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雅婷,進賢育英優啟小學語文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她,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
汪老師總是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嚴謹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在課前,汪老師會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而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針對學生情況進行分層教學,讓學生學有所得。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在語文日常教學過程中,汪老師會根據學生語文學習的學情實際,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激勵學生的語文學習意志,喚醒學生的語文學習主體意識,鼓舞學生自主學習語文。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每一篇課文的教學汪老師都會強調學生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讀中悟,然後同學之間互相說說自己讀後的收穫,再通過引導,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
每個學生無論成績好壞,汪老師都是平等去看待的。她對學生有關愛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尊重之心,用愛去滋養每一個學生的心靈。
汪老師帶過的學生中,有一位姓劉的同學。劉同學是個非常頑劣的孩子,成績很差,總是喜歡上課起鬨,或者快要上課了自己偷偷跑出去,讓別人找不到他,即使乖乖的上課了,也總是坐不住,東張西望……
對於他的這種行為,汪老師說不煩躁是不可能的,但更多的是想幫助他,讓他燃起對學習的熱情。在和這個孩子及他的家長溝通後,汪老師發現他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之後汪老師會有意地給他灌輸一些規則意識,給他正確的引導和鼓勵,多給他提供展示自己亮點的舞臺。
在汪老師的愛的教育下,劉同學改變了很多,會乖乖遵守規矩了,也會自己好好學習了。汪老師看他學得費力,還常常會在課後時間給他補補課,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和遊戲,讓他方便理解記憶知識點。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後,汪同學的成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原本只能考30幾分的他,這次考了76分。
汪老師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關愛學生,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用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道德風範來影響教育學生。抓心育神,用包容和愛心去感化學生,把他們引向健康成長的道路。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切的教育方法,一切的教學藝術,都產生在教師對學生的無比熱愛的炙熱心靈之中。」汪老師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履行職責,傾心奉獻、不忘初心,她在播撒知識的同時也把愛種在孩子們的心裡,專心執教,用心、用情書寫著「愛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