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舉人~謝煥章

2020-09-10 胡馬陰山776


大清同治十三年(1874),京城北京的考場出了一次考場風波,此次風波與雲南老考生謝煥章有關;起因是雲南考生謝煥章原本獲得的功名~舉人頭銜,在複試中被革除了。結果一經公布,譁然一片,舉子們議論紛紛,認為評卷不公或有貓膩,有悖朝廷取士原則,雲南舉子有意見,楚雄府的七個舉子見等此事,見謝老前輩蒙此不公,更是忿忿不平,認為謝老才華橫溢,乃滇中名宿,文章高手,怎麼滴就通不過複試滴,要捲鋪蓋回家打道回府,以示抗議。

複試本來是為防考生在初試中有作弊買通關節矇混過關、或有真才實學又臨場發揮不好者而給予的一種補救措施,真正達到為國舉才、才無遺漏的行為,歷為朝廷所重視。

大清立朝之初就定下「士子被言者,必再試」的規矩。科舉考試中的複試制度源於清初,也是大清對科舉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是對鄉、會試發榜後,已經中式的舉人、貢士進行的再次考試,是對錄取工作的再次確認。複試體現公平、合理、慎重,杜絕舞弊都有積極作用,大家耳熟能詳就是貢士(進士)的殿試;而鄉試也有複試,鄉試的複試更早於會試中的複試,鄉試複試始於順治十五年(1658),會試複試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開始,又到嘉慶四年(1799),鄉試、會試複試「乃著為令」,道光二十三年(1843),歷經百年才成為定製,可見要成為遵守的規矩是需要時間的磨礪才行。

規矩又源於無規矩、或不守規矩。順治十五年,複試之因即為中式舉人「多有賄買情弊」,而致物議沸騰,當時順天、江南考官俱以賄敗;朝廷認識到「欲清科場之弊,莫如複試一法」,無疑複試是平息社會輿情,籠絡人心的一計良法。

康熙五十年(1711)辛酉科江南鄉試科場案,就有了「左丘明有眼無珠,趙子龍一身是膽」的對子,以嘲諷主考左必蕃和副主考趙晉的舞弊,第二年遂有了會試也要複試的規定。

同治十三年的這場鄉試複試,不滿情緒被朝廷知道了,經過反覆討論,同治帝命重新選人再評議謝煥章的試卷,嚴令閱卷官員秉公辦事、實事求是,要給天下士子一個交代。複試題目是《論語.陽貨篇》中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二句,由桑春榮、彭久餘會同翰林院掌院學士毛昶熙、湖南名士善化人黃倬為考官,讓謝煥章對孔聖人提出這千年話題闡發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治帝又命飽學之大臣發表看法。謝氏之文佳辭麗句,傾刻而成,閱者莫不驚嘆;最後的結果不是「文理不通」而是文理大通;特別是毛昶熙更是推崇謝老之文,毛昶熙又是個主張若果思想不形成於文字,那就等於白寫的主,所以謝老再次複試還真得福了,帝處罰了前任評卷官,帝贊曰「謝煥章試卷,用意艱深」難得之才,為令聞嘉譽以聲之,謝煥章因此一舉成名,紅遍京城。當時剛剛親政的同治帝對謝煥章一事,格外上心,圍繞謝是否「開復舉人」一事與大臣們多次討論,留下了六份奏摺,見證了此事的全過程,這六道奏摺原件,現存於臺北故宮。

謝老經此一事,回到楚雄後,沉靜持重的謝老成了雁峰書院山長,即「龍泉書院」,現為楚雄一中,楚雄八翰林均出此書院。現在知謝老者不多也,窮經之人略知一二,而謝老妙筆文章知者更少,反而此事知者居多;所以世人多如此,只知曾國藩是「曾剃頭」而不知他是一個內聖外王之人,只知李鴻章是個「楊三已死無蘇醜,李二先生是漢奸」的賣國賊;只知洪秀全金田起義,而不知入南京後的事,只知袁世凱是竊國大盜,而不知辛亥之事,視其等為官虎吏狼也。哎「誰道人生無助力?門前流水尚能西!」

《同治癸酉科雲南闈墨》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正科帶補辛酉科雲南鄉試中式者118名舉人;楚雄府有七人中式,楚雄拔貢陳思相25歲(光緒丙子年中進士後改名陳思霖)排名第80位,楚雄副榜謝煥章57歲排名笫98位,楚雄恩貢安克敏36歲排名第103位,同時中舉的還有33歲的姚州(今姚安)人楊國樑為拔貢排第15位,20歲的姚州廩生甘孟賢排第33位,40歲的白井貢生彭紹先排第54位。這幾人與謝老先生,同赴京師參加複試,當然知道謝老是滇中名宿,文章前輩,不是孤標傲世之徒,卻是花開香滿園園丁老人。同治十三年二月十五日,舉人複試如期在貢院舉行;結果一出,舉子老鄉們有異議了,同上公車,鹹憤不平,群起揭控,事聞於朝,剛親政的同治帝聽微決疑、故使為理,決定讓謝老再行複試。上次閱卷官李祉不能句讀謝老文章,以為不通,實為自己句讀有限,不能領其精要;此番複試,謝老之名,由此盛之。「不畏浮雲庶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謝老生於嘉慶二十一年(1816),道光丙午年(1864)中副榜,同治十三年入京複試,謝煥章複試風波是科舉史上的一重事件,也是雲南一件有影響的科場風波,放在今天也許稀鬆平常,當時卻也馬虎不得。副榜:在鄉試取名額外列入備取者,稱為「副榜貢生」又叫「副貢」,中者可入國子監讀書,謝老之事在同治帝關注下,得已圓滿解決。謝老到同治十三年(1874),若以現在算法應為58歲,但民國以及民國前,國人計歲多用虛歲,除夕之前所生即為一歲,兩頭算,稱謝老花甲舉人也是恰當滴。

