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微信上諮詢了,一個不大熟悉的朋友一個問題。
由於的確不熟悉,我很快就接受了她沒回復的結果,加之忙碌一天,我也就漸漸忘記了此事。
沒想到的是,晚上我竟然收到了她非常詳細的回覆,在結尾還不忘加一句:
「不好意思,白天一直在忙,所以這麼久才回復。」
不但讓人好感倍增,也直接反映出了其自身深厚的修養。
網上有句很火的話說:
」我回你消息是秒回,你回我是輪迴。」
可謂真實地反映了如今很多人,在網絡世界的社交現狀。
其實無論是秒回還是輪迴,回了就好。
至於無論什麼事,都不回復的,那麼如今畢竟是全民手機的時代,大家都是手機不離手的人,微信更是時刻關注著,不回復只能說明不想回。
1收到回復,是一種態度
這段時間,我有了許多空檔,於是時常會找朋友聊聊天,聯絡感情。
無奈大家都挺忙,不是根本聊不上,就是沒聊幾句就不了了之了。
而有個朋友的回覆卻讓我印象十分深刻,他說:
「現在在忙,等下回覆你。」
實在沒忍住心中的好奇,等他忙完,我迫不及待地問他:
「為什麼忙還要抽空回復,我這種無關緊要的消息呢?」
他很認真地說:
「忙是我沒辦法決定的事,但有消息及時回復是我的態度問題。」
當時的我挺感動的。
因為也的確是現狀,能認真對待你消息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了,大多都是空了有一搭沒一搭地聊,有事了不再回復也是大家約定俗成的事情。
因此即使再忙,也會把這一狀態告訴你,不讓你在手機那一端久等,也就顯得彌足珍貴。
這不僅是人際交往最起碼的禮儀,更是一種態度,是讓對方感知你的重視和在乎。
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你回復消息的態度,就是你們關係的溫度。你對待別人的態度,就是別人將來對你的態度。
看到他人的消息時,不論能否解決問題或者明確答覆,或許都起碼可以說一聲「收到」,讓對方放心。
哪怕是類似點讚、拼多多砍一刀這類讓人厭煩的消息,也可以明確告知對方,自己不希望再接收此類消息,以明確自己的態度。
大家你有你的態度,我有我的態度,而互相尊重,就是最好的態度。
2收到回復,暴露素質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職場上,怎樣才算是尊重別人的行為?
高贊回答是:
「看到了消息,就及時回復,不要讓別人一直等著。」
曾在公司遇到過一位同事,她的崗位比較重要,很多工作都需要跟她及時對接。
但她卻有一個「好習慣」,那就是:收到消息堅決不回復,這其中包括但不僅限於微信、釘釘、郵箱、流程單。
消息顯示已閱,但就是沒有任何回復,以至於一次又一次影響工作進程。
這類人或許覺得,自己看到消息就好,回不回復無傷大雅,但他們從不會想到,因為自己的拖沓和耽誤,會額外耗費別人多少時間與精力。
收到消息後及時回復,看似簡單,但對於別人來說,就是一顆定心丸。
你永遠不知道的是,在你沒有回覆時,對方拿著手機,翻過微信消息和釘釘列表無數次,你的回覆,在對方的眼中有多麼急切和重要。
即便是你簡單明了的拒絕,也是給對方的一個最好結果。
而不回復的背後折射出的,是一個人的職業素養和靠譜程度。
有人曾總結說:
「所謂靠譜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即交代給TA一件事後,TA能妥善處理好,就算沒辦好,也會及時反饋,不會讓人擔心,這就叫靠譜。
職場上最受領導重視的其實也未必是業務最拔尖、學歷拔尖的優秀人才,反而是靠譜的人。
因為這樣的人,往往能對眼前的事認真負責,一步一個腳印,取得更高的成就。
的確,靠譜的人不見得每條消息都一一回復,畢竟現在還有很多無用的消息,但靠譜的人,一定能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不讓你久等。
3收到回復,折射人品
有句話說:
「細微末節的小事,往往最見人品。」
收到消息及時回復就是其中一項。
有個初中時的好友,當初我們形影不離,只是後來不同的人生發展,我們的聯繫漸漸減少,後來更是時常不回復。
當時的我總覺得她在忙,這樣也無可厚非,直到有次她跟我借了一筆錢,那時的她,回復的是前所未有的及時。
誰知給她轉帳後,就再也沒了音訊。
說真的,以我印象中我們之間的關係,哪怕這筆錢要我贊助,我也是樂意的,但連回復也沒有,只能證明對方的人品實在欠費。
惠特曼說過:
"對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對自己的不尊敬。"
收到請回復,既是一件小事,又是一件大事。它小到不足兩秒,微乎其微,卻又大到人品和尊嚴。
生活中,能力決定了你能走多快,而人品則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一個收到即回復的人,必然是一個懂得換位思考,能夠體諒他人的人;一個收到即回復的人,也必然是個懂得尊重,重視承諾的人。
席勒說過:
「不尊重別人的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他。」
資訊時代,千萬別讓你的形象和價值毀於「收到不回復」。
4收到,請回復
前些天我發布了一則徵稿函,得到了這樣一則評論:真的會回復嗎?我以前都沒有被回復。
挺讓人感慨的,因為我已經明確標準注一定會回復,卻還是有人不相信。
而原因無非是她經歷了太多次的失望,所以心有餘悸。
我一直覺得,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的心血,無論過稿與否,都值得被尊重,這是我對待他人勞動成果的態度,更是對他人的尊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試想如果發消息在線等的人是你,你是希望對方及時回復還是無視你的存在?
別人通知你一件事,回復「收到」兩字並不難;
別人邀請你赴約,去不去都是你的自由,給個準信就好;
別人問你問題,知道就回答,不知道就說「不了解」。
即使你正忙碌,也可以在事後及時解釋一下,對方也會理解。畢竟發消息的人,要的是一個反饋,而不是沉默。
亞里斯多德曾說:
「我們每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複的行為所鑄造。因此,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而那些優秀的人,也必定會有及時回復消息、適時提供反饋的習慣。
誠然,收到消息就回復不一定是優秀的人,但優秀的人總會收到就回復。所以習慣習慣吧,說不定習慣習慣著就真的習慣成了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