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訪馬祖:昔日軍事禁區 今日「海上桃花源」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終於有機會一睹馬祖神秘、美麗的容顏。早上7時50分從臺北搭乘「立榮航空」37座的飛機,8時40分就到了馬祖南竿機常雖然天氣陰沉,但是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馬祖列島由南竿、北竿、高登、亮島、大坵、小坵、東莒、西莒、東引、西引等10餘個海島組成,人口約8000人,原分屬福建省的連江、長樂、羅源三縣,後臺灣當局將這些島嶼通稱為「連江縣」。前些年,馬祖一直被作為戰地管治,直到1992年才解除「戰地政務」。1994年局部開放臺灣島內民眾觀光。1999年又定為風景特定區。

  馬祖名字源於「長佑海民」的媽祖。據考古發現,馬祖最早的人類活動與來自大陸的古閩越人有關。馬祖的開發最早始於元朝,因距離大陸不遠,成為大陸漁民出海捕魚時休憩避風之所。直到明朝永樂年間,跟隨鄭和下西洋的部分船員於回程後在此定居生活,自此與大陸福建沿海來往頻繁。明末清初期間當地為倭寇所盤踞,到了清朝初期才又有福州沿海漁民移居此地,並逐漸形成具血緣關係的村落。

  在馬祖這10餘個海島中,南竿島面積最大,有10.64平方公裡,成為馬祖列島的中心,「縣政府」、「縣議會」、「馬祖日報社」、馬祖最高學府——馬祖高中等都坐落在南竿島上。有趣的是,與金門、澎湖、臺灣本島不同,馬祖列島居民說的不是閩南話,而是福州話,當地人自稱為「平話」或「馬祖話」。馬祖的建築風格、民俗文化也都有著深刻的閩東特色的印記。比如著名的芹壁聚落,就是典型的閩東民居。記者看到,它依山面海,利用花崗巖塊,沿著山坡地興建俗稱「一顆印式」的房舍。其結構多為方正雙層獨棟建築,窗戶小而開於高處,窗欞以石條為骨架,屋脊為曲線造型如火焰燃燒般的「封火山牆」,屋頂以紅或黑瓦覆蓋並於接縫處壓上石頭,以防強烈海風吹刮侵襲。整片村落遠遠望去,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古樸沉靜而又氣勢恢弘。馬祖居民大都有親戚朋友居住在福州等地,如今來往日益頻繁,這一方面反映了馬祖特殊的歷史背景,一方面也印證馬祖人所言:「我們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國人」。

  一直以來,馬祖的居民主要靠出海捕魚為生,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為駐軍服務也是馬祖居民的重要經濟收入來源。但是,近年來,隨著近海漁業資源的枯竭,駐軍的日益減少,馬祖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遇到了挑戰。馬祖居民開始將目標鎖定發展觀光業,準備將馬祖打造成「海上的桃花源」。

  而發展觀光產業,馬祖顯然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這裡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長期遺世獨立,沒有工業汙染。居民不僅在島上種了大量樹木,而且還立下鄉規民約對樹木進行保護,如今無論走到哪裡,都是林木蔥綠,就像一個個大公園。沒有人為的破壞,使得傳統的閩東石屋和聚落能夠完整的保留,至今散發著幽微迷人的氣息。春天的花,夏天的海,一年四季,馬祖展現出各異其趣的風景。

  馬祖曾作為軍事禁區,當年留下的軍事工事隨處可見。但隨著海峽局勢的變化,如今許多軍事設施對外開放成了旅遊景點。據島上居民介紹,南竿島上的北海坑道,是當地最大的地下通海坑道,高18米,寬10米,長640米,漲潮時水位高8米,退潮時為4米,步道全長700米,走完一圈要整整半個小時。這座坑道是1968年挖掘的,當時軍方出動了兩個師、三個步兵營、一個工兵營及一個傾卸車連混合編成三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用了820天才完成。

  馬祖有美酒和美食,除了各種海鮮,還有魚面、繼光餅、馬祖酥、芙蓉酥,這些都有福州小吃的味道。馬祖的蝦皮聞名遐邇,據說產量佔全臺灣的1/3。陳年高粱酒和老酒也十分香醇甘洌,馬祖人自認比金門高粱酒還好。

  發展觀光業,首先要搞好基礎設施建設。這幾年來,馬祖一直在致力於改建機嘗擴建碼頭、新建飯店、修築道路等事業。如今,馬祖已經有南竿、北竿兩個機場,大大方便了民眾和觀光客的出入,其它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馬祖不光要吸引更多的臺灣民眾來觀光休憩,未來必將吸引更多的大陸民眾來尋幽探勝。(記者 吳亞明)

