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感染正在加速...
「今天英國首相也說了,英國已經出現了第二波;法國已經第二波半個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經半個多月了…」
近日,張文宏在上海交通大學表示,在中國,老百姓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對此他表示:第二波是必然的。
不能讓輸入性疫情
成為小火苗再度爆發
目前,備受大家關注的還有從食品外包裝中檢測出新冠病毒。
7月10日,大連、廈門,接連3批自厄瓜多進口凍蝦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樣品中,檢測出新冠病毒;
7月14日,江西萍鄉,部分厄瓜多凍蝦貨櫃內壁和外包裝被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
7月15日,重慶沙坪區,一冷凍倉庫部分厄瓜多凍蝦產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
7月16日,雲南,3份厄瓜多凍蝦樣本從包裝箱外表面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
7月23日,遼寧大連,在海鮮冷庫食品、加工車間、宿舍、食堂等多份樣品中檢測出新冠病毒,並陸續出現員工確診新冠肺炎;
8月11日,山東煙臺,3家企業自大連口岸進口的同一外籍貨船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8月12日,安徽蕪湖,1家餐飲店進口的厄瓜多凍蝦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覆核結果呈陽性;
8月13日,深圳龍崗區,1份從巴西進口的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9月19日,長春,1份進口冷凍魷魚須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覆核為陽性。
雖然檢出新冠病毒,並不代表具有傳染性,但可以看出全球疫情的嚴峻形勢。
從全球範圍看,為何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不住,而且在國家和地區之間造成不平衡?張文宏道出他思考的答案:歸根到底,和這次新冠病毒的特性有著極大關係。
新冠病毒傳播力非常強,但致死率並不高。「不像伊波拉,不像SARS,甚至不像H1N9禽流感。」在張文宏看來,正是這一非常獨特的現象導致病毒在全世界持續蔓延。
他特別提及,美國等國的年輕人在外無所謂,實施大隔離也做不到,但「沒有這麼致命」的新冠恰恰形成了全球疫情的「致命性」,「毒力不是太強」的病毒卻反而變成了整個人類的強敵。
而在中國,體制機制保障下,必須完成百分之百的隔離。
策略就是一個月內一定要搞定,「如果不搞定,這個小火苗燒起來,就成為指數曲線。」他透露,中國仍然面臨輸入風險,這兩天國家組團分赴各個省份督察感染病防治體系,不能讓輸入性疫情成為小火苗再度爆發。
疫情還要延續相當長的時間
接下來怎麼辦?張文宏預計,原則上,這輪疫情還要延續相當長的時間。在感染科專家眼中,「80%的人是無症狀的」。傳播力如此之強的病毒會一直存在,西方國家的做法是等待疫苗,疫苗出來之後對脆弱人群予以保護,病死率就會下來,降到常規性流感水平,也就是總體死亡率0.5%以下。
但張文宏估測,這個時間點一年之內達不到,「因為疫苗做好,建成供應鏈鋪貨,需要時間……」而且,美國研發的疫苗需要冷鏈,活性要求非常高,中國研發的滅活疫苗還好,但都需要一定時間做到。因此,「對於這個世界的預期,做一年的打算應該是最低的限定」。
全球新冠感染正在加速
有的國家可能「二次封城」
疫情之下,近期數字讓人揪心:
截至北京時間9月18日19時30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038萬例,死亡病例951169例。包括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等國在內的至少30個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均超過千例,其中印度新增96423例,美國新增44206例,巴西新增36303例。
據統計,過去一段時間,全球平均每周新增約180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單日新增病例最高超過30萬例,全球累計病例數量從2000萬到3000萬,僅用了37天時間。
而在疫情開始的第一個月,全球只有不到1萬例,達到1000萬例用了約6個月時間。
18日,在接受英國天空新聞採訪時,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稱新冠疫情正在全英加速蔓延。記者問英國是否會採取第二次全國「封城」時,漢考克表示:「我們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人民安全。」他同時對記者說:「第二次『封城』將是最後一道防線」。
法國衛生部17日說,法國過去24小時新增10593例新冠確診病例,創疫情暴發以來新高。前一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峰值出現在9月12日,為10561例。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曾多次發出警告,全球單日新增病例數量不斷創下新高,說明病毒已在全球層面穩固傳播,疫情仍在加速蔓延。
防控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