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衡水中學考上清華北大之後

2020-12-25 上觀

在北京金融街的辦公室裡,劉婧想了許久也難以說清,離開河北衡水中學近十年,她對這所學校究竟是種怎樣的感情。  

 

最近一次,衡中記憶被喚回,是這些天校友群裡同學紛紛轉發的一則消息:校長張文茂退休了。在這位校長執掌衡中的20多年間,學校從初露頭角一步步成長為獨霸河北的神話級高中。前不久,衡水中學又以通過清華北大自主招生初審的人數之多,引發熱議。

 

放眼河北,近些年,甚至全省教育都被「衡水模式」裹挾著前進。但同時,這座超級中學也被貼上「高考工廠」等飽受爭議的標籤。 

 

真如輿論所質疑的那樣,學生們在衡中被扼殺了天性和創造力?  

 

又是一年高考時,記者採訪了數位已經畢業的衡中人。3年求學時光究竟帶來什麼,也許只有曾經圍牆裡的學生才能回答。

 


惜時:3年睡覺不脫衣  

 

「你是衡水中學畢業的?你們學習是不是特別苦?」上大學後,劉婧曾經不止一次被同學好奇發問。這成了幾乎每一位衡中畢業生的「必答題」。 

 

今年5月26日,衡水中學領導班子調整大會宣布張文茂不再擔任校長職務。新任校長郗會鎖在發言中稱:「我於1998年來到衡中,至今整整20年……今後工作中要大力弘揚衡中的好思路、好做法、好傳統、好作風。」

 

何為「好思路、好做法、好傳統、好作風」?

 

劉婧說,剛入校時,同學們都會被「科普」衡中的發展史,「即使是現在堪稱毫無死角管理的衡中,也是從當年水沒膝蓋、屋頂快被學生掀翻走過來的」。

 

時間退回至上世紀80年代,衡中與所謂「名校」還搭不上邊。1992年,身為中國恢復高考制度後第一屆大學畢業生的李金池接手衡中,這成為學校的轉折點。自1993年起,衡中正式關閉校門,實施住校制,從此走上「半軍事化管理」、「量化考核」的超級中學「騰飛」之路。 

 

學生的每一分鐘都被利用到極致。如今在北大讀博的何天白,即使過去多年,依然能清晰回憶當年的時間表,精確到分鐘。  

 

除非極個別的特殊情況,沒人能逃過每日清晨的跑操。為了在最短時間內到達操場,衡中的大部分學生都準備了兩床被子:一床用來睡覺,一床用來應付檢查。 每天5點半起床鈴一響,何天白便如條件反射般起身,穿好衣服,搬來整理好的樣被,再把亂糟糟的一團睡被丟進櫥子裡,上好鎖。

 

衡中學生有各種各樣節省時間的方法,有人甚至3年不曾脫過衣服睡覺。 

 

很多時候連刷牙也來不及,何天白就得隨著擁擠人流跑去操場。為了不遲到,能跑就不走。在5點45分跑操前,所有在操場站定的學生紛紛拿出自己的複習材料大聲朗讀。何天白通常在前一晚整理好材料卡片,第二天揣在身上。「雖然沒有特別規定,但沒人會不執行。別人都在看書,你不看就總覺得怪怪的。」

  

800米的操場,學生們每天需要跑兩圈。每當經過固定地點,各班都要扯著嗓子,用盡力氣喊出自創口號,如此循環,日復一日。若是遇上開放日,跑操的隊伍被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包圍,連續不斷的閃光燈和此起彼伏的口號交織在一起,成為一處奇景。  

 

「時間像是被刀切成一片片。」何天白說,屬於自己的時間幾乎被壓縮至「0分鐘」。

 

高三時在食堂吃飯,劉婧常常端起盤子邊走邊吃,一路走到食堂門口收餐盤處,正好吃完,最快只需3、4分鐘。以致於到現在,她仍舊不習慣細嚼慢咽。她打趣道:「衡中人吃飯通常都用勺,因為連菜帶飯吃起來更快。如果你在食堂看到有人慢悠悠,那一定是個假衡中人。」

  

腦子裡有關「高考」的那根弦,讓他們無時不刻不處於緊繃狀態。 

 

