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擺渡車滿載新生在校園穿行。通訊員任懷民攝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李家曾、周禹佳)「同學你好,你已完成報到註冊,這是宿舍鑰匙,恭喜你加入燕理大家庭。」9月12日早7時16分,2020級第一名新生由父母自駕送校,國八公寓宿管員李大姐和迎新團隊接待了新同學,十幾分鐘即完成報到註冊。
9月12日至14日,燕京理工學院第一批9000餘名2020級大一新生走進燕理校園,千裡長途一刻入學。學校領導深入迎新一線,指揮迎新工作,看望參與迎新的老師和志願者,線上線下與新生和家長互動交流。今年是學校建校十五周年,新生報到人數也達到辦學歷史之最。
新生在學校門口檢查進校後,直接到學生公寓報到註冊、入住宿舍。通訊員任懷民、何澤坤、張明赫攝
●心思放「新」上,顛覆式的迎新方案保障新生安全報到
10餘輛迎新擺渡車在宿舍區穿梭,137頂帳篷下儘是忙碌身影,500個手拉車為新生行李代步,2000多名志願者「1對1」全程服務新同學,再加上216面道旗展示國際化辦學特色,300多面彩旗迎風招展,1100多株校花海棠碩果滿枝,10000個吉祥物京京的毛絨玩具和鑰匙扣常伴大學四年,43000盆花卉綠植變換造型裝點校園,讓2020級新同學在天高地闊的北國之秋、無限魅力的燕理校園漫步走進大學殿堂,開啟非凡人生。
「從進校註冊到入住宿舍也就用了十分鐘,我們正在進行校園打卡活動,準備去領新生紀念品呢。」13日上午,2020級金融學專業新生車思楠在「1對1」志願者、2019級財務管理專業楊辰龍的陪同下,興高採烈地參加國際商學院組織的新生校園打卡線上活動,在M樓留影牆前留下了第一張「萌新照」。
「曲線變直線」是今年新生報到註冊時間縮短的重要原因。學校將新生報到註冊點由教學區挪至宿舍區,將黨團關係、領取服裝、轉接戶口等環節延後或暫緩,新生在學校門口檢測體溫、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環節後直接進入宿舍,形成了「一線兩點」新生入學報到服務新模式,大大縮短了報到流程和時間。
圖為學校安排「1對1」志願者服務新生。通訊員郭炳灼、任懷民攝
「學校充分梳理了今年迎新工作所面臨的難點和重點,不斷攻堅難題、創新舉措,找到了落實特殊時期迎新工作的突破點,在智能化報到註冊、線上費用收繳、學生拎包入住、點對點接站進校,以及餐飲、安全、網絡、物資保障等服務性工作都進行了很大調整,保證了各項迎新工作的順利進行。」該校校長楊庚宇介紹。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全校教職員工積極踐行「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並優化一站式特色迎新服務,協調各方,大膽創新,形成了「一線兩點」新生入學報到服務新模式,「1對1」迎傳幫帶志願工作新服務,「下靜上動」迎新生辦學成果展示新形態,保障了新生安全報到、順利報到。
在校外,學校安排了迎新班車在北京三個火車站和兩個機場接送新生,保證學生「點對點」安全進校;在校內,學生食堂已經全面完成升級改造和品牌提升,因為環境優雅而成為了同學們的學習場所和文化活動舉辦地,已經成為了真正的網紅食堂。
圖為自駕送行的家長在學校門口送別孩子。通訊員陳志豪攝
「1對1」志願者更是讓新生少走了彎路,節省了時間。在學生志願者服務新生方面,學校多招募了2000多名志願者,為每一名新生都實名制安排了一名高年級學生,進校前就已完成對接並進行了充分溝通,保證了報到日錯峰順利進校和報到註冊,以及入學後幫助其適應融入的全過程服務,實現了「1對1」迎、傳、幫、帶志願工作新服務思路的落地。
此外,學校還為十幾輛擺渡車配備了統籌負責的老師和訓練有素的駕駛員,讓每一輛車都能「多拉快跑」;建築學院黨總支將每年都組建的「黨員服務站」直接設在學生入口處,隨時為新生解燃眉之急;學校食堂除了保證在校師生的飲食,還加班加點,為不能進校的自駕送行家長們送上可口飯菜;學校宣傳部特意製作了兩套新生留影牆,將其中一套放置在校外草坪供家長合影,並開通線上圖片直播,讓家長們充分感受到孩子的入學初體驗。
