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平凡的世界,不懈的奔跑,人生除了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2020-12-16 一塵哥的世界

勵志歌曲-在路上贏在中國主題歌

04:36來自一塵哥的世界

讀著《平凡的世界》,孫少平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他的心酸,他的抗爭,他的善良,他的堅持,他的沉默,他的吶喊……種種形象反覆交織,耳畔不由響起歌手王曉天的《榮耀》:「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汗水凝結成時光膠囊,獨自在這命運裡拓荒;單槍匹馬與世界對飲,歷經磨難亦不忘初心;做自己榮耀的騎士,勇敢追逐夢想的紅日……

孫少平,路遙《平凡的世界》主人公,一個積極進取,敢於拼搏的青年,是那個激烈變革的大時代裡,無數為了理想而不懈拼搏的一代人的的縮影。

小說勾勒他的求學、成長、奮鬥、成熟的經歷,和他面對家庭、愛情、理想、朋友以及命運的積極而深情的態度,必定會在無數人的心裡引發強烈的共鳴——他代表著年輕時的孫少安,他代表著年輕時的田福軍,更代表著世世代代像他一樣懷揣夢想的年輕人。

他有年輕而敏感的自尊心,他有積極而遠大的夢想,他不甘於在這個窮山僻壤裡度過自己的一生,他渴望的是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孫少平並未發出「外面的世界很無奈」的悲嘆,他像一隻海燕,在狂風怒號的大海上,與命運和現實做著不屈的抗爭。一路坎坷一路風雨,他始終葆有著純真而善良的心,始終葆有著昂揚的鬥志,終成其心如蘭、其膽如劍、其志如磐。

儘管出生在一個「光景爛包」的家裡,但是他卻有不同於常人的眼光和態度,他能從書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世界,他有更遼闊的眼界,「如果你知道往哪裡去,全世界都會為你讓步」,一路上苦讀不輟,一路上忍辱負重,正是他的積極、堅持與不畏艱險,讓他一步步靠近內心最初的夢想。

縱使一路荊棘叢生,但他從不向命運低頭。他明白,一切屈辱、折磨、磨難,都是通往成功的階梯。他不但不會責怪那些曾經為難他的人,他甚至是感激他們。他驕傲地將此稱作「苦難的學說」。

如果說最初的艱苦求學是為了走出農村,改變命運,「到遠方去,到遠方去,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那麼後來的城市掙扎生存、銅城掏炭生活則是更深層次的是自我價值的追求與實現。

在最後的抉擇中,孫少平拒絕了安逸的都市生活,選擇回到大牙灣煤礦,不能不說是對自我靈魂的追逐。正因為執著,他才一路走得那麼激動人心,才使每一個讀者為之感動。

在對待金錢上,少平是渴求的,又是灑脫的。生活的苦難,使他可以為了五毛錢拼死拼活地扛一天石頭不要命地掙錢,可以在礦井下忍受陰冷的地氣和極度的危險掙一月幾百塊錢的工資。但同樣的,他也可以把自己辛苦掙來的錢毫不吝惜地送給素不相識的小翠,他可以把積攢了幾年的工資悉數寄給家裡和妹妹,可以花掉全部的工資給家裡人買禮物,可以用自己所有為父親箍窯洞——在少平的眼中,錢就是自我價值的象徵,更是一種責任:對家人的回報和關愛,對弱者的同情和幫助,對自我價值的追求和實現。

對勞動的理解上,他不僅僅將勞動看作是謀生的手段,職業的高低貴賤更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價值,所以他田曉霞的面前不會自卑,在曹主任的面前進退有度,在吳仲平提出為他換工作的時候而拒絕。在他眼裡,勞動讓人變得強大,讓人充實。

對挫折和苦難面前,儘管多次遭遇屈辱和不幸,但少平總能在每次打擊面前崛起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因為心中有信念,貧窮、多難、痛苦的命運,只不過是錘鍊靈魂的道具。他始終堅信:天空不會永遠陰暗,當汙雲褪盡的時候,天空上燦爛的陽光照樣會照射大地,花兒照樣會蓬勃開放,青草依舊會鮮綠無比。

