矩要求自己。但是,在家庭中,成員間卻常因薄情寡恩、好爭訟而出現裂痕。譬如,我們常講言多必失,再親近的情感,可能也經不住頻繁的爭吵。

那麼,家庭當中多為何事爭訟吵鬧呢?古德云:「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由此看來,財產和情緒,乃是家庭爭執的主因。但實際上,平和才是家庭的最終歸宿,和睦才是千金難求的。宏大的殿堂,離不了地基,在家學佛,就要從隨順家人間的因緣,由孝敬雙親,供養妻兒衣食開始,築牢修行的根基。正如《大方便佛報恩經》中所言:「為孝養父母,知恩報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家庭亦是道場,其中蘊含無量的功德。

其三、家有二心,心力不齊。

佛門中有句話,叫作「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一個人的心力用在佛道上,則佛果可成,家人的心力若能用到一起,則家業興旺。

《地藏經》雲,眾生各有宿世因緣,即便是一家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可能也千差萬別。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每個心念都是無始以來的習氣使然。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只要家人的言行舉止以「善」為止歸,我們就應當隨順。佛法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能轉變心行,而不被外境所左右,才是真正的修行。反過來說,老話常講「家有一心,有錢買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家中人心不齊,家道必然衰落。

家人之間,以莫大因緣而相聚,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家庭的興衰,眾人皆有責任,而對於學佛人來說,若能和睦家庭,親愛家人,雖然身處俗世,亦能將家庭變成一片功德海。所以,當家中出現文中三個敗落的徵兆,就要當心了。南無阿彌陀佛。#學佛#