曾有一張衡中畢業生整理的試卷照片在網上廣為流傳——3年的試卷堆疊起來,整整有2.41米。  

 

在劉婧眼裡,衡中的試卷是這裡獨一無二的珍貴資源。衡中課題組通過精心整理和挑選,將高效的試題發放給學生。曾經有外校參觀老師,專門去教室後的垃圾桶內,翻出學生們丟掉的卷子。  

 

不過,即便對于衡中最優秀的學生來說,發下來的卷子,99%都做不完。 

 

臨近畢業時,劉婧已能在短短一節四五十分鐘的自習課上,做完一整套英語或是數學高考卷。「衡中的學習生活,可能給我帶來最大的幫助就是激發了我的潛能。」正在準備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考試的劉婧指著桌上的備考資料說,「學習習慣延續至今,別人準備考試需要半年,我提前兩周就可以。我知道怎樣安排時間最高效。畢竟,在曾經的那3年裡,一天可以學習十幾個小時。」  

 

在衡中學生心目中,成功是可以被複製的,只要按照既定模式往前走,結果總不會太壞。

 


出路:可能是最佳選擇    

 

一眼望不到頭的,除了做不完的試卷,還有貼滿考上清華、北大畢業生的照片牆——這是何天白的衡中印象。這些學子照片會佔據衡中北門約200米的一條街圍牆一整年,一年後,被一批新的面孔所替代。  

 

何天白也曾是其中一員。他考上北大的2010年,是衡中高考的拐點。從那一年起,衡中考上清北的人數逐年攀升,這個數字在2017年達到高峰:175位。 

 

讓自己的照片登上這面牆,也曾是仝十一妹的夢想。  

 

每次網上大討論衡中負面信息時都樂於當「謠言粉碎機」的仝十一妹,名字看似筆名,卻是真名。「我家族同輩共有女孩11人,故取名十一妹。」仝十一妹來自農村,她14歲之前獨自到過的最遠地方,只是三四裡路之外的大姨所在的村子。進縣城讀初中時,每次打飯,她都捏著幾毛錢猶豫許久,有時正餐只買兩個饅頭。那時的她,心目中最奢侈的正餐是外面小商販賣的包子,1元錢6個。

 

她無疑是幸運的。當年在衡中招錄結束後,仝十一妹在校門外用雜貨店裡的一個電話,為自己爭取到擠進衡中的機會。當年的辦公室主任應她電話之邀走到校門口,見她哭得稀裡譁啦,便邀請她參觀衡中。仝十一妹固執地說:「如果你們錄取我,早晚有參觀的機會;如果不錄取,看了也是白看,只會更加遺憾。」

 

她的這段「霸王面(『面』指代面試)」經歷至今流傳在衡中校園內,成為老師們激勵一屆又一屆學生的傳奇。  

 

因為受夠了初中階段周圍不堪其擾的鬥毆,仝十一妹欣喜地接受並快速適應了衡中嚴苛的管理制度。「在衡中,哪怕面對紛至沓來的參觀人群,大家依然做著自己的事,對所有學習外的幹擾完全充耳不聞。」純粹的學習環境,對她來說異常難得:在這裡,只需埋頭苦讀,沒有人嘲笑他人的努力。  

 

「對於河北的很多學生來說,考上大學就是最好的出路。」在衡中時,同班同學大部分都和她一樣出身農村。家鄉的貧瘠,讓他們從小就被灌輸了同樣的觀念:通過讀書才能走出村莊。而超級中學,對於這些學生來說,可能是最佳選擇。 

 

這是衡中天然的成長土壤。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作為人口大省的河北,在教育支出方面位列全國倒數第三,僅高於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     

 

在圍牆裡的衡中學生們,不論家境如何,所有人都穿著統一的校服,素麵朝天,吃著差不多的食物,物質上的差距被盡力縮至最小。唯有競爭可以讓大家感受到差距的存在。仝十一妹享受競爭帶來的快感,高中3年,她堅定的目標就是:時時刻刻爭第一。  

 

