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底,很多人都開始習慣性的總結一年來的歷程,從工作到家庭,從收入到消費,最後再問自己一個老套的問題:「你幸福嗎?」
「幸福」從2012年成為媒體的熱門詞彙,到現在已經過去了8年的時間,但這個詞的熱度還那麼高,一到年底,各式各樣的幸福指數、排行榜都冒了出來,但人們是不是真的幸福也只有自己知道。
01.恩格爾係數顯示我們的收入增長了
近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一篇《中國恩格爾係數持續下降》引發了網友熱議,文中寫道五年間,我國的恩格爾係數持續下降,從2016年的30.1%降至2019年的28.2%,總結得出人們的收入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們過的越來越幸福。
首先解釋一下恩格爾係數
恩格爾係數:指的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國家的食物總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
比較通行的國際標準認為,當一個國家平均家庭恩格爾係數大於60%為貧窮,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屬於相對富裕,20%-30%為富足,20%以下為極其富裕。
基於此,也有很多人將恩格爾係數用來代表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數,認為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收入高了就說明能吃得飽穿得暖,生活越來越豐富自然就幸福了。
02.恩格爾係數真的能說明我們幸福嗎
如果放在二三十年前,對於經歷災荒、糧荒的社會而言,這一觀點自然沒有錯誤,但現在日常飲食消費早已不是多數中國人消費中的「大頭」,所以恩格爾係數高低與我們生活幸福程度關係不大。
畢竟如果簡單的根據食物支出比重衡量生活狀況,那中國人花園裡種菜、盆栽裡種蔥、陽臺外養雞的勞作天賦,對恩格爾係數也會產生影響。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中國人會為了某些東西壓榨對食物的支出,例如買房。
今年10月,全國房價正式進入了萬元時代,與08年相比上漲大約五倍,這也導致很多人只能使用了貸款買房。根據央行數據顯示,房貸佔了家庭總負債的75.9%,人們為了買房提前預支了未來的消費,自然就會擠壓食物支出的空間。
03.收入高,但是房價更高
雖然這些年來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在不斷上漲,科技的進步、社會福利的完善也能看出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但是就住房問題而言,房價的支出完全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質量,高房價之下的我們真的不太幸福。
據悉,2019年全國城市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房價收入比=每戶住房總價÷每戶家庭年總收入)平均為9.1:1,簡單來說,在中國一個家庭需要不吃不喝用9年的收入才能買得起房。
而這還是在房價、收入穩定不變的情況下預計,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很少人的收入能夠跑得贏房價。面對著高達9倍的房價收入比,住房夢是不少人的心病,儘管現在「房住不炒」的定位已經立住了,但短期就能實現人人有所居的願望是不可能的,只希望下一代的人能夠不再為房子感到焦慮,真正的實現「幸福」二字。
最後提問:
拿一個8000元的中國普通收入來說,承擔著4000的房貸,水電、養老等意外情況儲備1500元,食物1000元就行,算下來恩格爾係數12.5%,你覺得幸福嗎?