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譽爆雷、資金往來異常被出具保留意見 廣州榕泰年報「難產」後或面臨退市危機
7月21日,廣東榕泰(600589.SH)收到上交所發來的2019年年報問詢函,要求公司對2019年年報被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和內控否定意見的相關問題作出詳細說明,同時要求對大幅計提商譽減值及資金是否存在佔用等問題進行說明。
年報「難產」 或引發退市
因為一再推遲發布業績報告導致年報「難產」,廣東榕泰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廣東榕泰原計劃在4月29日發布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但4月29日發布的延期披露公告稱將延期至4月30號披露。但4月30日投資者等來的卻是再度延期的公告,披露日期延期至6月30日。廣東榕泰此後接連發布退市風險警示公告。因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難產」,公司若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披露,將可能面臨退市風險。
直到6月23日,廣東榕泰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才姍姍來遲。不過,在年報對外披露之前,廣東榕泰收到了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5月21日晚間,廣東榕泰連發兩條有關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公告,引發市場關注。廣東榕泰在當晚先發了一條公告稱,因「未按時披露定期報告,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不過隨後廣東榕泰又發布了更正公告,稱「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而「未按時披露定期報告」的內容被刪除。
商譽減值、存貸雙高財務異常年報被非標
事實上,公司因「未按時披露定期報告」早已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這也成為投資者猜測是其被立案調查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廣東榕泰被查的具體原因尚不明確,但公司商譽隱憂、存貸雙高等問題早已被業界質疑,2019年年報也因財務異常情況被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和內控否定意見。
2019年,廣東榕泰在這份遲到的年報中商譽爆雷,計提了巨額商譽減值損失,直接導致公司業績出現虧損。2016年,廣東榕泰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完成了對北京森華的收購,北京森華主營IDC業務,即機房託管。這筆併購耗資12億元,形成了10.64億元的商譽。和很多上市公司併購謀求轉型的方式一樣,這也是一個高商譽、高估值、高業績承諾的併購。
2016-2018年的三年業績承諾完成率為99.22%。2019年是北京森華業績承諾期滿第一年,實現淨利潤3158.2萬元,同比下降78.43%,降幅較大。廣東榕泰為此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7.29 億元,這成為廣東榕泰2019年虧損5.38億元的主要原因。
除了商譽大額減值外,廣東榕泰還出現存貸雙高的財務異常。年報顯示,2019年末,公司帳面有高達10.03億元的貨幣資金,但同期還有高達短期借款8.99億元的短期借款,也由此帶來了9062萬元的利息支出。手握大量現金還不惜付出高額代價借貸的行為,實在有違正常的額商業邏輯。上交所在年報問詢函中,也要求廣東榕泰對此處給出合理解釋,並質疑是否存在資金被佔用的情況。
廣東榕泰「遲到」的2019年年報被2019年年報被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涉及事項為公司2019年12月支付廣東國華機電設備安裝有限公司(下稱廣東國華)9000萬元設備款。會計師無法判斷廣東國華與公司是否存在關聯關係,以及上述交易的商業實質。此外,公司與部分供應商存在顯著超過正常採購貨物之外的資金往來。會計師無法判斷該等資金往來的性質及公司與該等供應商是否存在關聯關係。
6月4日、5日,廣東榕泰董秘徐羅旭、獨立董事李曉東先後提出辭職。在此之前,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家族成員因贈予、繼承事項發生內部權益調整,廣東榕泰實際控制人也相應由楊啟昭、林素娟和其子楊寶生,變更為楊寶生。
對於廣東榕泰的後續進展,中國網財經將保持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