競爭意識在衡中被渲染得很濃烈。即使是喊口號,班級與班級間也免不了在操場上較量。「有時候聽到別的班同學喊得響,突然就生出集體榮譽感,大家不由自主提高聲量,想要壓過去。」何天白說,他所在的班級,同學們被要求將每次考試的目標成績、名次和競爭對手寫明,貼在教室牆上。不僅如此,曾有同學習慣下課後在走廊裡複習,大家看到效果好,紛紛跑去走廊看書,乃至於後來一下課,走廊充斥讀書聲。    

 

如願考上北大的仝十一妹,多年後仍會不自覺地將衡中和北大這兩個在外界看來風格截然不同的校園相比較:「它們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似的,學生們在校園裡可以專注做事而不受打擾。」這也成為她一直以來的堅持:堅定自己的目標,也給他人自由空間。

 


個性:乖學生中的「異類」

 

劉婧一度和班主任鬧得有點僵。在沒有手機的全封閉式校園裡,這些每兩周才能回一次家的衡中學生了解外界的渠道,大部分都來自於每天傍晚班級裡播的新聞。高三時,新聞被調成無聲,當大多數人選擇低頭自習時,劉婧依舊願意抬起頭。  

 

所以當班主任一次次關掉電視時,劉婧忍不住,「為什麼連最後一點了解時事的機會都要被剝奪?」她會趁班主任不在教室時,悄悄打開電視,享受這奮力爭取的20分鐘。  

 

劉婧更願意將自己在衡中的生活比作走在一條被設定好的狹窄道路上。「我心裡清楚這條路往下走,總會得到一個好的結果。偶爾的抗爭,也是想儘可能把這條路拓寬些。」  

 

她不願意花費大量時間聽長篇累牘的大道理和口號。「老師們總會利用各種方法一遍又一遍強調——好好學習。這些道理誰不懂呢?」有幾個在她看來有些跑偏的關鍵詞,至今深深鐫刻在腦海裡,隨口都能蹦出:「稱王」、「霸主」……

  

高中3年,劉婧時常會生出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 

 

在教室自習時,她偶爾會抬起頭環顧,看著四面黑壓壓的腦袋,覺得除了自己,周圍的人都被埋在厚厚的書本試卷裡。「多年後跟同學們聊天才發現,原來當初大家都是這麼想的。」劉婧哭笑不得。  

 

對于衡中學生來說,他們偶爾的飯後談資,是公告欄上被記錄下的違紀行為。那是他們平靜生活中不時濺起的水花。  

 

如今留在這些畢業生腦海中的,更多的是那些聽起來匪夷所思的細節:某某寢室南下右二同學午休時吃東西,整理卷子時間過長,自習課玩頭髮、玩手…… 

 

作為管理制度的核心,量化在衡中滲透於每一個細節,也因此多被外界詬病。作為局中人的劉婧卻覺得,在集體生活中,它的確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大多數同學的利益。「你如果在舍友睡覺時吃東西,在同學學習時聊天,的確會影響別人。更何況在衡中,因為這些制度的存在,哪怕是高三,所有人每天才能保證8小時睡眠。」衡中嚴苛的作息表規定,晚上10點10分寢室熄燈,即使有刻苦的同學想用手電筒學習,也屬於違紀。  

 

當年正值十幾歲的少年人,總能在強壓下,為個性尋得生長空間。 

 

和劉婧同屆的周睿,也算得上是一眾乖學生中的「異類」。入校跑操第一天,周睿就自動站到全班隊伍最後一排。在整齊劃一的隊伍中,大家前胸貼後背,如果不時刻緊盯前排腳步,就有可能絆倒。周睿不想往前擠,「在最後挺好,可以擁有難得的自由」。 

 

但有時周睿又想拼命往前衝。看似平淡的衡中生活,也並非簡單無趣。「但往往除了我,衡中很多有意思的活動都沒幾個人報名。」  

 

高一,他和同學一起去英國參加校際間交流,雖然落下不少課,但他覺得頗有價值;高二假期,他去清華,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一起組隊完成課題研究。 

 

高三,周睿報名參加了復讀班的一日體驗活動,「當我坐在兩間被打通的教室裡,看到臺上老師拿著擴音器對著100多人喊,我就暗自發誓,這種日子千萬不要再來一次」。

 


「圍城」:在應試教育之外

 