少平,這個世世代代年輕人的縮影,一直背負著沉重的行囊,一直行走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此時,也許只有歌唱家劉歡的《在路上》,最能與孫少平孤獨而倔強的身影相伴:

那一天

我不得已上路為不安分的心為自尊的生存為自我的證明路上的辛酸已融進我的眼睛心靈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堅定在路上 用我心靈的呼聲在路上 只為伴著我的人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遠行在路上 只為溫暖我的人溫暖我的人

相關焦點

  •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婚戀情感中的始亂終棄與善始善終戴浩然 2020年12月5日一般而言,苟且就是得過且過,只管眼前,走哪算哪;詩是人生理想,遠方是指未來漫長的歲月。就男女關係來講,苟且就是不道德和沒節操的男女搞在一起,尤其滾床單和啪啪啪;詩是指情調和浪漫,遠方指白頭到老;加起來就是找到自己愛的和愛自己的人,好好過,瞻前顧後,從一而終。「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就是在教化大家,人生要看長遠,要有追求。
  • 教師節讓我們感悟: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人生只有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你的生活才會豐富多彩,也找到了你自己的人生使命,人都是為了自己肩負的使命,而來這個娑婆世界的。」相由心生!人心轉境!事在人為!此時的我,希望遇到一位,懂我、愛我、關心我的知心愛人,和我一起在日暮黃昏的美景中,經營著生意,數著票子,一起養花、聽音樂、寫寫文、畫畫畫,腿腳靈便的時候,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生活不光有眼前的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美景。我們相互陪伴相互鼓勵和支持,一直到生命的盡頭。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奮鬥,才能獲得更穩定的幸福和安全感。
  • 畢業了,除了詩與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畢業了,除了詩與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地瓜趙小方又回到了學校,到處都是青春的面龐,到處都是穿著學士服笑容洋溢的畢業學子,小方卻與三年前的自己不一樣了。今年六月,小方畢業整三年。所以當某知名人士提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時候,小方頗為不屑,騙騙大學裡的孩子就算了,真正的生活裡,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去想這麼多的「詩和遠方」啊。大學裡,小方是標準的文藝青年,和女朋友聽民謠、看話劇,有時「窮遊」,與青年旅社裡的陌生人喝酒聊天。現在呢,女朋友在讀研究生,前途未定,北京房價這麼高,小方也開始憂慮起了車子房子和票子。
  • 職場不僅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生活不會辜負每一份努力,跨過去是遠方,跨不過去,是苟且。前兩天的羅胖的跨年演講,講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 苟且紅利,意思是雖然看起來所有人都在做事,但是其中有大量的苟且者。別人的苟且,成就了我們的努力。所以苟且紅利準確來說,應該是不苟且紅利。那麼選擇苟且還是出眾,不在於現實本身,而是取決於自己面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未來的要求,對我來說,要麼出眾,要麼出局,不過苟且人生。
  • 生活不易,除了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愛與夢想
    西齊弗面對的困境正如我們的人生,人生就是在無休止的問題中痛苦周旋的一段旅程。生而為人,沒有哪個人的生活是一帆風順 ,十全十美的。千萬富豪關心公司利潤,企業財報,普通人關心房價,菜價,每個人對生活的關注點不同而已。當意外來襲時,我們是選擇逃避還是正視現實,是每個人需要面對的問題。公司生意破產,去做了外賣小哥的大叔。炒股失敗 ,重新擺起燒烤攤的夫婦。考研失敗,一邊打工一邊復讀的學子。
  • 詩和遠方|偶爾苟且,平常讀詩,時常遠方 敢問路在何方
    不同的人,會譜寫不同的詩,會渴望不同的遠方。1.現狀如果能喝茶養花談詩書,誰會願意上班帶娃洗衣服?如果不是被生活摁在地上無情的摩擦,誰不想花時間去思考詩和遠方的田野?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說出來輕鬆,做出來需要多大的勇氣。誰的生活不是經常苟且呢?
  • 名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到底應該怎麼理解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看似文藝風爆棚,讓人難以理解,實則卻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在無數人奮勇向前的時候,這一句話,更是成為了無數年輕人不怕苦不怕累的根本。懂得其中真正要表達的意思,那麼也就懂得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讓你感悟人生的一道玉米濃湯
