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最難的,但最有意義的一件事:看懂人性的底層弱點

2020-12-16 小務虛

我會不斷的強調一個現實,那就是幾乎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看懂自己的本性,如果你能做到,你一定能夠做成任何事業,能夠實現所謂的賺大錢的「財富夢」。

但是這裡存在一個謬論:即你的初心不能是為了賺錢,一點都不能,為了賺錢的初心,會最終使得你越來越難,越來越不順與充滿挫折。

相反,如果你能夠真正看透人性底層弱點,能夠做到沒有任何一點私心去做你的事業,全身心的專注在事業本身,沉浸在打磨一個極致的產品上,那麼你就一定能夠做成任何事業,這就是老子的聖人狀態,不為任何結果,只為產品本身,產品即人生,這輩子就是為了打磨一個極致的人生而來的

當你具有這個狀態時,作為能量化身的金錢,就會自然而然的流向你,因此,無為而無不為!

因此,所有一切的根本,在於你必須徹底的,全面的看清動物腦的底層真相,看透你的自私本性,否則你永遠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人性的底層弱點

有一位專欄用戶問:我想做到知行合一,怎麼辦?

有一位群友回答:「我雖然很喜歡王守仁,但是現在都沒搞懂什麼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很多人認為知是良知或者是認知,我現在對知行合一的認識就比較低維度,我覺得其含義就是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但是隨著信息的擴增和認知的提升,對正確的定義也在變化,所以知變了行也跟著變了。馮道不忠君王而愛百姓,卻被儒家定義為無氣節;袁崇煥為了軍餉抗清,不得不巴結討好魏忠賢;而所謂的半個聖人曾國藩更是為了能用好湘軍,默然縱許湘軍屠城搶劫。或許我們看的的很多都是假象,假象所控制的認知,就算去施行了,算不算是真的知行合一呢?

到底知行合一是什麼?為何在我看來是我專欄用戶中覺醒較高的人也對它如此模糊?

知行合一小務虛在實戰篇分析過2個章節,道理是講明白了的,那麼,為什麼道理懂了,但是到自己的人生裡面時,又完全無從下手?

上面的這位群友的回答,讓我有了點答案,當今所有人,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停留在純粹的理性邏輯來認知世界,而沒有運用直覺,沒有用心與世界連結,他的這些答案,沒有任何一點情緒或者能量,完全停留在論事層面

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你會清楚,人心是最飄忽不定的,任何修行的人,即使像是曾國藩,他也是人性主導下的人,主導他當時做出決定的,就是他內心的能量與當時的事情的能量所形成的整體環境,而我們旁觀者,談論這些完全沒有意義,人心在情緒主導時,任何一點能量偏差,決策就一定不同。

我最近一直在強調底層的東西,但是依舊有很多人沒明白我在講什麼!

因此,如果你無法感知能量,特別是人性層面的情緒,特別是首先感知你自己的情緒,如果這些你都做不到,你沒有任何論事資格,如果連你自己你都不懂,你憑什麼談別人?

如果別人你也不懂,你憑什麼與別人好好相處,更別說與對方成為一個和諧體?

如果這些你都不懂,你一定做不成任何事情,你可能會反駁,說我目前蠻好的,任何人都會覺得自己非常不錯。

但是如果一個人不懂人性,那麼縱觀一生,他一定充滿挫折與痛苦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最近全面主導大家一定要每天進行打卡反思,每天至少半小時的靜坐,這半小時就是用來靜觀你今天的情緒的,如果你沒有背後的相關知識儲備,你可能識別不出,到底背後控制著你的是什麼,你可以把它定義成一個東西,你會發現,幾乎你的所有情緒與行為,都離不開它的控制。

這就是我們的大腦,特別是大腦層面的情緒,我們大腦裡面傳遞信號的化學物質,學名是神經遞質,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模型》中全面分析的東西。

我們到底被什麼東西控制著,你得在情緒發生時,感受自己的情緒,你才會明白

原來這些興奮激素對我的擾亂如此之大,原來我當時如此焦慮與惶恐不安,僅僅只是它主導下的一個念頭,原來所有行為的背後,均離不開它們的陰影。

如何你感知不到這些能量對你及你的生活的控制,你就沒有談論的資格,脫離能量說人論事,或者就此去創立一番事業,那麼這個沒有根基的人生與事業,遲早會出問題。

全面精進反思與打卡

很多人羨慕小務虛的認知,感慨我怎麼這麼「厲害」,但從來沒有人問:「你是怎麼獲得這些認知的?」,我可以這樣說,我每天早上7點起床一直到晚上12點,我的頭腦從來不會離開這些東西太久!