相關焦點

  • 「舉人」相當於研究生嗎?非也,你小看舉人老爺了!
    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和今天的高中、大學、研究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現在你即便是考了個研究生,還是要出去打工。但是古代考了個舉人,那可真的是發達了,不但是學識被承認了,還擁有了相應的社會地位和做官的權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考科舉更類似於今天的考公務員。
  • 舉人的易學緣分
    輪到舉人時,舉人講了生辰時間,老先生是個看上去七十多歲的老頭,老眼昏花,在翻《萬年曆》時,居然把舉人的時間翻錯了,舉人糾正了老先生的不嚴謹,老先生為舉人排出了八步大運,嘴中念念有詞,在八字每一步運程的旁邊畫些0或打x的符號,表示吉兇,最後來句批語「目下千裡平水運」。對老先生的批語舉人不滿意。
  • 《成語猜猜看》舉人答案大全 舉人關卡答案查詢
    根據題目的難度分成了不同等級,下面是微信成語猜猜看舉人難度的答案分享,感興趣的可以來了解下! 微信... 微信小遊戲中新增了一個成語猜猜看的遊戲,就是小夥伴根據題目的提示的文字內容,猜出最後正確的成語。
  • 什麼是花甲 花甲怎麼做才好吃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花甲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水產物,它的營養價值是非常的高的,有許多人都喜歡吃它,那平時花甲有哪些健康的做法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花甲是什麼花甲,又名蛤蜊,軟體動物,長約3釐米,殼卵圓形,淡褐色,邊緣紫色。生活在淺海底。為蛤蜊科動物四角蛤蜊或其他各種蛤蜊的肉。
  • 廣東東莞開心花甲培訓 廣州開心花甲培訓班 惠州開心花甲培訓學校 開心花甲做法 開心花甲技術
    廣東東莞開心花甲培訓 廣州開心花甲培訓班 惠州開心花甲培訓學校 開心花甲做法 開心花甲技術本文主要介紹了關於深圳開心花甲培訓要多久
  • 金舉人銀進士,其實舉人比進士更值錢!
    從概率學上來講,舉人考進士的競爭強度是1比10,而秀才考舉人的難度是1比30,為啥舉人進士還要難考?這是因為只有中了舉,您才是統治階級中的一員。就像在體制內只有「副科」以上才是「官」,上了「副科」才算在體制內有了一席之地。「舉人」是範進階級躍升的一張入場券。
  • 舉人老爺闖關東
    一是他還年輕,有得是中進士的機會;二是既使後邊考不上,按舊制,舉人也能放官;即使不放官,有舉人功名在身,名下田產不用交賦稅,大戶人家競相以田產依附,日子也窮不了。但範登年的好運氣好像使到頭了,公車上書那年,他沒考上進士,落寞回家。之後光緒朝的三次會試,也都沒他的份。再以後就沒有以後了,科舉制度取消了。
  • 花甲粉,又名花甲米線……
    花甲的學名是文蛤也被稱為蛤蜊,屬於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的貝類,是重要的食用貝類之一。文蛤肉嫩味鮮,是貝類海鮮中的上品,含有人體易吸收的各種胺基酸和維生素及鈣、鉀、鎂、磷、鐵等多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唐代時曾為皇宮海珍貢品。
  • 清朝的舉人出仕,能當個什麼的官?未能出仕的舉人,該怎麼辦呢?
    舉人到底能不能直接做官?答案是明確的,能。但是,在清朝、尤其是清朝中後期,舉人直接做官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首先是進士錄取人數的增加,進士多了,舉人自然無法與之競爭。其次是清朝的很多旗人可以通過出任侍衛、拜唐阿等方式跨過科舉直接入仕,這些人的背景、門路遠比單純依靠科舉考試的舉人優越得多,舉人自然也很難與他們競爭。除此之外,還有捐納途徑,這幫人既然能用錢買官,自然也有辦法通過錢解決虛銜轉實缺的問題,無形中又增加了舉人直接做官的難度。晚清時期,因為平定「發捻之亂」,又打出來許多「軍功候補官員」,這些人也同樣是來跟舉人、甚至進士「搶飯碗」的!
  • 微信《成語猜猜看》舉人答案是什麼 舉人過關答案大全
    導 讀 微信成語猜猜裡舉人算是中等的官品,裡面的題目還算比較簡單,但是還是很多小夥伴都表示不會,下面當下小編就告訴你舉人裡面的全部答案
  • 花甲怎麼做好吃 這樣洗花甲更乾淨
