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全球第二波疫情!張文宏:國家已組團分赴各省督察

2021-02-25 江南晚報

「英國出現了第二波;法國已經第二波半個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經半個多月了。」大家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對此張文宏判斷:「第二波是必然的。」昨天,在由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舉辦的第二屆「安泰交響」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分享演講「抗疫曙光乍現之下,疫情防控的挑戰與前景」。
從全球範圍看,為何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不住,而且在國家和地區之間造成不平衡?張文宏道出他思考的答案:歸根到底,和這次新冠病毒的特性有著極大關係。新冠病毒傳播力非常強,但致死率並不高。在張文宏看來,正是這一非常獨特的現象導致病毒在全世界持續蔓延。他特別提及,美國死亡病例的85%都是55歲以上的人群,比如截至美國8月23日數據,在15萬死於新冠的美國人中,24歲以下的只有309個,「這個水平比重症流感還要低一點。」同樣,在「隔壁」的墨西哥,55歲以下的死亡人數佔了總體的70%,也就出現醫療系統過載、擠兌和癱瘓。因此,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美國等國的年輕人在外無所謂,實施大隔離也做不到,但「沒有這麼致命」的新冠恰恰形成了全球疫情的「致命性」。
而在中國,體制機制保障下,必須完成百分之百的隔離。策略就是一個月內一定要搞定。」張文宏說,「如果不搞定,這個小火苗燒起來,就成為指數曲線。」他透露,中國仍然面臨輸入風險,這兩天國家組團分赴各個省份督察感染病防治體系,不能讓輸入性疫情成為小火苗再度爆發。接下來,怎麼辦?張文宏預計,原則上,這輪疫情還要延續相當長的時間。西方國家的做法是等待疫苗,但張文宏估測,這個時間點一年之內達不到,「因為疫苗做好,建成供應鏈鋪貨,需要時間……」而且,美國研發的疫苗需要冷鏈,活性要求非常高,中國研發的滅活疫苗還好,但都需要一定時間做到。因此,「對於這個世界的預期,做一年的打算應該是最低的限定。」9月20日晚間,長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關於長春市1份進口凍品外包裝樣本檢測陽性的相關情況。

為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文件要求,近期吉林省長春市加強了進口冷凍肉製品和水產品的主動篩查。9月18日,寬城區對某食品公司品名為紅太陽俄須的魷魚須外包裝樣本進行常規監測,其中1份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9月19日,長春市疾控中心覆核為陽性。經核查,該產品為琿春某公司從俄羅斯進口,銷至長春市。   

       

長春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一時間組織相關部門對全市涉疫產品進行調查封存,對該產品進貨、庫存、銷售情況開展溯源調查,對環境和庫存產品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追蹤可疑暴露人員進行醫學觀察,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後續處置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同日,吉林省扶餘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公告,稱收到吉林省發電《關於長春市發現1份進口魷魚須外包裝擦拭物樣本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情況的通報》,其中有一件貨物(10公斤)流入扶餘市。

根據要求,凡是自2020年8月24日至2020年8月31日,到扶餘市傘家德大海鮮凍貨批發商店購買過進口魷魚須及食用過該批次產品的人員,必須向居住地所在社區村屯登記報告,主動到扶餘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如有出現發熱、咳嗽、乏力、腹瀉等症狀立即到扶餘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進行診治。

隨著歐洲多國疫情近來嚴重反彈,德國、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等國均升級防控舉措。法國創單日確診病例新增新高;德國創下今年4月疫情從高峰期趨穩以來的單日新增紀錄;英國不排除二次封鎖全國的可能性。

當地時間9月18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表示,英國「現在正迎來第二次新冠疫情浪潮」。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17日表示,並不想再進行第二次全國封鎖,但這種封鎖的可能性並不能被排除。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19日西班牙日新增高達14389例,累計確診640040例,增速僅次於印度、美國和巴西。9月18日,馬德裡自治區主席伊莎貝爾·迪亞斯·阿尤索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西班牙馬德裡將從21日零時起,對馬德裡市的烏塞拉等6個城區和馬德裡周邊的赫塔菲等7個市鎮的共37個基本衛生區執行至少為期14天的限行政策,限制人員流動,遏制疫情蔓延。
需要注意的是,執行封鎖措施的地區也是最貧窮、人口密度更大的地區。這些地區過去14天新冠病毒流行率為每10萬人中有超過1000人感染。近兩周多以來,不僅在西班牙的新增病例裡馬德裡佔三分之一,而且當前在院患者以及重症房同樣佔全國三成。馬德裡的疫情指數不僅全國最嚴重,並且是歐洲最嚴重。9月18日,遊客在西班牙馬德裡馬約爾廣場參觀。圖片來源:新華社9月18日,西班牙馬德裡王宮武器廣場的遊客寥寥無幾。圖片來源:新華社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再次談及群體免疫,並表示即使沒有疫苗,新冠病毒也會「消失」。然而,群體免疫這一說法未經科學證實,一直受到衛生專家的明確反對。19日,全球健康智庫國際便捷醫療組織總裁威廉·哈茲爾廷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上發表文章指出,群體免疫只是一種幻想。
哈茲爾廷表示,群體免疫的想法不僅魯莽,而且無效。更關鍵的是,研究和現實病例均已表明,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還有可能再次感染。這個事實可以為群體免疫這一錯誤設想的棺材上釘上最後一顆釘子。
美國疾控中心前主任託馬斯·弗裡登18日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採訪時表示,自從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白宮方面一直在挑戰科學,而不是花精力應對疫情。弗裡登說,「正因如此,美國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數正在逼近20萬,而且坦白來說,美國的死亡人數應該不止這個數」。弗裡登表示,其實很多死亡病例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據印度衛生部9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5400619例。在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確診病例92605例;新增死亡病例1133例,累計死亡86752例。 據《今日印度》報導,印度新聞信息局(PIB)當地時間19日發布新聞稿稱,「在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全球性的成就中,印度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新冠治癒病例數量最多的國家。根據報告,印度的治癒人數最多,有超過420萬新冠患者康復出院。」報導稱,總共有4208431名患者治癒,其中90%的新治癒病例來自16個邦。根據印度政府數據,目前,印度新冠治癒病例數佔全球的近19%。