  (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臺灣風情:馬祖,海上的桃花源,依山傍海悠然自得
    馬祖,是海上一戰馬,刀光劍影中鼓角爭鳴。馬祖,是海上桃花源,悠然自得間依山傍海。馬祖列島得名於主島-南竿。據記載,宋朝時,漁民林願之女林默娘秉性賢淑,事親至孝。每到黑夜,總是燃薪為火,為漁舟導航,深獲鄉民感佩。
  • 馬祖攻略:神秘而動人的馬祖
    馬祖,是由南竿、北竿、東莒、西莒、東引等主要島嶼組成的列島。因為一則傳說,開啟馬祖名稱的由來。
  • 龍應臺視察「亮島人」遺址 軍事禁區期待文化價值
    她表示,亮島是軍事禁區,沒有隨社會變遷失去文化資產價值,未來會與臺當局防務主管部門合作讓文化資產被重新發掘。龍應臺今天在連江縣長楊綏生、臺軍馬祖防衛司令任季男中將等人的陪同下前往亮島視察2處考古遺址。今年出土的屈肢葬「亮島人」已確定距今約8300年,是杭州灣到越南海域出土遺址中年代最久遠的人類遺骸,極具考古與人種學價值。
  • 臺灣海峽兩岸海上客運票務平臺今日啟用
    臺灣海峽兩岸海上客運票務平臺今日啟用 2019年12月16日 09:21:00來源:廈門日報   手機隨時購票 往來兩岸更方便  臺灣海峽兩岸海上客運票務平臺今日啟用,10條海峽兩岸海上客運航線實現24小時、一站式票務服務  廈門日報訊(記者 張珺 通訊員 廖麗華)在兩岸實現全面
  • 兩岸青年學子踏訪常德桃花源:秦人村裡做新郎
    中新社常德七月十日電 題:桃花仙源祈平安秦人村裡做「新郎」——海峽兩岸青年學子踏訪常德桃花源  作者劉雙雙  洞庭之濱、沅水之畔的湖南省常德桃源縣,有一處堪稱人間勝景的絕妙去處。這便是一千六百年前晉代詩人陶淵明筆下所描述的「人間仙境」——桃花源。
  • 體驗:黃岐至馬祖客運航線首航 航程僅25分鐘
    據福建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繼馬尾—馬祖、廈門—金門、泉州—金門、廈門—臺中、廈門—基隆、平潭—臺中、平潭—臺北之後,兩岸海上客運的第8條航線,也是航程最短的。黃岐與馬祖相距4.8海裡,海上航程僅25分鐘。
  • 行走臺灣:告訴你一個不知道的馬祖
    馬祖是多彩的。不必說世界最高大的媽祖石神像、遍布全島的軍事設施、酒香四溢的八八坑道,也不必說紀念戚繼光剿倭的繼光餅、連臺灣本島遊客都垂涎的淡菜、還有汆湯佛手裡鮮軟的螺肉,單是馬祖三五座聚落、一兩處古蹟、幾隻神話之鳥,給人的印象就足夠深刻。它告訴你一個不知道的馬祖,一個海上桃源般的馬祖。
  • 戰地探秘 去馬祖逛坑道
    馬祖的坑道是最具戰地特色的景觀,現多已開放供遊客參觀。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秋風起,秋蟹肥,正是旅遊馬祖的好時機,逛逛坑道,品嘗海鮮美食,比在炎夏時節人擠人要來得輕鬆多了。馬祖的坑道非常多,再加上一些據點,大大小小恐怕不只十來個。
  • 福建調整沿海與金門、馬祖海上客運航線班次
    新華社福州2月2日電(記者許雪毅 邰曉安)2日上午9點,搭載十餘名旅客的「安麟6號」輪,緩緩駛離福州馬尾琅岐對臺客運碼頭,前往馬祖。  當日,「兩馬」(馬尾琅岐至馬祖福澳)航線、「黃馬」(連江黃岐至馬祖白沙)航線,由每天4航班臨時調整為2航班。  為了更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福建調整沿海與金門、馬祖海上客運(「小三通」)航線班次。  此前,「廈金」(廈門至金門)航線自1日起由每天36航班臨時調整為8航班。「泉金」(泉州石井至金門)航線自1日起由每天6航班調整為2航班。
  • 馬祖絕美浪漫的特產 季節限定海上奇景藍眼淚
    馬祖,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在抗戰時期由一個純樸的漁村,突然轉變成了軍事重地。事過境遷,馬祖慢慢重現純樸漁村的風貌,旅人們有為了戰地風光的洗禮,有為了閒適氣氛的浸染,來到馬祖體驗這份帶有衝突的美感。    而你或許不知道,馬祖還有一個絕美浪漫的「特產」——俗稱「藍眼淚」的海上奇景,沒有親眼看過總讓人難以置信!
  • 連江黃岐至馬祖客運航線今日開通 打造一日生活圈(組圖)
    (原標題:連江黃岐至馬祖客運航線今日開通 打造一日生活圈(組圖))
