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孩子運動受傷的新聞,幼兒園女娃踩著高跟鞋跳拉丁舞,結果扭傷腳踝;4歲幼兒玩蹦床,摔傷導致肘關節骨折……
據人民網報導,許多培訓機構開設了少兒拉丁舞培訓班、少兒蹦床班等,一些家長趨之若鶩,練習的孩子幼兒佔大多數。
成人運動項目本來就超出了孩子的承受程度,讓孩子練習「成人化」運動無異於拔苗助長。一些家長不切實際的選擇,恐會釀成終身悔恨的家庭悲劇。
最近,雲南省4歲的貝貝(化名)在玩蹦床時,不幸從高處摔落,胳膊著地時肘關節嚴重骨折。痛哭流涕的貝貝,被送到醫院緊急手術。醫生說,貝貝肘關節損傷嚴重,今後恐難恢復正常了。
這樣的事件屢見不鮮:
2019年12月,福建一名8歲的女孩,在玩蹦床時脊椎錯位,造成脊椎受損,未來下半身癱瘓的概率很大。
2019年7月,山東一名10歲的女孩,右腳鑽進蹦床與邊緣框架之間,導致右腿應力性骨折,植入3顆鋼釘。
2019年6月,重慶一名3歲女孩,掉進蹦床升降機和臺面縫隙中,造成頸椎、胸部受傷。
2018年9月,陝西一名2歲的女孩,嘴磕到蹦床邊沿,導致下唇貫通傷,縫了20針。
……
蹦床對許多孩子有吸引力,但有較大安全隱患。盲目參與蹦床培訓,易造成肘關節和踝關節損傷,
此外,兒童骨骼相對成人更柔軟,更容易骨折變形。兒童選擇運動項目不宜「成人化」,而拉丁舞中的恰恰、牛仔、桑巴運動量大、節奏快、轉變動作多,兒童稍不慎就可能受傷。跳拉丁舞時,女童必須穿高跟鞋,不利於孩子骨骼生長發育。
一些兒童培訓機構和私立幼兒園正是抓住了部分家長愛攀比、追潮流乃至炫富、獵奇、從眾等心理,運用一些新奇的「噱頭」吸引家長,打著「素質教育」「培養貴族」「高端大氣」的旗號,開辦各種「成人化」運動的興趣班。
而一些家長一旦讓自己的孩子參訓,就喜歡在「朋友圈」等各種網上社交平臺曬幼兒參加拉丁舞比賽、蹦床興趣班、攀巖的照片,以滿足炫耀的「私心」,卻不曾考慮這些運動是否真正適合孩子。
帶孩子運動時,應根據年齡和動作能力發展,依漸進、安全、有趣的原則來選擇適當活動。此外由於孩子動作能力尚在發展,大人應耐心陪伴,不要太早要求孩子做出精確、標準、專業的動作,否則過度的挫折感反而會扼殺孩子對運動的興趣。
儘管家長已經意識到孩子過度運動的危險性,但要完全避免孩子去玩也很難做到。所以,除了父母應該讓孩子健康科學的運動。
兒童運動的原則:
1、定時定量的運動習慣:一周固定幾天的輕度運動,比很久才進行一次激烈運動來得有效。
2、兼顧趣味與運動效果:活動的設計要以趣味性與持續性為考量,鼓勵多樣性的活動。
3、採合理漸進的運動量:兒童有相當程度的個別差異,因此運動量宜漸進式增加,避免突然負荷提升過快。運動方式與運動量的安排,也應符合兒童當時身體實際狀況。
4、重視運動過程而非結果:可選擇多元化的身體活動,強調趣味與變化,不拘泥於運動規則與訓練,強化全方位身體發展。
5、家長的陪伴是促進運動習慣養成的關鍵:家長可與孩子一起養成運動習慣,能夠促進親子關係,塑造一個身心健康的家庭。
在鼓勵運動、挑戰「極限」的同時,也應重視孩子的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