    花甲是生活當中很受歡迎的食物,它味道十分鮮美,大家都很喜歡吃。平時我們也會自己購買花甲回家自己做。那麼,花甲怎麼做好吃呢?它應該怎麼清洗呢?吃花甲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花甲怎麼做好吃花甲豆腐湯材料:花甲250克、豆腐200克、鹹火腿肉1大片、蔥1根、姜2片、高湯1碗(500ml左右)、鹽1小勺、白胡椒粉適量。做法1、先將花甲用冷水淘洗幾次,之後再放到清水當中放置大概兩個小時,等花甲塗乾淨泥沙。
  • 範進為何中個舉人就瘋了?看清朝舉人的這些權力,估計你就明白了
    各位好,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語文課上學的一篇課文,那篇課文說的是一個叫做範進的人,這個人是清朝作家的一個小說人物,所以就當範進是一個清朝的舉人好了。這個人說來還是很悲劇的,他只是中了一個舉人就樂瘋了。範進到底因為什麼樂瘋了呢,要知道他只不過才成了舉人,還沒去考進士呢?
  • 爆炒花甲,花甲不吐沙?除了加鹽,「這動作」很關鍵,花甲吐沙快
    花甲又被成為蛤蜊,屬於海鮮,相信大家都吃過花甲,花甲蒸粉絲是小編吃過最多的,又關花甲的做法還有很多,不知道花甲粉大家有沒有吃過,每次去吃的時候,小編都是要點兩碗的。唯一的缺點就是花甲賣的有點貴,特別是做成美食,端上飯桌的花甲,價格更加高,想要吃到好吃的花甲,可以選擇自己買一些花甲回家做。不過做過的人就會發現,在外面買著吃的時候吃得很香,但自己做的花甲,裡面的肉摻雜著沙子,這嚴重影響口感,如何才能讓花甲快速吐沙,把沙子吐乾淨呢?
  • 為什麼古代人拼命考取舉人?竟因為舉人有一個特權,男人都想要!
    它分為: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眾所周知,想要出人頭地做大官就要考中進士。這樣才有機會面見當朝皇帝,才能被皇帝看中一舉成名。但是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中,並不是只有考到進士才能改變自己一生的命運。對於窮苦人家的孩子來說,只要能夠通過科舉獲得舉人的稱號就差不多算是鹹魚翻身了。然而在我們所看的電視劇中,我們一般所講的都是窮秀才。
  • 廣東東莞花甲粉培訓 廣州花甲粉培訓班 惠州花甲粉培訓學校 花甲粉做法 花甲粉技術
    廣東東莞花甲粉培訓 廣州花甲粉培訓班 惠州花甲粉培訓學校 花甲粉做法 花甲粉技術本文主要介紹了關於深圳花甲粉培訓要多久
  • 在清朝考中「舉人」,能就任什麼官職,為何有的人一輩子都是舉人
    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在其中極為關鍵的一個方式便是科舉制度,根據考試直接地展開選拔人才,例如書生、舉人、狀元這些便是對那時候金榜題名考生們的稱呼。清朝中了舉人以後究竟能出任多少的官兒呢?科舉制度在中國在歷史上日益突出,來到清朝時期早已發展壯大到十分完善的程度,在科舉初中升高中中功名的人被統一稱作舉人。
  • 微信成語猜猜看舉人1-32題答案 舉人全部答案是什麼
    導 讀 現在猜成語小遊戲,可以說是很多夥伴都在玩,不僅可以擴充自己的知識,玩到最後還可以讓其他夥伴崇拜,有夥伴玩到了舉人
  • 微信成語猜猜看舉人題庫答案大全 舉人所有關卡帶圖成語答案
    自古之中,考試中舉都是代表著自己的學識十分不錯,當然在微信小程序成語猜猜看之中也是如此的,為了幫助各位小夥伴在成語猜猜看之中獲得好成績,小編特意帶來了微信成語猜猜看舉人答案大全,舉人帶圖答案大全。
  • 如何挑選花甲?愛吃花甲的人注意!牢記4點,花甲個個新鮮又營養
    花甲,又稱為花蛤,在北方地區則被稱為花蜆子。花甲(花蜆子)屬於比較廉價的海鮮了,但是廉價並不是難吃的代名詞。雖然花甲價格較低,但是營養卻極為豐富,含有大量的胺基酸、多種維生素以及鈣、硒、磷、鐵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而且口感卻十分鮮美。
  • 英都翁山洪氏舉人貢生簡介
    (英都鄉訊微信號:ydxx2013)舉人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鄉試,也叫省試,考生為秀才出身。考中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取得舉人的資格,即可於次年赴京參加會試,進入仕途。舉人不經會試或會試不第而欲入仕途者,每三年一次赴「大挑」。即由王公大臣驗看挑取。大挑一等以知縣任用,二等以教諭回本省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