責編:沛青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國家可能「二次封城」!張文宏提醒: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
    全球新冠感染正在加速...「今天英國首相也說了,英國已經出現了第二波;法國已經第二波半個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經半個多月了…」近日,張文宏在上海交通大學表示,在中國,老百姓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對此他表示:第二波是必然的。
  • 新聞摘要-張文宏說二波疫情必來,留英包機起飛,人口普查,俄海鮮...
    「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張文宏:國家已組團分赴各省督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大家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第二波是必然的。在中國,體制機制保障下,必須完成百分之百的隔離。策略就是一個月內一定要搞定。如果不搞定,這個小火苗燒起來,就成為指數曲線。
  • 張文宏接受央視採訪,稱全球第一波疫情未到低谷!這些地方風險最大
    今天,張文宏接受央視《相對論》採訪,對秋季開學、新冠特效藥、第二波疫情等問題談了自己的觀點。談開學:哪裡感染風險最大?談第二波疫情:第一波疫情還沒有到低谷秋冬季會不會有疫情第二波反彈的可能性?張文宏:原來,我們以為,秋季的反彈會成為一個巨大的挑戰。
  • 張文宏:第二波疫情關鍵在個人防護,杜絕一次性口罩反覆使用
    進入秋冬季以來,歐洲多國遭到了新冠肺炎的第二波疫情衝擊,對海外華人華僑的健康安全造成了威脅。11月4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受位於德國的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館的邀請,與領區內華人華僑、中資企業及留學人員代表進行了視頻連線。
  • 一種新冠病毒新變體已蔓延歐洲!國內會暴發第二波疫情嗎?鍾南山...
    一種新冠病毒新變體已蔓延歐洲!國內會暴發第二波疫情嗎?7月至8月期間,這個變體已傳播至歐洲多個國家:由於邊境開放和疫情防控降級,20A.EU1變體已成為歐洲最主要的新冠病毒變體。研究合著者、瓦倫西亞大學研究員伊納基·科馬斯說:「我們發現了新冠病毒的一個新變體,它在歐洲多個國家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
  • 第二波疫情今年秋冬來襲?看看各國專家怎麼說
    圖據新華社 儘管新冠疫情的第一階段尚未結束,科學家們已經在擔憂第二波疫情了。 近日,美國疾控中心主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出了「新冠肺炎疫情或在今年秋冬季出現第二波」的觀點。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也在4月22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大多數國家仍處於疾病傳播流行的早期階段。
  • 張文宏最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他稱這3個國家的高峰還沒到,第二波...
    來源:郎club「全球第二波疫情正在發展,而且反彈力度已經超過第一波。」6月7日,張文宏醫生在上海接受採訪時,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作出最新判斷。他強調,中國的防控目標是——不受全球第二波疫情影響。張文宏表示,經過此次抗疫,我國的公共衛生體系比原來更加強大,可以應對輸入性風險。「所以(全球)第二波疫情有,但我們的目標是中國沒有(第二波疫情)。」張文宏進一步分析稱,國際上第二波疫情已呼之欲出,很多國家的高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巴西、俄羅斯、印度的高峰都還沒看到,所以(感染人數)也不知何時會下來。」
  • 陳馮富珍:全球可能面臨秋冬第二波疫情 必須非常警惕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陳馮富珍:全球可能面臨秋冬第二波疫情,必須非常警惕作者:夏賓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院長陳馮富珍23日在線參加第六屆全球智庫峰會時表示,全球可能會面對今年秋冬的第二波疫情,對此必須要非常警惕。
  • 青島疫情是第二波疫情?專家否認
    「歐洲多個國家疫情出現反彈,是不是全球第二波疫情來襲?」、「青島疫情是否意味著第二波疫情來襲?」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一一回應網友的問題。 歐洲多個國家疫情出現反彈,是不是全球第二波疫情來襲?
  • 第二波疫情必然來臨!家裡有孩子的,一定要做好這些事
    文丨小豆爸爸的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轉發分享)導語:昨天豆爸在新聞看到張文宏的講座發表,張文宏明確表示,冬天的第二波疫情必然到來,而且張宏文還說道:中國的隔壁歐洲已經出現第二波疫情了
  • 明年疫情情況如何?張文宏最新判斷