    平凡的生活,變幻莫測。平凡的生活,纏繞你我。儘管生活它不是詩,但我們每天卻可以詩意地活著。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朝陽每天還是要從東方升起,唱到繁星滿天。生活不會因為我們心中的遺憾,抱怨而對我們憐惜。或許只是我們的欲望太多,盲目追求,才會忽視身邊的快樂和感動,忽視生活的甜蜜和幸福。
  • 「作文解析」沒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詩和遠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乙:沒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詩和遠方」?遠方,除了遠,一無所有。丙:我覺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誰」「我要去哪裡」。如果你是魚,不要迷戀天空;如果你是鳥,不要痴情海洋。以上甲、乙、丙三種說法,你認為哪一種更有道理?
  • 人生除了豬腳還有詩和遠方!杜海濤曬減肥照
    杜海濤 網易娛樂5月4日報導 今天下午,杜海濤曬出減肥健身照,並留言:「詩和遠方」,在照片上還感慨抒發一番:「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和豬腳」。
  • 讀四首古詩,感悟生活中眼前的苟且,期待心中嚮往的詩和遠方
    現在很多朋友都愛說一句話: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非常流行的話,出自高曉松,最初的版本是這樣的:從小媽媽告訴我們的許多話裡,迄今最真切的一句就是: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其實詩就是你心靈的最遠處。
  • 九首看開詩詞: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也許你當下生活困頓不堪,可也請不要放棄對遠方對夢想的追尋。也許你總是懷緬過去,可也請不要忘記眼前這些觸手可及的美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也有詩與遠方,還有眼前的美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狗十三》青春不是狗血,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狗十三》青春不是狗血,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說起童年與成長,我想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經歷與過往,其中的感受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想一個有內涵的故事,離不開導演和演員的共同協作,張雪迎在片中飾演女主人公李玩,果靖霖飾演李玩的父親,說心裡話,這部影片那麼優秀真的離不開果靖霖和張雪迎二位演員對這兩個主要角色精彩的飾演。
  • 人生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廣發信用卡的詩與遠方
    廣發信用卡為升級用戶境外體驗,聚合自身及國際卡組織在境外旅遊、購物、海淘等線上線下優質資源,打造子品牌「詩與遠方」,讓用戶盡享境外旅遊帶來的愉悅體驗。境外旅遊消費盡興自我「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
  • 《觀書》:人生除了苟且,還要有詩和遠方——讀書的趣味
    這種想法沒有錯,可是,人生除了苟且,還要有詩和遠方。讀書使人明智,我們又怎麼能因為生活困難而放棄使我們明智的機會呢?古往今來,愛好讀書的人不計其數,詩人于謙便其中一位,他的《觀書》寫盡了讀書之趣。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觀書明·于謙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 《老爹特煩惱》:生活中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苟且
    這部片子主要講述了兩對高中畢業的父女間的故事,父親們擔心女兒們不懂社會的險惡,怕女兒們不懂得照顧自己;女兒們討厭父親們的謹小慎微和頑固不化。最終在一次麗江之行中,在這個陰差陽錯和機緣巧合之下,父親學會了對女兒放手,女兒則體會到了父親的苦心。
  • 生活不僅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人生就像一場戲,演繹好了就是好戲,演繹不好就是一部爛片,就看人如何去演繹。看開了,解開了解,一切都那麼的簡單,想多了,放不下,萬事皆難。與其帶著煩惱往前走,不如把他們放下,無論你想不想他都在,何不讓自己輕鬆一點,放下包袱,輕鬆向前。有人說,生活的煩惱如頭上三千根青絲,源源不斷。
  • 我有眼前的苟且,但我也有詩和遠方,遠方是你,詩也是你
    》文/陳寶文夜,靜寂如水他們說,每一顆星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綴在窗外一閃,再一閃有風流動,黑色的從枝頭,搖曳到村口的水泥路上再穿過一朵雲的暗影,像是輕撫的弦,彈奏著往事初夏的香被打開,如此柔軟把固執,囤進夜色手心裡攥緊前世,提一盞燈火照見自己,也照見遠方
  • 基層幹部的「詩和遠方」
    基層幹部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推動者、組織者和實踐者,是廣大黨員幹部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的實施者和貫徹者,是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執行者。基層工作單調繁雜而又充滿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