曾經的高中生活,會不會有更多可能性,是不是應該有更多可能性?這是何天白走進大學後才開始真正思考的。

 

他坦承,自己是這條應試路上不折不扣的幸運兒。高考前幾個月,他以全省筆試第一的成績順利拿到保送名額,比身邊人更早走出衡中的圍牆。  

 

保送之後,他利用閒餘時光,完成了近27萬字的長篇小說《重點中學》。小說腰封上,出版社稱其為「中國首部關注當今教育體制的社會問題小說」,一時引發眾多網友對教育制度的討論。

 

衡中將小說出版的消息放在官網上,何天白的突出表現則被衡中宣傳為「扎紮實實推進素質教育的結果」。他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被衡中邀請回校分享。相對當年師兄師姐分享經驗時,總以大學有多麼輕鬆多麼好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何天白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告訴師弟師妹有關大學的更多面。  

  

剛剛走出衡中時,劉婧經歷過一段迷茫期——「原來別人可以有那麼多業餘愛好;原來在學習外,大家可以有這麼大的差距。」 

 

劉婧當年所在的班級,全班同學的高考成績均在600分以上。劉婧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的是金融專業,畢業後通過國家公派赴美留學。她的高中同學現在也走向世界各地求學工作。她在美國時常想,正是憑藉之前在衡中的努力,她才能和大城市的孩子站在同一個平臺上。「不得不承認,衡中的確有缺陷,但不可否認,它給很多像我一樣的同學帶來了機會。」

 

因為高考發揮失常,一向名列前茅的周睿與夢想中的清華大學失之交臂,但他最終沒有復讀。上大學後,在實驗班的選拔考試中,他憑藉在衡中積攢的經驗輕鬆過關,「因為做了太多遍,瞄一眼就可以直接選出正確答案」。

 

兩年前,仝十一妹所在的242班辦了畢業十周年聚會。作為曾經的班幹部,她按照名單逐個聯繫,也第一次收集到班級裡大部分人的信息。她告訴記者,同學裡定居北京的幾乎佔了三分之一,還有散落在全國各地各行業的同學,「大家都在踏實又幸福地生活,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發展也都不會差。我毫不懷疑,我們其中一定有人在未來幾十年裡成為傑出的學者」。  

   

眼下,在河北省東南部的衡水市,眾多中學紛紛模仿衡中,甚至走上更為嚴苛的道路。這種模式至今影響著眾多渴望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家庭。年復一年,在應試教育這條路上,衡中將許許多多懷揣夢想的畢業生送出圍牆,也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全省甚至全國各地的家長和學生「投奔」於此。  

 

「重點中學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因為那裡是通往大學的捷徑;裡面的人卻想出來,因為這裡是束縛個性的牢籠。」印在《重點中學》封面的這句話,對,卻也不全對。

 

記者問仝十一妹,如何形容這3年的衡中時光?

 

她斟酌許久,還是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值得。」

 


(註:應受訪者要求,劉婧、周睿為化名)