    分享會上,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也談及了自己對疫情走勢的判斷,他認為,全球範圍內的疫苗接種以及各國合作抗疫將決定未來疫情的走勢。「從長期來看,這場疫情肯定會減弱並且最終消失掉,沒有一場黑夜不會過去。
  • 國內會爆發二波疫情嗎?鍾南山最新判斷
    面對歐洲疫情的擴散,國內是否會爆發第二波疫情?新疆喀什出現的大量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會影響國內的疫情防控呢?連日來,歐美新冠疫情急劇反彈,每日新增病例持續維持在高位,面對洶湧的疫情,歐洲多國也開始出臺新一輪的防控舉措。
  • ...二波疫情暴發發背景下,青島疫情反彈有什麼不一樣?看看專家怎麼說
    令人揪心的2大熱搜消息今天關於疫情的2大消息令人揪心!第一熱搜是全球疫情大爆發,第二熱搜就是青島疫情反彈。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專家楊功煥11日發表觀點認為,綜合多方面因素,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彈已經開始,第二波疫情的發作已拉開序幕。
  • 全球二次疫情已開始!青島的算嗎?源頭在哪?專家最新解讀
    據權威專家研判全球第二波疫情的發作已拉開序幕令人警惕的是印度累計確診病例也突破700萬例全球第二波疫情來了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專家楊功煥1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綜合多方面因素,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彈已經開始
  • 果然,鍾南山、張文宏帶來的是好消息
    編輯:拾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國際聚焦點都在中國疫情是否會隨秋冬季的到來,爆發第二波疫情高潮?對此,鍾南山院士和張文宏都進行回應,他們指出中國第二波疫情爆發的可能性較低,新疆疫情無論如何都會被我國嚴格的防控措施所控制住。
  • 「全球投入產出表」視角下全球第二、三波疫情衝擊
    來源:宏觀長春作者:花長春 董琦 導讀我們用「全球投入產出表」重新審視全球疫情第二波、第三波對我國經濟總量和行業(先後順序和規模)方面的衝擊。摘要我們用「全球投入產出表」重新審視全球疫情第二波、第三波對經濟的衝擊。全球投入產出表由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編制發布,涵蓋了43個國家、56個行業(包含製造業和服務業),除中間投入外,最終使用部分被劃分為5類最終需求。
  • 加拿大政府及專家籲警惕第二波新冠疫情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多倫多5月21日電(記者 餘瑞冬)隨著各地謹慎邁出經濟重啟步伐,加拿大政府首腦、公共衛生官員及專家都提醒民眾,需警惕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就我們所知,在疾病大流行中通常會出現第二波。」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當地時間5月21日在渥太華對媒體說,政府關注的是,當第二波新冠疫情開始時,能夠多快遏制住它。他表示,加聯邦正加大力度支持各地擴大檢測規模和追蹤密切接觸者。他亦提醒,每個人都應盡己所能,依照公共衛生防疫措施行事,包括在無法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情況下佩戴口罩。
  • 張文宏:下一波疫情或11月到來
    張文宏:下一波疫情或11月到來  Winnie Lee • 2020-04-13 09:16:32 來源:前瞻網 E
  • 第二波疫情爆發!外貿人將再次面臨這些挑戰!
    01 全球第二波疫情已開始 隨著北半球氣溫轉涼,秋冬降臨,歐洲多個國家單日新增病例持續創新高在亞洲,印度、尼泊爾等國疫情讓人擔憂,而美國單日新增病例則一直在高位徘徊不下。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1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綜合多方面因素,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彈已經開始,第二波疫情的發作已拉開序幕。 今年5月31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接受採訪時就認為,秋冬暴發二次疫情「基本上是肯定的」。
  • 警惕!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疫情第二波,超市再次被搶空……
    截至周日,全球至少有73個國家的新發現病例有所增加,科學家們正忙著和時間賽跑,競相尋找疫苗和新療法。英國:新冠疫情到了「危險轉折點」同樣,英國的疫情似乎也正面臨著危險的邊緣。一邊是英國首相鮑裡斯日益嚴苛的防控要求和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而另一邊卻是英國人民走上街頭抗議「嚴格防疫」,要求自己「不戴口罩」的自由權。圖源:newsy歐洲:第二波疫情席捲而來除了英國外,歐洲各國的疫情也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