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剛看見一個近4000萬熱度的帖子,引起的很多人的討論。
22歲的麗麗家境貧困,學習優異,大學期間的所有費用都是靠獎學金和助學金,本以為大學畢業就能找一份好工作,逐步改善經濟條件,結果,父母的一個決定打得她措手不及。
原來,麗麗的父母一直靠低保生活,卻在2年前生了二胎兒子。現在年歲已大,身體大不如以前,經濟上也不能給兒子好的生活。便向麗麗提出,讓她撫養2歲的弟弟長大。
麗麗對此表示強烈的拒絕,父母一怒之下將她告上法庭。
雖然麗麗的遭遇讓人同情,但在新頒布的《民法典》中規定:如果父母對孩子沒有撫養能力的情況下,成年兄姐有扶養未成年弟妹的義務。
所以,父母勝訴,麗麗不得不撫養弟弟到18歲。
這幾年,新起一個詞語叫「扶弟魔」,指一些姐姐不計成本的幫助弟弟,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
有一些人,在家庭的教育中,潛移默化的主動成為「扶弟魔」,而麗麗被動成為「扶弟魔」。
可以想像一下,22歲正是風華正茂,打拼事業的好時機,麗麗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跳出原生家庭,成為獨立自信的女性。而照顧弟弟的任務一下子落在她瘦弱的肩膀上,還能有力氣無所畏懼的奔跑嗎?
像她這樣的出身,想要出人頭地本就難上加難,現在再綁上弟弟,還有追求幸福的資本嗎?一切都是未知數。
02
剛剛大結局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凌霄的媽媽在他幼年時,丟下他,遠走他國,結婚生子。在他剛剛成年時,媽媽又發生車禍,失去了丈夫,只有年幼的女兒陪伴在側。
在這時候,媽媽想起了凌霄,要求他遠赴新加坡讀書,照顧行動不便的自己和上小學的妹妹。出於道德和責任,凌霄獨自扛下這一切,照顧媽媽和妹妹9年。
之後,凌霄回國,子秋問他:為什麼大人要生那麼多孩子呢?明明又不喜歡孩子。
凌霄說:雖然不喜歡,但是有用,用來寄託希望也好,用來傳宗接代也好,或者用來養老也好。
孩子本是這個世界上最單純的人,他以為自己選中的那對父母,一定會全心全意對他好,殊不知從懷他開始,就目的不純。
就像凌霄說的那樣,總是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小心思。
麗麗的出生,讓父母覺得老有所依。而20年後,在經濟仍然貧困的時候,父母依然選擇生二胎,就是為了傳宗接代。他們姐弟倆從出生開始,就背負著沉重的使命。
很多父母生孩子是為了愛,而麗麗的父母就是自私。他不管孩子過得好不好,只要自己高興就行了,他也不管麗麗是否願意撫養弟弟,反正我官司打贏了。
從前,總聽人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近幾年,這樣的聲音漸弱,只因為犯錯的父母太多。
03
在這個熱帖的下面,有這樣幾個點讚上萬的評論:
「請問弟弟長大以後對姐姐有贍養義務嗎?」
「養不起為什麼要生?」
「沒錢、低保,還生年齡相差那麼多的二胎,是什麼居心?「
「這不太合適吧,22歲姐姐剛步入社會也沒多久,自己的生活已經很艱難了,還帶個弟弟……」
都知道麗麗活得很辛苦,唯有親生父母看不見,還要拼命壓榨她。
在開放二胎政策後,有很多人問:父母生二胎,需不需要老大同意?
很多人都說需要,因為老二的到來,勢必會讓老大或多或少的被忽視,更有很多父母,需要老大幫忙,才能將老二撫養長大,在這種情況下,是一定需要老大同意的。
在《奇葩說》中,也正有這個選題,傅首爾的答案更接地氣,也更打動人心。她說:當孩子有100顆糖,當然不吝於和人分享,而當一個孩子只有兩顆糖,你又憑什麼要求他大方?
就像麗麗,本來她就足夠辛苦,連一顆糖都沒有,現在還要拿走她僅剩的自由,是不是過於殘忍?
暢銷書作家蘇心曾說:不亂生孩子,是每一個成年人最該有的自覺。
現在把這句話送給麗麗的父母,也送給打算生二胎,卻無力撫養的人。
你們已經拖累一個孩子,就不要拖累兩個孩子了,拜託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