相關焦點

  • 衡水中學每年上百人考上清華北大,毛坦廠中學有幾個?上本科就好
    說到高考,很多人腦海裡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衡水中學和毛坦廠中學,這兩所中學可以說是把應試教育做到極端。衡水中學每年超高的升學率和拔尖錄取生源受到廣泛的關注。而毛坦廠中學又被稱為「亞洲工廠」,每年好幾萬的復讀生帶動了一個鎮的經濟發展。
  • 從「衡水中學」模式和「人大附中」模式來分析如何考上清華北大!
    清華北大是中國最好的兩個大學學府,從開始建國一直到現在都是非常難考的。很多學子為了考這兩所大學,不惜十年寒窗苦讀,但是也未必能考上,可見想上清華北大之難。但是河北的衡水高中和北京的人大附中就不一樣,這兩所學校每年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都超過百人,衡水高中近年來甚至超過了兩百人,不得不令全國的老百姓驚訝萬分。
  • 衡水中學提前批67人考上清華北大,家長卻抱怨:有違教育本心
    這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衡水中學,那今年衡水中學的成績如何呢?目前衡水中學已經有67名學生被清華北大提前錄取,其中66人是通過競賽或強基計劃被錄取,佔全省的69%。不禁讓人感嘆衡中果然是衡中,靠一己之力佔據了全省近7成清華北大提前批的名額。而且這還沒有包括一本批次錄取的學生,也就是說這還不是衡水中學所有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
  • 衡水中學提前批67人考上清華北大
    在河北省公布了提前批分數線後,網上便傳出了各種版本關于衡水中學提前批次的錄取情況,但都非官方公布的消息。,提前批次共有67人被清華北大成功錄取。其中,66人是通過參加各種競賽以及清華北大的強基計劃項目得到錄取。由此可見,衡水中學的實力的確不俗,這還僅僅是提前批次的人數,不包括本科一批,屆時還會有更多的學生考入清華北大。不知明年選擇去衡水中學復讀的學生是不是要更多了。二、今年考入清華北大學生或將突破300人?
  • 今年衡水中學73人考上清華北大比去年少200多人,網友:假的
    衡中的消息卻很少很少,甚至往年爆出的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今年似乎在衡中有些銷聲匿跡的感覺。甚至在前段時間網上還流傳了一張我國清華北大錄取中學排行榜,可以看到衡水中學的清北錄取人數只有73人,和去年的接近三百人相比的話出現了斷崖現象,讓很多人唏噓不已。
  • 衡水中學2019年275人被清華北大錄取,今年尚未公布,為何
    清華北大是國內最受關注的兩所高校,而高考中每個地方、每所學校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也一直很受關注。如果兩所學校的錄取工作已經全部結束,因此,各大中學的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也塵埃落定。衡水中學在2019年高考中,最後被清華北大錄取的人數為275人,這個數字著實讓很多人驚嘆不已。而在我國很多省份,譬如廣西這些教育相對欠發達的地區,一個省最後被清華北大錄取的人數也就一百多人(2020年為175人)。一個中學被清華北大錄取的人數甚至比很多省份的人數還要多,不禁讓很多人對衡水中學刮目相看。
  • 2020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中學排行榜:衡水中學遇滑鐵盧,北京包攬前二!
    尤其是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高校,能考上的更是人中龍鳳,無一不是智力超群,如果有哪家的孩子能進這兩所大學上學的話,這簡直是全家的驕傲,甚至於會成為全市的大新聞,今年就有學子考上北大被學校重獎50萬元,讓我們羨慕不已!
  • 衡水中學2019年275人被清華北大錄取,今年至今仍未公布,為何?
    清華北大是國內最受關注的兩所高校,而高考中每個地方、每所學校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也一直很受關注。如果兩所學校的錄取工作已經全部結束,因此,各大中學的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也塵埃落定。 而在我國很多省份,譬如廣西這些教育相對欠發達的地區,一個省最後被清華北大錄取的人數也就一百多人(2020年為175人)。一個中學被清華北大錄取的人數甚至比很多省份的人數還要多,不禁讓很多人對衡水中學刮目相看。
  • 今年衡水中學只有73人考上清華北大比去年少200多人,網友:假的
    說到每年的衡水中學高考無疑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今年的高考結束後,我們卻十分意外地發現衡中的消息卻很少很少,甚至往年爆出的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今年似乎在衡中有些銷聲匿跡的感覺。甚至在前段時間網上還流傳了一張我國清華北大錄取中學排行榜,可以看到衡水中學的清北錄取人數只有73人,和去年的接近三百人相比的話出現了斷崖現象,讓很多人唏噓不已。
