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是海上一戰馬,刀光劍影中鼓角爭鳴。馬祖,是海上桃花源,悠然自得間依山傍海。
馬祖列島得名於主島-南竿。據記載,宋朝時,漁民林願之女林默娘秉性賢淑,事親至孝。每到黑夜,總是燃薪為火,為漁舟導航,深獲鄉民感佩。某日父親出海捕魚,不幸遇風罹難,默娘痛不欲生,殉身投海尋父,遺體漂到南竿。島民感其孝行,為她厚葬立廟。清朝康熙時冊封林默娘為天后,世人尊稱為「媽祖」,南竿島因此諧音為「馬祖」
馬祖的開發始於元朝,興盛於明朝。明永樂年間,跟隨鄭和下西洋的部分船員回程途中在此定居生活,馬祖自此與福建沿海來往頻繁。明末,當地為倭寇所盤踞,到了清朝初期才又有福州沿海漁民移居此地,並逐漸形成具有血緣關係的村落,因此在人文風貌上,主要承襲閩東的風俗民情。
馬祖的建築風格、民俗文化也都有著深刻的閩東特色的印記,比如著名的花崗石古村落,芹壁聚落,就是典型的閩東民居。在高空鳥瞰馬祖,你會看到許多小島像珍珠般散落在閩江口外,再近距離看,這裡沒有高樓聳立,只有翠綠的林木以及閩東建築的自然村落。由於馬祖地處溫熱帶以北,造就了四季分明且多風的特色氣候,春天的花,夏天的海,讓馬祖一年四季都昔發著世外桃源般迷人的氣息。
20世紀,馬祖一度扮演著前哨的角色,至今列島上舉目皆是真實的戰地景致。馬祖歷史文物館就坐落在清水村勝利水庫旁邊,館內分為民俗廳、景文廳、振武廳、懷德廳四大展示區。民俗廳以及景文廳陳列歷代馬祖的文化資產,比如服飾、器皿、古幣、古花轎等。振武廳以圖文資料展示馬祖歷史沿革。懷德廳陳列各界人士蒞馬巡視的記錄。從這些馬祖昔日的各項生活器物、老照片中可以更進一步了解馬祖人的生活方式。
有人說「沒有去過芹壁村,等於沒有到過馬祖」。位於北竿的芹壁村,可以說是馬祖地區傳統閩東建築風格保存較為完整的村落。芹壁古宅群都順著山勢呈錯落有致地建造,房屋建材以花崗巖與大理石為主,由於石材的質地粗糙且富有青白、黃褐、磚紅等色澤,堆砌起來的石板屋相當的美麗。
這裡的房屋為了防禦盜匪,房屋窗戶都設在較高的位置,且窗口設計成內大外小的射口型。同時為了防止海風的吹襲,聚落的瓦上都壓著密實的石塊,一旦瓦片毀壞,只需要將石頭拿起了替換成新的就可以了。由於屋頂並未封死,宛如石頭城的芹壁民居還有「會呼吸的房子」的說法。漫步芹壁村,感覺十分悠閒,從傳統建築的窗口向外望去,一旁的龜島映人眼帘,陽光照上巖石,映出淡淡的迷人色澤,藍天,白雲,像極了地中海風情。在芹壁村最大的享受,就是領略一下時間就此停留的鄉野漁村的質樸、恬靜與悠閒。或在打尖的民宿咖啡館裡點杯咖啡或芒果沙冰,坐在涼傘下吹吹海風,聽聽海浪聲,順便做做白日夢,身、心、靈魂都能得到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