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中正堂擬將蔣介石文物展示定調為真實呈現

2020-12-25 搜狐網

  2月21日,臺灣「中正紀念堂」儀仗隊正在進行精彩的表演。自1月24日恢復儀仗隊表演以後,紀念堂內遊客大增。 中新社發 陳立宇攝

  4月1日,遊客參觀臺北「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 中新社發 杜洋 攝

  中新網4月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中正紀念堂」一樓蔣介石文物展示內容將變革。臺當局相關部門開會,決定文物內容將朝多元性及符合真實面貌調整,「教育部」並將組項目小組研議,但何時完成沒有時間表。

  至於蔣介石曾被批判要對二二八及白色恐怖事件負責等史料,是否也會被呈現?「教育部社會教育司」朱楠賢說,「蔣中正也是人」,展示內容有真寶性,昨天會中將外界所謂「功過並陳」,定調為「真實呈現」。

  朱楠賢說,「中正紀念堂」八角樓上面的牌匾,已修復完成,預計七月底掛回去。

(責任編輯:張慶龍)

相關焦點

  • 臺北市景點: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是臺北市最宏偉的紀念性建築之一,也是臺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與臺北101大樓、故宮博物院、龍山寺並列為觀光客至臺北旅遊之四大勝地。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心的杭州南路以西、中山南路以東、愛國東路以北、信義路以南的範圍,佔地75000平米。大門外有「自由廣場」四字牌樓(原為「大中至正」),另外周圍還有中正公園、瞻仰大道、「國家」劇院、音樂廳等。中正紀念堂是為追念蔣介石而建造的紀念堂。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園區
    溫潤潮溼的空氣、植被豐饒的市貌、甘甜可口的水果、露著細膩肌膚的嗲聲臺妹……你一定為那片一峽之隔的土地魂牽夢繞。近日,武漢等13個城市作為第三批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開放,兩岸車輛互通的好事將近,自駕或許成為自由環島的熱門方式。
  • 臺北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賀歲,抗議小英的都在這裡集合
    為紀念蔣介石於1976年籌建,工程於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77年11月動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並於是年4月4日舉行落成典禮,4月5日起對外開放參觀。全區包括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公園、牌樓、瞻仰大道、兩側為劇院及音樂廳,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高聳威嚴,全是中國宮殿式之建築,有濃烈的文藝氣息。
  • 臺北中正堂拆風箏 蔣介石銅像「重見天日」(組圖)
    臺北中正堂拆風箏 蔣介石銅像「重見天日」(組圖) 2008年04月02日 08:4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大廳將恢復原貌
    臺北「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   中新網6月19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北中正紀念堂的蔣介石銅像大廳確定要恢復原貌。今天台當局「教育部」正式行文指示目前在大廳內的特展展品必須在今天撤展淨空。
  • 臺北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大廳將恢復原貌(圖)
    臺北「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 中新社發 杜洋 攝  中新網6月19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北中正紀念堂的蔣介石銅像大廳確定要恢復原貌。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中正紀念堂更名問題曾引發島內藍綠兩大陣營對峙。雖然臺當局現任「教育部長」鄭瑞城多次公開表示,中正紀念堂的爭議並不是他上任後的第一要務,但是當局「教育部」已經正式行文給「二二八基金會」,指示目前在銅像大廳內關於「二二八」、「黨外運動」、民進黨「牽手護臺灣」的相關裝置藝術,必須淨空。
  • 中正紀念堂元旦重新開館 蔣介石銅像被囚禁(圖)
    中正紀念堂元旦重新開館 蔣介石銅像被囚禁(圖) 2007年12月27日 10: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被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的臺北中正紀念堂預定於明年元旦重新開館,關閉已超過半年的二樓大廳將於當天重新開放。大廳內的蔣介石銅像雖然不拆除,但將被十米高的鋼架及展示板圍住。
  • 景點介紹書:中正紀念堂,在這裡可以了解到蔣介石的一生
    中正紀念堂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它位於臺北市中心。佔地總面積一共24:79公頃。這次我紀念堂是為了紀念蔣介石,而在1976年籌建的,耗時三年,在1986年完工,然後同年的4月份舉行落成典禮之後,就對外開放參觀。
  • 走進臺灣中正紀念堂
    臺灣中正紀念堂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中正紀念堂和自由廣場也是旅行者必到的地方。整個園區,包括中正紀念堂、音樂廳和戲劇院,還有外圍的公園。中正紀念堂是為紀念蔣介石而建造的紀念堂,造型仿北京天壇頂部造型和埃及金字塔的主體建築樣式,大廳中央放置蔣介石坐姿銅像,底座部份設有展覽室和放映室,陳列蔣介石的一些文物,供民眾參觀。現在紀念堂裡正殿每到整點都有駐守的儀仗隊交接儀式,一般來說,17:00關殿前那一班會比較精採。而一樓的常設展,則展出了各樣與蔣介石有關的文物資料,有時會有些藝文展演。