  • 高考上清華北大最多人數的高中排名,衡水中學是當之無愧第一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無疑是中國頂尖高校,無數高考生夢寐以求的頂級殿堂,高校在各個省市都會有招生名額,能進入到清華和北大的學校,無疑是高考的佼佼者,在地方高中,能進入到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考生,河北省的衡水中學的學生考入人數領先全國,達到119人,以現在一個班級的高三學生以50人來看的話,衡水中學考入清華北大的人數就有兩個半班級的學生全部考入清華北大,真的不愧是高考工廠,衡水中學有著很強的學習氛圍,整個學校都被那種緊張的氛圍給包圍著,學校也是以軍事化管理來要求學生,正所謂有付出就會有回報,更何況能考入衡水中學的學生本來就比較出眾,初中的成績就比較好,在高中努力三年,在全校師生的一起努力之下
  • 哪怕能上清華北大,也不願意把孩子送進衡水中學?
    01有朋友向我諮詢,說剛想把孩子送到衡水中學讀書,看到一篇文章後又猶豫了,問我應該怎麼辦。朋友轉給了我文章的連結,題目是《哪怕能上清華北大,我也不願把孩子送進衡水中學》。文章最有力的論據,一是來自於《衡水中學的反叛者》這篇文章,主人公「林禾青」現身說法,暴露衡中的種種弊端,用以說明衡水中學的教育扭曲人格。二是某位從衡水中學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在大二那年被勸退,於是作者認為衡水中學的教育讓孩子失去了學習興趣。
  • 每年200人考上清華北大,衡水中學拯救孩子還是破壞教育平衡?
    important}提起超級中學,衡水中學是繞不開的。衡水有兩寶,一是白酒,二是衡水中學。在當地人心裡,衡水中學的分量遠高於白酒,畢竟酒喝下肚子就沒了,衡水中學升學成績可吹噓很久。有人算過,清華北大每年約在全國錄取
  • 20年清華北大錄取人數排行:衡水中學遭遇滑鐵盧,北京包攬前二
    尤其是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高校,能考上的更是人中龍鳳,無一不是智力超群,如果有哪家的孩子能進這兩所大學上學的話,這簡直是全家的驕傲,甚至於會成為全市的大新聞,今年就有學子考上北大被學校重獎50萬元,讓我們羨慕不已!
  • 2020年清華北大錄取人數最多的中學排名:第一不是衡水中學而是它
    這些當然只是當年的年少輕狂,在上高中以後,才清楚地認識了自己的學習地位,原來一所高中能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絕大多數都只是個位數,能考上兩位數就足夠學校宣傳一整年的,原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的有人可以「考」出比總分還高的分數被清華北大錄取,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天才,可以考出常人難以想像的高分。
  • 衡水中學67名考生被北大和清華提前錄取
    河北衡水中學,一直是一個「傳奇」。2020高考後,一張所謂的「河北衡水中學錄取喜報」刷爆了各大平臺的頭條,但因是網傳,衡水中學還進行了官方闢謠!直到8月8日深夜,「河北衡水中學」官方公眾號終於發布了2020高考錄取結果!
  • 衡水中學275人考上北大清華,任正非先後5次提起,為何仍被質疑?
    河北衡水中學,始建於1951年,位於河北省衡水市,是衡水市人民政府直屬的三所重點高中之一。在中國應試教育領域,重點大學上線率接近100%的頂尖中學被稱為「黃埔軍校」。每年有100多人進入清華大學,2019年有275人進入北大清華。
  • 衡水中學優秀班主任: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會9種方法,值得學習
    同樣是參加高考,為什麼有的學霸能夠考上清華北大,有的同學卻只能上大專呢?清華北大的學霸和普通人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一位衡水中學優秀班主任總結道: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會9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 2020衡水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佔全省70%
    8月7日深夜,衡水中學在官方網站發布了一則高考喜報,慶祝衡中今年有67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55人通過強基計劃考上清華北大,整個河北省共有82人。另外,還有一位射擊隊同學憑藉優異的射擊以及文化課成績,順利考入清華大學。
  • 高考前夕:衡水中學誓師宣言,「清華北大,在我腳下」,真厲害?
    今年衡水中學又再次舉行了大規模的高考誓師活動,場面非常壯觀,非常難得一見,這是一個值得記錄的時刻,但是衡水中學卻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熱議點,而這熱議點主要就在於它的高考誓師宣言——「清華北大,在我腳下」。真厲害
  • 各高中清華北大錄取排行榜,北京高中優勢明顯,衡水中學沒進前三
    高考結束後,大家關注最多的就是各校學霸的成績,各省狀元出在哪所高中,各省高中考上頂級學府清華北大多少人,各高中教學情況,哪個學校今年成績亮眼,大家不只是關注本科過線率,更關心的是考上國內頂級名校的人數,清北復交、華東五校等知名大學人數,這也是各高中名氣聲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