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玩水?一提到這個詞,很多家長都不由地皺起了眉頭。因為,寶寶年紀小不懂得如何打理,玩水總是會弄溼衣服,而且也會把地板弄得溼漉漉的。一方面,擔心寶寶著涼感冒,一方面也擔心地板打滑難打掃,所以很多家長都杜絕寶寶玩水。可如果你知道,讓寶寶玩水的好處這麼多的話,小編相信你會改變主意的。那麼,寶寶玩水,都有哪些好處呢?
好處一、玩水寓教於樂
玩水除了有趣,幼兒更能在其中學習到很多知識,是個極具教育性的活動。特別是對於3、4歲的幼兒,他們還處於用實物來幫助思考的階段,他們喜歡用四肢、用感官去體驗事物。玩水時,幼兒們愛將雙手,甚至整個手臂放在水中,感覺水波的浮動,感覺水從指縫中流過的輕柔,可以幫助促進寶寶的感官發育。
除此之外,,「冷」、「熱」、「輕」、「重」等等抽象的概念,孩子很難明白。家長若單用口語解釋,也難以講明白。但透過玩水,即可將這些抽象的概念,變為具體的事實,使幼兒易於理解。比如,當他們觸摸冷水、熱水(溫水即可,避免幼兒受傷)時,可以感覺冷熱的不同;而手提裝滿水的桶和只裝一點點水的桶,可以感覺輕與重。在這些有趣的玩水中,幼兒不自覺地學到種種抽象的概念。
好處二、玩水可以激發寶寶創造力
玩水的過程,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面對不同問題的時候,寶寶的思考就會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比如,杯子漏水時,小朋友會思考:「這個杯子為什麼老裝不滿?」觀察後,原來杯底有個洞。而且,「洞愈大,水漏得愈快!」孩子通過觀察,發覺問題,就自己理出一套定律,懂得了一些道理。寶寶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就這樣被鍛鍊出來了。
在培養寶寶各種能力的同時,家長也可以藉助各種道具來幫忙。比如:通過漏鬥,教會寶寶將水倒入窄瓶。通過紙船和肥皂,教會孩子浮與沉;通過洗潔精,教會孩子泡沫產生的原理;
孩子都需要引導,家長學會帶領孩子探索世界、發現問題,再引導幼兒自己找出答案,才是幫助他們成長的好方式。這對孩子日後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建立和培養,都大有好處。
那麼,玩水應該在哪兒玩呢?對於沒空帶孩子去遊泳池的家長,其實可以有如下選擇:
讓幼兒在浴池裡玩水。最好是洗澡前後,讓孩子整個人坐在浴池中,這樣既不必擔心會弄溼地板,也不需擔心弄溼衣服。
陽臺或院子也是不錯的選擇。午後,放一大盆水在陽臺或院子裡,盆內放些用過的洗髮精瓶子、塑料罐、塑料水杯、勺子等(瓶罐以透明最好,以便幼兒觀察),讓幼兒蹲或坐在盆旁,穿件清涼夏衣或遊泳衣,腳著拖鞋。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衣服被打溼,一定要及時幫孩子換衣服,千萬別讓孩子著涼。此外,屋內儘量不要開空調,防止屋內冷氣過重。
好處三、讓孩子明白規矩
玩水雖是玩,也有相應的規則要遵守。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設定玩水的範圍和規則。讓寶寶明白規矩,懂得遵守規矩。
玩水的範圍,家長可以用防水膠帶,或粉筆,在地上標出界線/。告訴孩子:範圍之內是他可以玩水的地方,並向孩子說明理由。
同時,家長可以向孩子設立規則,如:「將水倒在盆內,不要倒在盆外,我們不要浪費水。」或:「媽媽不想弄溼衣服,請不要潑水弄溼媽媽。」幼兒若努力遵守這些規則,父母應予鼓勵。鼓勵可以是言語的,比如對孩子說「媽媽好喜歡你記得將水倒在盆內。」也可以是物質的,比如給孩子一個他喜歡的小零食。
看了玩水的這三大好處,家長們是不是動心了呢?玩水,這種低成本又極具教育意義的遊戲方式,確實值得廣大家長一試。所以,還等什麼,趕緊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