  • 「原創」「航拍臺灣」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位於臺北市中心,分別以杭州南路、中山南路、愛國東路、信義路的周界,佔地75000平方米。中正紀念堂為紀念蔣介石於1976年籌建,工程於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77年11月動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並於是年4月4日舉行落成典禮,4月5日起對外開放參觀。 中正紀念堂包括紀念樓、中正紀念公園、牌樓、圍捕、瞻仰大道、兩側為劇院及音樂廳。紀念樓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是中國宮殿式建築,整體建築則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
  • 臺「促轉會」將中正紀念堂「轉型」視為第一要務
    臺北中正紀念堂(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臺當局「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5月31日掛牌成立,「促轉會委員」楊翠接受臺媒訪問時宣稱,第一就是要處理「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促轉會」已與「文化部長
  • 中正紀念堂令人流連忘返3大旅遊景點
    一.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可以乘坐捷運到中正紀念堂站下車,也可以搭乘公交到中正紀念堂下,交通非常方便。中正紀念堂是紀念蔣介石的紀念館。紀念堂大牌坊大中至正曾被民進黨改成民主廣場。紀念館主殿也差點改成臺灣民主紀念館。
  • 臺灣中正紀念堂「去蔣化」 威權紀念品被下架
    今年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近日,蔡當局以「轉型正義」為名,對臺北中正紀念堂「去蔣化」,臺「文化部」宣布禁止紀念堂售賣有關蔣介石的商品。 他說,現在政府的作法並不是很客觀地去還原過去的歷史,只呈現過的部分,如果功過能夠真實呈現,才能真正客觀的還原歷史,而不是自我主觀詮釋這段歷史。 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則批評道,民進黨執政對於現在的問題無力解決,對於未來的方向又茫然無知,只好不斷操弄過去、扭曲歷史,可悲!
  • 到臺灣,怎可不去見識一下臺北最宏偉的紀念性建築
    位於臺北市中心的中正紀念堂,以杭州南路、中山南路、愛國東路、信義路為周界,為紀念蔣介石於1976年籌建,被稱作臺北最宏偉的紀念性建築。走進紀念堂廣場,迎面是一座巍峨的八角寶頂建築,主體造型仿天壇之頂、金字塔之體,高聳威嚴,屬宮殿式建築,整個建築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
  • 臺北中正紀念堂「空間解嚴」 輿論擔憂會被徹底抹去
    中正紀念堂於1980年落成,主建築物標高76米,曾是全臺北市最高建築,當時基於「尊敬蔣公」、維護周邊景觀,1978年劃定周邊50米為特定專用區,限制建築物高度不能高過53米。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擬放寬維持39年的周邊建築高度限制,全案11日首次進入臺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多數委員表示認同,最後決議信義路一段、愛國東路從53米的「絕對高度」,放寬到65米。
  • 臺灣「獨派」突襲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遭潑紅漆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今年初,「慈湖陵寢」的 蔣介石靈柩被潑紅漆,今日下午將首次開庭。在開庭前不久,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又遭一劫。 據臺媒消息,今日(20日)上午,多名「獨派」分子前往臺北中正紀念堂,對蔣介石銅像潑灑紅漆。 視頻製作/觀察者網 範唯
  • 臺北市的文藝中心,竟是為了紀念蔣介石而建立
    在內戰結束後,蔣介石被迫逃到臺灣,因此在臺灣有一座中正紀念堂,是臺灣政府用來紀念蔣介石而建立的。中正紀念堂,它的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也是中國宮殿式建築,整體建築則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
  • 臺北中正紀念堂「大中至正」四字已被全部拆除
    臺報提議將「中正紀念堂」改為「海峽和平公園」臺北中正紀念堂拆換牌匾風波引發各界抨擊,臺灣《聯合報》今日社論指出,「民主」與「自由」不過是陳水扁偷天換日、欺世盜名的陰謀。社論提議,索性就讓這座牌樓成為一座「無字碑」,並將園區改為「海峽和平公園」。
  • 這個周末不無聊,陪你去看中正紀念堂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心,以中國庭園為主要設計,窗稜古典而幽雅,建築則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中正紀念堂建肅穆莊嚴,風格採天壇之頂、金字塔之體,主體部分為白色大理石牆,藍瓦金黃琉璃寶頂為八角形,代表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聚於寶頂,上與天接,以寓「天人合一」之思想。
  • 中正紀念堂——為紀念蔣介石而建,中國宮殿式建築,文藝氣息濃烈
    為紀念蔣介石而建,園區分布著自然景觀和文化建築,是臺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動廣場、文藝表演中心。 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全是中國宮殿式之建築,有濃烈的文藝氣息。紀念樓一層以展覽室和放映室為主,展示蔣介石生平事跡,頂樓則為銅像,兩旁駐守著衛兵每小時換班儀式也成為遊覽重點之一。 正牌樓上寫有「自由廣場」 四個大字,站在牌樓下遠望紀念堂,氣勢雄偉壯闊。第4層放著他的銅像,近看細部還蠻有意思的:笑容滿面,這麼生動而非莊重的表情在領導人雕像裡可不常見。 雖然身穿大褂,卻腳著皮鞋,坐的是寶座,中西結合的民國氣質你還學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