  • 臺灣馬祖旅遊必看!「藍眼淚、梅花鹿」人氣景點全在這!
    From:連江縣政府提供/巨型媽祖像   馬祖適合慢遊,慢慢來,你才能體驗到更多馬祖生活的滋味。春天桃紅李白,漁路古道上鬱鬱蔥蔥,薄薄的霧,馬祖成了名符其實的海上桃花源;夏夜南風徐徐,浪花拍打礁巖,滿天銀河和海上閃爍的藍眼淚相互輝映,大坵島上野生的梅花鹿群不時從老屋裡,林道旁走來跟遊客討糧吃;秋日淡菜海產新鮮肥美,碼頭邊垂釣著釣竿,大海就是你的冰箱;冬天寒風刺骨,芹壁古厝裡溫一壺老酒咖啡正是時候,加上特有的元宵擺暝文化,來馬祖四季都不寂寞。
  • 「馬尾-馬祖」海上客運航線首次延伸至臺灣本島
    「馬尾-馬祖」海上客運航線首次延伸至臺灣本島 2008-11-10 09:24     來源:--中新網     編輯:張方翼  八日十一時三十分,在一片歡呼聲中,從臺灣本島基隆港出發並彎靠馬祖福澳港的臺灣籍客輪「臺馬輪」號,經過十餘小時的航程後,終於抵達福州港馬尾對臺客運碼頭
  • 明賢法師:「馬祖就是馬祖 不需要考證!」
    一誠長老率眾在馬祖道場寶峰禪寺接待了巡禮團。大雄寶殿前歡迎會上公共迎接活動結束後,我們扶一老、一老攙著聖嚴法師各處參禮。 來到祖師殿外,一老行走的兩腳拖地蹭蹭響,聖嚴法師語調輕雅地說:「老法師啊!看到你這腳拖地這麼響,我心裡就難過。」兩人相視,一笑進堂。 進祖堂到馬祖道一禪師像前,大眾向祖師問訊作禮。
  • 八千年前「亮島人」遺骨在馬祖展出
    央視網消息 2011年9月,在臺灣馬祖亮島軍事禁區內出土了距今8000多年的人類遺骸,並被命名為「亮島人」。日前,馬祖李世文物館將當年出土的文物和五年來的研究成果開放展覽。
  • 福州連江黃岐至馬祖白沙航線 今日正式首航了(3)
    福建日報訊(記者 林輝 劉深魁 攝影報導)23日,福州連江縣黃岐至臺灣馬祖白沙的海上客運航線正式通航,讓馬祖和連江鄉親期盼多年的「一日生活圈」願望終於得到實現,成為兩地發展的新契機。當天上午,首航儀式在新落成的福州港黃岐客運站隆重舉行,這裡將成為兩岸民眾交流往來的又一重要通關口岸。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福建省副省長鄭曉松出席通航儀式。
  • 馬祖縣長楊綏生:讓馬祖從「前線」變成「後花園」
    對比「戰地」今昔,楊綏生從馬祖在兩岸關係歷史變遷中的角色轉換,談未來發展。記者:我們第一次來馬祖,確實感覺到它有非常與眾不同的地方。從小三通航線過來,一下船登上碼頭,就看到岸上不遠處有一個非常大的標語牌,上面寫著「枕戈待旦」四個紅色的大字,特別醒目。這種特殊的歷史印跡,讓人感到很獨特的意味。
  • 觀光資源豐富 臺灣馬祖2019上半年遊客數破10萬
    中新網7月24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置連江縣(馬祖)擁有特殊戰地風光,近年來搭配體育賽事積極推廣觀光,還有「藍眼淚」及馬祖春藝饗宴等活動加持。據統計,馬祖2019年1至6月旅客總數106644人,較2018年同期增加12616人。
  • 海洋:臺軍馬祖東引島要塞揭秘
    資深臺灣問題評論員海洋21日在香港《大公報》刊文指出,馬英九當局和臺軍為了貫徹執行「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軍事戰略,加強了馬祖東引島要塞建設。馬祖列島位於福建閩江口外,共有大小島嶼19個,離大陸最近處只有18公裡,位於馬祖列島最東端的東引島是臺軍極為重要的戰略支撐點,即使在臺灣當局削減金門本島和馬祖本島(南竿島)駐軍時,東引島駐軍規模也未見減少,相反的倒有所增加。2008年6月19日,馬英九當選後首度到外島馬祖視察,由當時的臺「國防部長」陳肇敏等人陪同,搭乘專機到馬祖,並向「大選」中各縣、市得票率最高的馬祖選民表達感謝之意。
  • 臺軍在馬祖進行榴炮射擊演練,揚言射程遠達福建沿海地區
    近來解放軍在黃海、東海及南海常進行軍事演練,不僅有兩棲登陸演訓,還出動多艘軍艘實施岸轟攻擊。這不僅讓臺灣島內少數「臺獨」勢力聞風喪膽,同樣也讓臺灣軍方壓力倍增。距臺灣本島遙遠的馬祖,與中國大陸最近的距離僅為9.25公裡,戰備任務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