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24日,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成都召開,在大會召開前,20日下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廣漢考古整理基地/三星堆遺址工作站在廣漢市正式啟用。同時,《考古四川新世紀》展覽也在該工作站同步開展。廣漢三星堆的陶器、彭山江口出土的銀錠、資陽的銅車馬等文物亮相展覽現場。
新啟用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廣漢考古整理基地佔地20畝,建築面積11000多平方米,是西南地區首家集考古工作、研究、文物保管、陳列於一身的考古機構,其主要功能包括開展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和研究;保管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掘出土的各類地下和地上文物;提供開展考古整理、研究以及出土文物保護的場地;展示三星堆遺址以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其他重大考古工作的成果。
展覽以考古工作和研究的成果為主題,分兩個板塊:「考古三星堆」板塊,主要展示三星堆遺址的考古工作歷史、研究成果及主要參與者;「考古四川」板塊,主要展示新世紀以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的重大考古遺址。
展覽共展出三星堆遺址歷年出土重要陶器、玉石器75件,劉家寨、羅家壩、城壩、江口以及瀑布溝、向家壩、成昆鐵路複線以及烏東德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考古項目出土重要文物82。所有的文物都是首次展出,其中較為著名的有羅家壩M33出土銅器、資陽銅車馬、「宕渠」文字瓦當和「西王賞功」金幣等。
「與一般的展覽有所不同,「考古四川新世紀」展覽的關注內容重點是展示考古工作、研究的過程。」三星堆工作站副站長冉宏林介紹,目前國內以考古為主題的展覽還不多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考古四川新世紀」應該是首開先河的,可為今後此類展覽提供重要的參考和借鑑。
據介紹,《考古四川新世紀》的另外一個獨特之處,是其展覽形式和內容的多樣性,除了展示出土文物之外,展示的內容還包括重要的考古研究成果、工作圖表數據以及參與考古工作的考古學家和當地民眾人物牆,這些展示內容很少出現在類似的展覽之中。此外,眾多與考古工作相關的影音視頻,讓觀眾在觀摩文物的同時,能夠通過豐富精彩的視頻了解文物背後的考古故事。
資訊來源:成都全搜索
《藝術博物館》雜誌編輯劉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