這就是小務虛的認知的來源,特別是近段時間,我全面進入情緒與能量的世界,才知道原來一切隱藏得如此之深,如何你沒有深刻的覺悟與嚴格自律,每天精進反思,那麼不要幻想著自己能一下子找到解決人生的途徑,你最好把自己假設還一直在迷途中,這樣有利於你避免自我感覺良好而停止成長。

任何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人,他一定不會對人性有絲毫的鬆懈,他一定時刻警惕人性,比如稻盛和夫,可以說他的事業就是他的修行過程,沒有他的每日不斷精進的反思與修行,就一定沒有他的事業。

任何傳統文化都看得非常清楚,並且有大量的學說幾乎都是針對這些人性問題的,我們平常所說的正念,冥想,知行合一與禪修,幾乎都是為搞懂人生的學問。

因此,如果人生是你輕易就能搞明白的,或者你認為你已經把人生看明白,我一定會說,你在自欺欺人,如果你無法做到時刻懷疑自己,你就是假覺悟

因此,如果你想著看看我的文章就能開悟,那麼是幻想,只有一種情況下你才能夠真正獲得處世的智慧,那就是結合我的所有系列專欄,全面打卡與反思,每天精進,持續數年甚至是一輩子,僅有如此,你才能越來越明白你的本性,明白人生以及相應的處世之道。

本文所有關於人性背後的底層原理沒有詳細介紹,請讀者自行查閱《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模型》,特別動物腦與前額葉,多巴胺與去甲腎上腺素,結合所有這些大腦層面的原理來進行全面的打卡與反思,每天精進感知背後的能量,將這些知識與能量連結上,形成對人性的調節,內化到本能裡面,最終改變我們的固化的本能行為模型,從而有效改變人生。

到底什麼是知行合一?

一個知行合一的故事:

一位小和尚問一位得道的禪師,說:「開悟前與開悟後有什麼區別?」,禪師說:「開悟前,砍柴,擔水; 開悟後,砍柴,擔水」。

「那有什麼區別?」小和尚一臉疑惑。

「開悟前,砍柴的時候想著擔水; 擔水的時候想著砍柴」;

「開悟後,砍柴的時候想著砍柴,擔水的時候想著提水」。

搞懂這個故事背後的本質,你就知道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

我們常人做事,基本都是工作的時候想著下班,陪孩子的時候刷著手機,開著車的時候想著快點到達目的的;

而開悟的人,工作的時候全身心就在工作上,陪孩子的時候就完全與孩子融為一體,開車的時候與車融為一體;

從大腦的原理分析,我們之所以會逃離,是因為我們的趨利避害本性,也就是我們的大腦裡面想要追求快樂不要痛苦的本性,要多巴胺不要去甲腎上腺素。

而所謂的快樂與痛苦的本質是什麼?當你產生某個想要念頭時,意味著你大腦在追求快感,同時就會產生一個害怕得不到這個念頭的恐懼,於是,所有恐懼的情形,就是我們想要逃離的。

因此,真正的本質就在於我們產生了想要的念頭!

比如,以前我給自己定義成事業型的男人,於是,所有家務與家庭的事情,就都成了我的恐懼,我都會馬虎了事,因為我做著這些非事業的東西,感覺不到價值,於是想要逃離,我陪著孩子時,感覺就是在煎熬,因為我的大腦只有工作著的時候才快樂,而陪著孩子時,我感覺孩子做的事沒有意義,比如橙子要我跟他玩玩具,我會很焦慮,完全無法融入他的玩具與想像力世界。

因此,真正的各知行合一與開悟,就是在看懂這一層本性後,不斷的修放下我執的心態,讓自己做所有原本想要逃離的事情,一直做,做到想明白這些事情,做到發自內心的喜歡這些事情,做到真正放下執念。