更多佛經解讀、佛門典故,請關注蓮荷居士。

相關焦點

  • 佛教:有了這4種表現,是業障消除的徵兆,看看你有嗎?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有緣遇到佛法,乃是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所以作為學佛修行人,這一生有兩件事不能等,第一是消除業障,第二就是要廣結善緣。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造業,有善業,有惡業,如此循環不休。在《易經》中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以人一生的吉兇禍福也都源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在佛教中講得更為明了,種善因得善果,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 一個人開始變富,會有3個徵兆,你要是有一個,就恭喜你了
    一個人開始變富,會有3個徵兆,你要是有一個,就恭喜你了富人、窮人,很多人對於這兩個稱呼都是會存在著自己的看法和觀念的。畢竟這兩種人在定義上是比較模糊的,要想去理解的話,還是要結合自身的經濟條件來看待的。
  • 佛教:福報來臨之時,往往會出現這三個徵兆!
    福報到來之時會有感應嗎?他是否會和算命先生所說的「你幾年之內會走財運,幾年之後能娶妻生子。」會有感應,但和算命先生所說的卻不相同。其就算算命先生所說的是正確的,但在此中亦有諸多因素能夠幹擾「善果」的結成。佛教講「欲得善果,必種善因。」
  • 佛教:出現這3種徵兆時,就要恭喜了,你的業障消除了
    佛教所說的業障是妨礙我們獲得福報,妨礙我們修成正果的罪業,業障如果不消除,人的一生就會經常遇到倒黴的事,經常遭遇痛苦和災禍。《地藏經》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我每個人一生都造下了太多的罪業,所以要承受種種痛苦,要想遠離痛苦,一定要消除業障。
  • 佛教:一個人開始走運,會有這三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民間有句話,叫做「無風不起浪」,而佛門中也講「有果必有因」,它們都是在說明凡事必有原因,必有徵兆的道理。就拿一個人的「運氣」來講,這個話題伴隨人的一生,並且一直以來都為人津津樂道。每當見到他人飛黃騰達,亦或者自己遇到挫折,我們時常慨嘆命運不公,乃至心灰意冷,抱怨自己的「運氣」不好。
  • 一個人有這四個徵兆,往往是落魄的開始,有一個,也要警醒了
    而且曾國藩一生閱人無數,看慣了多少人本來大有前程,卻因為不懂為人處世,結果泯然眾人,甚至惹禍上身;有多少人曾經如日中天,可是一朝不慎就滿盤傾覆、毀家身敗。所以曾國藩就提醒世人,一個人如果出現驕、奢、倦、怠的徵兆,往往是落魄的開始,有一個,也要警醒了,不要到禍事發生,才追悔莫及。
  • 佛教:一個人開始走運,會出現這5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這些方法有沒有用呢?小編告訴大家,能究竟真實地改善命運的方法是懺悔消業、行善積德,用佛教「六度波羅蜜」來說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算命轉風水,改變的是外境,燒香拜佛若不攝心,也只是過場、形式,其實都沒有什麼真實效益,佛說,「一切唯心造」,世上最厲害的「風水」是人心,最「靈」的佛菩薩是善良的自己。
  • 佛教:一個人開始「轉運」,會出現這5大徵兆,你有嗎?
    佛門裡常說一句話叫「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就是說我們的內心是什麼樣,感召來的人生就是什麼樣。人的內心就是一個巨大的能量磁場,一切外境也隨心而轉。人的心念變了,氣場就變了;氣場變,風水就變;風水變,運勢也隨之發生改變。人生福禍總相依,不在天定,而在人自己手裡。
  • 佛教:信佛後,身上出現這3大「徵兆」,恭喜你,走對路了!
    開始不太明白,後來才知道,信佛只是一個初始階段。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人生的痛苦一部分在於自己的缺憾,一部分在於看不慣。盯著別人的過失與缺點不放,就是自己的一個缺點。佛說,你看世界是什麼,你便是什麼。待人處事要多一份溫暖,多一份感恩。生活是一種品味,為擁有的開心,不為奢望的而低落。生命的質量取決於每天的心境。
  • 一個家庭走向興旺的三個徵兆
    每個人都想家興事業順,今天就聊聊如何讓家庭興旺的話題——一個家庭走向興旺的三個徵兆,有一個,就很好。曾家代有人才出,與曾國藩推崇勤儉關係密切。一個人人追求奢侈的家庭,家風必然好逸惡勞,更有甚者還會有縱情聲色的不孝子孫。這樣的家庭是非不絕、麻煩不斷,一定無法興旺。只有勤儉節約的家庭,家族子弟不管是否成才,最起碼不會鋪張浪費、揮霍敗家。
  • 佛教:一個人開始「轉運」,身上會有這5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身邊常常會有人抱怨自己總是運勢不好,做事多有障礙,心急如焚,又不知如何化解逆緣。毋庸置疑,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啊,都要經歷無常變幻,順境有之,逆境也是常有之事。不順多因業障,缺福報,需要斷惡行善消業,才能逐漸消解惡緣、轉逆為順。
  • 佛教:一個家庭,出現這4大「徵兆」,說明福氣要來了,恭喜!
    有句話叫「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善良的人,自帶好福氣,不論居住在哪裡,哪裡都是上等風水。外在風水再好,如果人心眼壞,風水也會轉壞。外境再糟糕,若人心眼好,風水也會變好。佛家言:一切唯心造,心念轉,命即轉。因此說,佛教裡認為改變命運的根本大法就是修心,修善德。一個家庭也是如此,常言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一個積德行善的家庭,必會有無量厚福。
  • 佛教:真正「開悟」過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質,你有過嗎?
    有時候我們可能只是學了點皮毛,卻誤以為自己開悟了;有可能我們已經悟到了佛理,卻沒有發現。但是這世間萬物都是有跡可循的,有什麼樣的情況發生都會有相應的徵兆。開悟過後,也會有各種不同的狀態。就如佛教中所說的:真正"開悟"過的人,往往有以下這3種狀態,快來看看你有過嗎?
  • 預示你即將走運的3個徵兆
    這3個徵兆預示你即將走運,我們民間有很多諺語,像「螞蟻搬家蛇過道,明天必有大雨到」這類的諺語還有很多,之所以有這樣的話傳下了,是因為人們相信任何事情在發生之前都會有相應的徵兆
  • 「家敗,有徵兆」,老者說:一個家庭有這3個「習慣」,早晚衰敗
    一個興旺的家庭,能夠給孩子的未來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加上後天努力必定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而一個衰敗的家庭,帶給孩子的不僅是物質上匱乏的條件,更會造成心理上的自卑,影響其與人交際的能力,對任何方面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 佛教:一個人「業障」消除,身上會有這3大徵兆,你有沒有?
    佛教裡常常提到一個詞叫「業障」,應該有不少人都聽說過,「業障」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消業」?其實不難理解。佛家最重視「因果」,如是因、如是果。因果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業力,佛教將人的業力分為「身口意」三業,「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種善因修福報,種惡因造惡業。
  • 福報自有定數的,出現這3個徵兆,證明你已經消耗過度了
    佛教常言:因果報應。種善因得福報,種惡因得惡果。所以很多人都希望通過行善積德來為自己求來福報。那麼,有讀者就會產生疑問:是不是只要行善積德,福報就會永遠跟隨著我們?當然不是。正如隋張公禮《龍藏寺碑》有言:「故知業行有優劣,福報有輕重。」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個人的福報都不相同,有輕有重。你積德行善積累得多,福報就重,積累得少,福報就輕。倘若你停止了你的善行不去積累時,福報慢慢就會消耗殆盡。到時候煩惱和痛苦就會接踵而來。讓你諸事不順,命運坎坷。
  • 一個家庭走向衰敗的幾個徵兆,如果佔3個以上,就要警惕了
    一個家庭走向衰敗的幾個徵兆 ,如果佔3個以上,就要警惕了。 一個家庭走向衰敗的徵兆之一,就是夫妻之間信任感過少,彼此只想著相互計算,不想付出。一旦出現這樣的跡象,就該警惕了。
  • 佛教:這四種「徵兆」,是佛菩薩的提醒,要小心!
    《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虛妄不實的,在一切虛妄不實的現象當中,唯有因果,是真實不虛的。佛法認為,一個人種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世間任何事情都逃不過因果,任何一件事情在發生前,都會出現一些徵兆,當你身上出現這四種徵兆時,很可能是佛菩薩在提醒你,該去積累福報了。
  • 一個人在工作上開始頹廢的3種徵兆,你遇到過嗎
    但在頹廢之前,也是有伴有一定徵兆的,如果你能提前看透這些徵兆,就可以避免自己頹廢的惡果。因為人們往往都是事後諸葛亮,所以能夠在事情發生之前把問題給解決掉,就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工作上尤為如此,知道了自己即將開始變得頹廢的徵兆,就可以有效的阻止自己工作效率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