「今年迎新工作的一個重要關鍵詞就是『新』,全校教職工都把心思花在了「新」上,創新的志願者服務模式、簡化的報到註冊流程,以及為迎新設置的新崗位布置新任務等等,都是為了在別樣時期更好地服務新生。」該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劉元園說,今年在以往迎新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了很多新的調整,做了很多創新,但這些創新不僅適用於疫情特殊時期,許多新的、好的做法,在今後的迎新工作中也會繼續堅持下去。
圖為精彩的迎新快閃活動。通訊員任懷民攝
●活動多樣,讓新生盡享美好大學生活
「青春不止,夢想不停」「全燕理最可愛」「顏值C位,天生奪目」「We are伐木累」「為你打CALL」……在學校和各學院留影牆前,學長學姐們製作了許多留影道具,新學弟學妹們也逐漸從拘謹到歡快,參與到全新的大學生活中來。
今年,新生有了更多時間更快融入校園新生活。學校各二級學院從特色亮點出發,相關處室從迎新任務出發,創新落實「下靜上動」迎新生辦學成果展,即線下以多主題靜態展示為主,線上結合靜態展示推出多形式的主題互動活動,進而幫助新生更快融入大學生活,增進師生感情。這一創新也讓10項必做加學院專屬的「10+N」迎新特色活動開展的更加有聲有色。
見師長、見院長,甚至見校長,成為新生報到第一天的重要內容。校長楊庚宇和新同學在迎新體驗區一起體驗教學場景,書記李建英邀請新生暢談人生新理想,副校長劉元園進入直播間向新同學及家長介紹學校,副校長王傳超現場為新生贈書,副校長吳汶燕參加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新生見面會勉勵同學們爭做四有青年……今年,學校領導被各二級學院分別邀請到迎新現場,與同學們座談交流或合影互動,一起度過美好大學生活第一天。
圖為物流管理專業新生在商科VR教學體驗區體驗專業魅力。通訊員張朦攝
15所海外高校代表走進校園,助力國際化辦學。迎新期間,2020年迎新國際教育展及國際教育論壇舉辦,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白俄羅斯6個國家15所海外高校應邀參加,解答國外留學疑問並指導學生學業規劃。在國際教育論壇現場,國際教育學院就本(專)碩直通國際化人才培養做了詳細介紹,各海外院校招生官和2020屆本碩直通畢業學生楊與真,就海外留學規劃、學業發展、生活適應、職業開展等進行了交流分享。
國際商學院將VR虛擬物流學習實訓空間裝置搬到迎新現場,把高年級學生的「RGV分揀實驗設計與仿真」課堂作業和自編小遊戲放入其中進行展示體驗,讓物流管理專業新生在入學第一天體驗到所學專業的獨特魅力;傳媒學院依託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攝影專業舉辦的「京京帶你逛傳媒」線上視頻直播活動,吸引了3000多位家長進入直播間,雲賞教學硬體和校園風光;建築學院院長、專業教師第一天就帶新生參觀了建築模型展和建築類專業實驗室……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在第一天火熱開演。工學院黨總支將「牢記總書記囑託 做燕理有為青年」入黨第一課放在報到第一天,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學生處團委社團聯合會、藝術教育中心和各學院學生社團組織聯動舉辦迎新快閃活動,50多個社團組織200多場活動300多個節目讓新同學大開眼界;會計學院組織新生籤名牆,寫下了自己對未來的期許;生命與健康學院組織了新生留影活動,將多學院特色內容融入留影背景牆,記錄新醫護人的風採;藝術學院組織了「暢遊校園打卡藝院」活動,將高年級學生製作的手繪明信片作為禮物贈送給新同學。
相比現場的小範圍參與,線上互動更為熱鬧。迎新截至到第三天中午,新生在參與迎新線上活動中發布在微信朋友圈的圖片近10萬張,學校官方抖音發布的迎新短視頻瀏覽量75W+,時時上傳的圖片直播瀏覽量達到130W,微博發起的、等話題閱讀量15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