相關焦點

  • 《人性的弱點》:學會這三種調節心態的方法,你會越來越優秀
    調節心態有多麼的重要,或許在一些人看來,這是沒什麼意義的,他們認為行動大於一切,可不清楚行動其實來源於我們的意識,調節好心態,把我們的意識往積極方面引導,它就會給予我們很多更加理性的辦事方法,而學會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用這三種有針對性的方法調節自身心態,你可以更加輕鬆地完成,並且變得越來越優秀。
  • 《人性的弱點》最犀利的10句經典語錄,句句直戳人性弱點!
    《人性的弱點》是"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最成功的勵志經典,這本書匯聚了他的思想精華和最激動人心的內容,這是一本誠意之作,全書的理論都來自上千名學院的真實經歷。這個世界,有一樣東西你一定要知道,這個東西就是人性。
  • 從王陽明心學角度分析人性有哪些弱點?
    人性的弱點就如王陽明先生說過的一句話:「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十五年的匪患能解決,差別就是比誰的心中賊多,誰多誰就玩完,心中賊就是人性的弱點,任何不符合天之道人之道的特點就叫人性的弱點,這些人性弱點對人的認知水平形成巨大的障礙,所謂的認知水平,就是實事求是,按規律做人做事的水平,也是對天道人道了解程度。人性的弱點有以下幾種。
  • 路遙最經典的一句話,僅44個字,卻揭露了當代人性的弱點
    一個處於社會底層窮小子的樸實堅強與韌性足以詮釋"平凡"二字,在那個特定的時代也更具它的社會意義,《平凡的世界》激勵了整整一代人,故事很樸實,很接地氣,很有力量感,那股"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野蠻生長精神影響支撐很多人走過人生低谷。
  • 《人性的弱點》最精闢的10句話,句句經典有哲理
    在馬雲成功之前,各大書店、機場、海關的暢銷書架上隨處可見美國「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的作品,《人性的弱點》更是炙手可熱且經久不衰。一本暢銷書籍一定有它的獨到之處,《人性的弱點》中匯聚著讓人們為之震撼的經典典故與為人處事方法。
  • 什麼是人性的弱點?
    人性的弱點有很多,比如貪婪、自私、妒嫉、好逸惡勞、優柔寡斷、虛榮、膽小、剛愎自用、猜忌、悲觀、膨脹...... 當然,這些只是我來自現實生活中的感悟,它也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正如哲學家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我們今天就來略談一二!
  • 卡耐基《人性的弱點》這本書
    圖片cr瀏覽器1.卡耐基《人性的弱點》這本書存在的人生哲理,這本書裡卡耐基告誡了讀者們要謙卑做人,低調行事是人生的正確規律,講到人性的弱點是說心理和精神意識裡的軟弱層面。發現自己的缺點要即往不咎的去改正,時常日益積累的改正錯誤,會有新的貌展現風彩。引用:(卡耐基在實踐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著作,是20世紀最暢銷的成功勵志經典。卡耐基主要代表作有:《溝通的藝術》、《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美好的人生》、《快樂的人生》、《偉大的人物》和《人性的光輝》)。
  • 拳王泰森自述這是這輩子做的最蠢的一件事!居然打了一隻大猩猩?
    拳王泰森自述這是這輩子做的最蠢的一件事!居然打了一隻大猩猩?看過拳擊的大家,應該都清楚拳王泰森的實力,早在80年代時,泰森是稱霸全世界的最強拳王。因為泰森從小得不到父親的關照,於是總是混跡於街頭,打架都是時常的事。
  • 水瓶座這輩子最大的致命弱點,天性如此,實屬難改,準極了!
    水瓶座這輩子最大的致命弱點,天性如此,實屬難改,準極了!水瓶座是一個很敏感的人,別人對自己的無意之舉,水瓶座也會覺得是不好的。敏感的水瓶座,總是給自己一個人一個單獨的場所,想著一些有的沒的,所以水瓶座可以把哪些胡思亂想的時間用在做有意義的事情上,絕對會好很多。沒有安全感。
  • 人性的弱點:一段看似幸福的情感經歷,卻盡顯人性的弱點與醜惡
    人性的弱點:一段看似幸福的情感經歷,卻盡顯人性的弱點與醜惡前言:前幾天,閨蜜告訴了我關於我們大學時候的同學小米(化名)和他的婆家之間發生的一些很讓人心疼的事情。一、人性弱點——虛偽小米(化名)和丈夫志軒(化名)是大學時候的一對愛侶,他們相遇於一個社團的遊戲活動,在一場狼人殺遊戲上,志軒被小米的友好和笑容給吸引住了,小米則覺得他笨笨的,像個誠實又靠譜的男人。遊戲結束後,志軒要了小米的微信,之後兩人慢慢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起來。
  • 人性的弱點:有話好好說,責備人是愚蠢的事,批評會讓人反感生恨
    正如美國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和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在其著作《人性的弱點》中所說的,人性的弱點,這是人在外界環境中所激發的的一種本能反應。比如一個人生氣憤怒時會批評責備別人,或是被別人責備的人面對批評時的極力反辯。一九三一年五月七日,美國紐約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圍捕格鬥,而主角便是轟動當時的「雙槍」克勞雷。
  • 《人性的弱點》:學會換位思考,你將明白這三個受益一生的道理
    我們在與人相處之中,也只有學會換位思考,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事,而在換位思考中,我們將明白這三個這三個道理,將讓我們受益終生。01.每個人的追求其實並不同我們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追求與需要,但現實之中,總是有些人自以為是地為我們安排好道路,有安排你相親的長輩,有安排你人生道路的父母,更有對自己夢想指手畫腳的人,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出發,自己認為是對的,就強迫別人這樣去做。
  • 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唐玄奘,也克服不了人性的弱點!
    人都是利己主義者,在很多時候,這也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吧。只不過人的思想境界有差別,看的遠近自然也會不同,高人看似為別人做事,但最終還是為了自己。就像你很少聽到、甚至從未聽到過,有人自稱自己是壞人一樣。 西遊記中的唐僧能克服這個人性的弱點嗎?
  • 《人性的弱點》最經典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足以概括人生
    1936年出版的著作《人性的弱點》,70年來始終被西方世界視為社交技巧的聖經之一,它的作者正是美國著名的關係學大師戴爾·卡耐基。這本著作一經出版,就受到了來自各個領域人士的追捧。無論是要贏得朋友還是影響他人,卡耐基的這本書裡都是一邊講實例一邊揭露普通大眾的人性中的弱點。然後針對那些一條一條人性的弱點,告訴讀者如何利用大部分人的潛藏的人性弱點而「實現自己的目的」,最後還都會用一句話總結他的「達到目的」的社交技巧。
  • 人性中最隱秘的弱點:很多人都是「吃的太飽」,而對你囂張跋扈
    它讓你習慣於淺顯地考慮問題,而忘記了深入閱讀,能帶來的底層代碼思考。—阿文前言我們古人覺得,在帶小孩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就是在帶小孩的時候,不能餵得太飽,穿的太暖,不然他會哭鬧,不利於身體的成長。
  • 鄧明禮:成為一名扶貧幹部 是我這輩子最有意義的事
    從城市到農村,從「象牙塔」到最基層,初次參與脫貧攻堅的我,滿懷一腔熱血,深感任務不輕、責任很重。按照工作組工作職責,我開始了奔跑忙碌的扶貧之路,跑基層、搞摸底,進村入戶見人,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傾聽民聲。在長期的走訪中,了解到許多先發展起來地區少見的貧困情況。
  • 卡內基《人性的弱點》30句經典名言
    卡內基《人性的弱點》30句經典名言,直戳人心發人深省戴爾卡耐基被譽為美國「成人教育之父」,他所著的《人性的弱點》匯集了其思想精華和最觸動人思想的內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勵志經典。本書自1937年問世以來,銷量已達9000萬冊,被譯成58種文字,成為全球最持久的暢銷書之一,穩居成功勵志類圖書榜首。
  • 你,有哪些人性的弱點?
    人性是有弱點的。比如,我一直很清楚自己人性中最大的弱點,就是「懶」,其次才是「天真純潔」中的一點點騷氣。
  • 心理學:人性的這三大弱點,望你儘早明白,克服後好處多多
    雖然人性本身是存在好的一方面的,但「惡」的一面也顯然是存在的,很多時候它甚至會把我們拉向深淵,因此在我們成長的路上,學會克服人性本身存在的弱點,轉變為對我們有利的因素,這是至關重要的。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講到了這樣三點比較深刻的人性弱點,下面讓我來為大家一一揭曉,相信在你明白之後,定能受益無窮。
  • 讀《人性的弱點》有感,更多時候,人性的弱點是用來完善人際關係
    人性的弱點,更多是用來完善人際關係。書裡說,要真誠地關心別人。因為人性中最深層次的渴望就是得到別人的重視。同樣,《自卑與超越》裡,阿德勒說: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尊重和欣賞。另一個是:運用ABC法則,改變不了A,反思C,審視錯誤的B並且調動正確的B,即我能不能有更好的選擇。這個具體看《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這本書。我覺得,這個法則在這裡用一兩句總結是不夠的,只是提供一個思路。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只要存在於世界上就不免於人打交道,因此了解人性學會溝通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重要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